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工作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07)08-0061-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着重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逐渐发挥出独特优势,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 无意识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无意识属于人的非理性方面,是一种潜在于心底而未被主体自觉地意识到的一种心理过程。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讲,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按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的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组织活动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验,使受教育者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无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无意识心理学理论。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领域的整体复杂活动,构成了人们全部精神活动过程。人们意识到的仅仅是人的整体精神活动中位于心理表层的一个小部分,即显意识,而人的大部分精神活动则存在于心理的深层,往往意识不到,属于无意识范畴。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也已经证明,无意识认识不仅广泛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之中,而且在人的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一般认为,无意识教育具备以下特征。
(一)依附性
从无意识的生理基础来说,无意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人的大脑皮层较弱的一种兴奋,是第一信号系统没有同词语自觉联系起来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因此,无意识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总要依附于一定的客体或活动,即载体。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意向、内容正是依附于这些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对受教育者发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积极而健康的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2] 无意识教育的这一特点,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精心选择和设计载体和媒介,精心组织活动,让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身体力行,从中陶冶情操,树立信念,培养意志。
(二)愉悦性
情感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愉悦是人类最主要的、最普遍的正情绪,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最有价值的情绪,是发展人的认知能力的动力。在这种愉悦的情绪状态下,人的认知就显得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创造性思维活跃;相反,在焦虑、郁闷、紧张等负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就凝阻,反应迟缓,缺乏创意。无意识教育就是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联想,通过教育者精心设计和选择的客体或活动,不时地引发受教育者的正情绪,抑制、弱化负情绪,从而打破负情绪、逆反心理与教育效果不佳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情、知、信、行之间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优化的效果。
(三)潜隐性
无意识教育不同于有意识教育那样直述道理,正面说教,而是通过设置和优化一定的环境,或者组织一定的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对活动的兴趣关注,并在其间产生情感体验,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教育对象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不知不觉地融入受教育者的心灵,寓教于不知不觉之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从而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这种潜在的教育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感觉到,但它确实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
二 无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
无意识教育可以淡化教育的痕迹,消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个体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和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陶冶,有效弥补了有意识教育的不足,有着有意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意识教育是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视最为常见的方式,有意识教育采用正面“灌输”与说理,使受教育者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政治素养。这固然是重要和必须的,但在实践中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心理学实验证明,劝导性的教育如果劝诱性太明显或强度过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于是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无意识教育的潜隐性能够使教育对象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情况下进入教育者所精心构筑、精心营造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之中,在陶醉、愉快、兴奋等情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因而很少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二)能够有效地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无意识教育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教育者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教育就会按照教育者的意向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进行。一是无意识教育的渗透性特征决定了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走向课外,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覆盖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二是无意识教育的愉悦性特征可使教育始终伴随学生情感体验全过程。因为愉悦的情感反应一直都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无意识教育通过反复地从愉快情绪中获得满足,最终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定势倾向”,使学生在愉悦情感体验的全过程都产生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从而使无意识教育覆盖学生情感体验的全过程,增强学生个体进行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前的青年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等特征日益明显。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其参与教育的热情,影响教育的的最终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民主化的形式对多元化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无意识教育讲究引导受教育者在一定的生活环境、组织活动和文化氛围去感受和体验,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这体现了对学生参与权和选择权的尊重,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活动参与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无意识教育是无讲台教育,整个过程看不到“一鸟入林,百鸟静音”的硬性灌输,讲究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满足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意识。
三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无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有意性原则
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无意识的,但对教育者来说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无意识教育绝不是放任自流。那种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的所谓无意识教育,与没有教育毫无二致。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把看似零散的、无序的各种无意识教育活动整合起来,指向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做到在无意中贯穿有意,平淡中蕴涵深刻,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深受教育。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精心选择载体、精心构筑环境、精心营造氛围,融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引发受教育者愉快的积极情绪,抑制、弱化消极情绪,达到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增强教育效果。
(二)方向性原则
无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穿于无意识教育之中。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无意识教育要坚持方向性原则,也是由无意识社会心理的社会功能的二重性决定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当积淀于社会心理无意识深层的合理性、创造性等积极因素成为人的普遍意识时,人们的思想行为也会自发地无意识地与客观规律、社会规范及社会条件相吻合。此时,无意识社会心理对社会的作用就是积极的无害的。如果沉积于人们无意识深层底蕴中的消极因素得不到改造,就会盲目地规范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时,无意识社会心理的社会功能就是负向的。所以,积淀、焕发、升华人的社会无意识中的积极因素,抑制负面因素,无意识教育责无旁贷。
(三)结合性原则
我们强调无意识教育,并不是说有意识教育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无论何时何地,有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无意识教育所无法取代的。离开了有意识教育,青年学生不可能真正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不可能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铸就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意识教育不仅为无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无意识教育的效果也需要有意识教育去巩固和深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广大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呈复杂化的形势下,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无论是选择有意识教育还是选择无意识教育,都不可避免地会削弱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提倡把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各自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做到外部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单向教育和双向交流相结合,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相结合,“正骨强筋”和“活血化淤”相结合,原则的坚定性和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3]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开放性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园学生受社会信息的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大学生接受信息、认识事物和观察问题不再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他们迫切要求了解新鲜的外部社会。教育者只有不断拓宽视野,及时掌握整个社会的信息,才能掌握无意识教育的主动权。首先,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大课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坚持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积极学习借鉴无意识教育的理论和经验,有分析地吸收国外在无意识教育方面成功的做法和可取之处,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有意识教育。最后,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的特点,实现开放式的无意识教育渗透。使德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
四 无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
如何发挥无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使它更好地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尚主体人格感召
事实证明:真理与高尚的人格结合,真理就会成倍地放大;真理与低贱的人格结合,真理本身会大大地贬值。《意见》也明确指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带头实践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追求和树立高尚的人格。首先,要身正为范树榜样。
其次,要坦诚相见寓真情。无意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感情共鸣。因此,我们对待受教育者必须以诚相待,表里如一,绝不能以诈相欺,愚弄学生。[1] 最后,要讲求语言艺术。开展无意识教育不是不要语言,语言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运用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激发情趣,开拓思路;运用得不好,不仅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会破坏整个无意识教育的既定内容和方案。
(二)先进典型教育
由于人们普遍有推崇榜样的心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竞争性,因而无意识教育往往能收到有意识教育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当前,要重点按照《意见》中所明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大兴挖掘典型、学习典型、宣传典型之风,让大学生得到熏陶、受到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努力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三)校园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员工创造并共享的一种价值观念、学校精神、品德品质、规章制度、组织情感和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使命的组织文化。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理智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调节学生行为、美化学生人品、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征、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一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创业讲座、参观革命圣地、爱心捐助、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各种活动。让这类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需要,陶冶思想情感、优化智能结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活动参与中受到启发、教育与培养。二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4] P43因此,要着重抓好自然环境(硬环境)和精神环境(软环境)的建设。要让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肃穆的广场、古今中外的名人塑像、迎风绽放的花卉等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来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情操,铸造学生美好心灵。要让和谐共处的人际环境、文明高尚的言谈举止、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等“软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四)大众传媒引导
大众传媒一般主要指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强,内容丰富,传播快捷,信任度高五大特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舆论载体、信息载体、文化传播载体和一种主要的文化存在方式。这种文化存在方式对每一名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真、善、美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旗帜鲜明地向学生昭示提倡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真正做到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凡是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舆论,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舆论,有利于弘扬正气的舆论,都要积极予以宣扬和支持。反之,则要大力鞭斥和揭露,毫不留情地与之开展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