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日本特殊舆论环境下社会主义 思想的传入
许晓光*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 :日本明治维新后,由于“文明开化”国策的推动,社会舆论环境相对宽松,西方近代思想文化逐渐浸入日本,并在日本迅速传播。这些思想文化除了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功利主义等内容外,尤其是到明治后期,西方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也逐渐传入,日本社会不仅翻译、引进了社会主义书籍,同时,各阶层也自己著书立说,介绍和传播自身理解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切为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在日本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明治;日本;社会主义思想;舆论环境
近年来学术界通过深入研究,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最早是从日本传入,改变了它最早“来源于俄国”的传统观点。然而,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并非土生土长的,而是从近代欧美国家吸收传入的。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其时传入日本,并被日本思想界介绍传播,与明治日本的特殊舆论环境密切相关。关于近代日本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吸收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或多或少有所涉及。①但直接运用当时的史料深入研究日本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特殊舆论环境的成果很少,大多皆为转引二手资料。因此,运用当时史料深入考察日本对西方思想文化吸收的舆论环境,日本社会对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的不同认知,日本对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著作的翻译引进,乃至日本知识界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传播,仍然颇有学术价值。众所周知,西方传入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想林林总总,包括了空想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本文为了论述方便,没有再细分其种类,大致是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兼及其他方面的思想。
一、明治日本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的特殊舆论环境
明治新政府刚接手政权,便以天皇名义在向全国发布的《五条誓文》中强调“应求智识于世界”,②实际上为对外开放,大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的切实需求,日本对西方思想文化吸收的力度大大增强。同时,从法律上实行“四民平等”的社会制度,也使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加入到学习、宣传西方先进思想的行列中。而明治新政府的重要国策之一“文明开化”方针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所以日本社会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吸纳在一段时期内十分迅速。
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1901年)认为,日本明治时期的社会进步完全由于对外开放所致:“开港20年来,日本人努力学问,开辟物产之道,就中改造旧政府,建立新政府,以至人民也主张自主自由之类,全是开港所致”。③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在明治时期的社会进步,完全可以看成向西方文明学习的结果:“西洋之文学艺术并非不甚珍贵,在其政治之组合中,也意外地有令人感兴趣之方法,决不可蔑视之。余辈不用论,世间之学者也将西洋之事情明确当作对我国有益,而热心学习”。他认为即便是模仿西方先进事物,也可促进日本社会进步:“西洋之学问甚为重要,模仿它也甚为重要。王政维新之经过,其本质也可说是依据洋学之办法而成。铁路、电信、邮政等方便,也可云模仿西洋而成功者也。学问也好,模仿也好,决不可一概拒绝之,今后也愈益努力于学问,愈益下功夫模仿,愈益增加国家之利益幸福,乃余辈最所愿也”。④即认为向欧美学习的先进事物越多,国家进步越快。
自由主义思想家小野梓(1852—1886年)也指出,要改良日本政治,就应当向西方学习:“余之起斯业之意,全在早输入泰西之新义,开达我邦人之智识,以欲谋政治之改良前进”。而通过洋学之引进日本,社会将因吸纳更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制度而逐渐走向兴盛:“今也,泰西之新义东渐,海内渐初文化之步,将追次而隆”。⑤小野自己也曾经为了这个目的到西方学习:“余为求改进我邦政治之术,曾冒万里波涛,逾千重河岳,远游学于洋外诸邦,观察其国风也。”⑥所以维新后日本全社会都在争先恐后地学习西方文化思想。
明治初期由于舆论环境的相对宽松,社会各界结社活动也较为频繁。明治六年由日本思想文化界精英组成的“明六社”,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曾到欧美留学或考察。他们将西方思想文化大量引进日本,对日本近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在很短的时间内,“洋学”在社会上迅速昌盛。
