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的临床输注论文_马蕾

马蕾

(山西省大同市中心血站 037000)

【摘要】 血小板输血已成为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治疗和预防出血的重要手段。大同市中心血站自2000年8月向临床提供机采血小板以来,临床用量逐年上升。随着使用量的增加,由于机采血小板输注不当,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或效果不佳现象也多有发生,因此,我站相关科室协同各医疗机构摸索、总结机采血小板输注及护理的最佳方案,以提高机采血小板输注疗效。

【关键词】 血小板;储存;输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035-02

血小板是止血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它来自于骨髓巨核细胞,后者是由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经巨核系祖细胞分化而来。血小板实际上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其重要功能是止血及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此外,还具有促使血块收缩和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等功能。血小板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即机采法和手工法。由于机采血小板纯度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充分肯定,临床用量迅速上升。从2000年的全年54个治疗量上升到20014年的1416治疗量,具体见下图

机采血小板的保存、输注与护理,直接影响到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我站相关人员深入临床,摸索总结正确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方法,使机采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得以提高。

1.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为病人营造良好的输血环境

1.1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感。

1.2输血护理人员要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讲解输血治疗的必要性,输血的目的,输血应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以及应对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各种措施,让病人树立输血治疗信心。

1.3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有关信息,如临床诊断、疾病性质、有无输血史、有无输血反应史、过敏史以及ABO血型以外抗体等,以便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做出正确判断。

2.血小板制品的保存

新鲜的机采血小板是用专用的塑料制品(多为聚烯烃材料)包装的,有很好的透气性,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振荡可以防止血小板在血袋中聚积,以免失去止血活性;振荡还可以使血小板在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防止血浆PH值下降,防止血小板失去正常形态和功能。护士从输血科提回血小板后应尽快输注,若因故(如病人正在高热等)未能及时输用,应在室温下放置,或放入储藏箱(22±2℃)保存,每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积,并在6小时内输注。不能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保存会使血小板发生物理学、生物化学改变,产生所谓的贮存损伤,导致血小板超微结构、膜表面成分及代谢功能指标发生明显变化。

3.输注

3.1核对、确认

护士在输注血小板前应仔细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人床号、姓名、血量、血液品种、血型;查血液有效期,血袋封口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污染、漏气、标签是否清晰。检查血小板外观是否半透明,橙黄色;标签是否完整;然后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优质的机采血小板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输注前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呼唤其姓名确认,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直接询问其亲属确认或将写有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病人的手腕上,保留至出院,查看患者的用药与血小板有无禁忌或拮抗。

3.2输注方法

血小板的输注,要求ABO血型同型输注,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不同型输注。机采血小板不用做交叉配血试验,但血小板制品中含红细胞5ml以上,应做交叉配血,以避免溶血反应。Rh阴性病人要输注Rh阴性血小板,尤其是育龄妇女。反复多次血小板输注常可发生无效性,此时最好选择HLA配合的血小板或用单采一个HLA配合的血小板。

输血器应该常规使用Y型双头标准输血器,因为在连接血小板输注前,在Y型上部的一头连接的生理盐水可以对输血器管道进行初始化,减少血小板在管路中的粘附。血小板的血袋多为聚烯烃材料制成的,血袋非常的柔软,在与输血器连接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血袋刺破。穿刺时选择粗大的静脉,把握好穿刺部位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穿刺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大约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输注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应适当减慢输注速度,并通知医生。在输注结束后,可以将30~50ml生理盐水加入血袋冲洗,将粘附或残留在血小板产品袋中的血小板输给给患者,以免造成浪费。

3.3护理

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至少一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人如出现输血反应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当症状缓解后,鼓励病人继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返还输血科保存。

4.讨论

血小板减少患者中30%~70%在多次输血后可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病人在输注合适剂量的血小板后,效果不佳或完全无效,其主要原因包括非免疫因素(如发热、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脾肿大及应用药物等)和同种免疫因素(同种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膜结构的破坏),通过我站几年来的调查、摸索,我们认为护士在输注过程中的正确操作也是引起输注无效的因素之一。如果护士对机采血小板的性质不了解,操作方法不知道,而是按照传统的输血方法给患者输注,致使患者止血不明显,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在临床工作中,输血是医师、护士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护士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护士起重要的把关作用。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一丝不苟地按照安全输血护理常规操作,掌握和了解输血有关知识,熟悉血液成分的性质、特点、适应症、禁忌症、掌握输血方法,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周密完善,使病员的抢救和治疗得以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临床输血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景汉 兰炯采主编2011年出版。30—37

[2]《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邓硕曾、刘进主编2007年5月第一版

[3]《输血与输血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峰主编 2003年7月第一版

[4]《低温保存血小板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 于洋、刘景汉 2003年12月第16卷第6期432

论文作者:马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机采血小板的临床输注论文_马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