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非真“差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源配置功能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企业发行新股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等行为,都是此功能发挥作用的体现,这些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某些上市公司对于“圈钱”却有着强烈的欲望与冲动,符合条件绝不放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但是,欲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真的都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很“差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A股市场披上“圈钱市”的外衣,当“重筹资轻回报”广遭市场诟病,当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常常得不到保障时,一方面,凸显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所存在的漏洞与弊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紊乱与无序。
融资已成市场第一要务
股市一回暖,“圈钱”也疯狂。
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时,今年就有92家上市公司增发预案浮出水面,其中,选择定向增发的就高达81家。至2009年5月8日,这一数字增加到了99家,拟募资金额也超过1600亿元。而去年同期,A股市场仅有28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另据Wind数据统计,随着行情回暖,今年前4个月已有28家公司趁着反弹行情顺利完成增发,融资总额约660.4亿元,其中,攀钢钢钒以91.27亿元成为实现募资最多的上市公司。
显然,今年上市公司融资潮再起,与股市行情密切相关。借助于股指的上升与高涨的人气,一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资时可以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再融资也更易于成功,而融资的风险也要低得多。
无论是中小企业营企业也好,还是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也好,客观上都表现出很“差钱”的态势。如国投电力、金牛能源、大唐发电、华新水泥、广汇股份等8家公司预融资额度均在20亿元以上;中联重科、上海电气拟募资均超过50亿元;像保利地产、浦发银行融资额分别高达100亿元、300亿元;交行则在其年报中推出了发行不超过800亿元次级债的预案;中国石油股东大会批准了公司1000亿元的2009年融资授权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型央企尚且如此,与之相比,那些资金与实力相去甚远的中小上市公司就更不用说了。
投资与回报向来是一对“孪生兄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回报,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时的“狮子大开口”,丝毫没有传导到其回报投资者的行动上。
每年年报公布的时期,也是股市“铁公鸡”满天飞的时候。有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有496家上市公司超过4年以上没有分过红,其中10年以上未分过红的“铁公鸡”就达110只。像SST中纺、金杯汽车、上工申贝、中路股份、光华控股等,都曾经是“铁公鸡俱乐部”的铁杆成员。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与回报投资者严重不成比例,不仅仅说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漠视,也说明A股市场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自去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实施《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后,上市公司的分红明显“积极”起来了。在沪深两市所有1602家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870家、占总数54%的公司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并且像盐湖钾肥、贵州茅台、新安股份、张裕A、潞安环能、中国船舶、平煤股份等上市公司还提出了每10股分红10元以上的“慷慨”现金分红方案。尽管如此,以“不分配不转增”回报投资者的,或者象征性地“意思意思”的同样大有人在。
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似乎总是很“差钱”,不仅表现在大牛市行情时的“蜂拥而入”上,也同样表现在熊市时期的“坚持不懈”上,甚至于在行情极端低迷时也有上市公司紧盯着市场这台“提款机”。
“重筹资轻回报”的主要症结在于市场的定位问题。实际上也是股市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但从当初的为中小国有企业解困,到为大型特大型央企解困,市场似乎总在扮演着“消防队员”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也就决定了融资才是市场的第一要务。
上市公司并非都很“差钱”
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规模不仅与市场发展态势相关,也与股市行情的好坏紧密联系。某种程度上,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也是上市公司大肆“圈钱”的“牛市”。
据Wind资讯统计,自沪深股市1990年诞生到2005年,过去16年中共有5次当年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00亿元。其中,1993年为208.65亿元,1997年至2000年四年分别为601.7亿元、430.28亿元、348.4亿元和483.24亿元。从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融资额与股市行情呈现出正相关的态势,而到了大牛市与大熊市来临时,其表现则更加明显。