对这种特殊舆论环境下日本对西洋文化的认同甚至模仿的状况,社会主义者石川旭山(1876—1956年)、幸德秋水(1871—1911年)有所描述。他们回顾维新后日本的欧化主义风潮指出,有史学家记载当时的状况,为了让欧美列强认为日本社会已经通过文明开化,而在社会风气各方面接近了西方国家,日本上流社会风靡一时的,是抛弃日本之旧风,忽然一朝变为欧洲风。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尽轮奂之美,极结构之丽”的鹿鸣馆建成,作为宴乐之场所。馆内有各种与日本传统截然不同的画游、夜宴、舞蹈、音乐、骨牌、棒球,作为玩物,无所不备,以供内外人士联络感情方便。还有所谓“脱和入洋”书写罗马字会,放弃雅致而取现状之演剧改良会,有绕开古雅奔向直情之讲谈歌舞矫风会。最受社会诟病的,是1887年4月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举办的化妆舞会,和井上馨在鸟居阪邸的露天演剧。当时的人批评他们没有学到欧美的强盛,反而学到了其弊端。“甚至主张人种改良论,达到欲以高加索人种替换大和民族的程度”。⑦这一方面表现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持续不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日本急于摆脱被列强控制的浮躁心态。
当然,作为日本知识界的文化人,吸收西洋思想文化是经过比较和思考以后才作出的选择,并非完全盲目地跟风。如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大井宪太郎(1843—1922年)就主张结合日本实际学习西方事物。他指出:“方今政治法律,工艺技术,宜採法于欧美,拔其精粹其锐,以资益于世道人心也。”尽管如此,真正仔细考察日本国内状况,研究本国社会态势,而提出拯救社会之方法者,寥寥无几。如果这样,“虽读海外之书,而安能明彼政治法律,通彼世态人情?”⑧强调如果不结合日本实际,用欧美社会文化来从旁验证本国的世态人情,深入研究日本“古今盛衰荣枯之理”,即便读了大量欧美的书,对本国也毫无裨益。
(1)矿山表层存在着严重的损害现象。作为矿区基本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的经营发展有着较强的特殊性,目前林地管理主要采用集体管理模式。矿山区域内,有矸石堆积区、工人生活区以及开采区,在这些区域进行建设时,往往会破坏原有地面上的植被与地质。同时,采矿工作中会对地质结构产生较大的扰动,进而加剧土地资源与地质结构的破坏。
福泽谕吉也清醒地指出,西洋文明也有缺陷:“虽云西洋各国为文明仅在当今世界可取此名。若细论之,其不足之处甚多”。不能因为今天看到西洋文明昌盛之趋势,就立即肯定其尽善尽美。因为文明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不能以今西洋诸国为满足。况且文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运动发展的。尽管如此,“今欧洲之文明,即仅可云以当今世界之人智,能达之顶峰地位。如此在今世界诸国,即便其状况为野蛮或半开化,欲谋求一国文明之进步者,不可不以欧洲文明为目标,定为议论之标准,以此标准谈论事物之利害得失”。⑨即当前欧洲文明相对进步,故应以之为文明标准。
比起学习科学技术来,福泽谕吉认为学习西方政治法律相对较难:“若将政令法律与衣食住房相比,稍异其趣。虽可以耳目闻见,却非可以手触摸以金钱买卖之物,汲取之方法亦稍难,不比衣食住房等。故今以铁桥石室模拟西洋虽易,改革政法却甚难。即在我日本也已建成铁桥石室,政法改革尚难进行”。⑩毕竟政治法律制度与各国的社情民意风俗等密切相关,也与社会各阶层对它们的认识深浅有联系,所以要想真正习之并不像掌握可见的器物那么容易。
1883年福泽还在总结文明开化历程时就指出,日本在亚洲各国中,具有特殊的国情,“其人心活泼而不固陋,见善移之而不固守。若知文明已可羡慕,而不会如仅利用其利器而为拙劣,使国是大为改变”。虽然开国之初,反对学习西洋的舆论喧哗,但政府轻易将这种负面舆论排除之,而决定了文明开化之主义。以后无论从大的政治法律教育体制,到工商产业之方法细致,还是小到至日常衣食住行之事,皆“逐渐仿效西洋文明之风,遂企划我国开辟以来,连做梦都不会想到之政治大变革”。之后还将让人民参与政事,在府县议会中任职。以至天皇颁布诏令,将国家体制改为立宪政体,“实为非常之国势变动”。所以,他认为,自从1854年美国迫使日本开国以来,是日本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该阶段一变而为新日本,改革千年之古俗旧惯,乃将日本社会组织成为西洋文明之风气也。”也就是说,日本明治时期的文明进步,并非源自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而是模仿西洋各国先进事物的结果。从客观上看,这一评价是比较中肯的。这类认知无疑为日本吸纳欧美先进的思想文化制造了合理性依据。
在当时亚洲各国相对闭锁,对西方外来文化普遍排斥的的思想环境下,日本对西方各类社会思想的认同,说明当时在政府主导下,其舆论环境的相对宽松。这种特殊舆论环境不仅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西方近代化思想的传入营造了宽松氛围,而且无疑为更加超前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日本
维新后在特殊的舆论环境下,日本知识界已经陆续将欧美思想家、政治家们的著作翻译成日语,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阐述欧美思想文化的著作。这些著作除了科技论著外,还包括了有关政治思想,特别是天赋人权和人民参与政治的思想、政治体制构建、法律秩序维系、社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内容,使宣传西方社会制度的思想大量在社会流传,对日本后来的启蒙思想和自由民权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支撑民权运动中活泼的言论活动的,是以西洋近代自由主义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和法思想的导入。”应当注意到,这种翻译和编译的著作虽然多种多样,但在明治前期由西方传入的,大多是对刚刚脱离封建幕藩统治、急于发展资本主义有促进作用的思想文化著述。然而此后不久,另外一种更加超前的思想也从西方传入。这就是对于当时日本人来说,感到比较新奇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当然与明治后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恶化密切相关。这些原因将另行撰文论述。在此仅深入考察西方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各类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
