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30年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及其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年中论文,粮食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22%的人口,在今后30~40年的较长时间里,能否做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这是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粮食供需平衡的分析
(一)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根据2000~2030年粮食需求量和粮食供给量的测算结果,从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见表1)可以看出:1%和1.2%增长速度的粮食生产量均不能满足粮食的需求。要做到供需总量平衡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粮食进口。如果采取1%增长速度,2000、2010、2020、2030年粮食进口量,分别为169亿公斤、361亿公斤、382亿公斤、445亿公斤,相应占当年粮食生产量的3.3%、6.8%、6.6%、7%。如采取1.2%增长速度,则进口量为124亿公斤、215亿公斤、114亿公斤、29亿公斤,相应占当年粮食生产量的2.5%、4.0%、1.9%、0.4%。如采取1.4%增长速度的粮食生产量,在2000年和2010年两个时期仍需少量进口粮食,分别为78亿公斤和66亿公斤,相应占当年粮食生产量的1.6%和1.1%,而2020年和2030年两个时期则有一定剩余,分别为164亿公斤和409亿公斤,相应占当年粮食生产量的2.6%和5.6%。根据上述分析,2000~2030年期间应当保证1.2%的粮食增长速度,力争1.4%的粮食增长速度,才能比较有把握地做到粮食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
表1 2000~2030年粮食供需平衡表
200020102020
2030
需求量(亿公斤) 495756286176
6818
1%增长速度
生产量(亿公斤)478852675794
6373
差额(亿公斤)-169-361-382
-445
1.2%增长速度
生产量(亿公斤) 483354136062
6789
差额(亿公斤)-124-215-114
-29
1.4%增长速度
生产量(亿公斤) 487955626340
7227
差额(亿公斤)-78 -66 +164
+409
资料来源:农业部96016课题专题研究报告之一、之二。
(二)粮食供需区域平衡
从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的购销数量、粮食流通状况、粮食供求平衡状况分析,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显示出区域不平衡。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研究所粮食供求课题组根据1990~1992年资料分析,就粮食供求平衡程度而言,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见表2):
表2 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程度类型区
(1990~1992三年平均) 单位:公斤、原粮
人均占有粮人均消费粮 人均产消差
东北辽宁 385.5361.6
21.9
吉林 802.0504.4 292.3
黑龙江687.4548.2 139.2
黄淮海 河北 360.8325.8
35.0
山东 431.4386.4
45.0
河南 358.7326.5
32.2
长江中下游 湖南 435.8431.2 4.6
湖北 437.1375.7
61.4
江西 425.7347.6
78.1
江苏 468.8450.1
18.7
安徽 379.2362.8
16.4
蒙新新疆 443.0403.8
39.2
内蒙古462.3444.9
17.4
供求趋向平衡
黄河上中游 山西 291.3294.4
-3.1
陕西 312.3319.6
-7.3
甘肃 298.5298.2 0.3
宁夏 402.2358.7
43.5
四川四川 399.3399.4
-0.1
浙江浙江 382.2398.6 -16.4
三大城市北京 251.7461.2
-209.5
天津 216.0360.9
-144.9
上海 180.6406.6
-226.0
东南沿海福建 307.4441.5 -34.1
广东 291.1343.7 -52.6
广西 326.7359.8 -33.1
海南 275.8300.4 -24.6
云贵贵州 235.6263.9 -28.3
云南 285.9305.1 -19.2
青藏青海 255.1301.8 -46.7
西藏 264.7311.8 -47.1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粮食供求课题组“粮食供求如何实现区域相对平衡”(1995)。
1.供大于求(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省区)类型:(1)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以上,人均产消差为正数;(2)人均占有粮食351~419公斤,人均产消差15公斤以上。其中包括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蒙新等4个区域,共计13个省、自治区。这些区域内的粮食产销差变化也很大。
2.供求趋向平衡(粮食一般产区,粮食主要自产自销,粮食调出、调入数量较少,基本保持自给)类型:(1)人均占有粮食381~419公斤,人均产消差为负,绝对值少于20公斤;(2)人均占有粮食291~380公斤,人均产消差正负数量较小,-10到+10公斤。其中包括黄河中上游、四川、浙江等三个区域,共计6个省、自治区。这些区域粮食产消差随粮食丰歉而变化。
3.供不应求(粮食生产较少,粮食调入区,粮食产消差数量大)类型:凡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90公斤,人均产消差为负数,其绝对值大于20公斤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属于本类型区,其中包括三大城市、东南沿海、云贵和青藏等4个区域,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些区域的粮食产消量变化也很大。
40多年来,我国粮食供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纵观全国,已由“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下”。“北粮南下”的实质是“北饲南下”,主要是玉米等饲料粮流向华南、西南等省区。目前我国各地区能向区外提供较多商品粮的,只有吉、黑、皖、赣、鄂、湘、苏、鲁、豫等9个省,而需要从区外流入粮食的地区很多,有必要尽快打破这种格局,提高粮食供求平衡能力。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粮食供求地区不平衡不仅今天存在,而且将来依然存在。因为粮食生产自身受地域经济和自然条件制约,粮食主产区和一般区以及粮食调入地区本身就有很大差异;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悬殊,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相差甚远,因此粮食供求地区不平衡是中国的客观实际。
