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关于“高效课堂”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李国栋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高效课堂”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李国栋

李国栋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教学研究指导中心 266700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强化有效教学,建构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探究和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课堂有效性缺失的现状,本文对当前课堂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及教学的互动性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建构高效课堂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强化有效教学,建构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现状

1.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实际上教学模式只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理论框架,实践早已证明:试图用一种教学模式去指导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2.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目前,过多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似乎粘上了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没有系统地整理知识的掌握是肤浅的。

3.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就学生而言,存在着学习行为的受动化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缺乏个性意识,不能自觉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缺乏参与意识,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问题意识,仅仅把学习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未能看到学习其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1.目标模糊,教学随意。每个教师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忽略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重结果性目标而忽略过程性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本人就模糊不清,必然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有人认为,只要给学生多“灌”一点,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做,即使学生没有学好,教师也自感问心无愧。这样的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是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学生越不愿意动脑,教学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3.情景牵强,追求形式。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了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注重情景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实效性,只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创设情景占用大量时间,却没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兴趣的作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建构高效课堂的若干策略

1.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具有最直接、最稳定影响的因素。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活用教学方法,重视选用适合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的不适当的设计或者不适当的引导而形成的。优化教学方法必须注意,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体现:一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讲授法等。二要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三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即使是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往往也不一样。例如,同是为了培养操作能力,理化生学科一般采用实验的方法,而音体美学科则常用练习的方法。

论文作者:李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高效课堂”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李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