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的一些特色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德育论文,其对论文,特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作者曾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自1990年7月到1994年1月在美国工作了三年半。其间作者曾对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道德教育等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本文就是在这种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美国大学教育作出的客观而科学的评价,这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以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为内容的美国大学道德教育
很多人对美国大学中有没有道德教育并不清楚,甚至有人认为美国高校中没有道德教育。这是因为美国大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国家又的确没有规定统一的道德教育课程;还因为一些人认为中美是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道德教育这个政治和阶级利益十分鲜明的领域,很难有可借鉴之处。
我在美工作几年,工作范围又是在美高校中,比较注意研究了美大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我认为美大学中不仅存在道德教育,而且是很有效的,其实施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在此侧重谈美国大学德育内容。表面上看,美国各大学没有全国统一的德育内容和课程,但经考察会发现,各校都根据自己培养目标而设立了许多名目不同的德育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围绕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两个内容进行。
美国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指出: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具有合乎社会政治制度所要求的态度和信仰,明确公民权利和责任,目标是把青年学生培养成“责任公民”,即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公民。
公民教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
公民教育的目的要使大学生们确立:“我是一个美国公民”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来完成。爱国主义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产生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一面具有伟大号召力的旗帜。美国人历史短暂,却特别重视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国家和人民的思想上的纽带。美国自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普遍开设历史,课时大,门类多。小学生学习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生要了解历史事实和过程,而大学生则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产生的背景、作用和意义进行学习研究。
美国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发展史或成就史教育。美国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取得举世公认的经济和科技巨大成就,这是美国人引以自豪的资本,也是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最鲜活有力的材料。在成就史教育中,还同时灌输美国成就的取得是由于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使然,也着力进行美国民族优越感的教育,使人们确信“我为是一个美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历史教育还包括对美国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研究,研究他们的个人经历、历史作用、思想观念、代表作品以及个人成长发迹历史,这是在为大学生们树立做人楷模和心中偶像。历史教育还包括西方文明史教育,这是研究美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与欧洲文明历史的关系。美国大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有许多其他形式,如节日庆典、国旗国歌教育等。
美国高校中的公民教育另一内容是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公民,所以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财富占有的不均和允许以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剩余劳动,是美国社会最大不公正,导致它必然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但美国却极力宣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目的在于使人相信,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是公正和合理的。这种宣传教育连篇累牍,长年坚持。客观地说,这种宣传是起作用的,有成效的,甚至说已深入人心了。美国大学中的法制教育已从中小学中侧重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上升到研讨法律形成、演变,即从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制度。法制教育最终要说明美国法律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而且这些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永恒的。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是纪律教育。法律、纪律与道德教育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美国大学中表面看大学生们享有较大自由,但若触及法律或纪律时,惩处也是严厉的。纪律教育通过入学教育,事件讨论等形式进行。