(三)粮食供需品种平衡
我国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粮食生产品种相对集中,形成粮食供需品种不平衡。从全国看,粮食总量基本上产消平衡,但小麦短缺,大米、玉米、大豆、薯类较富裕。1992年各品种产消差:小麦-42.5万吨、大米49.9万吨、大豆138.5万吨、玉米844.7万吨。
从区域看,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四川区小麦产消差为正,分别为431.8万吨、162.3万吨和14.9万吨,其他各区为负。东北区小麦产消差为-125.9万吨,蒙新区为-2万吨,黄河中上游区为-62.1万吨,浙江为-46.4万吨,三大城市为-243.6万吨,东南沿海为-100.7万吨,云贵为-37.3万吨,青藏为-33.5万吨。全国各地区小麦供需平衡程度差异很大,由于小麦总量不足,主要缺额由进口小麦来补充,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和东北这三个地区,主要是以进口小麦来调剂不足。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四川、浙江等5个区大米产消差为正,其中东北区为123.8万吨,黄淮海区为0.6万吨,长江中下游区为203.4万吨,四川为23.7万吨,浙江为31.3万吨,而其他区的大米产消差为负值。东北、黄淮海、蒙新、黄河中上游、三大城市中的北京、天津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玉米产消差为正值,其他各区玉米产消差皆为负值。
应当指出,近几年水稻生产连续减产,在供求关系上发生重大逆转,稻谷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42.4%下降到1994年的39.5%,人均占有量也从1990年的169公斤降到1993年的153公斤。我国有60%以上人口是以大米为主食,必须充分重视发展稻谷生产。玉米是“饲料之王”,目前玉米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但今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玉米生产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四)粮食进口战略
1.对今后国际粮食市场变动趋势的判断(1)乌拉圭回合达成农业协议后,出口补贴的预算支出和补贴产品的出口量削减,进口壁垒关税化;发展中国家将按发达国家的2/3的水平来降低农业保护程度。(2)该协议将影响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利用国家补贴廉价出口粮食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3)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动大的原因依然存在,粮价大幅度波动仍不可避免。
2.从外汇支付能力与港口、运输能力分析(1)如果按净进口1000万吨计算,其外汇支出可能为16亿美元左右,仅占我国1991年进口总值638亿美元的2.5%。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外汇支付能力不成为一个主要限制因素。(2)我国在1991年就具备了进口粮食1300万吨、出口1000万吨的港口、运输能力,仅大连一个港口的粮食专用码头,就有700万吨的吞吐能力。预计今后港口的吞吐量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所以港口、运力也不成为限制粮食进口的重要因素。
3.从国际比较利益的角度分析(1)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保持1∶8.3左右情况下,国内粮食价格会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如1994年8月30日郑州粮食交易所1995年1月小麦期货价每吨1220元,1995年7月期货是每吨1100元,即高于国际市场小麦每吨120美元。当然,不能仅从价格考虑增加粮食进口的合理一面,还有一种可能,即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速度高于国内,从而增加进口是不合理的。(2)从国际国内各种农产品比价来看,国际粮棉比价为1∶10~14(进口价),国内粮棉收购价比例是1∶8~10;国际粮猪(出口价)比价为1∶12~14,国内为1∶7~8。因此,从这种比价考虑:适当增加粮食进口、适当减少棉花进口和适当增加猪肉等出口,算总帐是有利的。(3)从栽培技术水平和机械化难易程度等综合考虑,从较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增加小麦进口、增加大米出口,减少棉花进口、增加棉制品出口,增加猪肉出口,即增加劣势产品的进口,增加相对优势产品的出口,在经济效益上都是有利的。
二、实现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的建议
(一)通过价格手段使农民有较高的种粮积极性
提高粮食生产增长速度来增加粮食供给,必须有两个积极性:一个是国家或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一个是农民(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国家或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最后也要落实到农民的积极性。例如国家即使把大江大河都治理好,各项投资都到位,农民没有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粮食生产也不会增长,甚至还会萎缩。
农民生产粮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出售,即满足食用和增加收入。农民人口增加,又要改善膳食结构,必须增产粮食满足食用;同时,农民为了全面提高生活水平,增加购买力,也还要通过销售粮食增加收入。目前粮食收入占农民经营总收入中的比重仍相当可观。农业部《全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汇编》提供的数据(见表3)表明,粮食收入占农户经营总收入的比重,1990年东部地区为23%,中部地区为40%,西部地区为35%。
