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现状分析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期刊论文,同行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行评审,是现代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机制。目前,国内外一些重要科技期刊基本都采用了这一机制。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出版管理体制等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机制的运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00年10月,两家国际著名的学术出版编辑学会——学术与专业出版商学会(ALPSP--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和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AS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ing)联合对世界二百多种期刊进行题为《ALPSP/EASE同行评审调查》的调研活动②,其目的在于使期刊编辑们对同行评审机制从多样化的尝试中达成共识,以求建立一套可行的指南③。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一些科技期刊的载文质量却有所下滑。在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提升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的讨论中,同行评审机制开始受到我国科技出版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期刊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我们的文献调查发现,近十年来,相关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超过了200篇。下面,我们结合上述研究成果,针对当前学术期刊出版实践,对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中同行评审的现状作一个简要分析。
一、我国出版界对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认识
早在1665年,法国《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cavans)为评估稿件发表的可能性而成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一些研究人员将该编委会看作是现代科技期刊同行评审机制的起源,并将1792年创办的《吴医汇讲》看作是我国最早采用同行评审机制的科技期刊。这就是说,期刊的同行评审机制在国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④然而,目前我国出版界对同行评审制在提升学术期刊质量中作用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人认为,同行评审在确保学术期刊质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同行评审在提升学术期刊质量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学术出版实践中不同期刊对同行评审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确信同行评审在确保学术期刊质量提升中具有重要意义者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只有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才能判断其价值和意义,要准确判断学术研究前沿领域一些新兴研究成果的价值并非普通编辑所能胜任。如果没有一流的学者参与期刊稿件的评审,就有可能导致刊物拒绝发表一些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学术成果。如,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因编辑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欠缺而拒绝发表梅曼(T.H.Maiman)的一篇关于激光的重要论文。再如,19世纪法国数学奇才伽罗瓦(E.Galois)20岁时就解决了五次和五次以上方程的求解问题,他还提出了群和域的概念,建立了著名的“伽罗瓦理论”。然而,不幸的是,他的那些被称为“难以理解”的论文,无法在知名数学刊物上发表。⑤如果建立起了有效的同行评审机制,有了各学科一流专家学者的参与,就能够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并确保所刊发文章的价值,避免发表观点错误的论文。1936年,《物理评论》正是通过同行评审机制,借助相关学科一流专家学者的参与,才成功阻止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篇错误论文《引力波存在吗?》的发表。由此可见,建立同行评审制度,借助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同行评审制度果真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吗?黄禹锡(Hwang Woo-suk)在《科学》、《自然》等需要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顶级学术期刊中仍然可以发表造伪论文,这给学术期刊同行评审制的有效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些专家因此认为,同行评审在确保学术期刊质量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高地估计同行评审专家的作用对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孙虎等认为,外审专家是“局外人”,容易受期刊编辑的诱导,从而使外审的结果符合编辑人员的期望。那些将外审的重要性放在期刊质量的决定地位上的观点,表面上是推崇科学,尊重科学家,实际上是推诿自己的责任,是有害的。⑥孙虎等人的观点与美国学者埃塞恩克(Eysenck)的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埃塞恩克认为,同行评审制极不可靠,“这种不可靠性几乎是绝对的”⑦。正因为如此,一些人还从同行评审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一些期刊选择专家的关联性偏低、少数专家的责任心不强等试图否定同行评审制存在的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了重新考虑同行评审制的定位问题,认为要发挥同行评审专家的积极作用,必须重新考虑同行专家在学术出版中的角色和定位。例如,贺自爱、贺国庆指出,在科技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应该凸现科技期刊编者的“主体功能”⑧,外审专家只能承担“辅助功能”。审稿人主要不是替编辑做决定,而是向他们提出意见。同样,阎西林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强调指出,“外审”本质上是编辑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在稿件刊发前对同行专家进行的信息“双向传播”。同行专家在学术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角色应是作者稿件的“同行读者”,他们的评议是对媒介和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这种所谓“同行读者”的角色定位将同行专家从“审”字的高帽下解脱了出来,他们不再有什么多余的特权。⑨
