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龄枣树的嫁接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新[1](2020)在《枣疯病的发病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发病症状枣疯病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侵染发病,最初从一个或几个枝条开始发病,随着病情的扩展,传播到其他枝条,最后扩展至整个植株。枣疯病最明显的发病症状是枝叶丛生黄化,芽的不正常萌发表现为感病植株一年生发育枝条的正芽和多年生发育枝的隐芽萌发后均成为发育枝,新生发育枝条上的芽又萌发成小枝,如此不间断地逐级生枝,就形成了丛枝状,直到4次枣头上的主芽不再萌发。病枝细且节间短,叶
冯潜[2](2019)在《宁夏旱区制干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地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区,为丰富本地红枣的制干品种,试验以5年生的同心圆枣作为砧木,统一采用高接换头的嫁接模式,分别嫁接7个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1年生枝条,并以同心圆枣作为对照,观测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物候,以及测量和研究各个品种红枣的生长性状、光合基础性性状、果实性状,并对红枣的不同指标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7个不同制干品种的红枣的萌芽均在4月中下旬,壶瓶枣的萌芽期最早,圆铃枣的萌芽期最晚;展叶期均集中在4与下旬至5月中上旬;相枣最早进入到始花期;圆铃枣的坐果期最早,但同心圆枣的成熟期最早,且各品种的坐果期持续时间最长;各品种的红枣均在10月中上旬开始落叶,并在10月中下旬结束落叶;各个制干品种的年生育期差距不大,其中金谷大枣的年生育期最长为181天,其次为同心圆枣、壶瓶枣、相枣、临黄1号、圆铃枣,年生育期最小的为板枣171天。2.7个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生长指标中,同心圆枣作为乡土品种,在树高和冠幅的指标中,都明显优于其它品种;临黄1号的最大主枝长、最大主枝粗、新梢生长量指标中的数值都大于对照同心圆枣,说明临黄1号的成枝力较强,圆铃枣在这3个指标中数值最小,说明枝条的生长能力相对于其它品种较弱。3.7个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光合基础指标中,临黄1号的叶长、叶宽、叶重、叶面积的指标中,均大于其它品种,且分别比同心圆枣高出了 20.40%、21.74%、55.69%、47.49%;圆铃枣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同心圆枣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且不同品种间均与同心圆枣存在差异性显着,但在光合速率的测定中,所有品种均小于对照。4.在不同红枣品种的果实中,同心圆枣的单果重、果肉重最大,分别为17.23g、16.235g,圆铃枣的最小,分别为5.33g、4.883g,且各品种的可食率均在90%以上,最大的为金谷大枣,可达到 95.75%。5.对7个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23项指标采用归一化的方法进行数据标准化,避免不同计量单位对最终得分造成影响,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主要的主成分因子,最终得出各个制干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前4项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达95.23%,即可以反映出红枣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并得出最终综合评价得分的排序为:临黄1号>金谷大枣>壶瓶枣>同心圆枣>板枣>相枣>圆铃枣。
郭小云[3](2019)在《神木市设施红枣矮化密植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神木市红枣产业面临很多问题,品种单一、品质下降、施肥不当、土壤板结、病虫害防治不到位、雨水频繁导致裂果严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设施栽培可以人为调节枣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达到人工控制的目标,枣树适合设施栽培,科学的设施栽培能控制病虫害传播,使产量增高,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我市设施栽培果树起步晚,存在很多问题,如肥料使用不当,设施升温过早或过快,不能正常发芽开花,有时即使开花也不整齐,坐果率低,达不到设施栽培的目的,经过三年的栽培试验,设施红枣密植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并示范推广。一、红枣在利用酸枣直播苗进行嫁接,根系发达,枣苗整齐,成活率高;种植前进行深翻土壤,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生长;定植前必须高温闷棚,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当地设施红枣升温管理时间于2月1日最为适宜,产量增加明显;当地设施红枣花期在4月15左右,花期喷洒15 mg/kg赤霉素和0.3%尿素的混合物2-3次能明显提高坐果率;枣头反复摘心可以促进木质化枣吊形成,提高枣树产量。二、设施内以早脆王、神枣、冬枣为试验材料,通过移栽枣树根孽苗和酸枣直播苗进行嫁接对比得出,三种品种早脆王、神枣、冬枣嫁接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早脆王、神枣、冬枣成活率分别为93%、91%、94%;枣树根孽苗栽植当年嫁接由于有假活现象的存在,当年嫁接成活率均低于50%。早脆王、神枣、冬枣成活率分别为46%、37%、47%,所以选择酸枣直播嫁接为宜,枣树根系发达、成活率高、长势统一便于管理。三、设施内以三年生早脆王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时间扣棚(10月20日),通过五个不同升温时期的管理,即12月1日,12月20日,1月1日,1月15日,2月1日,三年生早脆王产量对比,随着升温时间推后,早脆王产量也随之增加。于2月1日开始升温管理,枣产量有大幅的增加,2月1日比1月15日管理枣树产量提高8.66倍。2月1日是当地设施枣树开始升温管理比较理想的日期。四、设施内以二年生早脆王、神枣、冬枣三个红枣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时间扣棚(10月20日),通过五个不同升温时期的管理,即12月1日,12月20日,1月1日,1月15日,2月1日,得出2月份开始升温管理的枣树产量比较理想,早脆王、神枣和冬枣的产量2月1日比1月15日红枣产量分别提高了9.84倍、4.66倍、4.11倍,2月1日是三个红枣品种设施管理比较理想的升温时间。
吐逊江·热合曼,刘武生[4](2018)在《和静县枣树冻害的发生及预防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和静县新建枣园及幼龄枣树发生冻害现象较为常见,冻害的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红枣的种植效益。通过几年探索,本文总结了和静县冻害发生条件、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冻害的主要措施及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以供枣农参考。
