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流动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新进展_国外宏观论文

国际贸易流动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新进展_国外宏观论文

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新进展论文,流量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贸易流量是各国政府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而为各国政府制定外贸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新古典到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0世纪末以来又出现了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二战以前的产业间贸易流量,而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是国际贸易总量、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及产业内贸易流量的迅速增长。针对这些新情况,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其它经济理论做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1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或从需求、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新角度,或对原有理论假设进行修正和放松,提出了贸易流量的新的理论解释。

1.1 新贸易理论相关研究

新贸易理论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竞争前提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涉及贸易流量的模型主要有三类。首先,以Krugman(1979)和Lancaster(1980)为代表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了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该模型指出,即使没有技术、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的差别,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规模报酬递增也会促使各国集中生产某类产品,并与别国的其他类产品互换,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也就是说,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部规模经济是产生国家间流量的一个原因,两国的国家规模和要素禀赋越相似,两国间贸易流量特别是产业内贸易流量越大。其次,Brander(1981)和Krugmam (1983)的相互倾销模型指出,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前提下,由于运输成本和其他形式壁垒的存在,使世界市场被分割而产生价格歧视的可能。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而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所以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不存在差异,寡头垄断企业对最大利润的追求也会推动各国之间的贸易。这种状况下的贸易流量取决于垄断程度和垄断企业的战略。最后,Krugman等以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经济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基于行业水平的外部规模经济使企业获得优势,并推动国家间贸易流量的扩大。

1.2需求相似论

Linder(1961)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国际制成品贸易的流量。林德认为需求偏好是决定国际制成品贸易的关键因素。两国的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流量也就越大。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求偏好也不相同,而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偏好的支配性因素。另外,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必要条件之一。厂商出于利润动机总是先依据国内需求生产新产品,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拓国外市场。而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所以它们之间的贸易较多。另外,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不仅需求偏好相似,而且生产水平也相似,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相互需求和贸易能够实现,所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种贸易流量就越大。

1.3 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

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主要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的联系。Mundell(1957)认为,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之间具有替代性,即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Purvis(1972)指出各国技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具有互补性。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也认为,如果发达国家将本国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依然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带动出口,即贸易和投资的关系是互补的。Marku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贸易要素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的”还是“非合作的”。这里的“合作”是指贸易要素和非贸易要素的价格差异关系。如果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的,那么商品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将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如果二者之间是不合作的,则商品贸易和非贸易要素的流动就会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Bhagwati(1987)和 Dinopoulos(1991)等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为化解潜在的贸易保护威胁而进行的“补偿投资”。这种理论模型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增加做了解释。Neary(1995)的研究发现,在3×2的特定要素模型中,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替代的。Patrie(1994)的研究表明,由于激发直接投资的动机不同,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也不同。其中,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和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一般可以增加投资国和接受投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1.4新要素理论

新要素理论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扩大来解释国际贸易流量。他们认为这些新增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差异对国际贸易流量产生重要影响。新增生产要素包括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信息和管理。其中,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认为,一国越重视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其研发资金就越多,生产产品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大,出口也就越多。Posner (1961)认为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决定了国家间贸易流的大小。这种技术差距表现为,拥有新技术的国家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在一段时间垄断出口,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掌握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并减少进口后才逐步消失。当一国在技术上领先时,成本对贸易流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当该国丧失了对技术的领先地位时,成本的差别才对贸易流量起决定性作用。

1.5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弥补了静态分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解释了贸易流量的动态变化。vernon(1966)认为,产品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由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构成的生命周期。产品中所包含的先进技术的比重,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方向和流量。 Krueger(1977)和Deardorff(1979)的比较优势链理论认为,各国从事的国际分工均由劳动-资本的相对价格决定,各国可能的各种进出口产品按生产要素禀赋相邻分布,赶超式的要素积累将通过改变一国的要素比例实现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动态化。即反映要素禀赋的劳动-资本相对价格及其积累变化决定国际贸易流量变化的总量和结构性特点。Balassa提出的阶梯比较优势论则认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呈连续性阶梯分布,各国生产要素积累的差异引起国际间产业和贸易分工的动态变化,并进而实现国际贸易流量的增加和结构性贸易流量的改变。