比如教学《莫泊桑拜师》。当学习到福楼拜教莫泊桑观察的方法时,我随之进行了迁移:引导学生利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事物,以便发现不同情况下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学生虽然从课文的学习中知道怎么去观察,但是似懂非懂,没有真正掌握。于是,我及时播放了视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同一只小狗,遇到主人和陌生人时分别是怎样的,将它不同的特点写下来。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写,但还有少数学生在瞎写,说明他们没理解。于是我立即点评,让他们及时修改,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276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西方文化认同的特殊舆论环境下,社会党的名称及其思想,也逐渐从欧洲传入日本,虽然它们常常作为贬义被提及。日本最早出现的社会主义概念,据考察是1870年加藤弘之在《真政大意》中的否定性理解。加藤在谈论了古希腊制度后论述道:“又至其后,称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之两派经济学兴起。二派虽稍有所异,目标却大同小异。皆主张今日天下百姓在相互生养之上,无论如何,衣食住等皆必须同样。要论此学派原本之所以兴起,在于指出放任天下人民各自随意生存。根据其才能、勤惰,大致产生贫富之差。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由此便产生四海之穷困。今日除了衣食住,在其外都禁止人们任意私有土地、器物乃至资产等。将每个人之私有财产合并,悉数交由政府管理。据说如此,便无贫富差别。作为所谓救时之方法,如果是出于违背素来之劝导心理,其制度之严酷实在不堪忍受……在治安上,不得不称为实在是尤为有害之制度。”从加藤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将欧洲社会党的主张理解为经济学理论,并认为这种均贫富的社会制度,对于日本正在推进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害无利的,所以应当否定。在日本推翻封建体制后不久,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的特殊时期,加藤的这种理解情有可原。
又如当时《日日新闻》在攻击华族、士族的文章中指出:“彼等为依靠平民之租税而过活之寄生虫也。作为寄生虫,欲与其主人平民同有政权,即乃如社会党之普通选举之急激论也”。该文原本攻击华族、士族的含义,顺便也指责了社会党的激进主张。
所以石川、幸德二人认为,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之民权论者,对社会主义有此言,也没有任何不可思议。但是用“急激论”一词,使当时的人错误地将“社会党”与恐怖主义联系起来了。由于言论自由,欧化主义盛行,不仅社会党的名称被大家逐渐熟悉,“甚至连‘共产党’的名称也被当时人们称呼”。而且,在明治六七年的日本思想界,存在着法国流之民权派,英国流之功利派,德意志流之国权派三派。石川和幸德指出:“民权派的人们,虽然在其心中深深同情社会党、虚无党的运动,放出大加称赞之声,但思想却是相反之个人主义也。而英国流之功利派,从其经济论上与共产主义不相容。至于德意志流的国权派,则从政治论上反对之。”从他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主义思想逐渐传入日本的曲折历程,以及当时多元化的特殊思想舆论环境。
欧美社会主义思想的东传日本,最重要的途径是相关书籍的输入。19世纪日本翻译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有部分是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书籍。如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被井上勤译为《良政府谈》(Thomas·More.Utopia )。美国学者乌尔赛(1801—1889)所著《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被安户义知翻译为《古今社会党沿革说》(Woolse.Communism and socialism ,1880)。乌尔赛的这本书大致是一本社会主义通史,针对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巴贝夫、圣西门、路易·勃朗、共产国际、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拉萨尔的社会主义等,进行了解说。在日本最初介绍社会主义的阶段,乌尔赛产生的影响最大。
(1)当前酒店行业的薪酬相对较低。目前武汉的酒店人力市场开出的实习生工资每月1800元,正式员工的工资是每月3000左右(包含奖金),而武汉市市区的最低生活水平是2000元。仅仅从这组数字就可以表明,知识型员工苦读寒窗十几载,最后连自己的最低生活都保障不了。目前酒店行业的利润非常的高,但体现在员工身上的薪酬水平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同时在企业内部也会很大程度的打击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也在明治晚期传入日本。1931年,作为日本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堺利彦(1870—1933年),曾回顾了《共产党宣言》的日译经过。1904年11月13日恰逢《平民新闻》创刊一周年纪念,决定全部刊登马恩合著《共产党宣言》。他回忆道:“在一周年纪念号刊载什么,大致从以前就考虑过。最终刊登了《共产党宣言》。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还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实在令人愉快、光荣。”他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名字,多次在《平民新闻》中介绍。但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读过。然而,在一周年纪念号的材料成问题时,小岛龙太郎(1849—1913年)为大家推荐了《共产党宣言》。小岛不仅是自由党左翼系的“前期运动者”,也不仅是平民社时代的财政援助者,“而且可以说是现在我实际运动史上思想发展的一位指导者”。因此,平民社的运动,在其一周年时,由于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日译本,开始成为正式运动。
