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随访系统用于体检后追踪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吴晗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体检后的追踪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5月至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65例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价,利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结果:追踪干预后,体检者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升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和疾病检出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在体检后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有助于提高受检者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检;手机短信;随访系统;追踪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79-02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短信成为网络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1]。医院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可以与患者打破在交流上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从而借助信息平台让诊疗室走出医院,更有助于对出院后患者的系统管理。2014年5月至7月,我院体检中心运用这一系统对体检者展开体检后的追踪干预服务,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4年5月至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65例公职人员作为追踪对象,其中男性274例,女性191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49.2±5.6)岁。追踪干预1年后,2015年再次组织465例公职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对象均经体检编号和身份证一一核对、确认,追踪干预前后参加体检的体检者均为同一人。

1.2 方法

1.2.1体检资料 体检者体检前填写健康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常规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追踪干预前后的仪器设备及操作者固定不变;可疑恶性病例及时追踪上报,组织科室专家进行会诊和治疗;既往疾病和新发疾病进行复查,需要诊治的病例予以健康指导,并建立数据入档。

1.2.2追踪干预

(1)组建追踪干预小组,成员共12名,1名主任医师担任组长,另外包括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各2名,主管护师7名。小组成员均进行专业培训,了解工作流程,熟练掌握体检者的健康教育及系统管理。初步进行体检者的健康和疾病风险评估,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

(2)设置并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系统设置:引进能够对指定号码进行短信自定义发送和批量发送的信息平台,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提取有关信息。利用HIS接口将体检资料导入医院短信随访系统,由专人负责操作和管理,主要负责定期随访、医患沟通、信息回复、疾病防治知识发送等工作。②短信平台应用:短信发送:通过医院短信随访系统,向体检者发送体检诊断信息,体检者可自行定制医院短信随访服务;知识库点播:体检者利用移动通讯工具可以主动点播医疗知识库内容;强化随访:检查结果异常的体检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复查,由总检医生通知体检者回院进行检查,并展开定期随访;沟通交流:组织医生对体检者发送的问题信息进行解答,追踪护士在体检后定期进行追踪随访,发送短信以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3 评价方法

追踪干预后,组织体检者填写干预前填写的调查表,检查、调查项目前后不变,通过两次体检及调查结果的对比评价追踪干预效果。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慢性病相关知识(血糖正常值、血压正常值、高尿酸血症概念、血脂异常危险因素)、不良行为(过量饮酒、吸烟、高盐饮食、缺少锻炼)和疾病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追踪干预前后,体检者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良行为改变状况、疾病检出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和3。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工作方式的转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亦有研究证实[2],饮酒、吸烟、不合理饮食及缺乏运动锻炼是慢性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积极参与体检服务,改变生活状态及不良方式,对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相关报道[3]对参与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体检后完全遵医的体检者为6.16%,提示体检后体检人群的遵医行为较低。调查报告指出:除欠缺疾病认知外,造成体检者体检后遵医行为差的因素还包括体检人群的轻视心理及行为等。院后追踪服务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其目的是调动其积极性,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健康效果。手机短信具有费用低、发布快、阅读率高、信息发送高效等特点,医院利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并联接体检系统,除可以定期提供随访功能外,还能借助知识库点播、医患沟通、强化随访等功能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以发送短信的方式向体检者传递健康理念、疾病防治信息,通过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跟踪干预,为体检者提供复查、就医等服务,引导其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及具体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体检者体检后的遵医行为及自身健康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较追踪干预前相比,追踪干预后体检者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升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和疾病检出率降低。说明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为体检者提供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体检后的追踪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医院体检中心应运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为体检者提供服务,通过个性化、针对性追踪干预的开展及强化,帮助体检者了解慢性病防治知识,引导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从而有效改善体检者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韩禄禄,叶爱琴,官林英等.手机微信随访方式对公务事业人员体检后高血糖跟进干预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102-104.

[2]王璐,周洁,杜雯等.以手机APP服务平台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维护的可行性分析及临床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22-24,25.

[3]吴珺,胡吉波,林爱娟等.利用短信平台进行体检前提醒在降低体检爽约率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5):466-467.

论文作者:吴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手机短信随访系统用于体检后追踪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吴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