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论文_卢群波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论文_卢群波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内镜微创手术,是吞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进食的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其临床应用广泛,然而术中操作或者护理不当,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为此加强对胃造瘘术的护理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作者主要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展开论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皮内镜术;胃造瘘术;护理方法

[Abstract]: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is a common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is the first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not intestinal self feeding within nutritional support,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but the operation or improper care,easily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and even cause death,to strengthen the care of stomach fistula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keyword]: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gastrostomy;nursing method

胃造口是在腹壁上作一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开口,造瘘管直接进入胃内,流质食物由胃造口灌入胃中,使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必要时胃造口也可作胃肠减压。鼻胃管(NGT)是一种传统的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以达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方法,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但其放置成功率较低,需在放射科进行,放置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危重患者,且有研究表明,高达4.4%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是由于鼻胃管引起的,且患者死亡率高达17%--62%[1-3]。近年来,经皮内镜下行胃造口术(PEG)已成为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首选途径。口腔、鼻咽喉部或食管及贲门部病变,不能经口腔进食,或吞咽困难及脑神经病变不能经口腔进食者均为胃造口的适应证。经皮内镜技术是一种需要人工营养支持的患者常用的安全、微创、效果显著的方法。自1980年临床应用以来,临床适应证不断扩大[4-5]。此技术在欧美得到迅速发展,在国内正处于发展阶段。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是微创胃肠造屡新技术,该项技术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主要适合用于各种不同原因而导致患者无法进食,且需要长时间给予鼻饲、昏迷的患者,主要多见于瘫痪、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根据大量文献报道,加强对胃造瘘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展开论述如下。

1护理要点

1.1心理干预:术前与术后都要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解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目的,尽量缓解他们的紧张与焦虑,争取得到理解与配合,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更快康复。

1.2术后评估状态:术后及时对患者生命状态进行评估,监测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尽量将口腔残余液体清除,避免误吸,保障呼吸道畅通[6];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并预估不易拔出的PFG管,合理采取腹带捆绑[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基础护理:手术无并发症的患者在术后3h便可实施胃肠营养;患者体外缓冲垫和腹壁应距离1--2cm,同时缓冲垫不垫辅料,避免伤口感染、受压及瘘管破裂;术后1周内每天都要对PEG进行检查,对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发红、硬结、渗液)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插管后几周会出现少许清亮渗液,为了避免感染与压迫性溃疡,每日对体外缓冲垫进行旋转;加强每日皮肤护理,局部皮肤采取生理盐水擦洗,管周皮肤用棉签清洁,及时将痂壳与渗液去除,保障局部彻底清洗及保持皮肤干燥[8]。

1.4造瘘管护理:造瘘管护理十分关键,①检查造瘘管固定,切勿过紧或过松,因为过松则胃内压增大,胃内营养液会随造瘘口反溢,造成四周皮肤感染;反之,若过紧则可能出现胃腹壁肌肉缺血或坏死。②管饲喂养护理。营养应合理搭配,根据病情与恢复情况确定,管饲液体的温度、量等都要以患者耐受为宜,4--5次/d,200--250ml/次,温度以37--40℃为宜[9]。分析原因在于过冷可能导致胃痉挛与腹泻,而过热则可能出现瘘管老化或变硬。给药与喂养前要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造瘘管,管饲完毕则协助患者坐位或半坐位;卧床患者需将床头抬高30°,持续时间不低于半小时,避免胃内反流对造瘘管产生阻塞;若为长期置管,则可能出现管道老化、渗漏等。

1.5并发症护理:①造瘘口肉芽组织增生护理:瘘管长期刺激或者胃内液体反流刺激等极易引发肉芽组织增生,可采取剪去增生肉芽组织并加压止血、消毒换药等方式处理,一般5--8d便可好转。②造瘘口皮肤感染护理:术中消毒不严、术后局部皮肤护理不佳均可能导致本并发症,有局部皮肤发热、伤口疼痛及严重腹壁蜂窝组织炎等。应对患者术后造瘘口皮肤进行观察,看有无红肿、热痛等,应及时更换,保障瘘口皮肤干燥。若出现后实施消毒换药及抗生素治疗,一般3--4d症状可缓解。③胃内造瘘口出血护理:术中切口较大或造瘘口穿过腹壁后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造瘘口出血。确诊后及时采取钛夹缝合止血,同时禁饮禁食,1d后进行胃镜复查,若依旧有活动性出血则需进一步处理。

2对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后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不仅可以提高胃镜下胃造口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同时还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10]。(2)采用较细的带水囊型的胃造瘘管,并发症较少,每周换一次无菌注射用水,可对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提高,使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保证了患者的营养需求[11]。(3)对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后患者肠胃护理和腹泻护理,可以避免引流液倒流引起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保证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

3小 结

综上所述,经皮内镜胃造瘘术是维持肠内营养的首要选择,其操作时间短,费用低且创伤性较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积极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如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准备,术后的饮食护理、穿刺点护理及造瘘管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预后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需要注意,心理护理需要贯彻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术后应该继续根据患者心理变化进行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身心痛苦,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这些都有待在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刁艳青,汪志明,王震龙,等.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5):309-310.

[2]王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3]易静,李美霞,李翠红,等.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3-34.

[4]吕成倩,吕志武,王新红.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良性食管瘘患者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50-51.

[5]桂培根,张凯,吴正茂,等危重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4):395-397

[6]蒋利丹,赵茜.经皮胃造瘘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8(9):810-812.

[7]吴俊洁,季晓晓,徐雪和,等.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3):1236-1238.

[8]何小琼,刘晓文.高位空肠破裂行隧道式空肠造口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11(2):149-151.

[9]罗雪.腹腔镜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16(41):183.

[10]陈晓飞,陈朔晖,徐建仙,等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儿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81-383.

[11]李培,黄迎春,张晓薇,等 . 经皮内镜下胃 / 空肠造口管护理会诊的做法与体会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9):66-68,71.

论文作者:卢群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论文_卢群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