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田永

探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田永

田永

新疆三联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834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项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各施工技术都实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文中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工程、轻资料普遍现象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高层人员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工程优先、资料滞后的现象,一般竣工交付使用前才抓紧时间把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事情重视起来,而整个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低。建筑工程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不予重视,对资料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只知道把眼光放在工程施工的进度上,对工程资料处理的工作也是敷衍了事。

1.2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复制性强,可借鉴性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进入信息化,资料的归档都要求数字化,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现了一定的规范化,虽然是大量减轻了工作量,但也有弊端。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资料中尽写些与图纸相符或符合规范要求的教条文字,只与工程施工事件沾边而不能详细而准确的反应施工内容,但这样的教条文字直接套用后,通用性太强,几乎对哪个工程都适用,使得建筑工程资料的价值性低,缺乏借鉴性。

1.3建筑工程资料的时效性差

资料的收集速度赶不上工程施工进度,会存在技术资料不完整的情况,如三级技术交底、重点技术复核记录不全面;施工日志填写马虎;有些工程缺少地质勘察报告;地基验槽记录不全;内业资料忽略刚性防水屋面细石混凝土强度试块、楼地面基层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用混凝土试块、楼地面面层水泥砂浆试块,从而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用片面的资料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使得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得到了打折。

1.4资料收集有时混乱

由多个分包单位同时施工,也会导致资料收集的困难和混乱,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资料在经过不断的移交和借阅之后,没有及时归为,遗漏或丢失的现象使得相关的部门重复工作。

1.5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员的收入低

参建各方虽然配备专职的资料管理员,低工资吸纳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经常更换。另一方面,工资低使得工作热情不高,导致工作量与工资不对等,责任心打折。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按照政府有关施工项目档案建档与管理的规范条例规定,结合企业对技术资料要求等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划分职责,保证技术资料整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2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意识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意识是加强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加大资料管理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定期对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应做好培训,确保技术资料在收集、处理、归档等过程中能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施工企业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检查及监督工程资料的完成情况,合理安排项目负责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等情况。针对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资料负责人,要不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技术资料的管理水平,认真做好项目部的资料管理工作。针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提高与资料负责人的配合意识,在保证资料真实性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能有效体现建筑工程的施工状况,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工程资料后补造假等现象,例如混凝土及砂浆试块强度的检测,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试块的抽取、检测、评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很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试块的留置。资料的不及时性也体现在分包单位中,有些分包单位只注重现场的施工进度,忽略了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分包单位材料进场却不见质保资料和相关检测报告,提供了资料但却与图纸设计不相符;还存在现场施工完成后,一些后续的相关检测无法及时地进行甚至有漏检现象发生,最后补做检测,造成了施工资料时间的不连续性。因此各责任主体应加强对资料的监督情况。在各分部质量验收前应采取相关技术资料的预验收。同时要加大对工程技术资料的核查工作,如若发现代签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2.4保证施工技术资料的可追溯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作用真实反映工程施工的每一个分项工程,能够准确的记录每一个检验批,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如实控制。每一份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都需要每一位相关负责人和责任单位能够真实的记录。只有各方面落实、人人把关才能保证资料的可追溯性。为了保证资料的可追溯性,资料管理人员在编制资料时严禁只填写偏差值,应填写现场具体实测值。现场检查的原始记录,应当由施工单位专业质检员及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签署,并由监理工程师对记录值与设计值比较,确定是否符合验收的标准,保证施工技术资料的可追溯性。对于有多个单位工程的项目资料,应尽量分开,特别是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试水记录,验收资料绝对不能合并,既使有少量的物资资料合并,应统一归入一个单位工程中,其他单位工程中应注明存放处。

2.5 提高施工技术资料填写的规范及真实

工程资料的填写应字迹清晰,并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及单位盖章,对于未经签字及盖章的技术资料是不存在任何价值。因此工程资料应本着“谁施工、谁形成、谁签字、谁管理”的基本原则,形成的资料文件数据要真实,结论要明确,盖章签字要齐全。填写结论应根据不同施工部位、不同专业等进行评价,做到施工有依据,检查和评价有依据,验收后由监理单位签署审核意见及结论。若检查中存在问题,需要在报告中明示问题。对存在问题需进行处理,处理后对该项问题核对,并将复查结论记录在结论栏中。为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应规范使用施工日记,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施工企业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每一个检验批验收前,将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资料员的施工日记汇总,要求施工员记录工程测量情况、工程变更情况、施工部位;质检员要求记录钢筋工程、模板工程、隐蔽验收工程、各分项分部验收工程;试验员要求记录见证取样的材料、送样的批次及时间;安全员记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及各项安全活动;资料员记录资料汇总的时间、资料外借的去向等。

2.6加强资料存放模式工作

施工企业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应做到“及时整理、分门归类、专门存放”。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建立各专业资料案卷,按照要求整理,并对技术资料进行编号,编号的目的是为了查阅资料方便,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对各专业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分类分专业建立案卷盒,按规定编目整理,做到有序存放。若资料管理人员保管的资料本项目部人员需要借用时,可以用复印件代替的尽量使用复印件,对于必须使用原件的则必须办理借用手续,认真追踪工程资料的去向,并及时索回工程资料,这一工作对于工程资料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相关工程资料的流失问题。

3结束语

总之,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领会和掌握最新国家的有关规定,以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服务水平,严把工程档案质量关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城建档案馆也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工程技术资料的作用,开展电子资源培训,提高资料员对信息的接收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提供和开发城建档案资源,发挥城建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艳东.谈建筑项目施工中资料管理问题[J].山西建筑,2016,38(19):286-287.

[2]王建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7):9-10.

[3]李军燕.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技术资料管理的方法[J].四川建材,2016(4):249-250.

论文作者:田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田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