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贵州贵阳 550081)
摘要:细颗粒物浓度是决定大气能见度的关键因子,利用2013年11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期间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逐时PM2.5质量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监测数据以及温江站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都市能见度水平整体较低,2000m以下和2000m-3000m的样本数分别为1335、542,共占有效样本数的71%;(2)PM2.5质量浓度以及相对湿度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大气能见度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PM2.5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3)利用Mie散射理论,构建了大气能见度与PM2.5的函数关系,并进一步基于幂函数分别在RH<70% 、70%≤RH<80%以及 80%≤RH<90%三种相对湿度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拟合研究,对应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41、-0.47、-0.52。
关键词:成都市;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
引言
大气能见度是大气透明程度的表征,也是反映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气能见度下降已经成为严重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成都市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高频的静稳天气是该区域大气污染的气象诱因,近年来已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并成为我国四大灰霾易发和高发区。为此,利用2013年11月1日~2014年3月31日成都市能见度、PM2.5质量浓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的逐时数据,在保证天气背景大致相似的前提下,探讨了PM2.5质量浓度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力图进一步揭示成都地区灰霾的形成机理,并为大气环境规划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1资料与仪器介绍
1.1数据来源
选用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成都市人民南路环监站监测的逐时PM2.5质量浓度和大气能见度数据以及温江站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主要包括相对湿度、风速等,着重研究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PM2.5质量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相对湿度是区分雾霾的关键指标,小于80%时出现的视程障碍天气称为霾天气;介于80%~90%的为霾雾共存天气;大于90%称为雾。雾天气虽然无降水,但空气中仍存在水滴,不在本研究范围内,故将相对湿度大于90%的样本剔除。
1.2仪器介绍
使用美国热电子环境设备公司生产的小流量采样器,进行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PM2.5)的观测。该仪器具有PM10和PM2.5粒径切割头,使用电子天平(AB204-E)并利用减重法求得PM的质量浓度,精度为十万分之一。大气能见度采用Belfort6000型大气能见度传感器测量,数据采集频率为1次/ min,精度为±10%;散射角度为42°。
2结果与讨论
2.1 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分析
成都市全年大气能见度水平整体较低,介于2000m以下、2000m~3000m、3000m~5000m以及大于5000m的样本数占有效样本数的比例分别为51%、20%、21%和8%;其中,达到中度霾能见度水平(2000m~3000m)和重度霾能见度水平(<2000m)的比例高达71%。
具体而言,首先,风是污染物水平输送的重要载体,是决定空气质量好坏最关键的因子,但由于研究区静风和小风频率极高,年均风速只有1.2m/s,因此无法在平均意义下体现风速对能见度的显著影响。其次,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与能见度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随着细颗粒物浓度的升高,直接增强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由此导致能见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吸湿增长也会使颗粒物散射消光系数增大,从而降低大气能见度,以RH<70% 、70%≤RH<80%以及 80%≤RH<90%作为相对湿度分段区间,统计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可知,随着PM2.5质量浓度值上升,大气能见度水平呈下降趋势;当PM2.5质量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75μg/m3)时,能见度低至2500m以下。综上,针对成都地区而言,PM2.5质量浓度以及相对湿度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子。
2.2 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分析
根据Mie散射理论,气溶胶消光系数与颗粒物谱分布和消光系数因子有关(李学彬,2008)
本文以幂函数拟合成都市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二者的关系,并据此展开讨论。图1(a)为所有有效样本的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散点分布,拟合后得到其二者相关系数为-0.39(通过α=0.5的信度检验)。图1(b)、(c)、(d)为不同相对湿度分级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散点分布,各相对湿度区间(<70% 、70%~80%、80%~90%)内的有效样本数分别为1228、544、872,进行幂函数拟合。拟合方程中x、y分别为PM2.5质量浓度(μg·m-3)和能见度(m)。结果表明:进行相对湿度分级后,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较未进行分级时更为显著;三种相对湿度区间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即能见度随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当相对湿度处于80%~90%区间时,大气能见度水平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最大。
图1.总体以及不同相对湿度区间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散点分布(a、b、c、d分别为总体、RH<70% 、70≤RH<80、 80≤RH<90)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成都市大气能见度水平整体较低,能见度介于2000m以下及2000m~3000m的样本数分别为1335、542,占样本总量的71%;
(2)PM2.5质量浓度以及相对湿度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子,低能见度下的相对湿度、PM2.5质量浓度较高;
(3)对成都市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进行幂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进行相对湿度分级后,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性较未进行分级时更为显著;三种相对湿度区间(RH<70% 、70%≤RH<80%和80%≤RH<90%)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80%≤RH<90%下最大。
参考文献:
[1]边海,张裕芬,韩素芹,等. 2012.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 32(3):406~410.
[2]陈义珍,赵丹,柴发合,等. 2010.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 (7): 967~971.
第一作者信息,崔蕾 (1992- ) 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及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基于三维GIS的作业参数自动化测算及发布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刘国强(1981—)男,贵州赤水人,高级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开发工作,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研究与应用。
论文作者:崔蕾,李皓,刘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能见度论文; 浓度论文; 大气论文; 相对湿度论文; 质量论文; 成都市论文; 样本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