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的新选择:网络贸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贸论文,贸易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
这首先是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增速减缓。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值为97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贸易顺差为149亿美元。4月份的进出口总值为27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明显可见,4月份的进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的增长率,比1-4月份的进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的增长率要低1.6个百分点,这说明4月份的进出口总值的相对增长率,与1-4月份的进出口总值相对增长率,相比在下降。
其次是中国外贸的出口增速减缓,而进口则在加速增长。中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1-4月出口总值为56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而中国外贸进口都在加速增长,1-4月份的进口总值为41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
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这种新的态势的原因,从出口来看,出口增速减缓在于东南亚为走出金融危机而采取的紧缩政策,造成东南亚市场缩减,引起中国对其出口减少。据有关数据,今年1-4月份中国对亚洲出口增长4.8%,对亚洲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6%。从进口来看,进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实行了新的减免税政策,亚洲国家货币贬值使其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以及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这样综合来看,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的减缓主要是由出口增速的减缓决定的。
那么中国外贸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走势又会如何呢?
我们在此提出外贸自强化理论,且结合中国的汇率政策来对此进行初步的说明。所谓外贸自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外贸的发展趋势在初始状态和一些随机事件或扰动下,会产生一种自强化的特性,即其发展趋势可能有一种自强化的特性,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自强化的趋势又是可以扭转的,即可能进入到另一种发展形态。我们从外贸自强化理论来看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那么首先可以推出的就是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增速将进一步减缓,出口的增速将进一步减缓,而进口则将进一步加速增长。
实际上,从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外贸状况的最新海关统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继今年4月份后,5月份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与出口的发展趋势,是与外贸自强化理论对中国外贸发展趋势的推断相符的。据最新的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3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出口71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很显然,这两个增长率要低于1-4月份的两个对应的增长率数值,并且,5月份的进出口总值为26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而出口为14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但是,也应该看到,进口与从理论的推断不相符,据海关统计,1-5月份中国外贸进口5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这小于1-4月份中国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率的3.1%,而5月份进口11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对于进口的这种不相符的一种解释就是,与可能的进口控制相关,而这又可能是与最近人民币不贬值的汇率政策相关,因为人民币不贬值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中国的外贸不要出现逆差,而为做到这一点的一个比较“方便”的措施,可能就是适当地控制进口,这也许是由在现在的条件下控制进口比增加出口更容易所决定的,对此,比较完整的判断还需要进一步的资料。
这样,结合外贸自强化理论和中国的汇率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可以初步推断,它在一段时间内也许应该是为了保证人民币不贬值,而保持出口大于等于进口,为此,将对进口适当地控制,且积极努力地扩大出口。这里的进口控制应该是一种使进口有助于比较优势升级的控制,而不仅仅出于防止贸易逆差出现的目的。
我们转向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分析。
实质上,即使中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其出口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出口往往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正因为出口有特别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对保持一定的出口增长应给以特别的重视。按照外贸自强化理论,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减缓,很可能由于其本身具有自强化作用而持续性地减少。进一步地,我们看这种出口增长率的减少,从贸易的地区构成来看,这种出口增长率减少的一个重要的推力F[,1],就是亚洲市场紧缩的推力。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正在扩散,从金融上,这主要表现在俄罗斯最近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日元贬值及日本金融危机;从经济上,主要表现在于亚洲货币金融危机向经济萧条的深化,亚洲国家中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香港的经济增长率都在下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率,最关键的就是货币金融危机与经济萧条的相互作用,将加大F[,1]的推力。与F[,1]相对应的就是中国扩大亚洲以外市场出口的推力F[,2]。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出口本来应该有更大幅度的下降,而正因为中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增大F[,2]的力量才没有使中国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而是缓慢地下滑。
这一F[,2]推力增长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国今年春季的广交会。在这次广交会上,由于中国利用互联网向全球2000多家外商发出了电子邮件,这使得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这次广交会出席人数达6.5万人,为历年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广交会上,中国同东南亚和韩国达成的交易额下降了60%,而同欧洲、美洲、中东、非洲交易额则增长了20%-30%,占中国出口四成的广交会,本次广交会出口成交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中国在今年1-4月份出口总的情况与广交会的情况也类似,正象前面推出1-4月份,中国对亚洲的出口增长4.8%,对亚洲出口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与此对应的是,据海关统计,中国对欧洲、美国、非洲、南美的出口都分别增长29.6%、22.7%、33.9%、40.1%,其所占的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增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中国外贸对国际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的利用。
因此,笔者认为,现在中国出口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把通过网络贸易扩大的F[,2]增强,创造条件,以F[,2]自增强机制的推进,来减弱F[,1]的作用,从而使得两种力合力的外贸出口只经过一种缓慢下降的调整,而不是一种出口大幅下降的“出口危机”,在一段时间后转为出口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使中国贸易从传统贸易向“网络贸易”转轨。
所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电讯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所完成的贸易。网络贸易具有这样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由于互联网上提供了关于消费者的大量信息,这使得厂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顾客,不仅能够取得更多消费者的信息,而且还能取得关于这类产品潜在顾客的信息,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实际上,不止如此,厂商还可以通过网络向更多的客户发布商品信息,这样也就能够扩展市场的范围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网上世界是世界贸易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网络贸易总额将会达到3000亿美元。二是厂商可以从网上了解更多的合作机会,了解更多的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信息,可以形成更好的要素结合,使厂商产品的比较优势得以升级,竞争优势得以增强。三是通过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减少搜寻费用、通讯及谈判、销售等方面的支出,特别是在网络贸易中,厂商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这样就将逐步减少厂商在销售网、中间人等方面的支出。另外,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届部长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到下一次部长级会议之前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很明显这也将减少贸易的“成本”。
最近中国外经贸部宣布“中国商品市场”于今年7月1日正式进入因特网,它成为目前因特网上最大的中国商品数据库,向外商展示中国商品信息,这为许多企业进入网络提供了新机会。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外贸逐步地从传统贸易转化为网络贸易,通过网络贸易扩展市场的范围,中国的外贸必然呈现出一种新的局面。
标签:国外宏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