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对控制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及降低疼痛的有效性论文_余红姐

余红姐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 目的:探析青光眼患者术后实施眼球按摩护理对控制术后眼压与降低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眼科门诊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8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眼球按摩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眼压较低;其VAS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术后眼球按摩用于青光眼患者临床中不仅能有效控制术后眼压,还可降低疼痛程度。

【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术后眼压;疼痛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50-01

青光眼是因为双眼眼压或者单眼的眼内压继续性升高或者间断性升高导致眼球无法耐受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由于青光眼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具有病程迁延不愈、病情多变等基本特征,若不及时控制,则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目前,青光眼临床主要是通过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术后眼球按摩方法给予规范,不但能有效控制眼压,还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实施术后眼球按摩干预,现将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研究数据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的88例青光眼患者,男患者48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40~80岁,中位年龄为(62.32±5.23)岁;20例原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眼外伤患者、高度近视、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分组之前均询问患者的治疗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对照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排除标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实施临床干预,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联合术后眼球按摩护理进行干预,主要方法体现如下:(1)责任护士需要将术后眼球按摩的预期效果、重要性、意义以及目的等详细的告知患者,并联合观看录像、示范、讲解等方式,使患者对于护理方法产生的影响有着深刻的印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患者完成手术后1~3d内,通过分析患者眼压与滤过泡的情况开展眼球按摩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应要求患者在按摩期间维持眼球处于向下注视的状态,通过拇指于滤过泡旁边对眼球进行轻按,且点按乘泣、球后、丝竹空、瞳子寥、鱼腰、攒竹、太阳等穴位,按压2s后停止2s,以上述规律进行3~5min的按摩,4~6次/天。待患者恢复2周之后,对角膜下方进行按摩,指导患者上转眼球,并采用眼睑作为基础,护士通过拇指将眼球往后上方方向推动。通过分析眼压下降的情况,对眼球按摩的次数、时间、压力等进行调整,在按摩期间需要对患者并发症以及反映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前房变浅、滤过泡弥散隆起、眼压降低等情况,要立即上报医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完成按摩后,应告知患者需要闭目休息。(3)责任护士需要让患者了解到术后眼压控制需要长时间坚持,要想提高手术效果,应该坚持眼球按摩,并与按摩指导互相配合加强用药指导干预,教导患者眼压监测方法,同时告知患者到医院复查的时间。由门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按时复查、眼球按摩、遵医行为等进行了解。

1.3 临床观察指标

(1)眼压控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后3d、手术后14d、手术后90d的眼压进行记录,通过Goldman眼压计测量眼压。

(2)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为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作分析统计,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眼压控制情况

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手术后90d眼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对比两组手术后的疼痛评分

对照组术后1d疼痛评分为(4.71±1.11)分,出院前疼痛评分为(4.52±1.52)分;观察组术后1d疼痛评分为(4.82±1.09)分,出院前疼痛评分为(3.11±1.21)分;观察组出院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给予早期眼球按摩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如下几点:(1)利用防水隔离的效果,确保球结膜组织不能和巩膜构成愈合修复期粘连状态;(2)通过房水冲力冲走在滤过通道堵塞的渗出物以及凝血块,流出的房水对于瘢痕形成、纤维增殖还可有效抑制;(3)通过对眼球壁施加压力的方式,促进房水能够通过巩膜切口在结膜下流入,对巩膜床与巩膜瓣边缘粘连、上巩膜组织与结膜粘连等情况能有效松解,造成巩膜瓣错位变形的情况,对早期瘢痕起到松解的作用,使巩膜切口愈合速度有所延缓,加快滤过泡形成速度[2]。另外,按摩眼球护理干预还可以达到有序、整体、适应性的调整作用,达到行气导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目的,促进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少。

研究表明,青光眼术后及时开展眼球按摩护理干预可获得有效控制眼压、降低疼痛等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戎秋雁.眼球不同按摩护理方式对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及手术成功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326-2327.

[2]莫兰范.术后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及疼痛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6):3735-3736.

论文作者:余红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探究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对控制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及降低疼痛的有效性论文_余红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