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输变电设施的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就基于风险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用化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用化技术
1 引言
为了能够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很多电力企业都对具有计划特征的检修体制进行了制定。而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环境的变化,这种对维修时间、维修内容提前预定的方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弊端。在很多系统中,由于同时存在多种新、旧电力设备,如果我们对这部分设备都按照同样的周期进行检修,就很可能因此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能够对上述情况进行避免、科学的做好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就需要我们对新检修方式进行应用。
2 基于风险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用化技术
2.1 核心算法实现
在该系统中,其外部输入数据主要有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维修信息、系统信息以及设备状态数据等。其中,核心算法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第一,状态评价。在该项功能中,其根据设备与状态数据的基本信息对输变电设备的现今状态进行评价,以此对设备当前状态的扣分值进行获得。在该值获得的基础上,则能够获得该设备在未来运行中发生故障的概率。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巡检、历史缺陷、在线监测、设备台账、设备工况以及试验等数据;第二,后果评价。在该内容中,其会根据系统自身信息情况对网络拓扑进行建立,在对设备信息以及供电系统负荷情况进行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对N-1情况下的潮流进行获得,以此对设备在发生故障情况后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在该项内容操作中,主要需要的数据有设备电气信息、发电机数据信息、负荷以及基本电气信息等;第三,风险计算。风险计算工作,就是系统通过对维修时间、设备故障供电恢复时间、消缺时间、环境损失以及以及维修费用等数据的计算对设备风险评估定量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在该体系中,则能够对进入到状态诊断阶段的设备进行精量级的风险评估,进而对目标设备的维修风险值进行获得。在维修风险值中,其包括有人身环境风险、社会损失风险、设备损失风险等。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设备发生损坏的维修费用计算,能够对设备损失风险进行衡量;根据国家标准以及人身环境风险特征,能够实现维修后果分级;通过产电比方式的应用,能够对设备发生故障情况后对社会造成损失的风险进行确定。对于上述风险值,在计算后都将其在该体系中以货币的形式体现;第四,维修决策。在获得上述信息之后,则能够在对设备状态以及测量数据进行充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决策。
2.2 系统运行模式
在该系统中,其通过任务模式进行设计。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对特定设备的目前状况对评估任务进行发出,并在该任务发出之后由系统根据相应的检修流程实现评估任务。对于输变电设备而言,由于其自身信息与状态具有着非常复杂的特点,在系统设定的评估导则中,不能够对该设备运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涵盖。对此,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在联系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数据的校核工作。为了更好的落实评估责任,系统则对“审核-回退”功能进行了实现,即当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评估时,如果对评估设备具有需要标明或者修改的位置,则可以在对评估结果修改之后将其发送给上级人员进行审核,看其对于结果的修改是否存在遗漏。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则需要将评估结果退回,直到经过修改不存在问题为止。通过该种制度的应用,则能够在进一步提升检修人员工作责任意识的同时使评估结果具有了更高的可信性。
2.3系统功能模块的分析
1、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即为系统日常运行功能的主要类型,包括:预警、日志和权限、备份等管理。权限管理,主要通过系统出发,对权限进行合理的设置,能够将系统正常程序实行权限的设计,并对任务流程实行合理的设计,为电网企业当前完善的维修管理流程。可见,系统管理能够控制成本,完善系统的操作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运行管理模块
运行管理系统,即为运行时后台参数的管理、设计的管理。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系统关键程序的管理,即为程序和流程的安全管理、计划任务的管理和缓存的管理,主要可通过系统管理人员实行管理。运行管理的过程,参数的维护即为:系统、维护风险评估、标准参数和阈值、规范的管理。
3、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的机制为,经设备实行风险和状态检修、维护的管理。对于数据的需求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技术监督系统、设备检测中心、MIS和SCADS等系统,进而对上述系统实行综合的评价,以此确保数据能够正常导入[4]。系统运行的过程,设计的数据较大,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做好数据的核查工作,结合参数预设的阈值校对。并结合异常程度存的差异,将其记录于日志中。
4、扩展功能模块
扩展功能,即为评估考核和维修后的评估。实行评估考核的阶段,需参照状态检修的具体要求,对电网状态检修实行考核。维修评估后,系统应在设备检修操作后,通过专业的维修人员实行维修,并将相关的参数输入系统中。通过系统对本次维修情况全方位评估,经系统对参数的更新,不断改进系统评估的模型,进而使得评估的数据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5、软件模块
风险状态下,软件模块为最重要的实用化技术之一。因此,电网企业应构建安全的系统计策,以便将电网维修管理脊柱和状态评价、风险管理相互融合。经风险指标,对维修人员设备的主要状态,实行检修和指导。辅助决策系统主要经系统功能、核心算法和系统运行几方面设计内容构成。
6、信息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技术为,为评估体系提供准确的数据。设备状态检修、风险评估、数据系统几方面的关系密切。生产MIS系统和设备检测中心、监督等系统,均通过决策系统进行连接,进而获得准确的设备状态评价、风险的评价等数据。生产MIS系统,可准确的提供台账、检修和缺陷等信息。与此同时,技术监督系统能够获得家族性缺陷数据、实验数据。经在线监测系统,可获得在线监测的具体信息,SCADA数据能确保设备运行的良好状态,并获得系统负荷断面的数据。
7、状态评价模块
这一部分的模块,主要应用于输变电设备缺陷的状态下。应对设备缺陷指数进行明确,获得以往设备缺陷的指数数据、故障数据,明显设备故障率、缺陷指数间的关系。
基于风险状态,检修技术的优劣,会直接对监督系统和生产MIS、在线监测中心系统等工作状态进行影响[5]。设备实行在线监测,并规避家族性缺陷,经相关试验、巡检促使状态量逐渐向数据化、信息化发展。可通过状态检修、风险评估,对系统连接系统数据接口进行控制。以此,促使设备于规定状态量下,实现自动评价的效果。
总结:当前,电网企业设备状态的检修,为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而
3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风险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用化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与优化体现出更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明欣,鲁宗相,吴林林,余绍峰.基于风险评估的输变电设备维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9):102-105.
[2]余绍峰,胡文堂,陈金法,何文林,孙翔.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与维修决策[J].浙江电力,2009(03):144-147.
[3]孙宝钦.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及其实际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01):77-78.
论文作者:严垚淼,赵利峰,张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状态论文; 数据论文; 风险论文; 输变电论文; 在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