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为探究浓度为20%的噻嗪酮.毒死蜱在我们国家水稻拔节期喷药,对20%噻嗪酮.毒死蜱在水稻杆上和稻田水里的动态消解的残留情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结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16-2017年度在上海、湖南、吉林进行的20%的噻嗪酮.毒死蜱在水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研究得到了供试药中,噻嗪酮在种植稻田的植株和水中的消解产生的残留会随着采样期的延长而减少,测定得到的半衰期是1.5~5.2天和2.3~7.6天。同样农药成分中所含的毒死蜱通过检测,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残留量,随着采样时间的延长同样也是降低的,测定其半衰期为2.4~14.0天。
关键词:噻嗪酮;毒死蜱;水稻;消解动态;消解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供事的农药噻嗪酮•毒死蜱20%展膜油剂:
有效成分含量为20%的噻嗪酮.毒死蜱,此供试物中噻嗪酮占的比例为6%,毒死蜱占的比例为14%。
试验有效成分:噻嗪酮、毒死蜱。
供试作物:水稻
1.1.2水稻的消解动态田间试验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分别在上海,湖南,吉林三地试验田进行试验。试验田内设计为30㎡一个试验小区,小区处理重复3次来作为水稻植株的试验区域;在水稻试验小区旁选10㎡没有用过噻嗪酮.毒死蜱的空地,重复3次,保持小区内有5--6cm深的水层,来做稻田水的田间试验。处理间都要设保护隔离区,另设清水空白对照。稻田水的喷药日期按水稻植株喷药期一致。施药时期为水稻开始拔节,喷洒农药时施药浓度为126毫升制剂/mu,添加水量每亩50kg,喷洒农药一次后,分别在0天、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21天、28天去试验区域随机性多点采样品,不少于8到10个样点。采集土表以上植株全部,不少于2.0kg水稻样本,装入塑料袋中,粘好标签;稻田的水要舀取450ml装入专用塑料瓶中,做好标记。立即回到实验室后,用不锈钢铡刀对采集的样品铡成1cm以下的小段,拌均匀,缩分250g样本,装入封口塑料袋中,粘好标签;水稻的田水样品容器外擦干,直接贴上标签。于零下21--23的低温冷库内保存待检。
1.3 样品检测与分析方法
1.3.1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仪:岛津GC-2010,自动进样器,数据处理系统;
电子天平:购于岛津公司,型号是:AUY120的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取田间样品的电子天平,型号JY10002,精确度百分之一,是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出品.
精密移液枪Brand 50-200 uL,Brand 100-1000 uL;
其它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1.3.2试剂
噻嗪酮标准品:纯度达到98.5%;毒死蜱标准品:纯度达到99.0%,购买的商家是上海安普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氧七氯溶液(内标):在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用正己烷调配成可以使用溶液,它的浓度是50mg/L;
乙腈:HPLC级;氯化钠:AR;正己烷:农残级。
1.3.3提纯与净化
从低温冷库取出制好的样品,用1.3.1所给的称重天平称稻杆约5g、稻田的水样约10g,分别放到磨口250 mL的三角瓶中,加入移液器所量取的乙腈50.0mL,摆放在调速多用振荡器上振荡,计时30 min,国药集团生产的氯化钠称6-7 g,先放入抽滤瓶中,然后用真空泵抽滤,抽滤后盖上玻璃塞子,用手腕振荡1 min,然后放在0-5度的冰箱中静置30 min,使有机溶液和水呈现较好效果的分层,全取有机溶液于50ml硬质试管中。
1.3.4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气相色谱柱:DB-XLB,30m×0.25 mm×0.25μm
柱温:180℃→5℃/min→220℃→20℃/min→280℃(1min)
进样量:1 μL,不分流;进样口温度:280℃;进样时间:1min;流速:1.7mL/min;;压力:165.7kPa;离子源温度:230℃;I/F温度:300℃;检测方式:EI;检测电压:1.4eV;噻嗪酮定量离子(m/z):105;定性离子(m/z):172、305;毒死蜱定量离子(m/z):314;定性离子(m/z):258、286;环氧七氯定量离子(m/z):353;定性离子(m/z):355、351
1.3.5检测方法
试样中的噻嗪酮、毒死蜱用乙腈提取,提取液加盐层析,取部分上清液,转入氮吹管中,在氮吹仪内吹大约30分钟,用正己烷定容吹到样品近干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对样品检测分析,定量方法采用的是内标法定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两种农药成分的标准曲线