韩剑,罗明,徐金虹,王同仁,张祥林,项雪峰[5](2017)在《南疆红枣产区枣疯病发生现状及主导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研究南疆枣疯病发生危害现状及主导因子,可为该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4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枣疯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分子检测,并分析了种植模式与管理水平、枣树品种与种植年限、传播方式等因素对枣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目前,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枣疯病尚属零星、团簇状分布。嫁接育苗是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酸枣实生苗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害侵染来源。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利用巢氏PCR检测及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病园内存在着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植株。【结论】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播是导致南疆地区枣疯病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
吴翠云,常宏伟,林敏娟,蔡国禧,于军[6](2016)在《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文中指出新疆作为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近十余年,凭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加之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造就的无与伦比的果实品质,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每年以百万亩速度增长,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正由特色林果业大区向特色林果业强区转变。枣树由于其耐旱、耐瘠薄、喜光照、较耐盐碱、营养及药用价值高,加之可以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双重效益,使得枣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我国一个
吴翠云[7](2016)在《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枣(Ziziphus jujuba Miller.)是新疆主栽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新疆独特的风±条件造就了枣果实最优的品质。但近年来为了追求高产,生产中盲目超量使用化肥,造成果实品质下降,裂果严重。钾素长期以来被誉为“品质元素”,生产过程中施用钾肥不但强健树体,增强抗逆性,尤其促进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枣果实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新疆枣业生产中也越来越重视钾肥的应用,但是,如何影响枣品质的形成尚需深入研究。因此,探讨新疆直播密植枣园钾肥适宜施肥方案以及钾肥对枣果实糖积累、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有助于揭示钾素对枣果实糖代谢和积累的可能调控机制,而且对指导新疆枣业生产、提升枣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新疆高密度矮化直播建园模式,以四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KH2P04叶面喷施、土壤不同钾肥施用时期和施肥量对枣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糖积累、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1)骏枣果实单果重呈单“S”型生长曲线,果实中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叶面喷施0.6%KH2P04和显着提高了骏枣果实品质和产量,其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2.45%、21.95%、30.77%、37.27%、13.27%和6.41%,有机酸含量下降6.81%,糖酸比提高14.12%;果实脆熟期单果重增加7.61%,鲜果产量增加16.46%。(2)果实膨大期±施硫酸钾450 kg/hm2可显着改善果实品质,果实单果重、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糖酸比、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4.87%、16.10%、6.35%、6.73%、10.96%、27.55%、24.92%和16.94%,有机酸含量下降7.06%,产量增加15.09%;其次为果实硬核期施肥,而坐果期施肥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3)叶面喷施KH2P04和±施钾肥均显着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膨大期土壤追施450kg/hm2显着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4)增施钾肥显着提高了骏枣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而且酶活性对钾肥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果实膨大期和硬核期。但各种酶活性因土壤施肥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果实膨大期(Ke)、果实坐果期结合膨大期(Kse)施肥均显着提高果实SPS、SS活性,坐果期(Ks)、Kse施肥显着提高果实NI活性,硬核期(Kh)和Ke施肥处理显着提高果实AI活性。施肥量处理以450 kg/hm2较对照显着提高果实SPS、AI和NI活性。叶面喷施0.6%KH2P04有助于提高果实发育早期4种酶活性,对果实发育后期酶活性影响不大。(5)利用苹果、梨、桃等果树蔗糖代谢相关酶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克隆获得骏枣果实ZjSS1、ZjSPS1、ZjVI1和ZjCWI1基因片段序列。qRT-PCR分析表明:增施钾肥显着抑制了果实发育白熟期ZjCWI1和Zjvi1的表达水平,提高了脆熟期两个基因的表达量;钾肥处理使骏枣果实ZjSPS1和ZjSS1基因转录水平显着降低。