美国高校中的德育第二方面内容是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和原则,这是人们所持有的一种信念。持有某种价值观的人相信某种特定行为方式或追求目标对个人或社会来说,比其他行为方式或目标更为可取。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起一种衡量判断的标准作用。美国人奉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里所说个人主义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主义。美国人价值观从内容上包括个人主义、平等自由、节俭勤奋、自由竞争、乐观进取、讲求实际等。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因为美国社会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与社会相比处于更本位、更中心的地位。大学生阶段是青年人价值观选择、形成与定形的阶段。因此美国高校中采取种种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确立美国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有许多学校已开设了专门进行这方面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多的价值观教育是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生活中渗透进行的。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是扣紧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教育,二是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们,不论你持什么观点,但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必须与社会保持一致和认同。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美国人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是成功的。
二、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方式及严格的考试制度
与中国大学生毕业容易入学难相反,美国大学是入学容易毕业难。美国高等教育同其他产业一样,已充分发展。据1993年美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文摘》报道,美国现有各类大学3661所,其中公立学校1566所,占43.4%,私立学校2045所,占54.6%。
数量众多的大学,门类齐全的专业,为美国青年人宽松进入大学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正如美总统克林顿所说:“我们应确保每个希望上大学的美国人都有这种机会。”当然要想进入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杜克等著名大学,竞争仍是十分激烈的,报考者以几十取一,甚至百取一,是不鲜见的。但是重点名校之外的一般学校,只要申请,一般都能录取。
美国大学没有统一招生规范和入学标准,主要由各高校自行确立招生工作具体方针和作法。中学毕业生在报考大学以前会收到许多大学寄出的招生宣传小册子。几乎是人人都能收到,而且是大学免费直寄本人的。50%的人能收到10册以上,著名中学的成绩好的学生会收到20册以上。美国各大学录取新生主要依据两条:一是学生学习能力,二是学生的个人特长和社会经历。学生学习能力的测定主要看SAT,即全国高中毕业统一会考成绩,还有些学校除SAT外,还特别注重学生平时学业成绩GPA。大学在录取新生时,还要尽量与学生面谈(Interview),以面对面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入学动机和真实能力。入学的学生还须提供一份“操行鉴定”,该材料一般由中学教师写,一些名牌学校要求该材料由社会知名人士写,带有推荐保举作用。多数美国大学为突出学校特色,宣扬学校名气,招生中十分注重录取体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尖子学生。
入学虽容易,要想从学校毕业却并非一件易事。较高的淘汰率是每个学校督促学生奋力学习的重要手段。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淘汰率是17%,北卡罗来那大学(North Carolina University)的淘汰率是13%,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淘汰率是12%,克来姆森大学(Clemsen University)的淘汰率更高达21%。
较高的淘汰率又与严格的考试相联系。六十年代兴起的“考试题库——多项选择——用计算机判卷”的考试模式至今仍风行全美,这种考法以“客观、公正、快捷、省力”而受到欢迎。九十年代初有人开始批评这种方法,但迄今仍是最大量采用的考试方法。大学生的读书笔记、实验报告和作业是教师确定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手段,教师看不过来,助教看,因此学生们平时也不敢怠慢,掉以轻心。教师测查判断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及是否淘汰不受他人干涉,不考虑淘汰学生会减少学费来源因素,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起作用:学生质量关系学校声誉,学校声誉又关系学校的招生数量,乃至学校的生存。美国大学中,学生考试作弊偶有所闻,教师作弊极为罕见。
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与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相比较,其优点在于:第一,吸纳几乎全部有志读书的青年人进入大学,人们在受教育方面的社会公平公正原则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减少怨尤;第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减少未来潜在人才的损失,谁能肯定地说以几分之差未上大学的青年就不能成才;第三,综合性的高中毕业会考制,使学生学习中不致偏科,造就知识结构完整的中学毕业生;第四,注重学生入学的“操行评定”和文体才能及社会活动能力,会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第五,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督促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大学生继续刻苦努力学习,不致松劲懈怠;第六,良好的考试风气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派踏实作风起了很好作用,对培养大学生依靠个人努力,公平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三、自费上大学及大学生财政资助系统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除私立学校以外,都是免费的。而上大学则完全是自费了,特别是私立名牌大学的学费之昂贵,令人啧舌。但是,美国人有美国人的办法。第一,学费对不同人有不同价,我们所知学费标准是全价,即对非美国人开出的全口径学费。而对美国人则是另一价格,因为他们是纳税人或纳税人子女。第二,各州立学校价格更低了,因为州财政要支付一部份学校经费。州财政来自本州纳税人,因此本州人子女上州立学校花不了太多钱。第三,国家、各州和学校设立了许多名目的奖学金、贷学金,有完整的财政资助系统。
