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农”卖鱼_三农论文

“桑农”卖鱼_三农论文

“渔桑农家”会卖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家论文,会卖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费家埭村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子,从事的几乎都是一个产业,那就是水产养殖,以养殖黑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等特种水产为主。千百年来都是养鱼为生的菱湖农民在养殖技巧上绝对是把好手,可说到销售,这就难了,怎么样才能把优质的产品卖个好价钱呢?

过去是约来鱼贩子,喝喝茶,讲讲价,这就是费家埭村农民卖鱼的唯一方法。一些鱼贩抓住村里人卖鱼渠道单一、市场信息来源少这一点,经常压低农民的鱼价,因此给的价格往往每公斤要比市场价格低2元以上。“我们也知道价格低,但是没办法,一方面自己没有销售的路子,另一方面如果活鱼不马上出售,等死了之后损失会更大。”村里的养殖大户赵建荣说。

该村村民嵇明章经营着一家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尽管不再卖鱼,但是村民的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8年初的时候,他找到村支书邵金土,表达了想建立一个销售网络,帮助养殖户增收,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邵金土的支持。同年7月,由村民嵇明章等人发起的湖州渔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注册了“渔桑农家”商标,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等。合作社通过统一销售渠道,改社员“单打独斗”闯市场为“抱团”闯市场。2009年通过浙江省无公害产地认定,2010年主导产品乌鳢、黄颡鱼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合作社入股社员206户,养殖面积6300亩,带动周边农户860户,1万多亩面积。

“有没有合作社大不一样,去年平均每户光合作社利润返还就有3000多元。”说起合作社对养殖户带来的好处,邵金土感触颇深。邵金土说,该村自从成立了湖州渔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后,养殖更规范了,销售不愁,鱼贩子随意宰价的现象没有了,社员享受分红、养殖户享受返利。

在生产上,合作社协助市、区乡镇水产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科学鱼病防治、饲养等,特别是在饲料方面,分片由几位资金宽裕的合作社社员建冷库,缺口资金由合作社出面提供担保、协调金融部门帮助解决贷款,社员需要的饲料按照最低优惠价提供,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产品质量保障提供可靠依据。

在内部管理上,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规范操作,入股社员享受年终利润分红。在利润分配上,30%留作合作社生产发展基金,入股社员分红比例为10%,60%的利润按照合作社收购社员水产品数量分摊返还给社员。去年,社员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鲜鱼,享受到每公斤0.12元销售价外的利润返还,返还数额多的上万元,少的也近2000元。合作社负责人嵇明章对记者说:“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水产品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利润返还给社员12万元左右。”

合作社经过两年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运作逐步规范,效果逐步显现,实现了“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民主办社、合作增收”的目的。到2010年底,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217.6万元,2010年合作社经营收入9410万元,经营利润190万元,返还社员收益133万元,达到了合作社和社员双赢的目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区、市、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进一步发挥作用,合作社在费家埭村开办了会员之家,会员之家在提供饲料、渔药等渔需物资供应同时,成为会员的交流中心。对会员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合作社聘请技术专家不定期的到会员之家进行解答和面对面交流。合作社经常向社员提供来自互联网等渠道的养殖品种技术和市场信息。

目前,合作社通过园区改造、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新养殖模式推广、社员技术培训、品牌运作等手段,合作社社员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合作社成员的平均收入较之前单打独斗时增长了20%。

联系电话:010-85815522转2655

标签:;  ;  ;  ;  

“桑农”卖鱼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