翻译由幸德秋水和堺利彦担任。二人在“日译序”中注明:“因我等皆不懂德文,便依据英译重译。”而且在开始着手翻译时,“想到像《共产党宣言》这么重要的经典,翻译它,一字一句决不可苟且……我等之浅学不才,在感到任务之光荣的同时,窃知僭越之罪无所逃遁。全篇谬误瑕疵,亦定不少”。实际上译本的确谬误不少。然后发行当天,便被禁止。因此没有多少人阅读过。“这样,在明治39年3月15日发行的月刊杂志《社会主义研究》第1号中,幸德和堺合译的《共产党宣言》全文如期刊登……它不久就与其他社会主义出版物一起,全被禁止。甚至到今日,只有《宣言》还仍然被严格禁止。尤其在其后,经过多人之手,几次秘密出版。”这一方面可见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曲折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治前期的宽松舆论环境,到明治晚期的20世纪初已发生了变化。
《共产党宣言》翻译为日文在社会秘密流传,在日本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确是一件大事,幸德秋水高度评价了其重要性:“1847年,马克思与其友恩格斯共通发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详论了所谓阶级斗争之由来。从呼吁建立国际工人同盟以来,社会主义俨然成为一种科学的教义,又非旧时之空想狂热也。社会党解释,社会已成为一种有机体,没有人企图根据自己头脑里的模式改造之。彼等相信历史之进化,决非梦想其革命一日便可成功者也”。即《宣言》的发表,使日本社会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并由起初仅仅是模糊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相联系,以指导自己的社会改革行动。后来中国同盟会会员朱执信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从幸德秋水和界利彦合译的《共产党宣言》日文版转译的。现代日本学者也高度评价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日文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史上,开始将这部构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宣言》日译,的确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者脱离基督教社会主义,明显站到唯物论立场的第一步。”
西方其他学者有关社会主义研究的著作也有不少被翻译介绍进日本。如明治日本社会主义者指出的那样:“若考察当时社会之一面,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十分盛行。今除民友社的事业外,当时公开发行的书籍实况如下:……亨利·乔治著、小松三省译《社会问题》;多松著、光吉元次郎译《国家社会制》;亨利·乔治著、角田刚一郎译《土地问题》。”
幸德秋水的老朋友佐藤勇作认为,日本的“社会主义”概念由西方翻译而来。他回顾道:“我想的确是明治24年。当时立宪自由党机关报《自由》的记者大道和一,将一篇题为《社会主义》的文章发表在《自由》上,略述了欧美社会主义的沿革及其运动之一斑。它据说多半是当时《自由》的主笔、已故江口三省君让他翻译的。我根据大道君的翻译,才开始知道社会主义是什么。马上产生了研究社会主义的念头。订购并尝试阅读了一些英文版有关‘社会主义’的书籍,结果相信在日本早晚也必然会产生社会问题,遂告知二三同志,企图组织社会问题研究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通过翻译西方著作而传到日本社会的。
三、日本知识界对社会主义的初步理解和阐释
明治日本知识界的各位学者不仅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而且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和理解,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介绍、阐释和宣传。如有学者在传媒上发表文章,论述自己学习马克思有关批判资本主义思想后的体会。
对所有站点分别进行SOM天气模态训练,可以得到各种天气模态的具体分型结果。这里选取人工增雨主要目标区内的白城站为例,给出了SOM分析得到的天气模态情况,其余站点的结论见4.1和4.2节。表1列出建模期白城站SOM训练得到20种天气模态的频率和量化误差,频率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第20种(11.17%)、第4种(10.5%)、第17种(8.04%)和第1种(7.99%),其余各种模态频率为2.46%~4.82%,分布较为均匀;每种模态的量化误差都低于2,平均拓扑误差为0.02%,表明SOM分型质量较好,这些天气模态能够较好地反映样本信息。