美国大学生财政资助系统主要由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工读计划等组成。其中80%来自联邦和州政府各种资助计划,另外19%由各院校自己的资助计划构成,还有少量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目前,美国约有500万名大学生在使用各种名目的贷款来支付自己的学习费用。
美国总统克林顿原任偏僻小州阿肯色的州长,因重视教育而名声鹄起,在与布什竞选中,也极力吹嘘标榜这方面的政绩,因而赢得民心,入主白宫。当选不久即发表了著名演讲《克林顿总统的教育计划》,下面引用该文中一段,说明获得财政资助的大学生将来如何偿还问题:“我想……建立一个国家服务机构,每个美国人不论收入多少,只要你愿意在将来偿还就都可以向该机构借一笔用于高等教育的款项。穷人、中产阶级、中上阶级都可以得到这笔钱。你可以签一个合同,在你工作后以你收入的较小比数来偿还。可以在纳税时期支付,这样就不必报税单。在偿还时不仅要依照你借了多少,还要看你挣得多少,这样我们就不会挫伤和阻拦人们从事教师、公务员或其他挣钱少但却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总之,将按照你的偿还能力来要求你偿还贷款。你还可以选择公益事业偿还你的贷款。如果你借了用于两年教育的贷款,你可以做一年工作——国家政府付给你较低的薪金,诸如当一名教师或当一名执行法律的工作人员;或者你还可以在戒毒中心工作,帮助那些吸毒的孩子戒毒,帮助学生脱离黑帮留在学校,或帮助解决你所在社区的问题。”
出身寒门,却受到良好教育的克林顿总统,其法学学位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法学院完成的。他曾说起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我本人从上公立学校起就得到机会受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我得到依靠做工读完大学和法学院的机会。在读书期间我曾干过六种工作却并没有累死,我还有奖学金和贷款,使我没有经济困难。……我知道如果我没有奖学金和贷款的资助,没有靠做工读书的机会,我就不会完成我的学业,我就不会竞选总统。”
在美国北卡来罗那州,我的一位开餐馆的华人朋友,曾讲过一位美国陆军将军的儿子在他餐馆假期打工的故事。事实上,很多大学生依靠贷款或假日打工来支付学习费用,并非是家境贫困,父母支持不了,而是自费上学已成为美国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时尚,一种时髦,为许多学生欣赏、追求。
无论是家庭负担上学费用或大学生自己解决上学费用,对于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们,由于利益机制的作用,对他们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成熟程度诸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是学习动力、态度方面,尽管美国社会崇尚现实、耽于享乐之风颇盛,但大学校园内仍是一片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景象,特别是研究生们,几乎都是工作狂。这与自费读书,读书是为获取某种谋生本领这种学习动力机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培养倡导了一种独立自强的人生积极精神,这方面那些出身贫寒、依靠贷款或打工维持学业的学生尤为突出。他们不能也不想依靠家庭父母资助,读书费用自己筹措,将来还款自己去还。第三,培养了守约负责、重诺诚信的品质,凡是贷款或工读的学生,都与社会某机构、组织或个人缔结了某种契约关系。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清楚,都要严格遵守。这对初涉人世的青年学生无疑是一种锻炼。第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国家观念与服务社会的意识,很多贷款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或州政府资助的,这些计划往往规定了优惠低息、还贷期长等条件,同时又规定或鼓励大学生们毕业后去从事低薪公益性社会工作,这就把大学生们的经济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第五,贷款或工读生,一般都生活节俭,富于计划,理财能力强。
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活动
去美国访问归来的学者,特别是在美国教过书或读过书的人,都会对美国大学课时少,教师讲授少,学生独立活动多,学生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美国大学本科总学时约占中国的60-66%之间,而讲授又只占总课时的25-33%。美国很多学校把自学时间纳入教学计划,自学学时普遍超过课堂教学学时。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普通化学课总学时168,其中讲授仅42学时,讨论课28学时,自学达98学时,讲授与自学之比为1:2.3。同样专业课程的学时,美国比我们少得多。如材料力学,在我国讲180节,美国仅50节。
中国高校中的课堂教学,教学指导思想与中小学差别不大,还是要求“当堂理解,当堂消化”。而要达到这种要求,老师必须要讲得多,讲得细,不讲清一切原理和某个细节就放心不下。另外,我们高校中几乎每一门课都有一本或几本正式教材,这种教材既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又是学生考试的范围。中国大学生由于老师讲得细,教材又确定,因此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小,学习压力小。学习压力与用功程度远远低于初中、高中阶段。造成中国大学生学习活动缺乏刺激性,优生吃不饱,差生压力不大。美国大学教师讲课要求高屋建瓴,有较强指导性,并不拘泥于弄清一切细节。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固定教科书,只有几张讲义或提纲,学生要拼命跟住讲课,记下老师的讲述。课后要布置大量参考书目,两节课下来,要看的书要十几个小时才能看完。学生读不读这些书,老师用两种办法考察,一是写读书笔记交老师,二是下堂课提问。再加上考试范围广泛,题目灵活,逼使学生必须自己去找书读,至少完成老师布置的篇目。真正理解学懂,必须自己去钻研,在钻研中培养自学能力。在自学中,学生会时有豁然贯通、门窗洞开的感觉,而学习中这种乐趣,又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中强调课堂讲授,还是突出学生自学为主,就教学意义上说,各有利弊。但就培养学生个人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创造性才能等方面,学生自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和无可替代的。
