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 江苏句容 212400
【摘 要】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骨折手术患者256例的临床资料,提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措施及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结果 256例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其中有13例经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1—2个疗程症状好转。5例转上级医院行经皮经腔内支架置放术,均获得治愈。结论 做好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可以及时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加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骨折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外科术中和术后的患者。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的三大因素。好发于下肢,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可出现水肿、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血性溃疡等后遗症。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腰椎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25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54岁,合并高血压、肥胖8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脂血症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手术后7—10天,病变位于左下肢13例,右下肢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肢体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广泛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肢体凹陷性肿胀,肿痛等[1]。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因多普勒超声检查对DVT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提供血栓的三维动态分析,“监理”治疗效果,是DVT诊断、治疗的有益工具。本文18例均结合临床表现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
1.2结果 18例患者有13例经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1—2个疗程症状好转。5例转上级医院行经皮经腔内支架置放术。均获得治愈。
2预防及护理
2.1健康宣教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腰椎骨折手术后的并发症不甚了解,不知道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因此往往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而在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护理人员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早期活动下肢的重要性,教会并帮助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督促患者常做膝踝关节的伸屈活动,但应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冬季给予有效的保暖措施。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讲解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嘱患者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负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2心理护理 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由于担心术后预后不良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生活,因此常常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只要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方法去做就能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同时可以请一些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其恢复的信心。
2.3术后尽量避免在左下肢输液,宜选用上肢静脉输液[2]。提高穿刺技能,术后对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有无高凝状态的发生。
2.4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血小板、凝血四项 以上检查异常及肥胖、高血压,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列为高位病人。临床上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凝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参数影响小,无不良副作用,国外大量文献资料均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和治疗DVT。研究显示,低分子量肝素和体外加压压迫均可有效预防血栓栓塞。
2.5术后不常规使用止血药物(1998年以前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芳酸),减少对凝血因子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2.6患肢护理,延缓病情进展 DVT患者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25℃左右,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患肢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阻断浅静脉,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肢体周径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
2.7治疗监测 一般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每日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密切观察用药后有无出血倾向,有无鼻腔、齿龈异常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使用尿激酶时一般在患肢穿刺,拔针时延长局部按压时间,防止皮下出血。静脉使用尿激酶时,要求做到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以避免局部出血或血肿。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四肢血管疾患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为患者留下诸多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而其作为腰椎骨折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控制在了较低的范围之内,且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也都得到了治愈,说明良好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3,15(12):36.
[2]贾晓秋,傅晓冬.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2):125-128.
[3]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04):347-348.
[4]李玉,吴婷婷,王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2(03):238-239.
论文作者:韦沅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静脉论文; 腰椎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手术后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