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_华盛顿共识论文

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非论文,独特性论文,友谊论文,利益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关中国与非洲关系的现状或性质,以美国“国际关系协会”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智库、学者,以及媒体同中国的政治精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保护津巴布韦和苏丹等非洲“无赖国家”等等,①而作为反驳,中国的政治精英认为,中非间是“政治上相互平等和信任、经济上双赢、文化上交流互鉴”②的关系。然而,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不应被简单归结为“最好”的或“与其他国家雷同”。一方面,中国是已经融入世界体系、并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大国,推行以扩大国家财富和实力为主导的务实政策,因而它从主导意义上在非洲展现出“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政策存在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国与非洲的联系也有独特的一面,其原因是中国曾为半殖民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国家。此外,这种独特性还源自另一个因素,即中国开发非洲资源的时间较晚,其背景是非洲国家由于受到私有化、自由化和在华盛顿共识下政策的影响,经历了20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

本文重点讨论两方面的联系:其一是与西方国家提出的“华盛顿共识”形成对比的“中国发展模式”和“北京共识”,后者重点关注受到西方国家忽视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二是中国培育软实力的努力成为其吸引非洲政治和知识精英的重要因素,内容涉及中国与非洲间的援助与移民关系。许多非洲人认为这种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与非洲的类似关系,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与移民关系并非完全服务于外国人和精英利益。在与非洲发展关系的诸大国中,与非洲独特的关系往往使中国处于相对善意而非邪恶的地位。这种状况有利于中国和非洲成为“全天候朋友”③。

中国在非洲:“模式”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是政治性的:中国培育并鼓励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团结,赢得了非洲多数国家对中国的承认。60~80年代,中非关系的象征是中国人参与建设的坦—赞铁路,当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至今令非洲人感动。然而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似有减弱,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以商业为主导。④2005年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达800家。⑤今后5年中国有望成为在非洲的第三大投资国。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法两国。

许多非洲人认为,在与非洲发展关系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同于西方国家。有关“中国模式”的话题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南非都很普遍。当一些分析家否认中国模式对非洲的重要意义时,一些精英人物往往会找到积极的方面。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认为:“我们可以向他们(中国人——编译者)学习如何制定贸易政策,如何从低收入发展到中等收入,如何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并在一两年内见到成效。”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以及对服务业的支持是促进发展所必需的因素。非洲的分析家们认为,正是“多边或双边援助方施加的责难”⑦造成了非洲的失误。一位尼日利亚政治家指出,中国没有采用西方的自由民主,却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降低了贫困率。⑧许多非洲人也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进行比较。当有人批评中国对苏丹政府的支持时,一些尼日利亚人通过对比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非洲的经济活动进行反驳,⑨谴责西方国家不平等的贸易条件导致非洲的不发达,指责西方公司对非洲的破坏性影响:“购买自然资源,然后又(对非洲国家——编译者)出售武器、酒类和烟草”⑩,进行“不平等交换”(11)。分析家们认为,中国需要非洲石油,但西方媒体对之充满疑虑,以种族主义的双重标准看待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12)

1979~2000年,美国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有3/4用于石油领域,而同期中国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有64%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8%用于资源开发。(13)基础设施的缺乏制约了非洲国家的出口和外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2005年,中国公司在非洲签订的建筑合同总额达63亿美元,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且更加注重雇用非洲工人。(14)一位尼日利亚官员指出:“西方国家从未打算(向非洲——编译者)转让技术,而中国的技术虽不如西方先进,但中国却愿意转让。与其没有,倒不如得到中国的技术”(15)。

甚至一些美国的盟友也认为,非洲向西方国家“捐赠”的原材料是以非洲人的代价培育了一小部分人的优越生活。中国对非洲原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剧了这种状况:1995~2004年,非洲向中国出口的份额由1.3%上升到9.3%。(16)虽然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的话题充满不确定性和争议,中国并不完全否认其支配津巴布韦的说法,只是将其归咎于妒忌。(17)然而,中国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那些长期奉行帝国主义政策的国家,比如美、英、法在非洲的霸权行为数不胜数。相比之下,中国“允许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按照自己的意愿投票表决,且无意在非洲国家领土上驻军”(18)。

