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陆嘉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中抽取79例作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观察组在术后饮食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则单纯采取常规饮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食堂订餐率和饮食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管理满意度为95.0%,食堂订餐率是97.5%;对照组饮食管理满意度为82.1%,食堂订餐率是79.5%。上述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饮食管理满意度和食堂订餐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外科手术;术后饮食管理

本研究为明确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对79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并就术后饮食管理上分别实施品管圈活动和常规护理,现报道2组患者食堂订餐率和饮食管理满意度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79例外科手术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其均于知情状态下签订了同意书。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40例和39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26~74岁,平均年龄为(55.1±4.2)岁: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4例,高中15例,大学4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55.1±4.3)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3例,高中13例,大学5例;两组患者就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资料予以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指导、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食谱、鼓励并敦促患者接受食堂订餐等;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饮食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活动如下:(1)建立品管圈小组。选择高年资主管护理人员作圈长,再由圈长实施活动策划和质量控制,同时评估小组成员特征实施饮食管理项目;确立品管圈的名称是“健康营养圈”,意为保持营养充足平衡,早期恢复患者健康;(2)选定主题、设定目标: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品管圈主题是提升患者食堂订餐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回顾以往饮食宣教、饮食方案等中不合理处以及原因,并针对问题予以改正,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设定饮食管理目标;(3)具体饮食干预措施。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注重宣传健康饮食知识和食堂订餐的重要性,可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如播放视频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明确小组成员的护理职责,下达饮食医嘱后动态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和遵医行为,严格记录患者饮食变化;每日定时核对患者的订餐情况,纠正漏订和错订情况;组织小组成员开展饮食护理讲座,提升其对订餐工作、健康饮食宣教的重视度,制定相应奖惩方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②征询患者对食堂的意见、建议,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饮食谱,确保食堂饭菜价格合理、种类多样;③加强对喜欢自带饮食、外出就餐患者的饮食宣教工作,鼓励其尽可能选取食堂订餐,严格检查其自带饮食,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保证患者饮食安全。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患者的食堂订餐率;②发放饮食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医院所提供饮食以及影响饮食干预措施的满意情况,并以分值评估其满意度,总分35分,29分及以上是特别满意,22~28分为满意,15~21分是一般,1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饮食管理满意度=满意与特别满意之和/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c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饮食管理满意度

观察组饮食管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饮食管理满意度为82.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食堂订餐率

观察组食堂订餐率是97.5%(39/40),对照组食堂订餐率是79.5%(31/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是医院中以手术修补、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重要科室之一,其对患者造成的身体创伤相对严重,容易延缓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进程[1];而恰当的术后饮食干预可保障患者营养摄入合理,从而促使其快速恢复身体免疫功能,进而早期康复出院[2]。然而,就既往外科护理实践结果可知,常规饮食护理措施无法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部分患者往往因食堂餐价格昂贵、不明白食堂订餐重要性、食堂餐口味较差、错过订餐时间等问题而不能遵医嘱接受食堂订餐,对其病情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3]。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工作场所相近或者具有互补性质的工作人员,自发组建工作团队,通过合作、商议等方法制定活动步骤,并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统计工具及时解除工作现场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饮食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促使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饮食问题,从而实施针对性干预对策,进而解决既往外科术后饮食问题,提升患者食堂订餐率,改善其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食堂饭菜质量的满意度,最终加快其康复进程。由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对术后饮食管理满意度较高,且食堂订餐率也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2]李建英,邓嘉,刘彦,等.品管圈活动在消化内科饮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80—82.

[3]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 杂志.2012,28(4):286—288.

论文作者:陆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外科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陆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