曹备[8](2016)在《香山不同年限压砂地西瓜生理性状及产量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明宁夏压砂瓜生理性状、产量、土壤性质随压砂地使用年限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灌溉定额对压砂瓜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夏香山地区红圈子村为基地,对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限压砂地土壤进行系统的研究,筛选出压砂瓜适宜的栽培方式、灌溉定额和品种,探明了压砂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对压砂地改造和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以“金城5号”为供试西瓜品种,设置了“直播”和“嫁接苗”两种栽培方式处理;每种栽培方式处理设置了三种灌溉定额水平,在不同年限压砂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砂地使用年限越小,压砂瓜产量越高,品质也越好;“嫁接苗”栽培方式增产效果明显,是香山地区压砂瓜较适宜的栽培方式;灌溉定额控制在12 m3/667 m2左右既保证了西瓜果实品质又能保证适产,是较适宜的灌溉定额。2、采用对比试验方法,设置了“金城5号”和“中青5号”两个品种处理;每个品种处理设置了三种灌溉定额水平,对不同品种和灌水定额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青5号”西瓜较“金城5号”西瓜处理增产效果明显,“中青5号”西瓜是香山地区较适宜的替代栽培品种。3、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对不同年限压砂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砂地土壤全盐量随着压砂地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压砂地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在上下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土壤理化性质向劣质化方向发展。
唐都[9](2014)在《南疆幼龄枣树需肥规律及合理施肥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枣在南疆增长迅速,近十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已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栽培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枣园田间管理较为粗放,果农往往凭借经验施肥,缺少科学合理的施肥,造成枣果产量不高,品质差。枣树施肥需因地制宜,因此,本试验以阿拉尔垦区二年生红枣(骏枣)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在红枣萌芽前期,开花期及坐果期进行氮磷钾不同肥力水平施肥,以果农全年实际施肥量为对照,综合比较枣树树体指标,叶片养分、叶绿素含量、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产量,提出适合本地枣树生育期氮磷钾肥的具体施用量,为枣树科学施肥、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支持,指导果农合理施肥。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幼龄枣树萌芽期T2、开花期T6及坐果期T11施肥水平处理下,树体指标(株高、二次枝粗度、主干干径、新梢增长量),与对照及其它处理达到显着性差异,枣果果实品质较好,产量较高。2.研究表明,在萌芽期,枣树营养生长较强,此时应增施氮素为主,配合施用磷素、钾素;在开花期,此时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此时应增施磷、钾肥为主,配合施氮肥,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促进花器官的形成和分化,到坐果期,枣树生殖生长非常旺盛,为了提高坐果率,减少生理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膨大,改善果实品质,此时应增施钾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少施用氮肥。3.施肥能够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提供枣树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施肥试验结束后,土壤pH值最多降低0.4,表明施肥有可能引起土壤酸化的趋势,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的作用。4.红枣单果重是决定产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Duncan新复极差法显着性检验分析得出:不同施肥水平对枣果平均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都有显着性差异,与果型指数无显着性差异。5.果实营养成分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得出,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中全氮(相关系数r=-0.6252)、全磷(相关系数r=-0.5779)呈显着性负相关,与碱解氮(相关系数r=0.4477)、速效磷(相关系数r=0.7175),速效钾(相关系数r=0.854)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壤中碱解氮(相关系数r=0.7027)、全钾(相关系数r=0.5775)和速效钾(相关系数r=0.4398)达显着性正相关;果实中Vc含量与速效磷(相关系数r=0.4456)、速效钾(相关系数r=0.4848)和有机质(相关系数r=0.3404)达显着性正相关;有机酸与全氮(相关系数r=0.6014)、碱解氮(相关系数r=0.6680)呈显着性正相关,与速效钾(相关系数r=-0.4642)和含盐量(相关系数r=-0.3440)呈显着性负相关。6.土壤养分与果实中营养物质相互关联,拟建立相关回归方程,设土壤中全氮含量为X1,碱解氮含量为X2,全磷含量为X3,速效磷含量为X4,全钾含量为X5,速效钾含量为X6,有机质为X7,含盐量为X8,pH为X9;果实中可溶性糖为Y1,可溶性蛋白为Y2,Vc为Y3,有机酸为Y4;应用DPS统计数据软件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最优模拟回归方程:Y1=31.6166-112.433X1+0.0941X2-31.9709X3+0.2945X4+1.6491X5-0.0360X6+0.3520X7-2.3111X8;Y2=-8.0029+24.4367X1+0.0877X2-12.9868X3+0.0243X4+2.4145X5+0.0971X6-0.2102X7-0.5265X8;Y3=191.6444-146.4951X1-183.3775X3+0.7169X4+10.6287X5-1.1649X6+2.3411X7-4.4330X8;Y4=-0.5181+2.4785X1-0.0027X2+1.8436X3-0.0024X6+0.0041X7+0.0523X8;综上所述,建议枣树萌芽期施肥配比:N+P2O5+K2O(19.2kg/667m2+19.2kg/667m2+11.6kg/667m2);开花期施肥配比:N+P2O5+K2O(8kg/667m2+12kg/667m2+10kg/667m2);坐果期施肥配比:N+P2O5+K2O(8.9kg/667m2+8.9kg/667m2+22.2kg/667m2)。