非洲国家倾向于中国还有别的原因,即考虑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一位南非学者指出:“就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道路而言,中国是南方国家的密切盟友。至今,在非洲人的印象中,中国仍然是远在东方的伙伴或大哥”(19)。对很多非洲人而言,“中国模式”不仅是由于中国在外国直接投资或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扩展方面取得成效,(20)还由于中国是没有完全采用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更愿意帮助南方国家实现工业化,同时又不苛求于非洲国家的政策。对“中国模式”持积极态度的理由是否正当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成为非洲国家评估发达国家政策的参照。这正是对目前所谓“北京共识”的部分认识。

北京共识与非洲

作为帮助非洲的伙伴,中国的自我表现往往通过宣传设计,更多强调与非洲精英的协调。由于华盛顿共识或后华盛顿共识影响非洲已有20多年的历史,(21)许多非洲人基于共同的经历和需求,似乎将中国作为新的选择。(22)中国树立的这一选择性形象(尽管未必确切,指“北京共识”从本质上赋予中非关系特有的性质。“北京共识”,此概念由前《时代》杂志外交事务编辑乔书亚·库珀·拉莫和现任基辛格协会执行董事高曼·萨克斯详细阐述,通常被描述为中国不以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的要求为条件所进行的投资、援助和贸易。对北京共识满怀恐惧的美国新保守主义者已将这一概念淡化为“不受民主制度制约的经济增长”或“不受政治变化影响的经济发展”。(23)其他表述还有:政府强势主导下的自由贸易和金融,(24)或者:在产业发展中政府扮演强势角色,但在实现自由化和取消控制方面谨慎而为。(25)

华盛顿共识或后华盛顿共识原教旨主义关注西方如何为世界经济和政治提供处方,强调全球大国关系及其秩序。北京共识则关注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教训,关注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拉莫将北京共识表述为一种多面性政策,一种突出渐进式改革的发展战略(不同于以偏概全的新自由主义信条),其实施过程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标准,强调平等和环境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关注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拉莫认为,北京共识与在华盛顿共识下一些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将不同的国家进行等级分层的做法相对立。他认为,为了“维护自己模式的榜样和力量、巩固自身的经济制度,以及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中国领导人反对“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不能容忍世界其他国家不同观点的美国式强权”。(26)拉莫本人并非激进。他是美国国际关系协会成员,新自由主义的“世界经济论坛”(WEF)称他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同时,拉莫还服务于英国首相布莱尔建立的伦敦“外交政策中心”(FPC),他论述北京共识的书恰恰是由该中心出版,并受到世行的赞誉。(27)然而,拉莫给予北京共识极高的评价,并赞许地引用了一位印度社会学家的观点:“中国的试验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钦佩的试验。中国有自己的道路”(28)。因此,拉莫所构想的北京共识成为新自由主义范例中的一种模式就毫不奇怪,只是这种模式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政府并不承认北京共识是一种模式。(29)然而,当拉莫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当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斯克瓦(Klaus Schwab)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对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进行对比后,(30)中国学术界和媒体迅速作出反响并引起重视,主要观点有: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31)北京共识对世界、特别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不断增长等。(32)在翻译出版一些批评华盛顿共识的西方著作的同时,(33)中国学者的著作也在对两种共识进行比较。(34)目前一些美国学者和评论家也加入这一行列。

在中国,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北京共识,其目的是使自己的国家居于世界主导地位。但在西方国家,在一些场合对北京共识的热衷可能源于一种看法,即北京共识是比华盛顿共识更易于推销的东西,或者任何“共识”都要好于由美国强加的一种共识。(35)然而,由于世界范围的不平等交换不断加剧,南方国家普遍对新自由主义感到不满。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赞比亚总统指出:“发达国家并不准备讨论在国际贸易和商务领域进行公平公正交易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苦难和贫困。发展中国家仍在通过不公平的贸易体系为发达国家提供津贴。现存体制是要将我们置于永久的贫困和不发达。期待那些现存体制的受益者对我们提供帮助和减缓债务是不现实的”。(36)

作为竞争框架的北京共识

阿里夫·德立克(Afif Didik)认为,北京共识的核心就在于其认同建立一种全球秩序,其基础“是承认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同在”(37)。尽管中国在非洲的合作机构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强的一致性,但正在与21世纪初由欧盟、美国和南非倡导的华盛顿共识及后华盛顿共识形成竞争。(38)

