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论文,协调发展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以单纯追求GDP增长为中心的旧的发展观所带来的社会弊端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广泛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学者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概念、指标体系、测度、调控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试图通过本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从发展的最终目的出发,叶文虎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1]从系统存在条件分析,牛文元把可持续发展解析为内部具有密切联系的五个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认为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五个子系统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2]从系统要素的关系角度观察,系统理论工作者认为经济社会系统要素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复杂联系,从而使系统成为各种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每一要素的变化都要受到其它要素的制约,都会影响其它要素的变化,经济社会协调的目标就是使经济社会要素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3][4]从系统的整体效益分析,学者们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博弈和调整,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从资源的配置角度出发,学者们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6]有的学者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研究,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从协调—不协调—协调的不断循环发展过程,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系统要素的动态平衡。[7]社会学家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公平与公正。[8]

目标表述的多样性使协调发展的内容呈现层次性、复杂性的特点,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要素关系问题是联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纽带,只有系统要素的关系得到合理、及时的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同时实现。

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指标体系。牛文元等人根据系统学原理,采用了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体现了“发展、协调、持续”的可持续发展本质,提出“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9]

基于PRED协调的指标体系。以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指标体系为代表,该指标体系强调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是关键,科技进步和教育是动力,该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每大类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六要素,考虑了六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10]

基于区域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毛汉英将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部分。[11]此外,曹利军、李莉对城市发展进行系列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12]凌亢构建了能够反映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13]

基于社会学概念的指标体系。吴海建通过具体的统计指标量化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建立了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丁元竹将经济社会指标分为社会发展指数的指标和传统弱势群体指标,社会发展指数包括社会组织、国际化、失业与就业、消费、经济、环境、体育、科技、教育、卫生健康、人身安全、房屋、治安、家庭团结等15项内容;传统弱势群体指标包括妇女状况、低收入群体、儿童状况、青年状况、老龄人口状况等5项内容,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8]

我国“五年计划”指标体系。我国在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五年计划”指标体系。在“六五”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分为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包括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包括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科技教育指标。“七五计划”以后,增加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标。到“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较以前更全面、更合理,实物形态的物理量指标越来越少,而表明技术进步等知识形态的指标越来越多,更多强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潜力。[14]

从目前获得的文献分析,目前很少有专门建立的协调发展指数。有人主张建立协调指数,也有人反对,他们认为过度重视指标的作用会使人们抓不住主要矛盾,本末倒置,甚至陷入各种陷阱。

三、经济社会发展演化和调控机制的研究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演化方式。一些学者认为自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化的主要途径。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演化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它是自然界各个子系统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有效利用资源、物质和能量利用率较高的循环方式和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失调的原因就是人类没有遵循自组织发展的规律,例如环境的恶化是由于污染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耗竭是由于资源的消耗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协调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动态调节将系统的演化转变为自组织。[15][16]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肖广岭从反馈机制出发,认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反馈调节机制,而要建立有效的反馈调节机制,关键在于形成畅通的反馈回路,通过这个回路,各个部门、各个行业能够依据行为后果自动调节下一步行动。[17]张学文从调控手段出发,认为调控主体通过一种或多种调控手段,用适当的调控力作用于系统构成要素和相关变量,使系统功能状态向调控目标逼近。调控手段分为政策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和技术手段等。[17]

自组织理论证明了经济社会演化的一般规律,然而要素性质和数量层次的复杂性决定了系统自组织规律的复杂性,个体的发展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规律如何区别,如何认识和把握它们的发展规律本身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从作用结果来看,调控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调控适度,促进协调,如果调控不力或过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多种相互交织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协调发展的真正机制应是因时度势,因地制宜。

四、目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需求。它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共赢,改变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为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和实践指导。

从生态经济学、人类社会学、生物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学、系统学、政治体制等多学科角度对协调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深化了人们对协调发展概念的理解,同时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其研究方法与成果可以为其它相类似复杂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内涵、原理和运行机制的探讨可以为研究其它领域的协调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发展的思想。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虽然很多,研究的内容涉及的面很广,但多集中在环境与经济、生态与经济、资源与经济和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等两个或三个要素关系的研究,而对整体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缺乏合理的分工与整合。

协调发展研究中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协调标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由于经济和社会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衡量和量化,而社会发展如何?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在专家评价的过程中,即使同一问题,协调标准差异也很大。

在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国内多是照搬外国的研究成果,或在此基础上增增减减,而它们多是不考虑发展阶段和条件的静态比较,由于经济社会指标带有强烈的政策性、地域性和时效性,因此不能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特殊问题。同时,指标过于繁琐,给收集数据带来很大难度,也降低了研究的可操作性。

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时变系统,存在时间延迟和反馈回路,只有建立有效的畅通的反馈回路和反馈机制,才能促进和把握协调发展,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时间延迟和反馈分析,因此需要不断完善。

协调发展的目标强调经济社会整体最优或多目标的优化和要素协同配合,而当前的研究没有充分重视,而仅仅局限在某几个合成量的简单比较。

2.研究的展望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所研究的社会的概念和内涵。经济—环境、经济—生态、科技—环境等比较具体和容易把握,然而,社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比较宽广,很难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模糊的概念只能使研究无从入手,最后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因此只有将研究内容限定在具体范围,才能有的放矢。

由于人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区域之中,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立足点、起步点和落脚点,人们首先遇到的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区域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要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

多学科对协调发展的研究促进了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但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总结的协调发展原理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出现矛盾,需要对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和梳理,提炼出规范一致的协调发展原理。

标签:;  ;  ;  ;  

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环境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