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出版发行管理模式探讨_网上书店论文

新世纪图书出版发行管理模式探讨_网上书店论文

新世纪图书出版发行经营模式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出版发行论文,经营模式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1)02-0067-03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是最重要的资源。出版发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世纪里,我国出版发行业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出版发行业的经营模式将有几种走向,下面分述之。

1 联合发展,走集团化道路

我国出版业长期按计划经济模式运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经营主体自主性的增强以及资产重组社会化过程的推进,原先建立在计划和垄断经营基础上的出版产业的单一化结构模式将会被彻底打破,出版产业结构将会逐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于市场机制作用日益强化,原来靠行政手段维持的处于同一层面的单一化结构的平衡必将被打破,资产将会重组,资源亦将得到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联合发展,形成集团经营模式,是顺理成章的。

北京印刷学院新华书店班的学员从1998年开始,从发行的角度对全国读者的基本状况和新华书店品牌形象进行了大覆盖的调查。此次调查,真实反映了中国图书市场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54.8%的人每月花10~50元用于购书;同时,由于“充电”的需要,有53.4%的人的购书目的是“为满足工作学习的需要”,而所读的书有47.8%是自己购买的。由此可见,图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读者极强的购书欲和购买力及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力,都对出版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以特色、精品、低价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稳扎稳打,追求规模效益,逐步发展成为出版集团。

在出版领域,组建出版集团是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主要出发点是要解决出版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最终目的是为了转换机制、提高质量,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出版集团组建后,出版力量会大大增强,整体合作、协同攻关的效果会更加显著,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等一系列编辑工作将登上一个新台阶。

在发行领域,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资产、产品、组织及人员结构。例如,对发行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不仅可以吸纳出版系统内的资金,而且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发行集团组建后,可以运用投资控股、参股等经济手段,以资产(资本)与业务为纽带,迅速建立起分层辐射的发行网络,在图书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借新闻出版业组建集团的东风,给新闻出版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使之与出版集团联姻。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种出版产业极可能由文化产业向文化传媒产业过渡,形成新的产业。采用这种方式,可组建若干个能辐射全国或区域市场的出版发行基地,打破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引导出版资源跨地区流动,扩大图书发行量,二是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向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投资,壮大出版发行集团的实力。例如,北京一家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光碟,开始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启动;后来,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投资2000万元入股,使项目获得成功。

目前,我国组建出版集团的工作已经开始,如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和荣宝斋三家出版单位,组建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同时,成立了数家报业集团。这些实践为我国出版集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走集团化道路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资源配置均衡及市场份额相当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要求所有的出版社进行资产重组,联合发展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1999年计算机图书市场为例,“计算机图书四强”猛然推出,以清华、电子、邮电、机工四家出版社组成的发行联合体,给市场以不小的冲击,尤其对通常所说的“第二集团”造成了压力。同时又出现了“十五联”,同样是以联合谋求发展。1999年图书市场的主流似乎是两大发行集团之间的竞争,即先是“四强”联合举办的北京订货会及其全国联展,后是“十五联”在千岛湖召开的订货大会。虽然有人评论,无论是“四强”还是“十五联”,都不过是相当松散的联合。在新世纪里,有的联合仍将松散,有的联合则日趋紧密。对于各个出版社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双赢”的好点子。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中,尽管集团化趋势强劲,但联合经营还是适合我国许多地区的实际情况的。

2 依靠高科技,走网络经营道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书店日前受到书业界的重视。在图书营销中,它为人们提供广泛、方便、快捷的图书信息服务。图书可以利用网上的无限空间随时更新和陈列,并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书。作为最大的网上图书零售商,Amazon.com的模式被众多后来者效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共有网上书店70多家,还有许多正在筹建中,如重庆的金网书市、科利华公司与北京无线电厂共同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我国最大网上书店——科利华网上书店等。