在欧盟与非、加、太国家合作框架下,《科托努协定》(2000年签订)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其内容包括: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致性和次区域划分;享有特殊待遇的私营企业、出口产品和外国直接投资;严格的标准及措施;在欧盟主导下制定的援助条件;突出个人政治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等等。美国于2000年制定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向符合特定条件的国家提供优惠,这些条件包括:实行市场化、自由化、非政府补贴、非政府控制,以及不致影响美国的外交利益。37个非洲国家(包括许多集权国家)符合该法案的相关条件。2001年以来,新自由主义原则也被应用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其出发点是:新自由主义是唯一选项,只有融入世界市场才能解决贫困问题。这一计划受到国际社会和南非企业的支持,也得到非洲联盟的批准。相比之下,北京共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新自由主义共识的替代性选择出现的,不同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以及其他一些计划,中国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中国赞同非洲国家加强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领域,而不是在基本产品方面进行投资,赞同非洲国家解决诸多通过市场原教旨主义合作计划所未能解决的发展问题。

在一些分析家看来,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分歧已上升为美、中两国在“新自由主义的盎格鲁—萨克逊信条”和源于亚洲的“社会导向”(39)道路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一名英国记者甚至将两种共识的对立描述为“冷战结束以来西方遇到的最大意识形态威胁”。他认为,在两种模式的较量中,北京共识无疑会获胜,20年后“‘亚洲价值观’和‘北京共识’将成为新闻媒体的主要内容”。(40)

富有特色的援助和人口迁移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中非间人口迁移的方式不同于西方国家。发达国家提供的许多援助都是为这些国家各自的利益服务的。有研究表明:“以发展援助形式提供的有条件援助效率很低,原因是:这些援助不能帮助贫穷国家发展经济,不能为受援国创造新的企业和就业机会,这些援助的利益大多为援助国所拥有;低价商品和服务往往在当地和国际市场就可以买到。”(41)事实上,在美国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赠款中,80%须用于购买美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的产品及服务。意大利提供的援助,其90%的好处最终落到意大利公司和专家的手中。此外,60%~65%的加拿大援助,以及德、日、法三国的援助,多数以购买其产品为条件。这些条件以20%~40%的比率抵消了提供给非洲的援助。(42)

虽然中国向非洲提供的援助并非完全无条件,但在援助与移民相结合的重要方面不同于西方。正如“中国的援助往往使一些有腐败行为的领导人难以购买高档轿车,因为这些援助常常是以建设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形式,或者以对需要的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形式提供援助。此外,中国还为在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为本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提供资助。”(43)而且如“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正在显出效果,而八国集团国家虽然在非洲投入大量资金,却收效不大。”(44)这令非洲人更看重中国。

如果说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是无私的,至少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将其当作政治工具。中国的做法是长期的政策。坦桑尼亚首任总统尼雷尔曾在谈到坦—赞铁路的有关投资时指出:“中国人在提供这笔投资时并没有要求我们成为共产党人,他们从未在任何意义上建议我们改变自己的内外政策。”(45)

在对援助资金所涉及有关项目的决定权问题上,中国的政策也不同于美国。虽然中国的做法较过去更具商业性,照顾私营合资企业的利益,但仍不同于美、英只对私营企业发展提供援助的做法。(46)在顾及私营企业利益的同时,中国继续为一些工农业的国营项目提供支持。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援助是以特定的政治立场或结盟倾向为条件,唯一条件是受援国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外交关系。

中国将发展基础设施作为援助非洲的中心环节,推动了中非间的人口迁移。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向非洲派出1.6万名医务人员,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医院和诊所,治疗病人2.4亿人。(47)中国长期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向非洲派出1万多名农业技术人员。(48)中国教师被派往非洲国家的中学和高校,帮助教学或培训政府官员。此外,更多前往非洲的是根据劳务合同到非洲国家从事铁路、公路、通讯系统、医院、学校、水库大坝等建设的劳务人员或商务人员。非洲人则到中国学习建设基础设施的技能,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设施从事医疗、教育和管理工作,等等。1956~1999年,共有5 582名非洲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仅2002年在中国的非洲学生就达1646名。(49)