尽管这类讨论还在延续,但是,从基调上判断,削弱外审专家对刊物用稿“生杀大权”的倾向似乎占了上风。无论是强调编辑的“主体功能”,还是将外审专家定位为“局外人”或“同行读者”,无疑都是要将同行评审制中外审专家决定稿件的采用权限制在更小的范围内。我们深信,这些讨论并没有彻底否认同行评审制继续存在的意义,而对于这一制度的反思应该有助于同行评审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方式
同行评审,根据是否向作者和专家提供对方相关信息,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和公开评审。从学术期刊出版实践来看,这三种评审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总体上讲,单盲评审似乎更为通用。据对日本109种科技期刊的统计,发现采用单盲制、双盲制和公开制的期刊种数比例为17.4∶1.6∶1。⑩在我国,“学术期刊采用的多是单盲制”(11)。
为充分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评审方式,我们通过访问相关科技期刊的网站,进行了一系列的期刊评审方式调查,下面是两组调查数据。
表1 采用同行评审与未采用同行评审期刊数量比较
表2 采用单盲评审与双盲评审期刊数量比较
表1的数据表明,同行评审作为学术期刊稿件评审的一种基本机制在我国得到初步确立。被调查的122种学术期刊中,有103种业已建立起了同行评审制,占样本量的84%以上;未采用同行评审的期刊有19种,占样本量的16%。需要说明的是,级别较高的、STM类刊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同行评审制。一些没有建立这一机制的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众所周知,在我国期刊出版工作中,“三审制”是一种强制性的审稿制度,“三审制”中的“二审”有的就是同行专家的“外审”。正如许文深、陈俊等所指出的“同行专家审稿是‘三审制’中决定稿件能否采用的关键一环”(12)。因此,我们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具有约束力的制度的导向,同行评审制才得以在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中得到广泛推行,进而成为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中的一种基本审稿制。
表2是关于评审方式的调查结果,98种样本期刊中仅有43种期刊采用的评审方式从网站中可以得到确认,其余55种期刊采用的是单盲制还是双盲制评审方式无法确认。在可以确认评审方式的43种期刊中,采用单盲制的有32种,占43种可确认评审方式样本量的74%;采用双盲制的有11种,占43种可确认评审方式样本量的26%。这些数据与我国“学术期刊采用的多是单盲制”的观点相吻合。
单盲制和双盲制各有优缺点。正如美国一家医学杂志执行主编Richard M.Glass所指出的“单盲或双盲审稿……是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13)。那么,为什么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界对前者情有独钟呢?笔者在与一些期刊编辑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刊物和多数同行专家都非常看重论文作者的研究背景,认为作者的背景信息也是判断论文价值的一个较重要的标准。同时,一些刊物出于对同行专家的尊重与信任,认为隐去论文作者信息是对同行专家的不尊重。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多数期刊更倾向于采用单盲制。
由于绝大部分期刊采用的是向同行专家提供论文作者信息,而向论文作者隐去评审专家信息的单盲制评审方式,因此,单盲制就成为了论文被拒绝发表者攻击的对象,进而也成为出版学界研究的热点。例如,黄劲松和杨兵就曾以《单盲法审稿的缺失与优化》为题撰写论文,分析了单盲法审稿制存在缺失的三个主要原因,即机制原因、同行竞争因素和学术流派之争,并提出了优化单盲法审稿的一些举措。(11)客观地看,由于我国目前的出版环境、学术生态还存在某些弊端,单盲法审稿制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在单盲制的缺憾未能得到有效克服之前,适当扩大双盲评审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一些知名科技期刊和少数社科学术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等业已实行了双盲审稿制度。
三、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专家的选择与管理
同行专家的选择与管理是学术期刊同行评审工作的核心。同行评审是借助同行专家学者的智慧帮助期刊编辑鉴别和评价稿件。如果专家选择失当,专家的研究方向与所评审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匹配,或者专家的责任心不强,那同行评审不仅起不到科学鉴别和评价论文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科学地选择和有效地管理同行专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同行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尚不尽如人意。正如周长清所指出的,同行评审对“我国科技期刊壮大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审稿专家的选择认定方面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审稿专家过少或稿件内容与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不对口”等(14)。在同行专家的管理方面也同样存在欠缺,陈移峰所指出的“密切联络审稿人的感情,是我们不少期刊做得不够的地方”(15),正是针对同行专家管理的缺陷而言的。