作为一种依靠高科技的经营模式,网上书店要求较高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这些是我国目前较为缺乏的。国内目前还没有动态更新的数据库,网民的基数也还不够。同时,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瓶颈的配送问题,尚有待解决。在我国发展网上书店除了上述不利因素外,还有图书流通渠道不畅、货币支付方式滞后、分类体系不尽合理等问题。不过,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上书店的优势将会不断显现出来。例如,广州的大洋书店,其低廉的书价及快捷的配送吸引了不少读者。又如,目前的行业巨头——当当书店,更以完善的查询系统、繁多的图书品种及权威的书目推荐,在网上书店中独占鳌头。可以这样说,网上书店目前虽有困难,但前景无限。

作为高科技的另一产物,网络出版的影响比网上书店更为深远。所谓“网络出版”,就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来传送出版物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使读者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事实上,“网络出版”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电子出版”。

网络出版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出版社和期刊社采用电子的手段,进行录入、排版,再印刷成印本出版物。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激光照排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几乎所有采用纸质出版的报纸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另一方面,录入或扫描进入计算机的信息不直接印刷出来,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进行销售、发行和传播。目前,这些媒介包括计算机磁带、软磁盘和只读光盘(CD-ROM)等。

当前,网络出版应用在期刊出版中最多,这是网络出版的第一大特点。由于期刊出版品种不断增加,其定价逐年上涨,而其出版速度同其他先进出版手段相比显得较慢,每篇文章阅读率较低;网络出版集快速出版、查询方便于一身,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网络出版的第二大特点是,可以进行文献传递。在网络出版的基础上,文献传递已不是仅向读者提供图书馆之间的互借服务、复印以及通过传真等方式向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出版的第三个特点是可按需出版,这样,既可减少出版社的工作量,又可省去不少摆放与存储的空间,同时还可解决图书绝版与印数的问题。这一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公司出什么,读者看什么的模式,使读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出版过程。

当然,作为一种崭新的出版模式,网络出版还存在着版权问题、定价与收费问题、格式标准化问题及稿件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总之,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出版业的各个领域,从作者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写成手稿,到数字式电脑排版和期刊论文的专家审评,乃至图书的电子购物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经营方针,依靠高科技,走网络经营的道路,将会成为出版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3 出版社与书商联合运作

书商是文化人与商人的结合体。首先,他们大多是文化人,有眼光,层次高,对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抑或对某一方面的文化有较深的造诣;其次,他们还懂得书业的运作和经营,对市场有清晰的认识。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在北京一地,至少活跃着近1000个个体书商,他们市场观念强、信息灵、脑子活,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不少人已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被称为出版业的新生力量。

由于书商并不具有出版权,所以他们只能和出版社进行联合,这包括资本、市场、人才、信息技术等的联合。目前,大多数书商都愿意采取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方式,即由出版社提供书号,对书稿严格把关;由书商投入资金和人力,负责选题、组稿、印刷、宣传、发行、入市等,最终利益共享。与出版社相比,书商直接面对市场,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因此其市场化程度要比出版社高。同时,他们了解读者的文化需求,针对性强,灵活机动,在市场这个大熔炉中,他们似乎更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出版社选择书商的原因之一。

目前,一批高品位的民营书店已经介入书业,如北京的万圣、风入松和国林风等。同时,不断有大的业外资金及外资开始介入书业。如1998年,科利华以一亿元的预算推广《学习的革命》。我国一本著名的财经杂志对此评价道:推广《学习的革命》是书业的一件大事情,它标志着业外资金冲破重重阻碍,大刀阔斧地介入书业;同时,它还向人们展示了书业的巨大潜力。

出版社与书商的合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使出版资源和创业资本构建更多的出版平台;出版单位可扩大发行量,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双方的风险投资成本,增强出版的竞争力,使国内出版产业更加市场化,与国际出版合流。书商与出版社联合运作,完全是一种灵活机动的经营模式,大有发展前途。

总之,在新的世纪里,出版发行界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面向未来,选用适当的经营模式,共同营造更加繁荣的中国出版发行业。

(收稿日期:2000-09-25)

标签:;  ;  

新世纪图书出版发行管理模式探讨_网上书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