1893年2月15日,草鹿丁卯次郎在《国家学会杂志》发表文章《马克思和拉萨尔》,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他分析指出,马克思首先论述了劳动与资本的背离,考虑使工人崛起的方法。然后他对克思的思想具体阐释道:“资本新成立及其增加,皆由吸取劳动之结果也。原来资本并非可对生产物赋予价值者,将之造出者唯有劳动。”接着,他又较为细致地谈了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理论公式的认识:“今就货币资本演变之状况考察之:如G(货币)—W(商品)—G1(货币)之公式。最初用G交换W,再用W交换G1,G1必然多于G。而其差额,即改变资本之物,获取此剩余价值之利者,不是生产W的人,即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故作为资本家,随着他获取剩余额愈多,工人所得就愈少”。其后,他介绍了《资本论》分析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手段:“而资本家常谋此策欲利己。首先作为其方法,尽可能降低工资,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遂毫不留情地榨取工人血汗。劳力疲弱和资本增殖常常成正比。特别是资本家设置计数工资制,巧妙地让工人同志竞争,其结果工人即便察觉此点,仍迫不得已于每日之生计,让资本家擅其贪欲也”。文章基本上解释清楚了剩余价值学说中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绝对剩余价值的关键之点。
指导烟农专业合作社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按照剂量标准进行交替使用,例如菌核净、代森锰锌等。
1907年8月,社会主义者山川均(1880—1958年)在《大阪平民新闻》发表文章《马克思的〈资本论〉》,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内容。他根据自己阅读体会指出:“阅读《资本论》者要注意,若不依照平民阶级之心理,就不会最终理解《资本论》。这就是尽管《资本论》早就成为‘平民阶级的圣书’,但却不能成为被绅士阀经济学家理解之谜语的原因。另外,在读《资本论》之前,可读一读《共产党宣言》等。”文章实际上强调了读者所持有的阶级立场的差异,会导致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著作阅读的理解和认识的截然不同。这反映出山川均已经初步领略了马克思在著作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主义者木下尚江(1869—1937年)曾于1897年谈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广泛流传的状况:“近时社会主义之风云,席卷欧美之天地,在欲从根本上完成社会革新之势运日,愈益旺盛。是岂非此第一原理并非水中月之兆耶?”表明社会主义已经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之类的空想,而是已经开始成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理论。但是在日本,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吸纳,却有着相对曲折的过程。
日本近代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在1903年撰写名著《社会主义精髓》时,就参考了不少西方书籍。他曾经用英文介绍道:“本书执笔之际,以资参考者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克卡普《社会主义史》;埃莱《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布里斯《社会主义手册》;莫里斯和巴克斯《社会主义:其发展和结果》;布里斯《社会改良百科全书》等数种也。为初学少年而特言之。”即初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青少年,必须阅读这些书籍才能入门。由此可以窥见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萌发的传播途径来源。
堺利彦、森近运平在合写并于1907年11月发表的《社会主义纲要》中,多次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思想。他们曾提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道:‘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私利,刻薄的金钱算计,此外没留下任何关系。如彼之宗教式热情,武士道之义侠心,和慈悲爱怜的人情,极其神圣庄严令人陶醉的状态,全淹没于利害算计的冷水中去了’。这种说法太能说明现时之情势了”。可见他们通过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日本刚刚开始发展不久、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批判的那种唯利是图、人剥削人的冷酷现实已屡见不鲜。而这正是资本主义初期发展阶段的普遍规律。
他们还根据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理解指出,“马克思说:‘在历史的各个时代,必有关于生产分配上之特殊方法。又必然有由此产生之社会组织。其时代之政治及思想之历史,被建立于此基础之上,又只能依据此基础得到解释’。恩格斯认为:‘一切的社会变迁,及政治性革命之根本原因,不可能从人的头脑中寻求,只可能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变迁中寻求。即其原因不在哲学中,而存在于各时代的经济中’”。这表明日本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开始理解和吸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之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客观现象。
