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模型与经济周期——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础上的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马克思论文,基础上论文,总需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3)01-0056-06
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性经济,社会总需求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本文讨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机制,并建立相关模型。
在进入讨论之前,必须首先说明:经济学落脚点在于相对总需求。绝对总需求是指总需求的绝对量,相对总需求则是指与总供给相比较的总需求。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往往不是绝对总需求,而是相对总需求。例如,我们说“总需求不足”,并非指绝对总需求的状态,而是指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态。因此,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不在于绝对总需求,而在于相对总需求。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马克思的“生产相对过剩”,涉及的都是相对总需求,而不是绝对总需求。
一、消费需求
需求是需要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需求的限度不同。在资本—雇佣制度中,社会消费需求被约束,并且,相对需求具有向下运行的趋势。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中,消费需求则具有软约束,并且,相对需求具有向上运行的趋势。
(一)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与生产:消费资料需要比生产发展更快的趋势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消费消费资料,要得到消费资料就必须生产。满足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是生产的动机与目的,生产是满足人类对消费资料需要的手段。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全面说明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①这里,我们仅指出下述两点。第一,因为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因,生产则是手段,所以,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总是比生产发展的更快。第二,生产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会促进需要的进一步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靠它起初当做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动力。”②这也同样使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总是比生产发展的更快。
现代西方经济学也认识到需要与生产之间的这种关系。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稀缺问题”。所谓稀缺问题是指:人类需要是无限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满足需要的资源对于人类需要来说总是稀缺的。而且,“人类产生新的需要的速度像满足旧的需要的速度一样快。”③这也同样是说,人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比生产发展的更快。
(二)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社会消费需求被约束与向下运行的趋势④
在资本—雇佣制度中,存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就是社会总消费需求增加总是赶不上总供给的增加,这就是相对需求向下运行的趋势。就一般人类经济而言,需要总是大于生产;而在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中,需要的表现需求却总是小于供给。
1、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的趋势
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中,劳动者收入被约束在劳动力价值水平甚至以下。失业(相对过剩人口)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实现机制,确保了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上限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由于劳动者的收入被限制在劳动力价值水平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必然导致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的趋势。“表1”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实例。
2、社会消费需求约束并向下运行的趋势
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如前所述,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收入约束在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以下,因此,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需求被约束在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以下,即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及其以下。这就制约了社会消费需求。劳动力价值构成社会大多数人口的有支付能力消费需求的上限。
另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导致并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这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国民收入的增长构成社会供给的增长。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见,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的趋势就表现为社会消费需求下降的趋势:被劳动者收入约束的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落后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表1”表明,2000年以来,虽然美国劳动者报酬的绝对量一直在增长,但是,它在GDP中所占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正是这种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制约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导致社会总消费需求不足。
(三)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消费需求软约束并向上运行的趋势
需求是需要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需求的限度不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具有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也就是相对需求向上运行的趋势。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再是商品,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⑤这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于劳动人民的需求的限度不再存在了。人类一般经济生活中那种需要总是比生产发展的快的趋势,较为直接地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中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
这种内在趋势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矛盾。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上述内在趋势和矛盾也表现为生产落后于需求的现象。“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⑥科尔内在其著作《短缺经济学》中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最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短缺,并试图说明产生短缺的种种原因。⑦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行为实现的,这是内在趋势实现的微观机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内部,企业管理层与全体工作人员利益存在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内部,只有全体工作人员的收入提高时,管理层的收入才能够同时提高,所以,管理层存在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收入的内在倾向。而这些收入的提高将使消费资料需求增加。
不过,在任何一个社会体系中,个别经济体的行为方式都会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因此,在私营经济占比较重要地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公有制企业中的行为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私营经济化,企业管理层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下,也会产生压低全体工作人员的收入的倾向。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是否能转化为社会消费资料需求大于供给(生产)的现实,取决于宏观调控是否得当。如果宏观调控准确,使得社会消费基金与社会消费资料相等,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就不会转化为消费资料需求大于供给的现实。如果,即宏观调控失调,使得社会消费基金大于社会消费资料,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就会转化为消费资料需求大于供给的现实。但是,消费资料需求比生产发展的快的内在趋势,总是顽强地试图通过使宏观调控失调而表现出来。因而,在计划经济时期,保持社会消费基金与社会消费资料相等一直都是个难点和重点。⑧