表3 粮食收入占农户经营总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农业部《全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汇编》(1992)。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将下降,每个劳动力的种田面积将增加,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有一部分农户每个农业劳动力种田面积基本不增加,通过离土不离乡,走兼业化道路,即所谓星期六和星期日农业,或业余农业。不论走哪条道路,粮食价格对影响农民收入仍有重要作用。采取专业经营,粮食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是下降而是增加,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如走兼业道路,为了保证粮食自给,也必须不断提高粮食价格,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增长。并且粮食扩大再生产投资,也需要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来解决。因此,认为价格手段只能在短期内采用,今后不能再采用价格手段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但是,利用价格手段应有利于粮食生产增长与需求增长相适应,并使生产增长略高于需求增长;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与粮食需求结构相适应;有利于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流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应提出一个控制价格,也就是所谓目标价格。现阶段可以把国家储备粮的收购价定为目标价格。为了达到制定价格政策的目的,粮食目标价格必须每年上调,即每年粮食价格按目标价格上调的幅度上涨,这是粮价上涨的低限;如果出现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国家应当允许粮价上涨超过目标价格,待粮价超过一定限度后才抛售粮食平抑价格,这个价格是允许上涨的上限。在粮食收购市场,只要粮价上涨不超过这个上限,国家就没有必要采取抛售粮食来平抑粮价。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为粮食生产过程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对粮食生产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基本设备和基础性设施等。具体来说: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性设备,粮食市场和产后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体系建设,粮食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等。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后劲。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完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田防护堤坝的防洪标准仍较低,排灌设施配套差,每年仍有大量水旱灾害。据统计,1980~1995的16年间平均年成灾面积为34016万亩,如果按通常以减产30%计算,则年均减产2494.5万吨,约为当年粮食产量的4.2~9.0%,年均产量的6.05%。因此建设和改造一批大型灌排设施,增强抗灾保产能力,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同时,还要大力开垦宜农荒地和改造中低产田,以保持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对增产粮食有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和“谁受益谁建设”的方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负责社会效益大、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片集中宜农荒地开垦、大中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及农业资源区域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良等等。对于大中型农机具的购置和畜禽舍建设等生产性农业基础设施,虽属经济效益较显著的项目,宜由生产者自己负责建设,但必要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给予适当补贴。因此,在基本建设上虽然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但国家投资的部分必须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这对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
表4 1980~1995年水旱灾害造成的减产估算
成灾面积 亩产量 按30%计 当年正减产占当
当年减产量 常产量 年产量
(万亩)(公斤) (万吨)(万吨)(%)
1980 33480183 1838 338945.7
1981 28110189 1594 340954.9
1982 24180209 1516 369664.2
1983 24312227 1656 403844.2
1984 22890241 1655 423864.0
1985 34065232 2371 402826.2
1986 35490235 2502 416536.4
1987 30585241 2211 425095.5
1988 35910239 2575 419836.4
1989 36675242 2662 434176.5
1990 26730262 2101 467254.7
1991 41715258 3229 467577.4
1992 38850267 3112 473787.0
1993 34695275 2862 485116.2
1994 47070271 3827 483378.6
1995 49500283 4202 508599.0
合计 544257
39913 96.9
平均 34016 2494.56.05
(三)加快粮食科研成果转化,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综合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有关研究单位等方面的材料,认真推广以下一些技术措施,在近中期使粮食增产500~1000亿公斤是有可能的。
1.推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全国现已育成一大批优良品种,能够对生产使用品种进行一次全面更换,即可增产100亿公斤以上粮食。
2.改革耕作制度和开发南方冬闲田。在光、温、水条件允许的地方,采取多熟高产,复种指数提高1%,即相当于增加1500~2000万亩耕地。这方面也可增加粮食100多亿公斤。
3.改造中低产田。目前中低产田尚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近中期如实现国家规划重点改造的20片中低产田(面积为4.8亿亩),改造后可增产粮食300多亿公斤。
