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_文化论文

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_文化论文

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资本论文,城市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学意义上,离不开资本的运动。其中文化资本的运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思想家布迪厄解读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分析了文化资本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本可以作为受社会文化条件所制约的有利或不利因素。

城市文化资本的形成

借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城市文化资本是对城市文化发展动力的描述,对于考察城市文化资本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城市文化的促进作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资本首先是一个纯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货币,不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货币是资本运动的起点,又是资本运动的终点。布迪厄把马克思的资本内涵扩展,他认为,资本在社会结构里还可分为三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也即是物质资本,它是可以直接换算为金钱的资本形态。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表现为文化或社会上有利还是不利的资本形态,文化资本的基础是以教育的制度化,而社会资本则由社会关系或义务构成,是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层级,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布迪厄尤为强调文化资本的现实影响。

所谓文化资本,是指任何与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虽然文化资本不能像经济资本那样能够具备直接换算成具体的货币价值,但它主要指向一种功能性作用概念。布迪厄看到,没有文化因素的大规模参与,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都是乏力的。没有文化艺术的参与,政治活动缺乏号召性,经济活动显得活力不足。其实,不同的阶级和集团之间,因为不同的文化资本的分布,其所属者获得的收益是不同的。不同社会阶级和集团之间的资本分布状况也是决定其收益的重要因素。

布迪厄把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形态①: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化形态。所谓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是指通过社会教育或家庭环境影响而获得个人的禀赋,诸如知识、修养、技能、品位、性格等文化产物。个人禀赋的获得过程是漫长的,需要通过劳动,包括在多个领域的投入(学校、学术、社交等市场),和物质财富一样,这种投入既可以获得金钱与社会地位等物质性利润,也可以获得布迪厄说的“象征性利润”,即他人的尊敬和好评。这种利润只能体现个体身上,无法通过买卖、交换、馈赠等方式取得,只能以精神或肉体的形式存在。所以称之为身体化的文化资本。

第二种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是指文化的物化状态,包括文化的物质形态,如书籍、绘画、古董、道具、机械、工具等,这是可以直接传承的文化资本;但是,纯粹的客观化文化资本是不存在的,身体化的资本只有融入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中,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比如,我们知道,古董收藏家不能只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收藏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否则难以成为真正的收藏家。

第三种文化资本形态是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通过制度化形式,将身体化、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形式予以认证,比如文凭。通过大量教育投资,在更好的学校获得更高的学历资本,这样的文化资本被称之为社会炼金术,是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合法的价值。”制度化形态就是对身体化形态的资本加以合法化的形式。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社会价值和社会权力②。所以说,“文化产品可以表现出物质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性的一面。”③

城市经济的发展,其资本的流动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对利益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受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控制的。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不是一个从无到有过程,而是一个不间断的传承过程,文化资本的传递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不同的时空和环境里可具有一定自由性的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社会的教育,比如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家庭是最初的文化资本传递场所,文化资本通过早期幼年的意识体验获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通常以潜移默化继承的方式进行,下一代受到父母修养和学识的影响,家庭的文化环境塑造了后代对文化资本的身体化的继承。这是一种文化资本遗产。布迪厄称之为提前执行的遗产继承或资本转移,它不同于经济资本的继承,不需要履行任何法律手续,而具有更隐秘的空间和隐蔽性,所以这种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容易被人们忽略。

学校教育是一种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方式。学校教育是一套经过预先设计和内容统一的集体教育,不同于侧重教养和规矩等培养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培养了一批批具备系统性知识和专业化技能的社会公民。孩子们从家庭获得的身体化资本正是通过这一形式获得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这样的教育当然还包括各式各样的教育方式。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文化资本,以更好地获取和利用经济资本。

