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不对称调整对中小银行利润增长的影响_银行论文

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对中小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称性论文,利率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人民银行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两次利率非对称性调整,使得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个百分点,上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6个百分点,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倍。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进一步打开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的空间。由于净利差收入在中小型商业银行收入中占比较高,其波动的加剧势必影响盈利的增长。因此,在新的经济金融发展时期,研究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对于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在利率与银行盈利的关系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资本收益率等因素的研究上。Mark(1981)研究发现,通过资产的集中和负债的期限组合,大型银行能够有效避免市场利率的风险。Philip和John(1992)研究欧洲银行1986-1989年数据,发现银行利润与传统的集中程度有显著的关系。Allen(1995)研究美国银行的数据发现,更高的资本会产生更多的收益。David和Ricky(1996)以1989-1990年欧盟和非欧盟银行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随着价格成本的变化,在市场较低的集中度和较低的进入壁垒前提下,市场结构的变化将对银行利息差产生积极的影响。Asli等(1999)以1988-1995年80个国家的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规模较大银行资产占GDP的比率和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会导致银行利润率和利润额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比国内银行有较高的利润率和利润额,这一情形在发达国家正好相反。Abreu和Mendes(2002)发现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特定的因素有关,如利率水平、银行集中度、所有权的类型、贷款与资产的比率等。Allen等(2003)通过美国银行业的数据检验,发现公司治理理论能够预测代理成本的杠杆作用,进而影响银行的绩效。John等(2004)通过对欧洲银行20世纪90年代的利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每年银行盈利规模的持续性或系统性是相对弱的,其中表外业务对于英国银行的资产投资组合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Joseph等(2013)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发现以分支机构作为研究银行绩效的基准点效果是不显著的。

国内研究商业银行利率对盈利的影响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银行业的利差及影响因素的角度研究。周开国、李涛和何兴强(2008)通过观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随着各年份的变化情况,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平均净利差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赵旭(2009)基于中国银行业1998-2006年财务数据,发现中国银行业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且偏高的水平,并呈现上升态势,这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二是研究利率与银行盈利能力增长的相关性。郭小群、杨剑波和彭本红(2010)以2006-2008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持续性与净息差正相关并呈现上升趋势。银监会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工作小组(2012),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国外商业银行转型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压力及难点,提出商业银行价值可持续增长的应对策略。陆静、阿拉腾苏道和尹宇明(2013)对1997-2010年中国144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除了与银行特征有关,还与金融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相关,其中存贷款基准利差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三是研究央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资本及利润的影响。明黎(2005)对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研究,认为短期内对银行业的影响不大。侯荣华和张洋(2010)研究发现,银行资本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影响经济中的基础利率水平和最终产出。赫国胜和王宏(2012)以2006-2010年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南京银行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中央银行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已经上市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业务管理、组织效率和风险管理一定的条件下,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影响其盈利增长的程度,从而达到促使其盈利模式转型的目的。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指标选取

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以财务指标作为评价其盈利的主要来源,并在综合考虑业务管理、组织效率和风险管理三个维度的前提下,重点测度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调,对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程度。具体指标选取及假设如下:(1)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的增长率作为因变量,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增长能力越好。(2)一年期贷款利率(LR)作为自变量,代表利率非对称性调整,该指标越高表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越多。(3)一年期存款利率(DR)作为自变量,代表利率非对称性调整,该指标越低表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越少。(4)成本与收入比(CIR)作为控制变量,代表银行的业务经营质量,该指标越低表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越合理。(5)人力投入回报率(ROP)作为控制变量,代表银行的内部组织效率,该指标越高表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有效。(6)资本充足率(CAR)与总资产(TA)的乘积作为控制变量,代表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该指标越高表示中小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越强。

(二)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业务管理、组织效率和风险控制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对其盈利能力增长的影响,从而考察其盈利模式。根据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相关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代表第n家商业银行在t时期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的增长率;n代表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等11家中小型上市银行;t代表季度时间,年跨度为2008-2012年。

(三)样本选择

2012年12月底,中国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银行已有16家。这些银行既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也有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涵盖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绝大多数类型,其总资产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5.44%,因此上市银行可以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代表①。同时,按照人民银行资产总量划分的标准,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外的11家银行界定为中小型商业银行。