高敏[10](2014)在《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前景分析》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广泛栽培。陕西省佳县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是枣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红枣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佳县作为中国红枣名乡,对中国的红枣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及林业技术人员在不同的时期,对陕北的枣树优良品种选择、丰产管理技术、枣区的分布等进行过研究,并形成专着、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但并没有学者对佳县的红枣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与整理。佳县有枣(Zizyphusjujuba)和酸枣(Zizyphusspinosa)两种枣属植物,作为佳县的特色资源,如何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佳县当前首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内外红枣资源开发的现状、趋势,对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佳县红枣品种资源、栽培历史、区域分布、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调查整理,发现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不足,具体问题为:一是主栽品种依然为传统品种。佳县原有的优良品种呈退化趋势,产量少、品质低;二是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红枣产量与质量;三是栽培管理技术含量低,红枣生产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四是加工利用水平低,产后保鲜、储存、深加工不到位,没有形成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低;五是组织化程度低,红枣销售网络不健全。消息滞后,销售渠道不畅通,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六是佳县红枣服务体系不健全;七是珍稀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如枣农的管理技能低、意识低;政府资金投入少;加工企业能力低;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等。从而针对红枣基地建设、红枣加工、市场营销和政府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了以下红枣资源开发对策:(1)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实现良种化生产;(2)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从红枣栽培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以提高红枣的产量质量;(3)扩大有机红枣生产规模;(4)建设枣园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枣园;(5)改善传统工艺,注重红枣产品营养价值的保存;(6)加强红枣加工新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红枣产品深加工,实现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红枣产品经济效益;(7)合理利用红枣加工副产物,减少资源浪费;(8)加强产品加工规范和品牌效应,保障红枣产品质量;(9)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避免丰产不丰收现象的发生;(10)开拓国内外红枣营销市场,推进国际化经营;(11)专设红枣管理部门;(12)成立佳县红枣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3)建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14)做强有机红枣产业;(15)建设现代化的佳县红枣产业园区;(16)建立红枣生产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的资金信贷扶持;(17)加大科技投入力度;(18)大幅度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实现信息化管理;(19)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佳县红枣品牌。通过本次研究,了解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进一步促进佳县优质红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为进行红枣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为红枣资源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二、幼龄枣树的嫁接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龄枣树的嫁接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枣疯病的发病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病症状 |
二、综合防治措施 |
(一)选择无病壮苗 |
(二)选用抗病品种 |
(三)清洁田园 |
(四)加强肥水管理 |
(五)加强栽培管理 |
(六)改良土壤 |
(七)消灭叶蝉,杜绝传病 |
(八)适时环割 |
(九)防止嫁接传病 |
(十)发现病苗立即抛除 |
(十一)化学防治 |
(2)宁夏旱区制干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2.3 物候期的观测 |
2.4 指标的测定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物候期的比较 |
3.2 不同制干红枣品种的生长性状的比较 |
3.3 不同制干品种红枣的光合基础性状的比较 |
3.4 不同制干红枣品种的果实性状的比较 |
3.5 不同红枣制干品种的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讨论及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神木市设施红枣矮化密植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枣树分布及其发展状况 |
1.1.1 国外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2 技术水平 |
1.1.3 发展趋势 |
1.2 国内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
1.3 神木本地枣树发展现状 |
1.4 神木市枣树适生条件 |
1.4.1 神木市自然概况 |
1.4.2 神木枣树适生条件 |
1.5 试验总结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红枣栽培技术 |
2.1 栽植前准备 |
2.2 酸枣种植 |
2.2.1 酸枣种子选择与处理 |
2.2.2 播种时间及方式 |
2.2.3 酸枣苗管理 |
2.3 酸枣苗嫁接 |
2.3.1 品种及接穗 |
2.3.2 嫁接 |
2.3.3 酸枣苗嫁接后的第一年管理 |
2.4 枣树的田间管理 |
2.4.1 温度管理 |
2.4.2 肥水管理 |
2.4.3 整形修剪 |
2.4.4 花期管理 |
2.4.5 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红枣栽培试验分析 |
3.1 试验地概括 |