日本著名的社会主义者片山潜(1859—1933年)介绍科学社会主义时,将其与进化论相联系。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进化论吸取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马克思及恩格斯亦主张社会主义与政治运动不能分离。然而他们致力于依靠国际工人一致团结达到其目的,故对所谓此国政事、彼国政党不太重视。是由于其境遇,势必使他们欲组成这种国际。也是他们最重视经济进化之原因。马克思之《资本论》将达尔文之进化论应用于经济界,乃解决人类社会大问题者也。不!宁可说是揭示了在近世产业的发达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被遵循。其从根本上打破了旧有的经济学说,乃按照近世产业之发达进步,说明社会主义之经济组织者也。故达尔文在自然界的进化论,如给予当代科学社会一大革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在经济产业界的人类进化论,也亦带来了当时经济及产业社会思想上的一大革命”。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大的进化,由相对落后的社会形态,进化到更加先进的、有利于全人类生存的社会状态是一种客观规律。
日本学者不仅在直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阐述社会主义思想原理,他们还介绍欧美学者有关著作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如堺利彦和森近运平就在《社会主义纲要》中,介绍了西方学者的社会主义学说。他们首先指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说:“过去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希腊的自由民和奴隶,罗马的贵族和平民,中世纪的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言以蔽之,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此两者自古以来常常对立。不断进行或公开、或隐蔽的战争。而此战争的结果,每每即构成社会全体的革命性新建筑”。然后又介绍了意大利社会党首领、大学教授恩里克·夫埃里在其名著《近世科学与社会主义》中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阐释了动物进化的全貌,同种族的各成员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以及一切生物之间皆存在生存竞争。与此相同,马克思学派的社会主义,将社会进化全归于阶级之间的斗争。此学说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人类历史上存在的秘密原动力的唯一科学的解释,而且又为政治上的社会主义,给予了严格训练的标准,避开了人情的社会主义的暧昧不定。”有些人一开始听到阶级斗争的名称,首先会产生嫌恶之念头,但若当他们真正准确理解其中的原理时,“便领悟到此乃人类社会别无选择的第一法则。从而又预见社会主义,可领悟到进化的新生面的来临,必照其指示而为”。即夫埃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阶级斗争这种手段之间,有着很大的必然联系。
在阅读西方传来的社会主义书籍,吸纳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日本知识人也开始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心得著书立说,向日本社会宣传西方的社会主义观念。当时日本学者的著述有石谷富藏的《社会党琐闻》,斯波贞吉的《国家社会论》,城泉太郎的《济世危言》,松原岩五郎的《最黑暗之东京》,大我居士的《贫天地饥寒窟探险记》等。另外关于论述社会问题的书籍,1897年也有不少出版。如田岛锦治著《日本现时的社会问题》,河上清著《劳动保护论》,铃木纯一郎著《工人之心得》,片山潜著《喇撒传》和《英国今日之社会》,松村介石著《社会改良加列传》等。这些本土学者的著作,阐释了西方社会主义制度的原理,使日本社会各界初步认识到了西方社会思潮的新变化。
除了著书立说外,一些吸纳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学者,还在各类传媒上,撰文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如植村正久在《日本评论》上连载美国社会主义研究专家伊利的论文,金井延在《六合杂志》上频繁讨论社会问题,单税太郎四处游说,宣传社会主义理念,由神户贫民集济义会发行的称为《贫民》的杂志等,皆多少具有揭示社会问题,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效果。
四、结 语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275页。
注 释 :
① 如著作有金熙德《日本近代哲学史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张陟遥《播火者的使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卢坦《日本明治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等著作的相关章节。论文有杨鹏 、孟玲洲《19世纪末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在日中两国的传播》(《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4期);张陟遥《从儒家到社会主义——幸德秋水思想研究》(《社会科学 2014 年》2期);春阳《东方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片山潜》(《外国问题研究》1983年1期);胡为雄《马克思主义传入日本再转传中国过程中的日本学者》(《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4期);赵行大《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2期);耿笑笑《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沧桑》2012年1期);门晓红《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10期)。日本学界的著作中提及该问题的代表作有丝屋寿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思想史》(法政大学出版局1979年),宫川透等《日本近代哲学史》(有斐阁1976年)等。