城市的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

文化资本要发挥作用,必须以强大的人力资本为后备。文化因素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不但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等,而且,人力资本需要投资才能形成。一个人需要消耗资本投资,才能形成知和技能。贝克尔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由于时间的有限性而成为稀缺资本。关键在于如何使稀缺资本得到最大化的效用。他认为,人力资本包括知识,信息,教育,思想,观念,技能,精神状态,……以及卫生健康等内容④。在布迪厄眼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人力资本中的培训教育等就是文化资本的体现。这种相似性表现在:首先,二者都是以人为主体,身体化的文化资本体现为人的知识、技能、习惯、修养等,人力资本同样体现为知识、技能、资历、经验、熟练程度等。这些都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其次,对身体的依附都具有时间性,都会有一个生长和衰落的过程。个体的死亡,人力资本随之消失,文化资本也无从继承,所以,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一样都属于稀缺资源。第三,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都不可能像经济资本或物质资本那样具备可计算测量性。因为,身体化的文化资本的那些感性的气质、兴趣、修养等是不能测定的,同样,人力资本通过考试、鉴定、长期观察等方法,也难以真正把握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当然,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区别,相同在于二者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各类培训获得资本,但人力资本还可通过个人的健康,医疗保健等方式获取,而身体形态的文化资本还包括个人教养,这是受早期家庭影响的个人趣味,气质和修养等。布迪厄对人力资本忽视早期家庭教育的因素持批评态度,经济学家只会关心那些经过投资后可以转化为金钱的东西,而对家庭付出的文化资本即教育投资视而不见。这是其最大的理论缺陷。

人力资本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包括对学校教育和培训的支出,保健的支出,劳动力的输出等,通过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而文化资本的获得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现实的,通过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类教育不同于人力资本投资,他首先取决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大小,那些文化资本丰厚的后代从一出生开始就明显可以取得有利的地位。其次,此类投入更加需要时间的投入,文化资本的获取也取决于父母是否给予充裕的自由时间让子女积累文化资本。另外,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背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备不同的文化资本,并且深厚不同。阶级地位越高,文化资本的获得更多。可以说,一个城市的中产阶级越庞大,具备深厚文化资本的人力资源队伍越强大,人力资源越大,经济力量越强大。因为中产阶级能够获得几代积累的文化资本,并且愿意保留和延续这种文化资本。同时,也因为这样的文化资本能获得不同的意义和象征符号。这同样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同阶级在对文化的投入和经济的投入比例上如此不同。

人力资本的获得,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还需要文化资本的注入,人力资本只是获得技能,没有文化资本的早期背景,人力资本只是没有方向的工具。对于城市而言,人力资本选择建立在经济学的经济人和理性行为预设基础之上,是可以充分体现行动者的自由意志的投资行为。文化资本则是从维护社会体制和主流权威的秩序出发,是一种基于传承和淘汰的机制和再生产活动,学校则是统治阶级进行文化再生产的场所。因此,二者直接涉及的是城市的政治和经济的基础。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的活动,只有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力队伍,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依靠文化的聚合力,文化资本为现实秩序提供了合法的认同和灌输机制,是统治阶级的等级维护的重要资本。这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社会支柱。

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城市发展由此获得长远的精神支持。人力资本不能离开文化资本的支持,这样可以使得城市发展的方向始终处于文化生长的范畴里,文化资本的传承需要人力资本的担当,这样可以使得城市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的创造。文化依附于人,人不能缺失文化精神,城市发展也就具备人文的基本禀赋。所以,城市文化的发展首先是一个文化资本积累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传承,还要勇于吸收先进文化因子,壮大文化资本,其次,是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人力队伍是承继文化资本的重要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只重视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还要重视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和修养背景的传承。城市文化建设才能获得可靠的文化资源和实际动力。

文化资本与城市消费空间构建

具有文化资本的物品承载的是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有形的文化物品的财富主要是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对象,比如,建筑物,文化遗址,艺术品,包括油画,雕塑等,它作为公共或者私人被消费。无形的文化物品财富则主要一定指一定群体的思想,态度,信仰,实践,传统,价值等,他是通过文学或者音乐等文化物品存在的。在此基础上,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文化物品不断被生产出来,以满足文化消费的需要。

