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与学科竞赛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论文_赵一楠 步锦程 张继尧

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与学科竞赛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论文_赵一楠 步锦程 张继尧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立项编号:DXSKYY2017040

摘要:在我国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引导下,学科竞赛逐渐成为开拓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砥砺前进的磨刀石。潜意识中,这个在大学生中掀起的浪潮表明大学生学科竞赛对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大学生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到底有无关联性?如果有,其关联性又有多大呢?经研究发现,学科竞赛在大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其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人格和智慧、思想和行为等均具有深刻影响,自然对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是符合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组成要素要求的,它将专业知识的运用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发挥培训和育人成才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成才的良好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根据研究结果及对于大学生目前针对全国范围内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潮进行解析,使广大大学生群体能够以理性的角度对待学科竞赛,也使得各高校大学生能够理智的规划未来的蓝图,并带有目的性的、高效率的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关键词:学科竞赛;学生;专业素养;提升

一、学科竞赛和专业素养的介绍

(一)学科竞赛介绍

学科竞赛一般是指由赛事组织者给出竞赛题目, 由学生单人或组队在一定时间内以竞赛的方式,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独立工作或团结协作来完成竞赛要求任务的系列活动[1]。

1、学科竞赛的分类

自教育部发出在全国高校开展四大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和结构设计竞赛)活动的倡议以来,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得到了深入发展, 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层出不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学科竞赛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竞赛级别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按竞赛主办单位可分为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企事业单位主办、行业协会主办;按竞赛内容可分为单科类竞赛、专业类竞赛、综合类、职业技能类竞赛;按竞赛时间可分为临时竞赛、一年一届竞赛、两年一届竞赛;按竞赛空间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半封闭式、封闭式学科竞赛;按竞赛形式分为直接决赛型、一次竞赛两级评奖型、初赛-复赛-决赛型;按竞赛人数可分为单人竞赛、团队竞赛,等等。

2、学科竞赛的内容

学科竞赛以各种学科专业的主要知识点为出发点,同时由于竞赛类型的不同,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竞赛主题来看,一般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参赛学生按竞赛要求拟定解决方案或按所设置的测试标准设计制作作品,如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工业设计竞赛等。 在考虑题目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前提下, 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如果主题选择偏难,会造成参赛队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制作竞赛作品而无法参加接下来的决赛,如果主题偏易,则会失去竞赛的特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例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2]

(二)专业素养介绍

专业素养主要是指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注意知识的更新。首先是指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知识掌握状况.其次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3]

例如:在学科竞赛中大学生英语竞赛对于其他系级是基础性竞赛,对于商务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国际教育类专业学生,外语类专业学生则为专业性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相对于大学生英语竞赛属于基础性学科。

二、背景与思路

随着社会对专业化程度要求的加深,就业岗位专业化,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变化,学校内部系别分化由简单的理工文史逐渐划分为更加专业的院级系别班级分化,老师在其中作用也愈加明显,针对不同专业予以不同老师指导,学校内部制定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在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起辅助作用,在客观上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国家针对学科按竞赛内容分为单科类竞赛、专业类竞赛、综合类、职业技能类竞赛,为专业性学生和综合性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平台。

学校从专业素养获奖率和基础素养获奖率对比,专业性素养获奖者多集中在某年级和基础性获奖人多集中在某年级对比,获奖数量和专业学生获奖数对比,从中分析专业素养和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的关键性即大学生学科竞赛对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从年度整体参与获奖人数和老师指导率,荣获国家国际一等奖老师学生占比等方面分析专业性级别与指导精细化的关系。

三、作用和意义

(一)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或应用背景是学科竞赛的内容关键,广泛的内容理论,较强的综合性,使得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学会正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对多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各种思维过程的综合体现,竞赛活动既是对竞赛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有效推理、准确判断与综合运用的过程, 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二)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比赛,既是比赛必有奖励和可吸取的教训,通过比赛学生会主动思考、大胆创新,使其完成的作品或成果达到高技术、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是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并且需要参赛学生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和雄厚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综合调试能力,除能力外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科学严谨、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参与学科竞赛,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字表达、综合设计、运行调试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提升创新能力。学生在学科竞赛的选拔与参与中,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会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提高,势必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学科竞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得到良好的结果虽是竞赛的目的,但竞赛过程更需每个参赛者珍惜,无论竞赛结果或成绩如何,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观察、判断、分析、总结、沟通、协作、进取、创新、实践。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需团队合作,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担当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拥有的能力不同,在合作中每个人潜力展现,学生专业性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得以充分延伸。

