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论文

浅析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论文

浅析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

纪花(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游学传统我国自古有之,研学旅行延续了我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对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博物馆是没有墙的教室,博物馆研学旅行是一种带有强烈指向性和目的性的游学方式,能够改善传统教育中“重文本轻实践”和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本文在阐述博物馆研学旅行的相关内涵和价值,分析了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面临的问题,并且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博物馆;研学旅游;文旅融合

研学旅行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既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又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和锻炼中培养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的精神,并且能够建立科学探索的思想,学会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建立科学文化素养。博物馆是人类辉煌文明的展示舞台,是珍贵历史文化遗迹的宝库,是对历史重大时刻的回顾和审视,通过博物馆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清晰看到知识的历史脉络,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数据拓扑关系管理就是数据拓扑结构的重组。具体结构需要根据上述使用的矢量关系数据来表示,点线和面分别表示节点、数据链和岛。

从不良反应报告表中看到,将活血止痛胶囊用于治疗妇科附件炎,附件炎的中医治疗需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认为湿热下注型应清热利湿;瘀热互结型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寒湿凝滞型应温阳散寒、活血祛湿;但报告表中未见中医辨证,用药太过粗疏。还有,将活血止痛胶囊较多用于治疗关节炎,此症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可大而化之、笼统用药。

一、博物馆研学旅行的相关内涵和价值

(一)研学旅行的相关内涵

国务院于2013 年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首次以官方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概念。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在不同学习阶段乡情教育内涵的研学旅行体系;2016 年11 月教育部等11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2016年12 月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次年9 月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为研学旅行的操作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具体来说,研学旅行指的是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由学校组织,目的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修身以道的异地旅行。

仔细拆分振威展览业务来看,发现2015-2017年公司的其他展会业务收入均是正向增长的,仅能源装备类业务收入是逐年下滑的,而这一业务是振威展览最大的收入来源。2015年-2017年,能源装备类会展项目收入占振威展览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7.72%、38.50% 和27.78%,占比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很大。需要注意的是能源装备类业务收入占比下滑不只是其他业务收入增长带来的的挤占效应,更是这一块业务收入绝对值的下滑。2015-2017年,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分别是7996万元、6839万元、5843万元,2016年和2017年振威展览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同比上一年均下滑14.5%左右。

(二)研究旅行的价值和文化传统

研学旅行用真实而独特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沐春风。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感悟,将学科知识立体化展示在学生面前。东西方研学旅行历史早已有之。早在古代,我国就有研学旅行的传统,孔子不辞劳苦,游学于天下,终成一代文圣。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阅尽名山大川,成就一代诗仙。杜甫神游故国,恨不得穷扶桑,才有胸怀天下苍生之志向。科考举子跋涉于各地,从书斋走向民间,士绅商贾游历于全国,了解国计民生。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也是游历雅典各邦,在列国进行考察和讲学,奠定了古希腊数学和哲学的巅峰成就。17世纪的欧洲更是如此,“漫游式修学旅行”风气浓厚,因为时人皆认为,年轻人休学旅行回来之后会学业精进,在游历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和各国圣器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造诣、文学水平、艺术修养、社交礼仪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尤其在上层社会群体,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和修身方式。近代大规模的研学旅行在欧洲的普鲁士广为流行,主要是青年学者为主体。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小学生每年都要在所在地进行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旅行,为了求知识于世界。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以来,欧美各国、东亚的日本和韩国都继承了研学旅行这一传统。

(三)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的价值

我国旅行市场潜力巨大,全国2 亿多中小学生每年研学旅行仅为30 多万次左右。如果按照20%的旅游比例来计算,全国将会有超过4000 万的潜在市场。[3]因此既要注重市场开发,还要立足遗产保护。

博物馆的直观教学场景更容易记忆,如一座记忆宫殿刻画在我们头脑中,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历史知识方面,通过对历史博物馆的体验,直观感受历史遗迹,犹如赤壁怀古,有往事越千年之感。在生物知识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古生物博物馆参观恐龙等远古生物标本,真实感受生命进化的过程。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博物馆研习旅行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巨大动力,以大运河博物馆研学旅行来说,总书记已经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因此推动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不仅对教育本身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面临的困境

安全性原则,以确保师生安全为大前提,方案开发中全程贯彻安全细节。针对不同的研学旅行环境,制定研学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带领全体学生和教师做好安全培训,实施安全演习。不仅要给师生投保意外险,更要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建立责任安全制度。

(一)研学观念落后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改革是空中楼阁,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而忽视创造性应用的培养和新知识的发现。必须要承认的是,传统教育观念在我国还占统治地位,笔者曾面向本地家长作关于研学旅行需求的调查,其中一项关于孩子课余时间安排的项目内容中,97%的家长都要为自己的孩子补课,晚上黄金时间孩子都在补习班度过。笔者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补课,他们的回答是:“现在城里哪有不补课的”“不补课成绩怎么能好”“别人补课为什么我们不补”。这种普遍性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们有错误的认识,认为研学旅行是游玩,还有些家长甚至这是贵族活动,不适合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只要有一个好成绩就行。

(二)教学缺乏创新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明渠段输水线路两侧大部分为地势左低右高,输水工程实施后,水渠的右侧积水通过工程排水沟汇流后,通过穿渠倒虹、涵洞或渡槽型式导入左岸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排涝标准,排水沟设计流量采用10年一遇3小时平均流量。由于7月强降雨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标准远超工程设计标准,多数渠段地下水水位超历史最高地下水水位。受渠道右侧排水沟排涝规模的制约,渠道右堤外侧大面积积水,最高积水深度在地面以上2 m左右,没有设置内排水设施的渠段,由于衬砌结构的不透水性,造成衬砌结构下的扬压力过大,产生了扬压力破坏。