3.2 酸枣嫁接与枣根孽苗嫁接对比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对不同的设施枣树采用不同的时间进行升温管理 |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不同品种不同升温管理后产量对比试验 |
3.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和静县枣树冻害的发生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生条件 |
二、发生症状 |
1. 树干冻害 |
2. 枝条冻害 |
3. 根颈冻害 |
4. 根系冻害 |
5. 苗木冻害 |
三、发生原因 |
1. 气候因素 |
2. 地势因素 |
3. 土壤因素 |
4. 管理因素 |
5. 接穗品种因素 |
6. 其他因素 |
四、预防冻害措施 |
五、冻害补救措施 |
(5)南疆红枣产区枣疯病发生现状及主导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1.2.1 枣疯病发生情况随机调查 |
1.2.2 枣疯病发生情况定点调查 |
1.2.3 调查内容 |
1.3 枣疯病植原体检测方法 |
1.3.1 PCR检测 |
1.3.2 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枣疯病在新疆发生的症状特点 |
2.2 枣疯病在新疆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
2.3 枣疯病发生主导因子分析 |
2.3.1 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对枣疯病发生的影响 |
2.3.2 枣树品种及种植年限对枣疯病发生的影响 |
2.3.3 传播方式对枣疯病发生的影响 |
2.4 田间枣树样品的分子检测结果 |
3 讨论 |
(6)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 |
1.1 新疆枣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
1.2 新疆不同地州枣的分布与产量 |
1.3 新疆枣产业在特色果树产业中的地位 |
2 新疆枣种植模式的变化及其特点 |
3 当前新疆枣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技术需求 |
3.1 自然与地缘的优势和劣势 |
3.2 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
3.3 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优势与劣势 |
4 今后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点 |
4.1 密植枣园转型与树形改造的协调 |
4.2 枣发育期养分需求与肥料供给的协调 |
4.3 滴灌制度, 节水与根系发育的协调 |
4.4 预期产量与品质的协调 |
4.5 耕作制度与生态栽培的协调 |
(7)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 |
1.1.1 新疆枣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
1.1.2 新疆枣的分布 |
1.1.3 新疆枣的种植模式及特点 |
1.1.4 新疆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2 钾的生理功能 |
1.3 钾对果实品质与果树产量的影响 |
1.4 钾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5 钾对果实糖积累与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1.5.1 钾对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
1.5.2 钾对果实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1.6 枣果实糖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研究 |
1.6.1 枣果实中糖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的研究 |
1.6.2 枣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变化 |
引言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采样方法 |
2.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
2.2.2 果实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3 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2.4 果实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2.5 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变化 |
2.3.2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
2.3.3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
2.3.4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2.3.5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 |
2.3.6 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
2.4 讨论 |
2.4.1 骏枣果实发育期与单果重变化 |
2.4.2 果实发育期与果实糖分的积累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钾肥处理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地土壤养分测定 |
3.2.2 叶面喷施KH_2PO_4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 |
3.2.3 土施钾肥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 |
3.3 指标测定方法 |
3.3.1 光合参数测定 |
3.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3.3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2 不同时期土壤施钾肥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3 不同土壤施钾量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钾肥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
3.5.2 钾肥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引言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采样与指标测定 |
4.3.1 采样 |
4.3.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4.3.3 指标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
4.4.2 叶面喷施KH_2PO_4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施钾肥对骏枣果实糖积累及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引言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