与在非洲的西方人相比,在非洲的中国移民人数众多,且更有可能长期居住,其中包括少数的经理和专业人员。虽然前往中国的非洲人口有诸多变量,其人数远少于前往欧洲和北美的移民,且大多是临时居住,却没有类似非洲人口流向发达国家时所造成的人才流失现象。不同的人口迁移方式是中非关系同西方与非洲关系的又一重要区别。非洲人普遍认为,与在非洲的西方人相比,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很少享受特权和具有剥削性,(50)中国建筑人员和农业顾问的生活条件更接近他们的非洲伙伴。

结论

令人信服的是,中国没有阻碍世界穷国的发展。无论是否联系到北京共识、援助或者人口迁移,对很多非洲人(或非洲国家)而言,这一点都集中反映了中非关系的特色。正是由于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做法带有过去的殖民主义或者现在的帝国主义特征,非洲人才认为中国的做法具有独特性。

中国领导人决不会称非洲为“没有希望的大陆”,也不会用美国官员的方式表达与非洲国家的利益关系:在1994年卢旺达发生大屠杀时,美国国会非洲委员会的一名官员曾对卢旺达人权活动家说:“美国在非洲没有朋友,只有利益。美国在卢旺达没有利益。”(51)中国领导人至少在正式场合赞扬非洲的文化和成就,而这正是西方政治家们含沙射影地加以诋毁的东西。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对西方而言,非洲是“恐怖主义的天堂”、“艾滋病的摇篮”和“不稳定的源泉”。但对中国而言,非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是“充满机遇的地方”。(52)尽管人们对中国在非洲的做法存在诸多指责,但非洲人还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将中国与西方区别开来:中国的投资给精英集团以外的社会阶层带来直接好处;中国不给非洲的政治、经济确定特定的发展方向;中国没有导致非洲的人才流失,而是为非洲的人力资源作出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非洲的成果才越来越引起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警惕。

注释:

①See CFR,More than Humanitarianism:a Strategic U.S.Approach Toward Africa,2006,http://www.cfr.org/ publication/9302/,pp.49-52.See,e.g.,statement of Christopher Smith (R-IL)in "China's Influence in Africa," Hearing,House Subcommittee on Africa,28 July 2005,http://commdocs.house.gov/ committees/intlrel/hfa22658.000/hfa22658_0.HTM.Joshua Eisenman and 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Africa Strategy," Current History 105:691(2006),pp.219-224.

②"China:Support for NEPAD",2003,www.un.org/esa/ africa/support/China.htm; Liu Guijin,"China-Africa Relations:Equality,Cooperation and Mutual Development",speech,Institute of Security Studies,Pretoria,South Africa,9 Nov.2004,www.iss.co.za/SEMINARS/2004/0911 chinaspeech.pdf.

③Liu Guijin,"All-Weather Friends in Need and Indeed:China-Africa Relations Seen from the Eyes of a Chinese Diplomat",Afiican Renaissance,July/Aug.2005:10-19.See also lan Taylor,"The 'All-Weather Friend?' Sino-African Interac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 Ian Taylor and Paul Williams (eds.),Africa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External Involvement on the Continent,London:Routledge,2004,pp.83-101.

④See "Forget Mao,Let's Do Business," Economist 7 Feb.2004; Chris Alden,"China in Africa," Survival 47:3 (2005),pp.147-164;李智彪主编;陈宗德等著:《非洲经济圈与中国企业》,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本注主编者由编译者查询添加——编译者);Ian Taylor,"China's Foreign Policy Toward Africa in the 1990s",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36:3 (1998),pp.443-460.

⑤"China's Africa Expansion",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UPI),17 Jan.2006.

⑥World Economic Forum,"Trade Winds:Chinese Investment in Africa," 26 Jan.2006,http://www.weforum.org/site/ knowledgenavigator.nsf/Content/_ S16446.

⑦See "China's Growth Debunks Capitalist Myth," The Nation(Kenya),3 Jan.2006.

⑧See "No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out Democracy- Nnamani",Vanguard,28 Apr.2006.

⑨See "Jewels in the Jungle",10 Jan.2006,http:// jewelsnthejungle.blogspot.com/2006/01/china-in-africa-cnooc-ni- gerian-oil.html.