四、学科竞赛和专业结合度分析

学科竞赛以各种学科专业的主要知识点为出发点,同时由于竞赛类型的不同,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有专业性学科竞赛和基础性学科竞赛两类。学科竞赛与学生所具备的的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关系密切,所处系别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对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的种类,与学科竞赛竞赛获奖率有直接关联。

专业学科知识是参加学科竞赛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参加学科竞赛不是盲目的为获奖而参与,是以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学科竞赛的内容必须以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围绕专业学科知识特点设计比赛内容,完成参赛作品,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再深入学习和理解。借助学科竞赛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的优势,鼓励学生将专业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思考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这就要求学科竞赛的作品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知识和最新的学术内容展开,既不能脱离学科的范围,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由探索、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和潜能。像商务外语类专业、外语类专业、国际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参加第五届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等专业英语方面的学科竞赛;会计类专业、金融类专业参加河北省高校会计技能大赛、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等。

基础性学科竞赛,更加侧重于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例如,数学能力是大学生普遍具备的基础能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往往来自于生活、生产、工程等实际问题,有些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参赛学生在对这些实际问题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 提炼成数学问题,进而构建描述这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过相应的运算和数据处理,借助计算机编程,给出合理的数学解,从数学角度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建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学科竞赛与学科专业性关联度数据分析

对于专业性学科竞赛而言,专业学科知识是它的基础。学科竞赛是专业学科知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与相关的学科知识学习程度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所处专业和系别的不同,其专业素质和基础素质的分类也不同。其中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从数学建模竞赛的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分析与学科竞赛与大学生专业素养的相关性。数学建模竞赛对于信息管理与工程类专业而言属于专业素质,而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则属于基础素质。以河北某所专业性院校为例,近年来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呈稳定增长态势,获奖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18年全校各项科技竞赛获奖项目达到379项,较2007年增长了18.94倍,年均增长率为99.47%。学科竞赛整体质量层次与学科结合水平明显提升。2017年全校数学建模网赛获奖项目共57项,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的参赛项目共有33项,其中获奖率占整体获奖率的57.89%。一等奖人数2人,获奖率占总获奖率的3.5%,其中仅该专业的一等奖获奖项目就达到了6项,占全校总获一等奖总数的13.95%。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的一二三等奖获奖项目数量均处于该高校各院系的领先水平 ,说明了学科竞赛与学科专业素养的相关性。以2018年大学生英语竞赛为例,该校获奖总人数为796人,其中仅商务英语类专业和国际外包专业的获奖人数总和为104人,占获奖总人数的13.53%。对于大学生英语竞赛而言,商务英语类专业的参与率为57.14%,占全校参与的一半以上。仍以大学生英语竞赛为例子,2018年全校获奖人数为796人,其中获奖人数分别分部于大一3人,大二373人,大三370人,大四50人,可见获奖人数多集中于大二大三。

对于创青春,互联网+,调研河北等创新创业或其他类别的学科竞赛,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性质,与学生的学科知识与专业并无太大的关联性,侧重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以河北这所高校为例,我们经数据调查发现,2018年创青春、互联网+、调研河北等比赛中,除调研河北外,各个院系获奖项目数量并无较大差别。

学科竞赛有助于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位、多层次、多频率的,学科竞赛有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在高校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大学生把理论知识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分析,把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深入解决,再加上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管理和强化,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就会逐渐得到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芝,兰红,杨书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2):70-72.

[2]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A],现代教育管理,2014

[3]夏英男,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

作者简介:赵一楠(1999-),女 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审计专业,2016级本科

步锦程(1999-),女,河北省冀州市人,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CPA专业,2017级本科

张继尧(1998-),男,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金融学院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2017级本科。

论文作者:赵一楠 步锦程 张继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大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与学科竞赛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论文_赵一楠 步锦程 张继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