5.2.2 样品采集 |
5.2.3 指标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施钾时期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
5.3.2 土壤施钾时期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5.3.3 土壤施钾量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 |
5.3.4 土壤施钾量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钾肥对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6.1 试验材料与方案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生化试剂 |
6.1.4 菌体材料及载体 |
6.1.5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6.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6.2.3 骏枣果实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中间序列的克隆 |
6.2.4 纯化产物的回收及测序 |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表达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6.3.2 Zj SPS1、ZjSS1、ZjCWI1和ZjVI1蛋白的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 |
6.3.3 钾肥对骏枣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香山不同年限压砂地西瓜生理性状及产量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压砂地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压砂地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1.2 压砂地补水技术和补水制度研究进展 |
1.1.3 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
1.1.4 压砂地西瓜光合研究进展 |
1.1.5 压砂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
1.1.6 老压砂地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试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试验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情况 |
2.4 土壤情况 |
2.5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压砂瓜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实施 |
3.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西瓜蔓长的影响 |
3.3.2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西瓜叶片数的影响 |
3.3.3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西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4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西瓜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5 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西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6 灌溉定额对西瓜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的影响 |
3.3.7 灌溉定额对不同栽培方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8 不同处理西瓜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
3.3.9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压砂瓜产量的影响 |
3.3.10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压砂瓜品质的影响 |
3.3.11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西瓜需水量影响分析 |
3.3.12 西瓜产量、灌溉定额、需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效率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品种压砂瓜生理性状及产量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实施 |
4.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主蔓长的影响 |
4.3.2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叶片数的影响 |
4.3.3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4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5 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
4.3.6 灌溉定额对西瓜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的影响 |
4.3.7 灌溉定额对不同品种西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8 不同处理西瓜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
4.3.9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压砂瓜产量的影响 |
4.3.10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压砂瓜品质的影响 |
4.3.11 压砂年限和灌溉定额对西瓜需水量的影响 |
4.3.12 西瓜产量、灌溉定额、需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年限压砂地土壤理化性质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观测项目及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南疆幼龄枣树需肥规律及合理施肥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绪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枣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1.5 红枣果实的价值特性 |