二、消费对投资需求的传递效应⑨
消费需求,不仅自身构成总消费需求的一部分,而且会通过传递效应作用于投资需求。消费资料的需求及其变化必然导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及其变化。我们将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对生产资料需求即对投资需求的传递效应,简称传递效应。传递效应的强度由传递效应系数表达。
(一)马克思两大部类平衡模型
首先,我们建立马克思两大部类平衡模型,为分析传递效应建立基础。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基本原理指出:社会总产品价值(W)由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c)、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社会生产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Ⅱ)部类。用下标1、2分别表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量,上述原理可用以下方程式表达。
第二,由于α,β,γ都是由生产过程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所以两大部类的比例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的技术条件。但是,另一方面,积累率(x)是可以由社会(人)控制和调节的,x的变动区间为0<x<1,因此,在一定程度内,社会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x值来控制和调节两大部类的平衡比例。这就是说,两大部类的平衡比例并不是惟一由技术条件决定的,社会只能被动适应的,而是在一定程度内可以由社会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的。
(二)传递效应与传递函数
由(6)式,可得
(7)式表明了第Ⅱ部类产品消费资料需求()与第Ⅰ部类产品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传递关系,我们将其称为消费资料需求对生产资料需求的转递函数,简称为传递函数。传递函数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对第Ⅱ部类产品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对第Ⅰ部类产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我们将这种由消费资料需求增加导致的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称为消费对生产资料需求的传递效应,也就是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的传递效应,简称为传递效应。(6)式表明了生活资料需求对生产资料需求传递的数量关系,也就是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传递的数量关系,我们将其称为传递效应系数。
消费需求对生产资料需求的传递效应还可以这样理解:当消费需求增加时,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会产生扩张的趋势,而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扩张趋势会导致对生产消费资料使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生产消费资料使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又同样会导致生产生产资料使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这样导致生产资料需求的全面增长,也就是投资需求取得全面增长。
传递效应及传递效应系数,表明了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的重要作用及作用强度,对投资需求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投资需求:倍加效应与周期性运动⑩
一方面,消费需求透过传递效应作用于投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投资需求有自身的规律,决定着投资需求及其周期性运行。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是投资需求自身的重要规律,同时也是投资需求周期性运行的分析基础,因此,下面,首先讨论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
(一)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静态分析
社会为了得到一定量的某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进行相应一定量的投资,这个直接的初始投资必然导致等于其一定倍数的社会投资需求。我们将这种关系称为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将这个倍数称为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系数。一个直接投资会形成比其中生产资料价值量大一定倍数的社会生产资料需求量。我们将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倍加效应,将这个倍数称为投资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倍加效应系数。
假定:第一,为获得最终产品直接(第1级)投资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已经由社会以前生产的剩余产品积累形成,不需要再投资生产。第二,各级投资的年产值利润率等于年社会产值利润率,即
即,倍加系数也等于社会产值利润率的倒数。
在假定社会各级投资的资金有机构成相等的条件下,投资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倍加效应系数与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系数相等,因而,我们将两者一同简称为倍加系数,将两种效应统称为倍加效应。
(二)投资的周期性运动:动态均衡
1、投资的周期性模型
在静态分析中,假定社会总生产资料供给量是个常数。但是,实际上,一个时期的社会总生产资料供给量取决于前一个时期的生产资料存量、投资量和积累率。一个时期的社会总生产资料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还取决于前一个时期的一些因素。所以,对社会总生产资料需求的进一步讨论,需要使用动态分析的方法。
为了简单,假定投资量全部由生产资料构成,即
投资是一个随着时间在周期性波动(振荡)中增长的量,根据经济参数的不同,投资周期性运动分为收敛、等幅振荡和发散等三种情况。投资的周期性运动是社会经济周期性运动的技术基础。
四、总需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叠加
上面分别说明了消费需求决定、消费对投资需求的传递效应、投资需求的倍加效应以及投资的周期性运行。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作用系统,图4说明了这个作用系统。
一方面,消费通过传递效应决定初始投资,初始投资通过倍加效应决定最终投资,投资又有自身周期性运行规律,这样,消费通过一系列效应与投资自身的规律共同决定了总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相加构成了社会总需求。由于投资的周期性运行,社会总需求也就呈现了周期性运行的特性。
由于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中,消费需求的运行特性是不同的,在资本—雇佣制度中,社会消费需求被约束并具有向下运行的趋势,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中,消费需求则具有软约束并向上运行的趋势;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中,社会总需求的周期性运行也呈现不同的特征。
注释: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00-204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02页。
③R.G.Lipsey and P.O.Steiner:"Economics",Sixth Edition,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1,P6.
④详见:白瑞雪、白暴力:《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中社会消费需求被约束并向下运行的趋势》,《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⑤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
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4页。
⑦科尔内:《短缺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
⑧路石:“苏联十分重视保持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之间的充分平衡,最近,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在《关于在新的经营条件下改革计划工作和提高苏联国家计委的作用的决议》中,把它作为计划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评价计划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苏联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措施》,《世界经济》,1988年,第2期,第93页。
⑨相关数学推导过程,见白暴力、白瑞雪:《消费对生产资料需求的传递效应》,《当代财经》,2011年第2期。
⑩相关数学推导过程,见白瑞雪、白暴力:《投资的倍加效应与周期性运动》《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标签: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