首先,市场上研学教育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只有一个资质,不具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发能力。这些机构也不具备方案规划能力,往往是依靠专业的导游队伍和解说能力给予学生旅游体验,但是研学方面知识面不足,缺乏文化深度。

(三)组织保障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胜利油田(以下简称油田)要为国家探明更多储量、生产更多油气、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班组建设,不断强固科学和谐发展的根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一个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如何打造业绩突出、管理科学的一流班组,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

其次,集体研学旅行面临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教师根本无法负责。因此广大教师都避之恐不及。

第三,组织研发旅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费用问题,如果费用少了,可能不能实现计划目的;但是费用多了,家长可能会质疑学校乱收费,还会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带来经济压力。

首先,博物馆研学旅行设计的教学过程、资源、方法和目标都比传统教学要多,要求设计既能够符合教学目的,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教学效果,不能背离教学规律和教育目的。一旦教学设计和研学旅行开发不当,就容易造成教学效果过差。其次,博物馆研学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比如在博物馆研学过程中,仍以讲解员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只不过是学习的场所从课堂转移到了博物馆,学习工具从书本变成了文物,但是方法上并没有多大创新和突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博物馆研学实践的环节。第三,博物馆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时间较短,在游学结合上还缺乏方式方法。

三、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开发原则

研学旅行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生从近代普鲁士“几乎近似于监狱”的学校系统中解放出来,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增长见闻,释放压力,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在博物馆研学旅行中通过对史料文献和考古文物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历史中去追溯文物遗迹的前世今生。

AP聚类是数据点间基于消息传递的算法,主要传递两种类型的消息:responsibility(吸引度信息)和availability(归属度信息)[11].该算法无需事先设定聚类数量,可根据数据点间的通信确定最合适的聚心.

创新性原则,秉承教育性、活态性、实践性,让青少年进入到博物馆,对展品产生兴趣,在创造性活动中学习知识。比如,真实体验大运河的波涛骇浪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博物馆中国就可以结合AR、VR、MR 等技术,以数字化记录、虚拟式体验让学生感受大运河的虚拟现实,增强文物的现实感,让学生彷如置身于真正的波涛汹涌之中。

但是现阶段我国博物馆研学旅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研学旅行主题不丰富、教育观念保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形式单一、研学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活动形式单一,研学旅行机构良莠不齐和安全、经费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教育性原则。要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向学生进行知识和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建立开放性学习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研学的知识性、科学性、体验性、趣味性,以教育为最终目的,时刻牢记教育宗旨,做到“游学相长”,避免“只游不学”。

公益性原则,博物馆研学旅行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学生的支付能力来确定,同时以财政拨款、专项基金、社会捐赠、企业赞助、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支持。要确保不给学生产生经济负担,让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大运河博物馆(筹)尽管是免费开放,但是要提升其公益性,还应该进步研发公益产品。

发展性原则,在设计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有理念、有线索、有格局、有层次的“追求过程性的评价,不追求最后结果,不以成绩为最终评卷。通过丰富内容层次和主题选择,让学生在走出校园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促进自己的发展,在研学旅行过后综合素质能够大有精进,通过让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相结合,提升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标准化,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应坚持以下五方面原则:

四、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实践路径

在政策推动、观众需要、市场驱使三方作用下,博物馆研学正蓬勃生长。但博物馆研学的良性发展需要博物馆、社会力量和学校以及政府部门来联合推进,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实践思路。

首先,确定研学旅行的教学主题和目的,根据博物馆的类型制定具体的研学旅行计划,充分发挥文化的独特性。研学旅行要和学生的学科相适应,与课本、课程和课标有机结合起来,有层次性、逻辑性和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开发。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将研学旅行和学生的考核融合在一起,提升教育学。

其次,创新教育手段,开发博物馆研学旅行新产品,比如,以正在筹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未来可以运用VR 技术制造大运河开凿等工程的真实感,让学生感觉自己就身处大运河中;运用AR 技术增加文物的现实感,让学生感觉到文物栩栩如生,触手可及;运用MR 技术增加打造大运河场景的混合现实,强化教育功能。还可以建立线上远程博物馆,开发周边相关产品,增加博物馆研学旅行产品的娱乐功能。

第三,学校或者几所学校之间成立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研究院,馆校合作,加强与博物馆研学的合作,以智库研究结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将短期旅行活动变成长期研学系统。

最后,研学旅行中研是目的,旅是手段,想提高家长、社会和学校对研学旅行的认可度,根本上要从开发高效的研学旅行产品,变观赏型和体验型为参与型和探究型。

五、结论

博物馆研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产生于校外教育,是教育行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合作成果,是一项对学校、学生、博物馆都有所裨益的教育活动,有着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博物馆研学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开发以及实践模式,必将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根据负载转矩、转速变化范围和起动频繁程度等要求,综合考虑电机的温升限度、过载能力和起动转矩,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确定电动机冷却通风方式.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时,一般应留有余量,其负载率可在0.8~0.9范围内选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刘世斌.开发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深度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7):40-42.

[3]邱悦.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课题: 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研究(2019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1849)。

标签:;  ;  ;  ;  

浅析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