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眩晕病的认识论文_窦桂军

对中医眩晕病的认识论文_窦桂军

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101100

关键词:眩晕病证;名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中医眩晕病证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年龄谱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证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开展有关中医眩晕病证的名称及病因病机研究尤为必要。

1 病证名称与定义

病证名称与定义是中医临床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中医临床研究的开端。但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医理论自身特点,存在着一病多名,多病一名,以病为证,以证为病等概念混淆现象,已经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挖掘,整理,规范中医病症名,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故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施今墨先生曾提出过统一病名建议书,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由来已久。

1.1眩晕病名始于内经,成熟于明清眩晕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称为眩冒[1],灵枢卫气论则称为眩仆。伤寒论则记载为头眩,眩悸[2]。诸病源候论论述为风眩。唐以前医家对其病名含义认识存有争议,至唐代许多医家对此进行重新探索,如医家王冰点注内经,把眩晕定义为眩,谓目眩,视如转也。之后的宋、金、元医家,对其认识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到明清时代日臻完善,命名多采用眩之称,概念比较明确,此病名沿用至今。

现代关于本病的中医病名诊断标准:(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近加重。西医诊断标准:对眩晕的认识,应注意与现代医学的常见症状之一眩晕相区别。现代医学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它是一种主观症状,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表现为患者感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及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2 病因病机研究

2.1当代医家认识撷粹各医家对于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其独到之处。孔伯华[3]认为眩晕多由恣食肥甘厚味,或郁怒过劳,饮食不节,致伤脾胃,中气反虚,脾为湿困,聚湿成痰,蒙蔽清窍而发。路志正[4]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气血生成等虚损病症,且致病因素中无论是外感六淫或内生五邪,兼挟湿邪伤人的最多;薛伯寿[5]认为眩晕证候多于与肝、脾、胃相关,其辨证眩晕多从肝脾入手、注重情志因素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郑绍周[6]认为肾虚痰浊为老年眩晕病的基本病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之本渐耗,肾脏蒸腾气化功能减弱,造成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随气升,阻滞中焦,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失所养,形成头晕症状;还有学者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为主,标实与风、火、痰、湿、瘀有关,虚实之间常可相互转换。著名中医脑病学家王永炎院士,在其主编的临床中医内科中指出,本病的病因不外乎情志、饮食、失血及过老所致。吴勉华王新月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眩晕病中指出,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情志、饮食、体质、年龄、作息、外伤等方面。综合诸医家之经验,眩晕病之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髓不足,髓海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失宁。

2.2病位研究眩晕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肝为重。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在素问五脏别论篇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灵枢海论灵枢经脉灵枢大惑论等篇对脑与神明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论述。中医学认为,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与神志活动和视觉、听觉有关,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故眩晕发生,其病位在于脑。其次,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均可发为眩晕;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由此可见眩晕与肝、脾、肾功能失职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肝为甚。

2.3病因病机研究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风邪上扰,风邪客于肌表,循经上扰巅顶,邪遏清窍,故作眩晕;风邪束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头痛等,苔薄、脉浮均为风邪在表之象。肝阳上亢,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素体阳盛之人,肝阳偏亢,亢极则化火生风,内生火动。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若长期忧郁恼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使肝阴暗耗而阴虚阳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窍,而致眩晕;如肾阴素虚或纵欲伤精,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思虑劳倦,使脾胃虚弱而气血生化乏源,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充养,皆能导致眩晕。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聚髓为脑,所以髓海而赖肾精允养。若先天不足,禀赋虚弱而后天又失于调摄,肾精不充;或老年肾亏,精虚髓减;或久病伤肾,肾精虚少;或纵欲过度,真失封藏,以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则发为眩晕。痰湿中阻,脾主运化水谷,又是生痰之源。若嗜食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劳倦,伤及于脾,使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蒙闭清窍,发为眩晕;若痰浊郁而化火,痰火上犯清窍,也可致眩晕加重。瘀血内阻,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或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导致络道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

总之,对眩晕病证名称挖掘、整理、规范,是认识本病的基础。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感、情志及饮食所伤,失血、劳倦过度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正气不足,或是风邪客于巅顶脑失所养,或是髓海不足,或是聚湿生痰,皆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正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另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临床多见,辨证时不可忽视。

3 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4 辨证分型

4.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4.2痰浊上蒙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4.3瘀血阻窍

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4.4气血亏虚

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5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5 转归预后

本病以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的虚证多见,由于阴虚无以制阳,或气虚则生痰酿湿等,可因虚致实,而转为本虚标实之证;另一方面,肝阳、肝火、痰浊、瘀血等实证日久,也可伤阴耗气,而转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年以上眩晕由肝阳上扰、肝火上炎、瘀血阻窍眩晕者,由于肾气渐衰,若肝肾之阴渐亏,而阳亢之势日甚,阴亏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蒙清窍,横窜经络,可形成中风病,轻则致残,重则致命。

眩晕病情轻者,治疗护理得当,预后多属良好;病重经久不愈,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则难以根治。

结语

本病病因多由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失血、外伤、劳倦过度所致。其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痰火、瘀血上犯清窍所致,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发病以虚证居多。临床上实证多见于眩晕发作期,以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瘀血阻窍四型多见,分别以天麻钩藤汤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以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清利湿热;以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以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通窍活络。虚证多见于缓解期,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两型多见,分别以归脾汤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以左归丸滋养肝肾,养阴填精。由于眩晕在病理表现为虚证与实证的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故一般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活血化瘀等法以治其标为主;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为主。

参考文献

[1]牛兵占,黄帝内经灵枢,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06,196.

[2]伤寒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第3版.第86条.

[3]杨利侠,朱西杰.北京名医孔伯华先生运用桑寄生特色探析[J].四川中医,2004,22(8):1-2.

[4]王秋风,路杰,边永君.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疗眩晕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42-2143.

[5]田琳,闫英杰,朱建贵,等.整理挖掘名老中医诊疗眩晕病辨证思维模式的思路与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618-620.

[6]郝玉红,祝玉清.郑绍周运用补肾化痰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J].中医研究,2003,16(3):45-46.

论文作者:窦桂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对中医眩晕病的认识论文_窦桂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