学习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性质的认知活动,是个体脑力劳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在积极的教学双边活动中,学习主体——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是学习效果的保障。美国大学中的教学活动适应美国人奉行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里要申明一点:讲授迄今为止仍是人类社会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其独特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本文仅针对我国高校过于强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讲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对学习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发挥是极其不利的。
对比而言,美国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上,有以下优点:首先,增强学生独立人格意识,减少依赖附庸观念,促进学生较快适应毕业后以独立个人角色进入社会中。学习活动作为学生自觉的个体活动,不应依赖外界推动督促甚至强迫进行。老师在教学中仅起点拨指引作用。不应代学生把馍嚼烂,再喂给他们,学生不应只做待哺的雏鸟,而应是能自己觅食的鹰隼。其次,进取精神与创造性才能的培养,美国很多学科教材中在每一章节之后都设计有锻炼创造性才能的习题,教师授课后留下大量指定阅读书目,特别是文学、法学、史学等课程,要求写出指定字数的心得笔记,这种教学方式使很多考高分的中国留学生不适应。
当然,这种方式也有缺点,即学生淘汰率高,特别对性格内向,独立性差,又不太敏捷的学生,由于老师讲课速度快,跳跃性大,缺乏系统性,增加了听课作业的困难,不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久而久之,使一部份学生被分化淘汰掉。但总的说,美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摘桃子”,对全体学生而言,就培养人的素质能力,以至塑造全社会人们性格能力、精神风貌方面说,是利大于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美国高校中的体育活动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如果说美国高校中德育是隐性的,而体育则完全是显性的。美国高校对体育的作用强调的十分突出。美国高校体育对整个国家的体育事业起着绝对领导骨干作用。美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德育、智育发展所起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较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明显、更巨大。
美国流行三大球;蓝球、橄榄球和棒球,其他网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也有很多人参加。美国的田径运动多年来在世界上占霸主地位。球类和田径在美国高校中是最受欢迎的,美国体育明星、尖子运动员大都出自高校。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王牌”体育项目,或在世界著名,或在国内称雄,或在同类院校领先。高校以体育扬名,酷爱体育的美国人又特别青睐那些体育好的高校,体育与高校的名气相连,相得益彰。每所学校都拨出巨款建设体育馆场,购置体育器材,聘请著名体育教练,招生中注意发掘体育尖子学生,给体育明星学生免除学费甚至高额奖金。
美国高校中对体育的狂热表现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广泛性和热情程度上。清晨和下午三、四点钟的校园里,布满了参加锻炼的大学生们。遇有赛事,运动员特别是明星们都精神焕发,趾高气扬,体育迷或某一球队的球迷们,更是如同过节一样,兴奋异常,非常投入。运动场上竞赛的激烈与观众参与的热情,形成颇具特色的美国人性格展演的一大景观。我在北卡来罗那州出差时,曾亲眼目睹因荣获全美大学蓝球联赛总冠军后,杜克大学全校师生狂欢庆祝的场面。
美国人酷爱体育活动,是因为民族性格中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因为美国医疗保健制度在督促人们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美国高校中体育热潮持续不断有更深层的原因。第一、健康的体魄、优美的身材是大学生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保证他们学习的重要条件。自身的这些利益促使他们去锻炼。体育明星在校园内普遍受到羡慕,甚至异性的追求。第二,体育的竞争精神与美国社会崇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吻合。体育对培养人们适应社会上的激烈甚至残酷的商业竞争与人际竞争起了予演作用。体育通行原则是优胜劣汰,要求更快、更高、更强。美国社会和大学中特别流行竞争激烈、刺激性强的运动项目,如拳击、格斗、冲浪、赛车、孤身探险、高空下跳等等,正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竞争激烈在体育上的反映,也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要求。大学中的体育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通过体育给他们以竞争意识和观念的培养,竞争能力和适应性的锻炼。第三,高校体育给大学生们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人类社会中人际间权利平等原则源于经济领域中产品或商品交换过程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产生公正、公平乃至民主精神。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原则正可以强化人们这种意识和观念。美国社会是高度发达的商业竞争社会,虽然也有许多欺诈行为,但总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如体育运动中查处作弊,查禁兴奋剂的使用,严格审查参赛者资格,不断修订比赛规则等,目的都是为了使体育竞争更公平。美国高校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体育活动,实实在在地在进行着道德品质教育。体育对培养人们诚实、正直品质起了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活动中经常面临的胜利与失败,使人们变得大度从容,勇于接受胜利,也能坦然面对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第四,团队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中充分展现,对培养大学生们的协作配合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为大学生们未来走上社会增强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体育比赛中获取的荣誉,又往往转化成对个人隶属集体的骄傲和自豪,进一步转化成一种热爱集体和家乡的情感,甚至又进一步升华成爱国主义情感。
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美利坚大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