2006年股指一改此前的颓势逐渐走强并创出历史新高,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年沪深两市共有70只新股发行,融资总额达1642.5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再融资额同样突破千亿,共有69家公司实施再融资,实现募资1106亿元。2007年股指涨势如虹,并创出6124点的历史高点,同年沪深两市累计发行123只新股,包括再融资在内的股票筹资额达7791.56亿元,融资额居全球首位。其中,仅沪市再融资额就高达2236.41亿元,同比增幅为318.65%。2008年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融资与再融资也与之“共振”。去年全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75只,筹资1066亿元,减少3487亿元;A股再融资筹资1332亿元,减少1046亿元。
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行情冷暖相关,从侧面说明上市公司并非真的都很“差钱”。试想,在某些上市公司没有实施再融资行为的背景下,不是照样扩张兼并吗?不是照样能够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吗?而且,即使是某些上市公司再融资成功,浪费资源,业绩没有得到提升,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同样大有人在。
上一轮大牛市行情,以资产注入为主线的外延式增长成为市场投资的热点,大股东也能够借助于行情的火爆将资产高价卖给上市公司。但今年以来,金融危机下的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变化,股市也处于回暖过程中,以现金认购增发股份的方式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选择。在99家已公布增发预案的公司中,19家公司选择了资产注入,余下80家都选择了现金认购。
而且,其再融资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其中,有由于受需求急剧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产能过剩等冲击急需资金的;有由于出现行业性亏损,对融资产生迫切需求的;也有由于债务负担过重,希望通过再融资来归还银行贷款的;更有某些披“星”戴“帽”一族试图通过增发来实现摘“星”脱“帽”的。显然,从这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动机来看,都希望股市能够成为其解困的工具。
证券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此项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才是关键。然而,A股市场上资源错配,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遭到严重扭曲,更深刻地体现出上市公司“重筹资轻回报”的劣根性。
或许当年海通证券的“狮子大开口”是一面“镜子”。2007年,股指强劲上涨,券商股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海通证券的定向增发适时出现了,其每股高达35.88元的增发价格一度非常抢手。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海通证券募集的260亿元巨资却仍然还躺在银行里“睡大觉”,丝毫没有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出来。倒是高位抢进的定向增发对象,或以巨亏“割肉”出局,或在账面上留下大“窟窿”。
另一家有代表性的公司是ST中农。ST中农早在2001年1月份就挂牌上市了,除去相关费用,该公司从市场中圈回4.88亿元的资金,由于两大股东中国农垦集团与江苏农垦集团的“窝里斗”,导致其募集资金计划投资项目进展缓慢。可笑的是,八年时间过去了,该上市公司竟然仍有3.23亿的巨额资金“躺”在银行里吃利息。
海通证券、ST中农仅仅只是被曝光的上市公司而已,那些躲藏在阴暗处的类似上市公司显然还有很多。事实上,A股市场诞生以来,到底有多少家上市公司真正做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呢?又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在将投资者的资金挥霍之后,仍然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美梦?即便如此,上市公司“圈钱”的热情不减。
上市公司真的很“差钱”?金融危机背景下,类似现象定然存在,但绝对不是每家均如此。而且,从上述99家上市公司来讲,“浑水摸鱼”的恐怕也不在少数。事实上,这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时的一大通病。
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需规范
笔者从来不反对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行为,只不过,上市公司不能以种种理由作为借口,抱着“圈钱”的心态来再融资。而且,其再融资时的价格也应该合理。最重要的还在于上市公司在实施再融资之后,要真正能够有利于其发展壮大,并且投资者也能获取不错的回报。
显然,目前诸多上市公司很“差钱”的背后,或为了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或仅仅只从大股东本身的利益出发,丝毫没有顾及到中小投资者与整个市场的感受。特别是,在监管层放宽了再融资的门槛之后,上市公司反而显得越来越“差钱”了。这不仅从近年来上市公司频频公布的再融资预案上,也可以从实际完成再融资金额不断攀升上得到印证。
笔者以为,要发挥出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首先必须解决其定位问题。A股市场不应该仅仅只是融资市,与此同时也应该是适合投资的场所,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偏重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