⑩Nico Colombant,"China's New African Oil Ties Create Concerns",Voice of America(VOA),29 Sept.2004,http:// energybulletin.net/2340.html.Kristen Williams,"Is 'Unequal Exchange'a Mechanism for Perpetuating Inequality 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3 (1985),pp.47-73; Kunibert Rafter,Unequal Exchang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System:Re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Trade on North-South Relations,London:Macmillan,1987; P.Srkar,"The North-South Terms of Trade Debate:a Re-examination",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1:4(2001),pp.309-327.

(11)Peter Custers,"Unequal Exchange and Poverty in African Countries Exporting Primary Commodities",European Conference of People's Global Action,2 Sept.2002,http://www.nadir.org/ nadir/iniativ/agp/pgaeurope/leiden/poverty_ africa.htm.

(12)See L.Muthoni Wanyeki,"Oil Wars are Coming to Africa",East African,28 Feb.2006.

(13)Ian Ferguson,US Trade & Investment Relations with SubSaharan Africa:the AGOA and Beyond,Washington:CRS,2003; World Bank Group Africa Region,Patterns of Asia-Africa Trade & Investment:Potential for Ownership and Partnership,Tokyo,2004:63.Richard Knight,"Expanding Petroleum Production in Mrica," ACAS Bulletin No.64(2002)."US Watches China's Rising Star with Anxiety," AFP,27 Jan.2006.

(14)A.Singh,"China and Africa:Friend and Foe",Financial Mail,3 Mar.2006,pp.41; Azita Amjadi and Alexander Yeats,Have Transport Costs Contributed to Relative Decline of African Exports? Some Preliminary Empirical Evidence,Washington:World Bank,1995; "President Opens US 8 Million Luanda General Hospital," Angola Press Agency(APA),2 Mar.2006(PRC builders used 90% Angolan labor); "Government to Build 200000 Houses Countrywide Until 2008," APA,7 Mar.2006(PRC firm uses 80% Angolan labor to build 5000 apartments).

(15)"Friend or Forager?" FT,23 Feb.2006,p.15."The Chinese are in Africa-This Time to Stay",New Era(Namibia),13 Mar.2006.

(16)"Struggle Toward a Self-Sustaining Economy:Museveni's Labour Day Speech",New Vision(Uganda),5 May 2005; Chen 2005,p.29.

(17)See "Western Media's Misreading of China 2005",PD,15 Dec.2005,http://english.people.com.cn/200512/15/print 20051215_ 228268.html.

(18)Francois Lafargue,"China's Presence in Africa",China Perspectives,No.61(2005),pp.2-9."Tied Aid Strangling Nations,Says UN",IPS,6 July 2004,http://www.ipsnews.net/ interna.asp? idnews=24509.

(19)Lyal Whi,"A Match Made in Beijing",Mail & Guardian (M&G)(Johannesburg),20 Jan.2006.

(20)See He Li,"The Chinese Path of Economic Reform and Its Implications",Asian Affairs:an American Review 31:4(2005),pp.195-211; Cao Tian Yu(ed.),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 Development,New York:Routledge,2005.

(21)See Richard Sandbrook,"Africa's Great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JDS) 41:6 (2005),pp.1118-1125.

(22)See Denis Tull,"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Scope,Significance and Consequence",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44,p.3(Sept.2006).

(23)See Larry Wortzel & Devin Stewart,"The US Formula for China",Asia Times,9 Nov.2005,www.cctr.ust.hk/articles/ 20051109_ USformula.htm; Lorne Crane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out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will the Chinese Model Prevail over the Global March of Freedom?",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anel,Washington,D.C.,14 Dec.2005,www.aei.org/events/ filter.all,eventID.1206/suminary.

(24)See Alert Unit,School of Peace Culture,Alert 2004:Report on Conflicts,Human Rights,and Peace-Building,Pau,Spain:Escola de Cuhura de Pau,2004,p.117.

(25)See Michael Dauderstadt & Jargen Stetten,China and Globalization,Bonn:FES 2005,p.7.

(26)Ramo,2004,p.37.

(27)See Foreign Policy Centre,"China and Globalisation" (July,2005),http://fpc.org.uk/fsblob/665.pdf.

(28)Joshua C.Ramo,"China has discovered its own Economic Consensus",FT,7 May 2004,p.19.

(29)See Howard French,"China Wages Classroom Struggle to Win Friends in Africa",NYT,20 Nov.2005,p.12.

(30)See "'Beijing Consensus':a China Model",Renmin Wang,31 May 2004,http://bj.people.com.cn/GB/25527/ 33619/33784/2534531.html.

