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儿科 广西钦州 535300
【摘 要】目的: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提高患儿生存率,优化护患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94例,随机分为47例观察组和4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对照组47例患者中,2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68.1%;观察组47例患者中,32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3.6%。两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生存率,优化了护患关系,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 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罗为只要特点,严重者还可出现口周及指趾青紫。这些症状可突然出现,也可在发病前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肺炎是造成婴儿夭折的只要原因之一,并且占我国住院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因此,对小儿肺炎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为探究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94例,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9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1.2±0.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患儿。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器官功能损害者、精神障碍者、急性传染病进行期患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病毒、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适当的营养神经,以及全身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包括:
1.2.1心理护理
与患儿交谈时,要控制语速、轻声细语、仔细聆听,护理操作时动作温柔;患儿因痰液不易咳出、疼痛、胸闷等原因,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易常敏感。因此,护士应密切关注患儿情绪波动,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耐心倾听患儿及家属的想法,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以和家属配合,多告诉成功案例使患儿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患儿及家属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注意事项,消除患儿及家属紧张焦虑情绪。
1.2.2基础护理
患儿应尽量安排在独立病房,病房保持安静整洁,每天早晨通风30mim,严格限制陪护以及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以及避免不良刺激使患儿精神紧张、血管痉挛。室温保持在24-26℃,温度过低会阻碍血管循环,过高会加速组织耗氧代谢。湿度在60~70%,湿度过低会使诱发和加重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湿度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做好对病室的消毒隔离措施,如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地面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尽量保持患儿采取半卧位,有利于痰液排除,减少呼吸肌活动造成的疼痛,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保证睡眠。室内禁止患儿及其他人员吸烟。
患儿患儿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儿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状态,并注意患儿的呼吸频率、幅度、血氧饱和度与节律等,以确定患儿是否存在紫绀、胸闷等缺氧症状[2],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1.2.3饮食护理
患儿因疼痛、气促、焦虑等多种原因,患儿机体代谢迅速、食欲不振,导致身体消瘦。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补充损耗的体力以及促进增强抵抗力。患儿宜少量多餐,多饮水,解热化痰,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1.2.4健康宣教
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小儿肺炎病因、症状、防治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宣教,并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肺炎药物的种类、特点、用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药物指导。
1.3判断标准
显效:呼吸困难、肺炎症状明显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高;有效:呼吸困难、肺炎症状有所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较高;无效:呼吸困难、肺炎症状无明显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一般[3]。
2 结果
对照组47例患者中,2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68.1%;观察组47例患者中,32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3.6%。两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小结
肺炎是指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其他一些致病因素在肺部引起的炎症,其病原特点实在肺间质和肺泡内有渗出性炎症,使肺组织呈或多或少的病变[4]。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患儿常伴有气促、呼吸增快、鼻翼煽动、喘憋等。往往患儿发热是小儿肺炎的早期表现,是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及肺脏,使肺脏充血、水肿,形成炎性浸润所致。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增快和胸部凹陷来确定小儿有无肺炎和判断肺炎病情的轻重。小儿肺炎和成人肺炎不一样,成人肺炎多为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只要是小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病菌主要侵犯患儿支气管、肺泡,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治疗方式来对待小儿肺炎。
为探究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65.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生存率,优化了护患关系,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丹丹,胡建军,陈成水.小儿肺炎63例诊治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3(04):170-172.
[2]高文琦,潘岁月,刘丽.小儿肺炎合并ARD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59-60.
[3]邹文燕,邢丽芳.吸入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26):2362-2363.
[4]王芳.小儿肺炎18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12):217-217
论文作者:高桂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家属论文; 有效率论文; 呼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