为获取噻嗪酮和毒死蜱的标准曲线,其操作流程为:移取一定量的噻嗪酮和毒死蜱标准储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丙酮→正己烷定容,得到10 mg/L工作溶液,→稀释得到0.05、0.1、0.5、1.0、5.0 mg/L五个浓度标样溶液(正己烷作为稀释溶剂)→每个标样溶液各取1mL→加入50μL50mg/L的环氧七氯溶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样按上述1.3.4条件下进行测定→得到如下曲线和方程。
2.1.1噻嗪酮典型的标准溶液响应和线性方程如下:
2.2检测分析方的可行性
由检测结果得到: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植株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嗪酮、毒死蜱的浓度如下三水平,并且平行处理5组,按上述方法进行提取净化和测定,所得回收率结果见表-3,表-4
通过上面2个表格可见,试验方法所设计的噻嗪酮的添加回收的平均值在91.5%--108.8%,毒死蜱设计的添加回收的平均值在73.9%--104.4%.可以满足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的要求。
2.3样品中的噻嗪酮、毒死蜱检测结果
通过2016--2017年上海、湖南、吉林三地试验,结果表明:噻嗪酮.毒死蜱20%的展膜油剂在水稻植株和田水样品中随喷药后时间越久而残留量越低,其中噻嗪酮在植株半衰期平均值2.5天,在田水上半衰期的平均值4.5天;毒死蜱在植株半衰期平均值5.9天,在田水上半衰期的平均值2.6天。从数据可知,这次采用的供事农药,在靶标上的反应还是消解比较快的。
3 结论与讨论
3.1仪器在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对农药的两种有效成分噻嗪酮、毒死蜱最小的检出量为0.05ng,田水中和植株中最低检测的浓度都是0.01mg/kg。添加回收的平均值在91.5%--108.8%和73.9%--104.4%,所以该方法对供事农药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3.2本试验是2016-2017年,对上海、湖南、吉林的水稻、田水进行噻嗪酮消解动态试验,该试验显示,农药中的噻嗪酮和毒死蜱在稻植株和田水随喷药后时间越久而残留量越低,但2017年在湖南植株、吉林田水进行的噻嗪酮消解残留试验和在2017年在上海毒死蜱田水消解残留试验结果都不呈现规律性。这可能是由于三地的气候差异性、施药方法的熟练程度,以及以及药剂剂型加工工艺等原因,对本次试验出现的这一现象,在以后的实验中要进更深入了解。
3.3所以,提高田间施药的精确度、熟练度、前处理方法的严谨性,以及不同配比、不同剂型的对比性研究,提高剂型工艺水平,能更为准确的反应噻嗪酮和毒死蜱的在试验中的消解残留规律,从而更好更好的制定安全使用准则,服务于生产,为评价施药后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人们餐桌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敏淑,刘瑾.毒死蜱在生菜中的农药残留降解动态试验.甘肃农业,2014(16):61-61
[2]常虹,陈妍.25%异丙威.毒死蜱乳油在稻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测定[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0):104-108
[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编.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标准操作规程.2007.9
[4]柳王荣,杨仁斌,傅强等.甲维.毒死蜱40%水乳剂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214-221
[5]陈妍,蒋丹金,金林红等.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稻上的异丙威和毒死蜱【J].农药,2013,52(3):213-216
[6]黄永春,彭袆,庞晶晶,陈志勇等.40%噻嗪酮悬浮剂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1):11-14
[7]俞慧红.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马拉硫磷的不确定度评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5, (35): 148-150.
[8]胡莲英.噻嗪酮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农药.1999,29(6):37-38
论文作者:付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水稻论文; 噻嗪论文; 植株论文; 毒死蜱论文; 农药论文; 溶液论文; 半衰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