有别于一般产品,文化产品包含的是两类资本,一是经济资本,一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拥有者都可以占有文化产品。但是,在城市社会结构中,只有文化资本的所有者,没有经济资本,只能处于被统治地位,拥有经济资本者,必须有效地促使文化资本拥有者展开竞争,才能获取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相融的利益,保持统治地位。否则,文化资本拥有者将获取更多权力。所以说,城市的文化资本作为经济资本的特殊形式,一旦获得正确的投资,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丰富,而且将更大的文化消费空间。文化资本的运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产的重要途径。首先,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本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现象,这说明的是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比如,一个被继承的建筑物不仅仅因其物质性的经济价值,还因为此建筑物内涵的文化价值,正因为这种文化价值所以产生经济价值。其中,当文化的一些无形资本在服务领域流通时,也能获取经济价值,比如,语言,文化习俗,背景音乐等。其次,文化资本可以和作为经济生产中的资本要素的其中之一,与劳动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享有同等的地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的意义。文化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文化资本需要继承,但不能创新的话,同样会耗尽以至文化体系的衰落。文化生态形态支持着经济的运转并进行必要的投资和创新活动,以保持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地观察美国城市的消费过程,城市消费与城市建筑环境,社会习俗,社会交往等文化因素越来越密切,可分为几个阶段:现代性阶段,后期现代性阶段,后现代阶段。现代性阶段,以美国的城市经验来看,从1880年开始,到1945年,城市文化消费以百货公司,餐厅,戏院,公园,游乐场等地为主,特别是在福特主义推出更平民化的消费结构后,城市消费具备了更多文化导向。后期现代性阶段,指1945年到1975年。这一阶段城市的消费空间从市中心转移到郊区,大量购物中心在郊区兴起,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普及,购物中心的分散化,去中心化,并注入大量文化因素,比如,为吸引顾客,购物中心添置娱乐场所和相关设施。如主题乐园,旋转木马,休闲场所,多功能电影院等,改变了以往纯粹物质生活消费,休闲娱乐文化得到重视。后现代阶段,从1975年至今,现阶段城市把生活空间和消费空间紧密结合,文化消费主导物质消费,城市发展更加重视传统古迹,大力建设艺术和博物馆,运动场,建剧院,吸引文化观光,大量广告业和服务业催生了一批新型的文化消费美学,城市消费空间展现了全新的多元化的品位和差异,自然也避免不了同质的消费文化,比如,迪士尼消费文化和麦当劳消费文化。这一简单的划分虽然是以美国的城市发展为例,但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最终会注重文化的发展,也即是注重文化资本的运作。后发国家可以于此获得更多经验。

美国之后,后发国家的城市纷纷构建了自己城市消费空间。每个城市不可缺少地都拥有自己的示范消费区,以中上阶层为主的中央街区,就是以文化资本作为自己标识,引导中下阶级的文化追随。生产者再利用这种追随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以获取利润。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进入了一个消费的空间大发展的时代,近20年以来,各种超市,便利店,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星巴克,罗森纷纷在上海落户,各个区的高档购物街,美食街,休闲街针对了各种消费人群,每年上海都举办大量国际节,如旅游节,服装节,电影节等等来吸引全球消费,在其背后其实就是文化消费吸引。同样,由于上海的独特性,近半个世纪的殖民文化,也形成对国内消费的吸引。古建筑,文化习俗等等使得上海成为一个混生的文化场域,既站在国内文化前列,又能面向世界的文化潮流,城市文化消费是一种后现代趋势,逐步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消费空间。可以说,上海城市的消费空间是一个混杂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文化消费场所。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分析视角,可以提供更为直接的动力机制分析。它还可以为经济学家研究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对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的审视有益的,并能为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从文化资本看传统文化继承