1.6 矿质营养元素对枣树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 |
2.2 试验材料及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方法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期对幼龄枣树树体指标变化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期对幼龄枣树叶面积变化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时期幼龄枣树植株养分吸收变化的比较 |
3.4 施肥对幼龄红枣园土壤养分变化含量的影响 |
3.5 果实营养成分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
3.6 不同施肥期对幼龄枣树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第5章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试验点照片 |
(10)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红枣资源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红枣品种资源现状 |
1.3.2 国内红枣区域分布 |
1.3.3 国内红枣加工利用现状 |
1.4 国外红枣资源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的栽培历史 |
2.1 传统枣树生产形成期 |
2.2 传统枣树生产缓慢发展期 |
2.3 现代枣树生产全面发展期 |
第三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的区域分布现状 |
3.1 黄河沿岸土石山枣粮间作区 |
3.2 丘陵沟壑枣粮间作区 |
3.3 丘陵片沙枣粮草间作区 |
第四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品种资源现状 |
4.1 原产品种 |
4.1.1 母(木)枣品种群 |
4.1.2 团枣品种群 |
4.1.3 牙枣品种群 |
4.1.4 脆枣品种群 |
4.1.5 酸枣品种群 |
4.2 引进品种 |
4.2.1 赞皇大枣 |
4.2.2 骏枣 |
4.2.3 梨枣 |
4.2.4 龙须枣 |
4.3 新品种 |
4.3.1 佳县长枣 |
第五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的栽培管理现状 |
5.1 矮化密植 |
5.2 整形修剪 |
5.2.1 幼龄枣树修剪 |
5.2.2 结果树修剪 |
5.2.3 衰老树修剪 |
5.3 土肥水管理 |
5.3.1 土壤管理 |
5.3.2 肥水管理 |
5.4 繁育方式 |
5.4.1 人工断根育苗 |
5.4.2 嫩枝扦插育苗 |
5.4.3 归圃育苗 |
5.4.4 嫁接育苗 |
5.5 病虫害防治 |
5.5.1 有机红枣基地 |
5.5.2 非有机红枣基地 |
第六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加工利用现状 |
6.1 传统工艺产品 |
6.1.1 干制红枣 |
6.1.2 醉枣 |
6.2 新工艺产品 |
6.2.1 无核糖枣 |
6.2.2 蜜枣 |
6.2.3 熏枣 |
6.2.4 枣酒 |
6.2.5 枣汁系列饮料 |
6.2.6 烘干系列枣 |
第七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7.1 佳县红枣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7.1.1 主栽品种依然为传统品种 |
7.1.2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红枣产量 |
7.1.3 栽培管理技术含量低 |
7.1.4 加工利用水平低 |
7.1.5 组织化程度低,红枣销售网络不健全 |
7.1.6 红枣服务体系不健全 |
7.1.7 珍稀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
7.2 原因分析 |
7.2.1 枣农的管理技能低,意识低 |
7.2.2 政府资金投入少 |
7.2.3 加工企业能力低 |
7.2.4 缺乏专门管理机构 |
7.2.5 缺乏统一规划 |
第八章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
8.1 红枣基地建设 |
8.1.1 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 |
8.1.2 加强非有机枣园的栽培管理 |
8.1.3 扩大有机红枣生产规模 |
8.1.4 建立生态枣园 |
8.2 红枣加工 |
8.2.1 改善传统工艺 |
8.2.2 加强红枣加工新产品的开发 |
8.2.3 合理利用红枣加工副产物 |
8.2.4 加强产品加工规范和品牌效应 |
8.3 市场营销 |
8.3.1 提高佳县红枣产值 |
8.3.2 开拓国内外红枣营销市场,推进国际化经营 |
8.4 政府职能 |
8.4.1 专设红枣管理部门 |
8.4.2 成立佳县红枣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8.4.3 建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 |
8.4.4 做强有机红枣产业 |
8.4.5 建设现代化的佳县红枣产业园区 |
8.4.6 建立红枣生产保障机制 |
8.4.7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8.4.8 大幅度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 |
8.4.9 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佳县红枣品牌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幼龄枣树的嫁接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枣疯病的发病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J]. 王亚新. 河南农业, 2020(13)
- [2]宁夏旱区制干红枣新品种引进筛选研究[D]. 冯潜. 宁夏大学, 2019(02)
- [3]神木市设施红枣矮化密植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D]. 郭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和静县枣树冻害的发生及预防对策[J]. 吐逊江·热合曼,刘武生. 农村科技, 2018(02)
- [5]南疆红枣产区枣疯病发生现状及主导因子分析[J]. 韩剑,罗明,徐金虹,王同仁,张祥林,项雪峰. 生物安全学报, 2017(01)
- [6]新疆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J]. 吴翠云,常宏伟,林敏娟,蔡国禧,于军. 北方果树, 2016(06)
- [7]钾肥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D]. 吴翠云.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5)
- [8]香山不同年限压砂地西瓜生理性状及产量试验研究[D]. 曹备. 宁夏大学, 2016(02)
- [9]南疆幼龄枣树需肥规律及合理施肥量的研究[D]. 唐都. 塔里木大学, 2014(03)
- [10]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前景分析[D]. 高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