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廖晓宁,罗彪,张倬彬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廖晓宁,罗彪,张倬彬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化放疗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放射治疗、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06-0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 were reviewed

Xiao-ning liao, Luo Biao Zhang Zhuobin

Youjiang medical school affiliated hospital oncology guangxi baise 533000

【Abstract】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ccounts for 80% of all lung cancer.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clude surgery, chem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mmune therapy, etc.Radiation therapy mainly has three aspects, respectively is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the radiotherapy,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In this paper, the three aspect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adiation therapy;The research progress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其具有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的特点。据统计,约75%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患病以高龄患者为主,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岁[1]。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Ⅰ、Ⅱ期病例术后放疗对总生存率有负相影响,放疗组非肿瘤死亡增加。但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作用仍不清楚。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进行综述。

化放疗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空间协同作用,国外学者提出以下四种途径:两种毒性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保护正常组织;空间协同作用;增效作用可能提高治疗疗效。放疗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病变,而化疗可以有效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亚临床转移灶。

1.1 序贯化放疗

序贯化放疗(Sequence Chemo radiotherapy)可以同时作用于大体肿瘤和亚临床转移病灶且其能够观察肿瘤对患者全身治疗的反应,对选择和指导放疗中或放疗后化疗方案有一定意义。佘巍巍[2]等人将7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化疗+序贯放疗,对照组仅用单纯放疗,化疗2个周期或放疗结束4周后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5%和45.9%;认为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化疗+序贯放疗治疗晚期NSCLC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毒性无明显增加。而张海嵩[3]等人将58例Ⅲa期和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在化疗4个周期结束后行放疗。同期组于放疗开始第1,4,8,12周给予化疗,结果表明,同期组的近期疗效较序贯组存在明显优势,认为序贯化放疗能够提高生存率,化疗能够降低远处转移率,对局部控制率无明显作用。

1.2 同时化放疗

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模式,但对于老年人的疗效是否最佳,仍存在争议。孙文泽[4]等选择Ⅲ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3例,序贯组50例,同步加巩固组43例作为研究对象,序贯组先行化疗后开始放疗,放疗后再行化疗;同步组放疗同步2周期化疗(每隔3周),放疗后行同方案巩固化疗,结果显示同步加巩固与序贯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6.7%、54.0%;中位无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0个月、18.0个月及10.0个月、12.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7%、48.8%、20.9%及52.0%、20.0%、2.0%,认为对于Ⅲ期非手术NSCLC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可以提高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时间、降低转移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郑伟[5]等选取老年Ⅲ期NSCLC1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4组(A、B、C和D组),A组仅行单纯放疗;B组接受同步榄香烯乳治疗;C组联合吉西他滨(GEM)加顺铂(DDP)化疗;D组联合紫杉醇脂质体(PL)加DDP化疗,同步化疗1~2个周期,放疗结束2~4周后巩固化疗2~3个周期,结果显示各组治疗有效率(CR+PR)依次为43.6%、54.3%70.8%和75%;各组的1、3和5年生存率比较,C组最高,依次为72.9%、39.6%和16.4%,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认为对于老年Ⅲ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延长PFS和OS。

1.3 Ⅲ期患者同时化放疗+手术治疗

张映辉[6]等人选取2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紫杉醇60mg/m2,每周1次,3h内静脉滴注,第一周联合使用卡铂300mg/m2,静脉滴注,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疗程结束后复查胸部CT,间隔4周时进行手术,发现总有效率(CR+PR)为81.8%,1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率为77.3%,认为紫杉醇同步化放疗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紫杉醇和卡铂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是严重过敏和骨髓抑制。刘翼[7]等选取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化疗组(n=56)和术后放化疗组(n=70),分析ⅢA(N2)期NSCLC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发现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5.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32.5%、16.4%。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28.5%、13.5%,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39.9%、20.0%,中位生存期32.8个月;术后化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9.6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7.0个月,认为术后辅助放疗可提高pN2期NSCLC的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

在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仅有20%能够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其5年生存率仅为30%~40%,这主要是由于肿瘤会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为了提高临床上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放疗尤为重要。杜芳芳[8]等选择手术治疗的PN2期NSCLC35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放疗病人104例,术后化疗患者共207例。分析PN2期NSCLC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发现全组存活病人中位随访时间2.3年,至随访之日224例病人死亡,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5年,1、3、5年生存年率分别为78%、38%和26%,认为术后辅助放疗可提高PN2期NSCLC的生存率。但王常禄[9]等人选取44例全肺切除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胸部放疗,结果显示44例患者中,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有13例(29.5%),其中发生3级的4例,无患者发生4和5级放射性肺炎。所有的放射性肺炎均发生在放疗后9个月内,其中84.6%的放射性肺炎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内,中位时间为放疗后2个月,认为为避免发生3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建议余肺MLD<800cGy。

三维适形放疗能够提高靶区的精确性,保证靶区内剂量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靶区剂量;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劳小芳[10]以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方法分为IMRT(调强放疗)组和3D-CRT组(三维适形放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靶区剂量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IMRT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D-CRT 组治疗有效率为70%;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IMRT组发生率分别为30%和16.7%,3D-CRT组分别为53.3%和33.3%;IMRT 组肺V10、V20、V30、MLD 和食管V50、V60,心脏V35以及脊髓Dmean,均低于3D-CRT组,从而认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后者靶区剂量分布更合理,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轻放疗毒副作用。蔡园园[11]等对经三维适形放疗的12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毒副作用、中位生存时间、半年、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显示组总半年、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12%、7%,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有效率82.7%。骨转移有效疼痛缓解率93.18%(CR 15例,PR 26例,NR 3例),认为3-DCRT可延长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国外学者[12]比较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发现三维适形放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优于IMRT,但其前瞻性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不可忽视。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主要以化放疗综合治疗和3D-CRT为主。化放疗综合治疗能提高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但具有毒副作用大的缺点。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新的化疗药物相继出现,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放疗时的毒副作用。3D-CRT虽然疗效较佳,但其适应证、最佳治疗体积(靶区)、总剂量和分割剂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1]韦伟,谢家政.非小细胞肺癌的非手术治疗新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6):520-523.

[2]佘巍巍,王昌明,曾锦荣等.序贯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78-879.

[3]张海嵩,张旭,王玉梅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2,19(4):694-697.

[4]孙文泽,宋丽萍,张莹冰等.9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3):362-367.

[5]郑伟,聂青,康静波等.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4):292-296.

[6]张映辉,王成,张静婕等.同步化放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肺癌杂志,2002,5(6):461-462.

[7]刘翼,阿迪力,陆艳荣等.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6):452-456.

[8]杜芳芳,袁智勇,王军等.术后放射治疗在P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J].中国肺癌杂志,2009,12(11):1164-1168.

[9]王常禄,傅深,王家明等.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术后胸部放疗致肺损伤的剂量学分析[J].肿瘤,2012,32(6):448-452.

[10]劳小芳.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4):423-426.

[11]蔡园园,尤庆山.12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344-349.

[12] Hsia TC,Tu CY,Chen HJ,et 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primary chemo radiotherapy in clinical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versus 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J].Anticancer Res,2014,34(9):5175-5180.

论文作者:廖晓宁,罗彪,张倬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廖晓宁,罗彪,张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