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为三方面,首先,在文化精神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以儒家的道德核心为代表的文化精神取向,并以道家,法家等的价值观念取向为辅,表现为中庸、和谐、天人合一,反映到具体的道德行为则主要有爱国、忠孝、仁爱、谦虚、诚信、勤俭、修养等方面。对当代的启示是,传统中国文化更多是关注经验世界的,是关乎天地人的政治哲学;关心的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因此,关系和谐伦理反应的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其次,在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华民族在几个世纪里创造世界的四大文明之一,拥有世界敬仰的物质文化成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经过无数代的努力,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付出大量产生物质文明的劳动,创造了丰富而璀璨的民族文化成果,既有大量的建筑遗址,文物,可继承的文化产品,也有无形的文化遗产,诸如,音乐,文学,理学,艺术等,在这些遗产里,承继了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价值观,这是客观和现实的,具有不可再生性。第三,中华民族还形成了一套制度文化,包括家族制度,社会机制,习俗文化等,这是对传统文化在制度上的保护,既做到有效的物质继承,又保证了文化精神的延续。传统遗留的各种节日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都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以及对未来幸福和谐生活的祈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传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旧的价值体系被损坏,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现状,许多人感到茫然困惑,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物欲膨胀等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负面效应。历史地看,这也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精华彻底否定的过程,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一起抛弃了。建国30多年,对教育制度的破坏,对风俗传统的批判,许多地方的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物等遭到破坏,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彻底抛弃了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传承,这使得几代中国人缺乏对自己传统的了解和重视,即使是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国学热,不过是人们急功近利的表现罢了,试图以所谓的传统文化来提升自己的品位,而没有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真谛。

考察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制度等方面如何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文化健康发展,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首先,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承继,需要教育的发达,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是个体的知识,教育和修养的体现,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它是对前人文化资源的继承,并转化为自己文化资本的过程,是文化主体的转化,文化资源的传递和延续的过程。这是对文化教育的个人培养,比如,传统文化里的文学作品,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的教育,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的培养。所以,对青少年的培养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迎合外来文化取向,特别是诸如麦当劳文化,日韩动画片,言情剧等的肤浅化侵蚀,多多引导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名胜古迹,古典音乐,民族舞蹈,古典经典文学等的接纳,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继承的同时,其实是对个体精神、观念、信念,价值观等的培养。

其次,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指的是可以承载文化产品的物质载体,这些客观形式包括文学作品,绘画,传统建筑,工艺品等,相对于此,正在逐渐壮大的文化产业致力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可以促进客观化的文化消费。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产业的一大任务就是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进入市场,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通过客观的物质形态,文化产业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比如,对传统故事,文学作品的电视电影开发,书籍出版,景观游览等,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一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以民俗文化,古建筑等为卖点,如云南,广西等地少数民族村的重复建设,河南,山东等地不尊重历史,不顾财政条件,盲目建所谓民族文化的巨大工程,等这些做法虽然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但其背后还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对传统文化的承继需要体制性的保证。这主要指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体制。只有通过文化管理部门对文化资本制度化的认证,才能获得文化权威,并且使得文化资本处于控制之下。同样,文化产业市场也需要制度性的保证,市场才能活跃,特别是面对西方强势的文化入侵,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政策法规,立法保障等方面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比如,近期对传统文化节日立法为国定假日的做法,就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所做的努力。正在制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增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遗憾的是,相对与韩国,日本等国,我们的意识相对落后。韩国申遗的端午节竟然也在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大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这一方面说明,传统文化资源受到越来越重要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待加强,对五千年璀璨文明的继承,作为炎黄子孙是有责任的。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从思想层面,文化层面到制度层面,随着经济的进步,同时也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身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的转变更需要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持。在面对挑战时,就会因背靠强大的传统文化背景资源而不慌张,能够从容应对。

注释:

①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③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转引自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转引自朱伟钰《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布迪厄文化资本的经济学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  ;  

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