4.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当前重点推广稻、麦、玉米等作物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玉米等作物(高寒山区和干旱区)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掌握得好也可以增产粮食100~150亿公斤。
5.科学施肥、灌排技术。一是配方施肥和深施肥技术,推广7~8亿亩,即可增产粮食100亿公斤;二是节水灌溉技术,可提高水的利用率而扩大灌溉面积10%以上。
6.北方旱作农业技术。在年降水量300~500毫米的广大北方雨养农业地区,采取耕作保墒、秸秆还田、增施肥料、抗逆品种等旱作农业技术,可使亩产翻番,增产100~200亿公斤。
8.减少产后损失。目前粮食作物在收割、运输、贮藏中的损失高达10~15%以上,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3~5%,即可减少粮食损失300~400亿公斤。
以上是从宏观来谈科学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再举一些实例来看:
1.水稻旱种栽培技术。从1980年起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到1987年全国推广面积达240万亩,5年累计推广840万亩,共增产稻谷23.05亿公斤,增加收入12.8亿元,每亩还比插秧水稻省水300~600立方米(省水1/2~1/3),每亩省工8~10个。
2.玉米地膜覆盖技术。1987年起,一些高纬度、高海拔、冷凉地区开始试验示范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获成功,一般每亩增产玉米150公斤左右。这项措施在一些高寒贫困缺粮地区,被农民誉为“温饱工程”。
3.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84~1991年,山东省累计推广面积4416万亩,每亩增产小麦13.4%,总计增产22.57亿公斤,节省种子1.76亿公斤。
4.小麦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技术。江苏省从1992年秋播开始,通过建立丰产方、实验区、辐射区等形式推广此项技术,三年实验区累计1206万亩,平均亩产343公斤,比全省平均每亩增产59公斤,共增产71.0万吨;技术辐射区1911万亩,平均亩产311公斤,比全省平均每亩增产27公斤,共增产51.0万吨,实验区和辐射区合计增产122.0万吨。
事实表明,科学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宣传普及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由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决定于科技成果过硬可靠和生产发展所需,一经推广使用便可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同时还决定于外部因素,特别是相应的物质配套和政策环境。
(四)按照口粮和饲料粮需要调整种植结构
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是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时期,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主要食物需求增长的速度将趋于缓慢。因为人们在解决“吃饱”之后,必然要求“吃好”——提高膳食质量,讲究合理营养,也就是提高动物性食物的消费水平。我国肉、蛋等畜产品的90%以上来自农区,水产品的60%以上靠人工养殖,这些都需要饲料供给。但是,当前饲料面临诸多问题:一是饲料生产在种植结构中没有地位,饲料生产仍然依附于口粮生产。这种情况,主要反映在粮食供应上,饲料粮没有单列,是在扣除口粮、种子、工业用粮、贮存等的剩余部分。二是饲料与口粮需求目标不一致,饲料要求粗粮化、高产化和能量饲料与蛋白质饲料的合理搭配;口粮消费则要求细粮化、改善品质和提高加工花色品种。口粮与饲料粮不分,使有限的耕地受到无限提高籽实单产要求的压力,增加了粮食生产的难度。三是精饲料中能量饲料占绝大比重,由于饲料结构单一,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导致畜牧业生产低效率。四是作物品种结构分布在地区间很不平衡,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产量不多;在水稻集中产区用稻谷作饲料,不仅降低了粮食的转化效率,也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现有饲料中,大约有60%以上的蛋白质、80%以上的能量来自饲料粮。随着畜牧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改进,作为家庭副业饲养畜禽的比重将下降,而工厂化、集约化、商品化的规模饲养日益发展,使得畜牧业生产有越来越依赖于精饲料(配合饲料)的趋势。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压力和形成的瓶颈,主要是用于转化为肉蛋奶等养殖业的饲料粮不足,问题的实质是不能保证畜牧业有稳定充足的饲料供给。因此,必须两手抓,即一手抓口粮、一手抓饲料粮,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口粮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饲料生产。
事实表明: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种植模式,不能适应粮食生产“两高一优”发展的要求,也难以适应畜牧业地位和作用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为了改变低效的“种粮食作饲料”的状况,必须按照口粮和饲料粮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即从种植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口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以及各种经济作物的同时,专项安排包括饲料粮食作物和其他饲料作物在内的饲料生产,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包括瓜、菜等其他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也就是说,将目前纳入在粮食作物内的一部分饲料粮面积划出来,改种粮饲兼用作物或饲料专用品种,如高产饲用稻、饲用玉米等,并适当增加一部分饲肥兼用作物(如某些绿肥作物)和饲料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等)种植面积,逐步形成专用饲料基地,从而促使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种植结构,逐步转化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组成的三元种植结构。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测算,这三类作物种植面积的大致配比:要求在近期内(2000年)粮食作物占59%、经济作物占20%、饲料作物占21%;中长期内(2020年)粮食作物占46%、经济作物占25%、饲料作物占29%。这样安排不仅不削弱粮食生产,并更加有助于于粮食供需的总量平衡。