中国从2008年金融危机调整存(贷)款利率后,2010年重新开启利率改革的进程,至2012年年底五年时间存款利率调整了11次,贷款利率调整了12次。为了准确和及时反映人民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前后对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这些银行2008-2012年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各家银行的数据资料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以及各家上市银行年度报告。

从利率期限结构来看,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利率调整最常用的指标,也是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盈利状况的主要利率,因此本文仅对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非对称性调整的情况进行考察,暂未考虑其他期限基准利率变动情况。由于研究期间内中国存(贷)款利率变动比较频繁,为精确测度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对季度中存在调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某季度实际存(贷)款利率水平;表示某季度第k次调整后的存(贷)款利率;表示某季度第k次调整后的存(贷)款利率存在的天数;T表示某季度的总天数。

根据该公式,对于2008-2012年季度中存在人民银行调整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对未调整的存(贷)款利率仍使用人民银行给定的利率值,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四)实证检验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按照模型的设定,分别利用EViews7.0软件对中国11家上市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整体16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豪斯曼检验。表2和表3显示,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和16家商业银行的豪斯曼检验统计量分别为14.6860和28.9312,其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均拒绝了模型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的原假设,因而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设定模型,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和16家商业银行的固定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别在表4和表5中予以列出。

(五)结果分析

本文考察的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对其盈利增长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对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有显著影响,由表4和表5结果可知,存(贷)款利率变动1个单位,会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产生-4.744 8(4.3553)个单位的影响,对16家上市银行而言,会产生-4.1310(3.8000)个单位的影响。这两类商业银行相比,11家中小型银行在加入5家大型银行后,存款利率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的负向影响降低了0.6138个单位,贷款利率的正向影响也降低了0.5553个单位,说明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存款利率较贷款利率的影响又更为显著。

第二,成本与收入比对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变动1个单位,会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产生-0.0808个单位的影响,对加入5家大型商业银行后的16家商业银行也会产生-0.0804个单位的影响,说明中小型商业银行2008-2012年对成本支出控制较好,获取收入能力持续增强。人力投入回报率作为控制变量,对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和加入5家大型商业银行后的16家商业银行盈利均有较小的负向影响,而且影响程度较为接近,其变动1个单位,均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产生-0.0015个单位的影响,说明两类银行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均较为重视,差异性不太显著。

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总资产的乘积作为控制变量,对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变动1个单位,会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产生0.282 3个单位的影响,对加入5家大型商业银行后的16家商业银行也会产生0.2434个单位的影响。说明资本充足率和总资产的交互影响,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要高于16家商业银行0.0389个单位,说明其盈利更容易受到资本规模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积极进行增资扩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体来看,本文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角度,考察人民银行存(贷)款利率非对称性调整对上市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影响,实证发现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对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存款利率的负向影响较贷款利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成本与收入比和人力投入回报率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也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资本充足率与总资产的交互影响为正向。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小型商业银行要适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有效应对存(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利率定价机制。要根据自身经营实际,建立利率定价机制,如在资产负债业务中,规划好信贷业务的规模和质量、存款业务的期限和成本以及各类业务的增长比率等。同时健全利率管理体系,如确定定价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层级设置以及追踪考核机制等,有效管理业务品种错配和由此引起的利率风险。二是优化业务经营体系。要从单纯的存贷款模式转向存款贷款模式、市场交易模式、价值管理模式并重的新型经营体系。要重点发展市场交易模式,通过充当交易中介,以突破资本约束,做大做强做精业务。要加快发展价值管理模式,通过充当信息中介,消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和经济发展需要。三是调整业务风险偏好。要改变传统的贷款集中投向大客户的信贷模式,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中小型企业、“三农”领域和消费领域,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要适度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容忍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四是拓展金融资产业务。要发展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在满足个人客户对资产保值增值需要的同时,在金融资产的发行、持有、交易等环节支持企业客户,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①具体包括:工商银行(ICBC)、农业银行(ABC)、中国银行(BOC)、建设银行(CCB)、交通银行(BOCM)、平安银行(PAB)、浦发银行(SPDB)、华夏银行(HXB)、民生银行(CMBC)、招商银行(CMB)、兴业银行(CIB)、光大银行(CEB)、中信银行(CITIC)、北京银行(BOBJ)、南京银行(BONJ)、宁波银行(BONB)。

标签:;  ;  ;  ;  ;  ;  ;  ;  ;  ;  

利率不对称调整对中小银行利润增长的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