(31)《专制政治应该取代民主政治?:“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之观点评析》,载《看中国》,2005年3月15日: www.kanzhongguo.com/news/articles/5/3/15/89074.html.

(32)See Wu Shiqing and Cheng Enfu,"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and 'Beijing Consensus'",PD,http://english.people.com.cn/200506/18/print20050618_190947.html.

(33)参见[英国]戴维·赫尔德著;周军华译:《全球盟约:华盛顿共识与社会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4)参见张晓晶:《探索金融全球时代的发展道路:浅析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载《学习时报》,2004年8月 16日;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王海明编著:《北京共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毛增余著:《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5)James Mittelman,"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Learning from Debates in China",Globalizations,http://www.csglobalization.org/2.pdf,该文对“北京共识”的存在提出质疑。 Wang Hui,China's New Order:Society,Politics,and Economy in Trans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6)"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27 Dec.2000,http:// www.statehouse.gov.zm/press/news/viewnews.cgi? category=3&id =977917598.

(37)Arif Dirlik,"Beijing Consensus:Beijing 'Gongshi':Who Recognizes Whom and to What End",http://anscombe.mcmaster.ca/globall/servlet/Position2pdf? fn=PP_Dirlik_BeijingConsensns.

(38)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倡导了与非洲的合作制度,如“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Into Africa,” Japan Journal 2,p.8(Dec.2005),pp.6-11.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还包括孔子学院的一些分支机构,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据说后者已覆盖1亿人口。"1[st] Confucius Institute for Africa Launched in Nairobi",Xinhua,20 Dec.2005; "CRI Launches First Overseas FM Radio Station",CD,3 Mar.2006.

(39)See Eric Teo Chu Cheow,"U.S.-China Ideological Rivalry Heats Up",Japan Times,5 Jan.2006.

(40)See Mark Leonard,"The Road Obscured ",FT,9 July 2005:16; M.Leonard,"The Geopolitics of 2026,"Economist,16 Nov.2005,http://www.cer.org.uk/articles/leonard_economist_ 16nov05.html.

(41)Pekka Hirvonen,Stingy Samaritans:Why Recent Increases in Development Aid Fail to Help the Poor,Global Policy Forum,2005,http://www.eldis.org/static/DOC20305.htm.

(42)"Tied Aid…" 2004; Lara Pawson,"You Let Her into the House?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Aid in Africa",Radical Philosophy (May/June 2005),http://www.radicalphilosophy.com/ default.asp? channel_id=2187 &editorial_ id+17648.

(43)"Tied Aid…" 2004; Lara Pawson,op.cit.

(44)Ching 2005.西方赠款往往是以直接提供财政支持的形式投入接受国政府的财政部门,致使后者更易于挪用或窃取这些资金。See "Missing Millions Reveal Ills of Africa's Aid Funding System," SCMP,2 June 2006:A16; Richard Dowden,"It's Good to Talk," New Statesman,17 Oct.2005.

(45)"Africa Big Oil Supplier to China",UPI,18 July 2005.

(46)See Julius Nyere,Freedom and Development,Dar Es Sala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235.

(47)例如,英国非洲委员会2005年报告指出:非洲国家应该采用“私营财政计划”,即所有重大项目的“建设与交付都应当与私营部门联系在一起”。Fraser Nelson,"How African Aid Can Be the New Imperialism," Scotsman,8 June 2005,p.26.

(48)"China's Premier Wen Gives Press Conference in Cairo",Xinhua,19 June 2006.

(49)"Focus is on Aid and Support for Africa",BD,1 Oct.2004,p.23.

(50)相比之下,西方分析家往往巧妙地转移重点,将人们对西方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关注点转向中国。See Binyavanga Wainaina:"How to Write About Africa",Granta No.92(2006),http://www.granta.com/extracts/2615.关于中国工人在塞拉利昂的简陋生活,see Lindsey Hilsum,"We Love China",in ibid.

(51)See Ghosts of Rwanda(Alexandria,VA:PBS Home Video 2005).

(52)See Gu Xuewu,"China Returns to Africa",Trends East Asia,Studie nr.9,Bochum:Sektion Politik Ostasiens:Ruhr-Universitat 2006,p.8.

标签:;  ;  ;  ;  ;  ;  

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_华盛顿共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