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大众对建筑工程质量及全生命使用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基于此,对现代房屋地基基础工施工技术特征及具体应用进行相关研讨,旨在促进建筑地基工程稳定有序开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水平对工程总体质量及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地基基础工程存在隐蔽性,在质量管理及竣工验收时较为困难,需相关管理部门紧抓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构建起长效科学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为从根本上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征
1.1复杂性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具有极大差异性,导致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不同地质地形会使地基基础工程管理更加困难,需相关管理部门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勘探工作,结合当地地质特征,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施工方案[1]。同时,地基基础工程多在地下部分进行,施工人员在对地基结构进行处理时也会涉及到较多工序。
1.2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及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一旦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基础工程将很难进行二次维护,不仅会为施工单位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更会威胁度施工人员及建筑用户的人身安全[2]。同时,地基基础承载着建筑物上部荷载,一旦地基工程出现问题,也会对建筑上部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地基基础工程问题多为突发性,更加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风险性及事故危害性。
1.3隐蔽性
房屋地基工程施工地点较为隐蔽,属于地下工程,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根基。在地基基础工程完成之后,无法直接观察工程质量情况,大大提升了工程质量监管难度。
1.4多发性
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提高施工效率,对需要投入一定时间与精力的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工作持有保留态度,导致房屋建筑事故频繁发生。同时,地基工程影响范围较大,一旦地基施工技术选择不当,则会为工程整体埋下安全隐患,导致施工进度变缓,对上部结构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为更好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也应做好地基勘察工作,依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降低施工事故发生几率。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2.1地基基础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具体而言,因地基工程混凝土施工时的垂直线测量不准确,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支撑基础安装时出现误差,使得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从而出现裂缝[3]。不仅如此,地基基础混凝土施工期间,内部水分蒸发较快,导致混凝土结构应力出现变化,难以承担建筑整体荷载力。随着房屋建筑使用期间的延长,地基基础混凝土裂缝问题会愈加严重,需相关管理部门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症结所在,制定出相关处理方案。
2.2地基基础漏水问题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漏水问题会对工程整体质量及稳定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造成地基基础漏水问题的原因有:第一,在地基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导致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对地基基础整体质量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第二,施工单位为尽快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选择超过使用期限施工设备,导致地基的基础稳定性处于有待提升阶段,并在长期受到地下水侵蚀的影响下,出现漏水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地基勘察技术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过程中,相关工作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合理的工程勘察方案,依据工程实际设计需求,对施工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及地下管道敷设情况进行细致分析[4];第二,选择适当的工程勘察方式,在对施工场地进行技术勘察后确定合理勘察技术;第三,在地基基础工程勘察阶段,也应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紧抓高钻探抽样等重要勘察环节质量,充分发挥出勘察工作在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3.2土方开挖技术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也需应用土方开挖技术。首先,保障土方开挖质量,确保土方开挖质量能够满足工程总体设计标准;其次,依据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对项目作出合理的分析及处理,更好的判断出地基开挖坡度及作业面;此后,依据地基地质条件及密实程度,合理计算出土方深度、坡度及土方量等参数数据,切实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3.3地基处理技术
3.3.1换土垫层技术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主要就是对不良地质条件进行改善及弥补,确保地质结构符合地基基础施工高要求。在地基处理换土技术中,主要就是将施工场地中不适合的土层结构更换掉,将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壤或其他施工材料进行垫层处理。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工程在地基基础施工期间都面临着淤泥层或软土层等情况,可将素土、碎石及砂砾等作为垫层材料,切实提升地基结构强度及密实度。
3.3.2铺垫材料技术
软土地基会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整体下陷、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出现,需相关施工人员采用铺垫材料技术,提升地基结构整体稳定性,保障建筑房屋的安全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垫层材料技术时,应确保材料具有整体连续性、耐腐蚀性及抗拉强度高等特点。
4.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4.1注重建筑地基的合理选择
为从根本上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性,相关施工人员也应从建筑基地的合理选择入手[5]。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中,具有冻土、泥制土、湿黏土等多种类型,部分地质条件不适合开展地基基础施工,因此需针对房屋建筑具体施工情况及需求,选择适合的地质进行房屋建设。
4.2紧抓建筑地基施工方案质量
由于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对房屋建筑整体稳定性及可靠性具有直接影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制定出细致的施工方案。一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勘察,获取到更加精准的参数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另一方面,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及时更改图纸中细节及数据存在的误差。同时,对施工技术及工艺进行选择,做好施工人员安排工作,切实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总结:总而言之,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与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密切关系,需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进行周密的场地勘探工作,不断完善及优化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通过高技术含量施工方式,切实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事故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吴强. 探究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6(03):126+128.
[2]盖涛. 探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 科技展望,2016,26,(05):22.
[3]孙帅. 分析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498.
[4]钟学文.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80-81.
[5]张译心.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34.
论文作者:卢杨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地基基础论文; 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