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何以成为教育公平的瓶颈_教育公平论文

高中教育何以成为教育公平的瓶颈_教育公平论文

高中教育何以成了教育公平的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了论文,瓶颈论文,公平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为83.6%,比1998年增长了37.4个百分点,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为52.9%,仅比1998年增长了7.6个百分点。高中教育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使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而被过早分流,同时又使进入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竞争比考大学还要激烈。

影响高中教育公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城市为中心的高中学校格局。2002年,在占全国人口60.9%的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数只占全国的49.6%。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的政策出台,普通高中更加集中在城市和县镇。其结果导致农村孩子上高中一要考出比城市孩子高得多的分数,二要另外花费一笔住宿费和伙食费。这既加剧了农村孩子的升学困难,也成为农村初中生流失辍学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2)高中阶段十分明显的社会分层。现实中城乡二元和重点非重点二元的学校制度,形成了高中教育社会分层的基本制度,在城市,重点高中的构建正在成为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重要机制。事实上,只要考察不同阶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就可以清晰地认识社会阶层与教育机会的联系。从对学生父母职业(社会资本)和受教育程度(文化资本)的角度,调查其子女在学校的分布时发现:中高阶层家庭子女约60%在重点高中,低阶层家庭子女约60%在非重点高中。(3)重点中学制度制造着学生等级。

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原则,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本方针。

首先,应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在教育总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特别需要保护弱势阶层的受教育机会。政府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在减少教育差距、增进教育公平上承担着主要责任,要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克服那些明显损害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还是大有可为的。要把不人为地制造差距和扩大不公平,作为衡量政府行为的底线。其次,应改善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在农村高中学校的布局调整、招生、收费政策方面,要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举办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以帮助更多的农村学生获得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应考虑推行城乡一体化的高中教育,取消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之别,使城乡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再次,应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政府要对高中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在资源配置上向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倾斜,即扶贫而不是扶优,以改善正在扩大的阶层差距。在普通高中之间实际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应遏制严重的择校热和生源竞争,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

标签:;  

高中教育何以成为教育公平的瓶颈_教育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