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学术期刊在同行专家的选择与管理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多数期刊的同行专家数据库规模偏小。建立同行专家数据库是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的基础工程。国际上一些知名学术期刊都建立有规模很大的高质量的专家数据库,如《Science》杂志的审稿人专家库包含数十个国家的万余名知名专家,其中不少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学术期刊早期的审稿专家都是在需要外审时临时确定的,多数期刊没有专门的审稿专家数据库。199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名典》成为不少学术期刊选择同行评审专家的得力参考工具。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知名学术期刊尽管陆续建立起专门的审稿专家数据库,但是,数据库的规模普遍偏小,可供选择的专家数量明显不足。由于多数刊物不愿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详细情况。但笔者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情况却非常不乐观,有些刊物的专家数据库仅收录了几百位专家的信息。一般地讲,数据库中专家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同行评审制中专家选择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专家数据库的规模偏小会严重影响专家选择的质量。可见,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制,必须从建立和健全同行专家数据库这一基础工作做起。
第二,所评审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专家的研究方向不匹配,关联度偏低。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只有在其擅长的领域或方向,专家的特长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同行评审,就是要借助与论文的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同行专家的研究专长来评定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创新程度,因此,确定与论文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同行专家作为论文的评审人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除少数建有包含大量专家背景信息的大型专家数据库的知名期刊外,目前绝大多数期刊的专家数据库包含的专家信息内容偏少,而且更新缓慢,不能充分动态地反映专家的有关信息。因此,在选择论文的评审专家时,往往只能根据专家的所属学科、专业等有限的信息来确定。我们认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专家所评审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专家的研究方向”不匹配,关联度偏低”等问题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同行专家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要增加专家的数量,而且还要增加专家的各种有关信息,并进行适时更新。
第三,少数同行专家的责任心不强。同行评审制的有效落实,不仅需要来自期刊方面的努力,而且更需要同行专家的积极配合。如果没有同行专家的配合,同行评审终究难以发挥效用。在欧美,许多科学家把审稿工作当作是对科学应尽义务的一部分,许多人甚至把这看作是一种荣誉。正是由于科学家们有了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意识,才使得欧美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总体上讲,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具有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意识。然而,我们从一些学术期刊方面了解到,也有少数专家学者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对同行评审工作并不个分热心。个别学者对编辑部发去的评审稿件置之不理,有的三言两语应付了事。尽管这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同行评审的效果,影响了这一机制的有效运用。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科学工作者将同行评审看作是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
第四,期刊社与同行专家的沟通不够。如前述,学界有人将同行专家看作是期刊的“局外人”。依笔者看,期刊社不应该有这种看法。然而,现实中有些期刊社果真将同行专家视作“局外人”。只要没有评审任务,一般不轻易与同行专家发生联系。当有论文需要评审时,才临时联系专家。这种两厢疏远的做法,说轻一点不利于双方情感的沟通,说严重一点是对同行专家的不尊重。我们认为,期刊社要想得到同行专家的配合,应该有点“公关”意识,应该在双方的情感沟通上多做点文章。比如,定期向同行专家报告刊物的来稿情况、稿件的录用比例,重大节日寄赠贺卡等。这些活动投入不多,但对双方的情感沟通,对培养同行专家的责任意识都很有意义。
注释:
①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70573081)的中期成果之一.
②http://www.alpsp.org.uk.
③ALPSP/EASE/ALSSS joint seminar.Best practice in peer review.European Science Editing,2001,27(2).
④许文深,姚远.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编辑学报,2001(2).
⑤徐飞.科学家的失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⑥孙虎,等.决审:决定科技期刊水平的主要环节.编辑学报,2003(6).
⑦Roediger Ⅲ H.科技进步中的期刊编辑角色.姚远,译.菏泽师专学报,1993 (4).
⑧贺自爱,贺国庆.科技期刊编者的主体功能.编辑学报,2000(1).
⑨阎西林.论“外审”的角色定位.编辑学报,2004(1).
⑩黄晓鹂,等.科技期刊审稿人的由来和发展.编辑学报,1997(2).
(11)黄劲松,杨兵.单盲法审稿的缺失与优化.编辑学报,2004(3).
(12)许文深,陈俊.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编辑学报,2002(2).
(13)Richard M G.Peer review and quality control in biomedical publication.编辑学报,1995(2).
(14)周长清.学术期刊要重视外审队伍建设.编辑学报,2002(2).
(15)陈移峰.试论科技期刊审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