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融合教育论文

浅谈学前融合教育论文

浅谈学前融合教育

毛冰萌

摘 要: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有身心障碍的幼儿与普通幼儿同处一间教室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活动。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能够为有身心障碍的幼儿提供有别于隔离环境的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幼儿园应当根据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及其学习能力,通过灵活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以保证让特殊幼儿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

关键词: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融合教育

一、 融合教育的起源

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宣言,其中提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这就是最初的融合教育。这种教育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具体指的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儿童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并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最初,融合教育只是一种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安置和教学策略的建议。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近十几年来融合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和策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旨在促进正常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人权意识、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以人为本等思想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一种体现。

内部控制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通过前期的经验累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判定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风险处置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因往来款项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国的学前融合教育起步较晚,为学前儿童提供教育这一设想是于1989年才被国家教委提出的,当时的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特殊教育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学前教育”。而时至今日,相关的法规政策等还是很不健全。我国的托幼机构在对特殊幼儿开展教育时所遵循的政策法规只有一项,即1994年7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发展障碍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

融合教育这一理念之所以会被提出来,是因为人们意识到特殊教育机构缺乏严谨的课程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同时很多时候大众又对轻度残障者的教学与普通班教学区分不明,而特教师资训练也不足以应付特殊学生的需求。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融合教育的含义正是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和维护其可接受水平的学习机会。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普通学校应该引导他们参加能满足其需要并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

二、 学前融合教育的优势

学前融合教育体现了对各类幼儿,包括特殊幼儿人格的尊重。融合教育的观念从提出至今,已经使世界各地无数特殊儿童受益。学前融合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特殊幼儿的语言沟通,提升其学习能力,还能提高特殊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促进特殊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采取具体措施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北京从2007年开始在18所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实验;上海各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了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的指导工作;四川新津、双流等地近年一直在深入、系统地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工作。学前融合教育正在缓慢而有力地发展,这种发展正在为越来越多特殊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由于注水系统只有增压泵出口每天进行注水水质的监控,在注水系统水质发生变化时,不能根据每个设备的处理效果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情况,所以在案例中,油田采用了鱼骨图分析法,从设备、操作、化学药剂、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析,共找出影响注水水质变化的因素20条,并制作了鱼骨分析图[3-6]见图 2。

三、 我国融合教育的现状

的教师并不了解融合教育,有些人几乎对融合教育一无所知,这都说明我国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宣传和实践不够。尤其是在学前融合教育部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然而,我国的学前融合教育远远缺乏应有的支持性人员。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幼儿随班就读点”,但一般该点设在正常幼儿园内。特殊幼儿在进入普通幼儿园以后,其教育完全由普通幼儿园负责。学前融合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指导方针和理念指引,每个幼儿园的自由度较大,幼儿园课程的设置与融合教育的要求并不能完全相符,从事特殊幼儿教学工作的幼师很多也并没有特殊幼儿教育经历。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其文明程度就体现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程度。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应的需要教育的学生人数相当大,所以我国教育事业实在是任重道远。而对于特殊教育,更是面临巨大挑战。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一体化”“回归主流”等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传入我国,特殊教育专家开始介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并开始了将残疾儿童安置到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的实验。这便是融合教育在我国本土化的主要模式——随班就读。它不但“有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更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提高”。

融合教育提倡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并不是要求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必须进行完全一致的活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特殊幼儿的活动进行安排。如果有的特殊幼儿只是需要老师稍微多加照顾就能跟班上其他幼儿一起活动,那么这种特殊幼儿就可以全天在普通班就读;比如有的特殊幼儿需要康复训练,那么他可以半天接受康复训练,另外半天和普通幼儿在一起学习与活动。由此可见,学前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提供了与普通幼儿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特殊幼儿作为幼儿中的一类,也将受惠于此。学前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将来的工作、生活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等方面都积累了最初的经验,这将对特殊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

赵琦美与祁承烨生年几乎完全一致,是完全同时代的人,其去高儒、黄省曾也只是几十年的时间,但两人的目录书里却出现了三种康集版本。

四、 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展望

我国在校的残疾儿童36.47万,随班就读为24.15万,占66.25%,据2002年的高校名单和专业目录,全国84所师范院校,共11所开设特教课程。6所直属师范大学,只有2校设有特殊教育系(所),5个学校有特教专业。尽管我们国家正在试图采取多种途径培养特教专业人员,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特教专业人员匮乏的现象。还有大部分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专业

2.4 两组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B组的咳嗽缓解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在我国推行融合教育首先面临的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尽管融合教育在我国已开展了近10年,但仍然有人持疑惑或者反对的意见,还有些人虽然赞同却不愿实施。他们认为将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与正常学生放在一起学习,会严重影响正常学生的学习,甚至有人认为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教育是徒劳的。

在我国推进融合教育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对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挑战。融合教育的发展已经使传统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体制开始逐步从二元制向一元制靠拢,国际上的特殊学校也在逐渐减少。特殊学校面临思想转轨和专业调整等问题,普通学校更要面临新的教学情况和新的教育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融合教育,并且相应地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我国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开展“随班就读”的规定,并进行了大规模“随班就读”的实践,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随班就读”的经验,正在逐步形成以大量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教育格局。“随班就读”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也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虽然这种教育形式不是融合教育思想的全部,但它却为融合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有利于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做出大量的努力。

虽然我国推行学前融合教育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未来,我们的每一个幼儿都必将受惠于学前融合教育。

参考文献:

[1]蒋玲娟.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6(28):37-38.

[2]余喆,郑薏苡.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热点,综述[J].幼儿教育,2014(9):37-41,46.

作者简介: 毛冰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  ;  ;  

浅谈学前融合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