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_黄雯佳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_黄雯佳

山东省单县国有高韦庄苗圃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这其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满足当代及后代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紧接着讨论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存在的有关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而当时其被提出的领域正是林业资源领域。林业资源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支持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在当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环境与经济发展连接在一起的重要桥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质量,同时提高管理部门的能力水平,提高森林经营的创新意识。本文先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出发,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14年的相关资料可知,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较为短缺,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缺林少绿同时生态极其脆弱的环境当中。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远远低于该水平。人均森林面积较世界水平低出75个百分点,而人均森林蓄积则低出世界水平约86个百分点。总体来讲,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小,质量低,同时分布不均匀,且面临着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201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年的森林资源增加量较上一年相比,减少了40个百分点。全面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1.2 我国林业的历史和发展

回顾我国林业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国的森林资源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到1978年,该阶段我国的林业仍以传统发展方式为主,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原始森林被采伐一空。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92年,该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对林业的健康发展进行探索,进行了林业改革。改革过程中提出了“稳定山权和林权、划建自留山、确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权三宝”。然而,改革目标不够明确,改革执行不够科学造成了林业改革的质量不高,改革的速度较其他部门也不容乐观。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该阶段由于世界范围内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21世纪议程》的签署和《林业行动规划》的制定,我国的林业发展也逐渐走上了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近几年,我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林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制定更新更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政策理念也由传统的木材生产为主,发展到森林经济与生态共同建设,最后转变到生态建设优先的道路上来。在有关政策制定上,也不再仅仅以政府为主导方,而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邀请全社会的讨论和参与,并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法制化体系。

2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对森林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方式,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正常的生态进程,使森林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其产品和环境功能的需要,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目标,即实现森林的经济功能,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获取森林经济的最大化;社会目标,即实现森林的社会功能,如提供就业,满足旅游观光等;环境目标,即实现森林的环境功能,包括储存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气候,治理荒漠等;发展目标,即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成就了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进步,提高了森林资源的总价值。

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保护效益原则、顺应自然原则、公益性原则以及节约利用原则。具体来讲,保护效益原则是基于森林资源对于维护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功能提出的。森林一方面能够对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储存,另一方面又深深的受到大气污染的破坏。所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效益的原则,推进森林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顺应自然原则是为了保证林业活动不伤害到森林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功能而提出的,要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保证其自然力,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必须避免破坏其稳定和平衡;公益性原则强调的是社会应对森林的公益性、福利性有所承认,森林在文化、精神以及环境方面的功能是社会共享的,也正是有这一原则,促进了全社会对于森林保护的积极性;节约利用原则,顾名思义,强调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要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利用率。

3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林业发展的投入与收益矛盾明显

要想进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要增加林业投入。这种投入既包括政府和社会对体制、科技和管理的投入,也包括了具体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曾经我国的林业管理采取粗放型经营模式,林业投入很少甚至没有,获得了较大的能源资源,却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破坏。当前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林业投入,就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投入与收益的矛盾。实际上,林业发展的收益不应仅仅包括经济收入,还应包括生态和社会效益,但这两种效益往往不能被林农充分的意识和理解,短期收益小,造成了林农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不利

近几年来,我国的法制体系越来越完善,各领域内的立法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当中,法制体系起着极其关键且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林业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方面也进行许多法律法规的制定。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关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于《森林法》往往知之甚少,甚至连一些林业工作者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理解也不够深入。

3.3 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从事林业开发与管理的工作人员约有二百五十万人,然而这些人中以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为主。缺乏高水平的林业从业人员,将大大放缓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在我国,许多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水平较低,道路交通也不够完善,通常是贫困闭塞的村民从事着林业保护和开发的工作。然而这些村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于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很少,工作中主要依靠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不会使用高科技的工具和技术。除此之外,林农往往由于信息闭塞,不能及时获取森林资源相关的市场信息,这也是导致部分地区林业收益不断降低的原因之一。

3.4 林业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完善

目前我国的林业管理机制仍然不够科学和完善,许多森林资源缺乏保护,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地区森林资源存在着几十年未被间伐和抚育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责权明确的林业管理体系。部分地区政府并未将林业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交给计提,交给群众,还常常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缩减工资、采购劣质防火设备等。群众没有监督和检举的渠道,林业各部门没有形成合作和互助的关系,基础设施落后,又缺乏民间的林业建设咨询机构,整个管理体系的效率很低。

4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对策

4.1 不断深化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要想提高林业管理法制化程度,就要进一步深化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培育一片健康的森林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而破坏一片森林可能只在一夕之间,相关部门需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得到充分的保障。另外,在立法方面,需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条款。林区干部要加强对林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学法和用法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对社会民众的宣传力度,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深入贯彻《森林法》主法律的同时,联合实施《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扩大法律的涉及范围。

4.2 采取森林区域化的经营策略

要想缓解林业发展投入和受益的矛盾,应当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采取森林区域化的经营手段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区域化森林资源的自身特点,分析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并以此得到的结论开展该地区森林的保护和开发。根据不同地区对林业经营需求的不同,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每个区域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且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以配套法律法规为保障,实现森林资源的区域化分类经营,最终达到提高林业工程质量,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3 建立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和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建立起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和机制。注意明确相关责任及权利,注重精简和优化,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不断深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系。相关领导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肩负起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加大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保障公众利益,确保民众的监督和检举权利。

4.4 增强公众对林业资源管理的参与度

与前面的公益性原则相对应,推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公众对林业资源管理的参与度。公众的参与能够推进不同政府部门、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参与决策活。具体来讲,林区居民有权利了解所在区域森林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有权利充分投入到森林的经济管理活动中来。政府应当加强对林区居民的相关技术培训,多多开展林业资源的知识讲座,提高林区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使公众有渠道、有技术也有能力参与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来。

5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人们将更加明显的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与制约。在所有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可以说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种循环经济体,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林业发展政策,建立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和机制,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连喜.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4):284.

[2]关春辉.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产业国际化[J].中国农业信息,2015,01(06):113.

[3]王育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05):48.

[4]刘建平.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5,02(06):64-65.

论文作者:黄雯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_黄雯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