(五)从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出发,宏观调控粮食进出口
从稳定国内粮食市场来看,控制粮食进出口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国内粮食市场不受国际粮食市场大幅度波动冲击,保持国内市场粮价稳定;二是利用进出口稳定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三是防止过量出口引起国内市场粮价上涨。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可采取如下对策:
1.为使国内市场粮价不受粮食波动的冲击,必须做到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有一定的隔离。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切贸易壁垒都必须关税化,隔离措施将受到限制,可以相应采取:(1)粮食进出口关税全国必须统一,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欧共体的办法。即:当国际粮食价格超过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过高时,国内粮商必将组织粮食出口,可以允许国内粮价上升,把国际粮价大于国内粮价8%以上的余额作为关税征收,以保持国内市场粮价波动不超过8%。当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粮价时,粮商必然组织粮食进口,把国际粮价低于国内粮食目标价的余额作为关税征收。(2)粮食进出口贸易,仍应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3)国家储备粮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粮食国际贸易,在国际粮价上涨很大时,国家可拿出一定储备粮供粮商购买出口,以减少对国内粮食市场冲击;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低于国内市场时,国家也可以从进口粮食中收购一部分作为国家储备。
2.用适量进口弥补国内市场粮食短缺。如果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粮价而出现粮食短缺时,粮商进口粮食就要亏损,国家除给予低关税优惠外,还应当按“国际粮价+关税-国内市场粮价”的差额给予补贴;如果国内市场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商会自动进口粮食,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刺激国内粮食生产,应制定一个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目标价格,进口数量应以实现目标价格所需的粮食作为理论数量。
3.国内市场粮价低于国际市场时组织粮食出口。在国内粮食过剩的情况下出现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时,出口粮食会提高国内粮食的市场价格,对粮农是有利的,也不会导致销售市场粮价上涨;粮食出口还可以减少国家用目标价收购粮食,减轻国家财政补贴,核心问题是防止出口过量造成国内粮食短缺。在国内粮食短缺情况下,出现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国内粮价上涨的幅度低于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幅度;二是国家抛出储备粮平抑粮价后,国内粮食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在前者情况下,国内粮食已短缺,再组织出口会加重短缺,影响粮食市场稳定,国家必须出面制止;在后者情况下,平抑粮价抛售的粮食若被出口商买走,达不到平抑粮价的目的,补贴金额被出口商赚走,必须用关税的办法解决。
4.有效控制粮食进出口规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只要控制住国内粮食市场过剩情况下出口、短缺情况下进口,利用进出口调剂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是有利于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并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补贴。但是,既要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又不让外国利用粮食作为政治工具干涉我国内政,必须把握好粮食进出口的数量,以及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从总体来说,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妄图改变我国政权性质的政策目标始终没有改变,利用粮食作为政治工具,虽不能起长期作用,而短期内作用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强调粮食自给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粮食作为商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大宗物资,粮食过剩的国家寻找出口市场是必然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加、澳、法等国家,粮食生产潜力还很大。美国放弃限制政策后还会有大量粮食生产出来;俄罗斯粮食政策改革后,粮食很可能由进口变为出口。因此,寻找粮食出口市场也是这些国家的需要。从上述分析看,我国粮食市场在基本依靠国内粮食供给的条件下,如果国内粮食生产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可适当增加进口,逐步把单位面积产量低、不利于水土保持的山区、丘陵地的粮食生产改变为果、林生产。当然,要控制粮食进口规模。国家不是直接控制粮商的进口数量,而是通过粮食市场信息和预测,确定关税、信贷规模、利率、税率达到控制的目的。例如根据当年粮食价格、粮食生产预测,估计翌年粮食会短缺、价格会上涨,就可以通过增加粮食进口商品贷款,放低利息,减免关税,同时减少出口信贷,提高利息,提高出口关税等办法加以调控。
标签:玉米补贴论文; 玉米期货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小麦论文; 畜牧业论文; 农民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资论文; 饲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