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索论文_翟飞,侯东红,景国明

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索论文_翟飞,侯东红,景国明

1.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河南郑州 450051;

2.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河南郑州 450051;3.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河南郑州 450051

摘要:电力施工企业指的是集建筑、送电、变电施工以及调试为整体的企业,其具有施工难度大、季节性强的特点,且属于高风险、野外作业。由于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种类多、管理难度大、使用频率高,因此要对其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进行探索。本文将就电力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 引言

电力施工企业风险高,一般是野外作业,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特别是目前很多电建施工企业都走出国门到国外从事电站项目建设,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更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给机械设备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文章针对目前电建企业出现的机械设备管理的新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类企业参考。

2 施工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机械设备自身隐患

机械装置无论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都存着一定的危险性,不管是正常的工作状态,还是非正常的工作状态,或者时非工作状态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据相关数据表明,电力施工机械设备自身所具有的安全隐患在整个机械设备中所具有的安全隐患占有的比重超出了1/2,因而这就表明,电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总体而言,电力施工机械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分别是:①机械设备自身的缺陷;②机械设备的破损;③机械设备的老化;④未能够对解析部件进行必要的保护;⑤将隔离区域以及机械漏电区域设置在运动部件跟人体之间。而以上各种安全隐患都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2.2 施工人员问题

电力施工企业中的人员隐患指的是施工人员在经过违章的操作后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经研究证明,电力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由于其专业知识不规范,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与相关规章制度相违背,发生安全事故。据调查,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隐患占所有安全隐患的1/3。因此在电力施工工程进行准备前,首先要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其本职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并通过提高其安全意识以减少违章违规的操作,从而遏制人为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2.3 其他因素

电力施工企业中不仅存在着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隐患,人为因素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隐患,还存在着各种环境因素、气候以及天气等外在因素等。例如安装和架设机械设备时,工程所在区域周边的环境也会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造成影响。

3 施工机械和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科学管理

为确保施工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施工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总结设备管理经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供、用、管、养、修、报废等管理,均要做到有制度可依,形成一系列的成熟的设备管理制度,为施工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网络,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设备管理专职机构各岗位要建立细致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岗位间的工作接口关系,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模式。设备管理的兼职机构及人员在业务上受专职机构领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确保设备管理网络的有效运转,确保各级管理责任的落实,使施工设备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对施工设备的资产台账管理、机械费用计提、调度管理、统计管理、单机核算、机械配件管理可实行模块化管理、目标化管理;对机械设计、大件吊装方案设计,可运用了三维技术、CAD绘图、有限元计算等先进手段,先进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相融合,可以实现设备参数化、模型化,吊装方案更优化。

3.2 推进施工设备的量化考核、“目标化”管理,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施工装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施工设备费用是构成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较大的比重,因而通过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来提高施工设备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施工设备的技术状况、装备效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对此,施工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从生存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考虑把公司施工设备固定资产资产保值、增值率、施工设备装备规划,设备事故等重要机械设备管理指标,列入公司总经理任期目标,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事故频率等年度经济技术指标目标列入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同时,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设备管理机构设置、管理网络建设、现代化管理设备及管理手段的应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3 机械设备的购置、更新和日常管理

机械设备的购置、更新和日常管理(1)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进行选型和定型,即:注重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确保设备经济合理。机械设备在安装后,要对其进行验收,待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在固定资产中纳入此项设备。(2)对于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不适应的一些设备,要在通过技术论证后,向有关部门申请,对施工技术进行改造,以便实现安全使用、提高施工效益,确保技术稳定的目的。(3)经调查研究表明,对现有机械的技术状况以及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正确的把握,并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将性能和安全性较差,能耗较高,且不便于修理和改造的一些设备进行替换,同时注重提升施工技术。(4)初次安装使用新购买的机械设备时,使用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产品的实际性能,以及即基本性能结构有所熟悉,并对操作规程和安装拆卸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际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所熟悉。安装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监护工作,待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进行使用。

3.4 将经济管理与施工设备管理相结合

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是为了发挥它最优的经济效益。要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认真研究施工机械设备。长期规划分析电力基建市场和现有设备状况。合法出让高费用成本、长期闲置和落后性能的施工机械,及时回收资金并置换出新装备,技术改造一些较少投入的施工机械。改善施工机械的设备结构。施工设备的选型,会影响到施工机械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要侧重于施工设备前期管理,坚持多方搜资、技术论证,比较设备的转移成本和运行维修,分析和预测远期的经济效益、周期使用成本,让施工设备选型更为科学。新项目要尽量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全面预算、比较施工机械的安拆费、转场费和设施费,减少施工机械的安拆、转场和费用支出,以此控制好施工设备使用的总费用。对燃料消耗、配件消耗、故障维修和日常保护,需落实到每台设备上,控制燃料动力消耗和配件消耗。配件倡导零库存,逐台统计每月消耗,并以单机管理进行考核,落实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大幅度提高施工机械的投入产出效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以及运行的好坏,不但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还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消除实际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则需要树立安全的管理意识,采取正确的安全管理措施,将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确保施工能够开展的顺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施工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钰斌.有关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168.

[2]蔺金萍.浅议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视界,2016,02:278-279.

[3]陈文菲,陈文玉,周聪.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试验与安全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7:156.

[4]戴盛盛,徐钟波.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16-17.

[5]霍鹏.安全性评价在电力一次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30:375.

论文作者:翟飞,侯东红,景国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电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索论文_翟飞,侯东红,景国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