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治国方略中的干部道德建设_以德治国论文

论以德治国方略中的干部道德建设_以德治国论文

论“以德治国”方略中的干部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道德建设论文,以德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思考。笔者认为,坚持并实施这一方略,关键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亦即党要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包括先进思想道德)前进方向的党,党员干部应成为道德楷模。因此,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对于实施“法治”和“德治”二者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干部道德建设的地位

所谓干部道德,就是用善恶、良心、义务等形式来调整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总和。广大干部肩负着深远的历史使命,担任着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重任,是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的中流砥柱。这也就决定了干部道德建设既源于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干部应率先垂范于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又努力践于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职权,自觉抵御和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艰苦朴素,品格高尚,无私奉献,公而忘私,舍利求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由于“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侵蚀了一些党员干部,致使他们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执法犯法,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毁坏了干部自身,而且也败坏了党和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动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对以德治国具有战略意义,这种战略地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烈的政治性。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便是重要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从深层次上触动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除了要求广大干部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社会财富外,还要有合理而健全的道德追求。这就是以忠于国家、忠于党为根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即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道义和行动上,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道德内容在“德治”的进程中,将逐渐变成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并且越来越深入、越具体地体现在社会道德之中,规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向着社会主义所倡导的维护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的方向发展。因此,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则,不仅成为干部的个人道德问题,也是是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政治问题,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讲政治”的根本标志。

(二)巨大的影响力。干部道德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定向和引导作用。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他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为政》)这些意思都是说,“治者”可以道德表率和示范来教育和感化“被治者”。广大干部本身的特点,使自己在客观上具有使百姓瞩目和效仿的权威性,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公众的道德和行为。因此,优良的干部德风,必然造就优良的民风和崇高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反之,干部道德腐化败坏,必然引起世风日下,甚至社会动荡。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干部的普遍道德水准。如果干部首先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对规范和调节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公共规则”尊重,对“法律”尊重、依法行政,对“公民权利”尊重,那么不仅能垂范于世,而且可以感化一般民众,起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作用,否则,虽令也不从。

(三)鲜明的时代性。“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教训的总结。纵观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道德伦理对于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建立和机制的健康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所当然地要从其他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重要组成部分的干部道德,便成为时代鲜明的道德旗帜。这种道德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社会舆论和人民的良心评判,净化社会道德环境,营造善良的社会氛围,代表和服从集体的利益,自觉躬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二、干部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机制

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说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这是一项宏伟的整体系统工程,为推动“德治”的发展,我们需要以前瞻性的目光从原则和机制的高度对干部道德建设工程作出理论把握。

(一)干部道德建设的主要原则

1.集体主义原则,这是干部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损害公共利益,这是对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二是先公后私,这是对工人和知识分子的要求;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广大干部所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对此,江泽民强调:“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如果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身败名裂。”(转引自《新华月报》1996年第二期,第21页)

2.科学原则,这是干部道德的理性批判武器。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因和增长方式上,进行批判性的科学定位: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其次,在培养干部道德素质上,进行批判性的科学定位: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人文主义和科学原则的统一。

最后,在改造自然界上,进行批判性的科学定位:倡导生态伦理,保护自然界,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营造一种“敬天保民”、“天人合一”的干部道德精神,确保人类生存的合理性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主体原则,这是干部道德的当然人文精神。

所谓主体原则,就是指具有法律平等和独立人格的人,通过自觉自律的创造性劳动去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干部道德建设。承认主体原则,即是充分肯定干部个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道德价值,尊重干部的人格尊严,保障干部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承认主体原则有利于增强干部的义务感和自律精神,使干部把权利和义务,他律和自律,奉献和获得,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干部道德建设的系统机制

1.通过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改造,建立干部道德建设的内核机制。

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中国的传统道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的“仁爱”核心,有助于广大干部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宗旨;它的“忠义”,有助于广大干部确立“见利思义”的道德信念;它的“中庸”思想,有助于广大干部养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美德;它的“修身,自律,慎独”方法,有助于广大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锤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道德品质。在推进“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可以将其内容和形式剥离,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2.通过对干部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形成干部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在干部道德建设过程中,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条件,内在的道德修养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干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是根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现阶段的国情而制定的,加强干部道德教育和强调道德修养,使外在的“道德必须”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应当”,能使干部根据集体主义原则,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冲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3.加强社会舆论的导向与制度惩戒,确立干部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1)利用社会舆论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发挥正确有力的舆论导向,对广大干部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在干部队伍中普遍形成一种向善的精神氛围,使善的行为得到敬仰并乐于躬行,恶的行为受到鄙夷并奋起抵制。

(2)建立相应的制度制约。孟子说:“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说,担任着行政官职,没有把事情办好,不能履行其义务,那就应该“辞职”。担任着进言的官职,如果在上者不采纳其所进言,那就应该“辞职”。孟子的话对我们今天干部道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建立相应的制度制约,可以使干部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自己的所为皆关乎国计民生,不可不慎,从而防止“好心办坏事”,提高干部内在的自觉性。

道德是社会关于人们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属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干部道德在推进“以德治国”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这就要求我们把“干部道德建设”与“依法治国”进行整合,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干部的行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的道德意识和素质,真正发挥干部道德在德治中的示范作用。

标签:;  ;  ;  ;  ;  ;  ;  

论以德治国方略中的干部道德建设_以德治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