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人员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在救灾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事故,如救灾人员经验缺乏、没有准备好相关的防护设施以及对救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地不够深入,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文章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消防人员;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防范
引言
灭火救援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救援经验,但实际情况表明,许多人员在这些方面还没有达到行业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并且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本文就具体分析了这一问题。
一、问题
(一)车辆
通过对以往救援过程中的事故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事故均是由车辆而造成的,其主要是由于救灾人员在前往救灾现场和返回的过程中没有把控好车辆的速度,导致车速过快。同时也存在着部分人员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另外,还有部分事故是由于道路本身过于狭窄或冻滑现象过于严重而造成的,这些因素就直接引发了交通事故。
(二)经验少
在发生火灾时,负责指挥的人员本该做出明确的判断,进而详细安排如何展开灭火计划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负责指挥的人员在指挥时往往过于盲目,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许多指挥员本身对灭火或大型救援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并不十分了解,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指挥过程中就难以制定出详细的救援计划,进而导致现场越发混乱[1]。第二,部分人员在不充分了解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的状况下就制定出了灭火方案,同时还存在一些判断失误的问题,导致其最终所制定出的方案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多偏差。第三,部分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安全问题而仅仅关注如何能迅速灭火,因此一旦现场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就很难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过于盲目
盲目冒险的问题在救援过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第一,救灾人员对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地不够深入,因此不知如何正确灭火。第二,没有充分考察救灾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有部分人员尽管发现了潜在的隐患,但并没有将其重视起来。第三是在没有装备好相应的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就进入了救灾现场。
二、防范措施
(一)车辆管理
针对车辆事故所发生的原因,主要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一,驾驶人员如果在实习期内,必须严格禁止其私自开车出动。第二,必须掌控好车辆行驶的速度,即使在路面较为平稳的地段也应当不超过每小时五十千米以上。第三,前后车辆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在五十米左右,避免发生撞车事故,若在大雾等天气,则应当在原有基础上将间隔距离进一步拉长。第四,干部必须跟随驾驶人员一同前往救灾现场,在行驶途中干部应起到监督的作用,确保驾驶人员能够集中注意力。第五,随车人员必须在行车前和行驶途中反复确认器材箱是否完全关闭[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六,应对驾驶人员展开全面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车辆行驶的基本要求以及一些在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包括灭火的措施和计划的制定,为了使驾驶人员对安全方面的知识掌握地更加深入,还应当展开相应的实践演练活动。
(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器材,救灾现场本身状况就十分复杂,潜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准备好相应的防护设施,主要包括一些应对毒气和高温的设备。另外,在设备的选择上必须确保其质量,同时还要准备好相关的通讯设施,如果消防人员在现场出现问题,就可及时通过设备进行呼救。为确保设备的性能始终处在正常范围内,还应在平时做好养护工作,这样在救援现场就不会出现设备临时故障的问题。其次是救援准备,消防人员必须对以往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影响范围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事先做好防范措施,这样在展开救援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够更有针对性,不会受到过多影响因素的干扰。另外,还应对事故周边的建筑进行全面考察,确保其安全性,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在展开救援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够确保救援工作进展得有序性,如果没有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就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三)防范工作
防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战演练,消防部门必须加强训练场地的建设,并将其尽量模拟地贴近于真实环境,在此基础上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涉及到实际救灾环境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情况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灾情,这样就相当于消防人员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救灾活动的,因而能够使其积累丰富的经验。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当引导相关人员尽量以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危险。第二是心理方面的教育,由于救灾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由于许多人员由于本身心理素质过低,同时又在救援活动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因此通常会面临着压力过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消防部门必须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开导,确保其能够正确看待和应对救援工作。第三是安全教育,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于救灾活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教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救灾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各项消防设施的处理方式。为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教育,尤其是一些反面案例,教育人员必须明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样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3]。通过这一系列的防范工作,就能使消防人员将安全问题重视起来,进而确保其在救援过程中能做好防范措施。
(三)科学灭火
为确保救灾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并使相关人员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负责指挥的人员必须对现场环境有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指挥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负责指挥的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后,必须首先询问周边人员,在了解灾情的大致情况和影响范围之后再开展具体的侦查工作,在此过程中,其必须装备好相应的防护设施。若侦查区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易爆炸等,则必须准备好相应的防爆设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救灾计划。第二,为避免其他人员和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在救灾现场划定好警戒区,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这些区域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4]。第三,负责指挥的人员必须对救灾现场的地形以及建筑物的各个出口有明确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好救援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救援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同时也能使消防人员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撤离危险环境。另外,在救援过程中应避免相关人员处在一些承重能力较差的危险区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使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负责指挥的人员必须做好侦查工作并且制定好详细的救援计划。另外,消防部门也应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和安全两个方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范茂奎.避免施救不当事故发生的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12):18-21.
[2]苏雪峰.消防员如何尽可能减少伤亡[J].人民公安,2015,(16):14-15.
[3]胡传军.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的几点思考[J].安防科技,2012,(4):29-31.
[4]陈嘉辉.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概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38-39.
论文作者:谢衍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事故论文; 这一论文; 在此基础上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