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翦武

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翦武

(湖南五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核能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都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大力发展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建设。

1新能源发展出现的研究困难

1.1新能源对外部的预估

全球经济衰退,危机加剧,全球投资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可喜的,乐观的,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资源项目的总规模已达418亿美元,最值得提及的是离岸风力发电,北海三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1GW,总投资约63亿美元。地热能、太阳能在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陆上风力项目前景是相当大的,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家积极倡导大力发展新能源,充分利用好我国的现有条件,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1.2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

可再生能源主要指自然界中可循环再生的能源类型,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排战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宏伟目标。

2新能源未来的发展前景

2.1风能

我国风能是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我们如果充分利用其价值,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能源缺乏的现状,还可以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风力发电比例已接近传统的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在我国历史悠远,但一直停滞不前,电源主要基于火电为主,目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借此契机风力发电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但在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沿海地区电力负荷较大,地理分布不匹配,北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电力负荷小,风力发电事实上是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长远距离的输送技术问题。成为风力发电在中国的发展最大的考验。

2.2创新驱动

重点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发展,加快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形成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联盟纽带作用,构建科技大数据支撑平台,引导新能源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联合创新团队。围绕新能源领域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建设我国新能源自主创新重要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

2.3太阳能未来展望

国家能源局网站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就发电量而言,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但目前就人均来算,仍然不及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和美国。当前,太阳能仅占中国全年总发电量的1%。国家能源局计划至2020年增加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000万千瓦。所以,太阳能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面积2/3以上的地区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近40年的太阳辐射量平均在1050到2450kWh/m2,大于1050kWh/m2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96%以上。中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1.7×1012t标准煤。

2.4建立协调的管理机制

中央有关部委由其是国家发改委应通过成立由各方参与的指导委员会或协调委员会等,建立起畅通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协调与合作。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能源,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设置职能清晰、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的管理工作应包括制订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法规、规划和战略,强化宏观调控和各级监管,把可再生能源企业推向市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形成全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各级政府及公众对发展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媒体介绍可再生能源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使更多的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其产品。同时要利用报刊网站及时介绍该领域技术进步的有关信息,使更多决策者、投资者认识和了解情况,给予更多支持和投资。要对从事可再生能源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企业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创新意识,带领企业不断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2.6核能发展前景

核能拥有巨大的能量。如果能充分利用它,就能有效地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6年中,我国核电站供电总量所占市场份额将达到1000亿元,至2020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所以,我们国家的对核能开发这一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7优化环境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平台功能,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标考核体系,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和信息公开体系。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配价格政策,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价和补贴机制;建立绿色电力自愿认购制度,鼓励居民和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研究与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交易相协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系统和交易机制。

2.8分布式光伏增长潜力巨大

2017年,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将会基于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继续与农业、养殖业、矿业、水务、交通、生态治理跨界融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提高电站综合收益。随着优质电站建设土地资源出现稀缺,不占用指标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将出现激烈的竞争,分布式光伏呈现“全国抢屋顶”发展态势,分布式装机规模预计将不断扩大,2017年预计将会有10吉瓦的规模。同时,随着2017年光伏上网电价方案正式确定,电力配售点领域的改革,如直购电、区域售电牌照的发放,也为分布式光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语

总之,在我国新能源开发发展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有待提高,但我国的能源储备是非常的充分,有非常可观的发展未来,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有所期待,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善能源结构资源开发。做好对未来新能源给予我们中国电力科研人的考验,来应对能源短缺停滞不前的现实状况。

参考文献:

[1]王艳兵.我国新能源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化工管理,2014,03.

[2]王斐斐.吉林省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06.

[3]徐进.新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指南.世界能源理事会编.2006.

[4]刘胜强,毛显强,邢有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能源环境保护,2011,06.

论文作者:翦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翦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