2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创的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建立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统一框架,内在地解释了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没有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绝对分离,每个人都喜欢多样化消费和存在交易费用。每一个决策者都可以选择自给自足、部分专业化和完全专业化三种生产方式之一。个体究竟选择哪种生产方式取决于他们对分工、专业化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均衡。决策者如果选择自给自足就得不到分工与专业化收益,如果选择专业化就必须付出交易成本,决策者会在专业化边际收益与边际交易成本相等点进行生产。因此,随着交易效率不断的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每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率提高、贸易依存度增加、商业化程度增加、生产集中程度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加、贸易品种类及相关的市场个数增加,而同时自给自足率下降。因此,一个国家的交易效率越高,均衡分工水平也越高,因此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由于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需要更多的交易成本,如贸易壁垒、运输成本、语言文化差异等,所以国际贸易要比国内贸易发展晚。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大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流量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比发达国家的交易效率低。另外,既然生产力是由分工水平决定的,而分工水平又是由交易率决定的,人口规模在促进生产力进步方面并没有扮演一个积极的正面作用。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的高低解释了国家间贸易流量的大小。

3 其它相关经济学理论

3.1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相关理论解释主要起始于Viner(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20世纪80年代后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出口导向战略相结合的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起,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与传统方案不同的是,新区域主义经济学强调减少管理和交易成本以及其它贸易壁垒产生的潜在收益。一体化也将刺激生产一体化和跨国投资的创造和转移。同时区域一体化因其可以影响规模经济与距离成本的相对重要性而产生效应 (Robson,1993)。总之,由一体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区域内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贸易谈判地位的增强等动态收益会提高区域内国家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加对区域外国家的贸易流量,一体化同样通过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对贸易流量产生间接影响。

3.2 国际贸易社会网络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从社会网络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流量的国际贸易社会网络理论。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网络能够有效克服非正式贸易壁垒,从而促进国际贸易流量增长。Rauch(1996)提出国际贸易的社会网络可以极大地减少国际贸易的信息成本,并进而影响贸易流量。国际贸易社会网络包括民族网络和商业集团。国际贸易社会网络能够有效克服非正式贸易壁垒,并产生净贸易创造效应。首先,在法律效力不强的环境下,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道德团体”来创造彼此间的信任,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所有成员对离经叛道代理人的合作惩罚机制可以替代信任。最后,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对于差异性产品来说,以产品相似、共同语言和殖民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社会网络在提供价格信息、匹配国际间的卖方和买方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刘庆林,綦建红,2004)

3.3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政治对贸易影响的探讨近十几年才出现。Morrow等(1998)对前人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政治关系对贸易流量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有经济优势的一方可能通过限制双方贸易量提升冲突级别。间接影响表现为,私营企业会根据两国冲突及其预期对自己的交易进行调整,从而影响贸易流量。其次,互为民主国家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具有相似政治体系的国家间贸易流量更大。一个国家会使本国的贸易政策有利于具有相似政治体系的国家,因为增加的贸易会巩固已存的政治稳定性或作为前期合作的回报。而且,由于拥有共同的开放政策和司法体系,这些国家也更愿意发展相互贸易关系(North,1990)。另外,私营公司也认为具有相似政治体系的国家间的政治风险更小,从而扩大双方贸易。对双方政治法律体系更好的理解能力,拥有共同的处理问题方式等也会促进双方贸易发展。

3.4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而国际贸易流量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Krug man(1991)证明了,如果两国生产成本相同,则产品的生产地点距比较大的市场越近就越有利,因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运输成本。Venasbles把运输成本纳入俄林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度和运输密集度。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Barkman等证明了,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贸易成本的增大会降低各国国内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并使厂商更多地从国内市场效应中获利。运输成本的客观存在确实影响到国际贸易流量的大小。(布雷克曼等,2004)

3.5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了制度对贸易的作用,并提出了“制度启动国际贸易”的命题。以往的贸易理论未考虑制度因素,而诺思的著作多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的关系,隐含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制度理论,为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孙杰(1997)和张亚斌(2001)等认为,制度主要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的磨合成本影响国际贸易。李景峰、刘英 (2004)认为制度是贸易较量的重要因素,贸易不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产权的转移,国际贸易的实质是产品的产权在国际间的交易,而价格只是产权的标价。而且交易成本存在于国际贸易中,成为比较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产权不清、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寻租”等将导致效率低下,加大社会交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在二战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理论互为补充并日臻成熟。虽然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仍是解释产业间贸易流量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流量的重要理论,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更贴切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流量,而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贸易流量理论解释的新视角,其它经济学理论则是以往贸易流量理论解释的重要补充。现实世界中的贸易流量是复杂的,对于世界各区域、各类型国家和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由于条件差异和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能够对国际贸易流量起到解释和指导作用的理论也存在不同的组合和变化,需要学者们给予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收稿日期:2006-01-28

标签:;  ;  ;  

国际贸易流动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新进展_国外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