② [日]明治天皇:「御誓文之御写」,[日]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1卷『皇室篇』,东京:日本评论社,1992年,68页。
③ [日]福沢谕吉:「通俗国権论」,[日]富田正文他编『福沢谕吉选集』,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23页。
④ [日]福沢谕吉:「通俗国権论」,[日]富田正文他编『福沢谕吉选集』,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35页。
⑤ [日]小野梓:「留客斋日记」,[日]早稻田大学大学史编集所编:『小野梓全集』第5卷,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82年,446页。
考虑到细胞作用区域的变形梯度较大(局域变形),采用二阶形函数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公式(2)(下标2表示形函数阶数)给出了二阶形函数的表达形式,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其参数矢量由一阶形函数的12行增加为30行,能够描述的变形也从一阶变形(伸缩、转动、剪切或其组合)扩展到二阶变形(如梁的纯弯曲)。
⑥ [日]小野梓:「勤王论」,[日]早稻田大学大学史编集所编:『小野梓全集』第3卷,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82年,204页。
⑦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东京:青木书店,1968年,294--295页。
⑧ [日]大井宪太郎:「时事要论」,[日]平野义太郎:『马城大井宪太郎传 主要著作』,大井马城传编纂部,1938年,357页。
⑨ [日]福沢谕吉:「文明论之概略」,[日]富田正文他编:『福沢谕吉选集』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23页。
随着互联网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大,DDoS攻击流量也必然成比例上升。即使是BAT 类互联网公司、金融、证券、政府等拥有自建安全系统的大客户,也难以对付电信运营商网内跨地域大流量网络攻击。攻击流量的近源处理已经成为 DDoS 防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设DDoS统一防护系统则是解决全网协同流量清洗、封堵的首要目标。
⑩ [日]福沢谕吉:「文明论之概略」,[日]富田正文他编:『福沢谕吉选集』第4卷,26页。
[日]福沢谕吉「外交论」,[日]富田正文他编:『福沢谕吉选集』第7卷,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187--188页。
[日]松本三之介∶『明治思想史』,东京:新曜社,1996年,75页。
有关明治前期特殊舆论环境下,日本对西方各类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平等主义等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文化,笔者已另有研究。见拙稿“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大力吸收 ----尤其对社会制度改革思想的关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论明治日本对西方自由平等学说的吸收和宣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1期;“论日本近代早期的社会平等观”《世界历史》2010年6期等。
式中,σθ为随机偏差角θ的标准差.在空间光-光纤耦合系统中耦合系统存在角偏差与聚焦光斑,相对于光纤端面存在横向偏移是等效的.因此可以通过光纤端面的横向偏移来表示系统存在随机角抖动[21].与随机偏差角θ相对应的光纤端面横向偏移量Δr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表达式为
[日]木下尚江:「普通选举ヲ请愿スルノ趣意」,[日]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22卷『社会篇』(上),东京:日本评论社,1992年,514页。
综上所述,在当时亚洲各国相对闭锁,对西方社会文化普遍持排斥甚至敌视态度的国际大环境中,维新后的日本却呈现普遍吸纳西方文化的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尽管资本主义在日本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但随着日本社会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到明治晚期,跟随其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西方近代化思想文化之后,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也逐渐浸润日本社会。日本社会大量吸收和传播这些思想,对本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也为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两类不同性质的西方思想文化相继传入日本,促使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远远领先于亚洲各国。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276页。
[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五卷『自由民权篇』上,东京:日本评论社,1992年,102页。
1907年,社会主义者石川旭山、幸德秋水联合发表《日本社会主义史》,曾系统谈到日本受西方近代化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日本言论自由史上,明治六七年之际,乃实可称为黄金时代之时期也。”在这种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下,以板垣为中心之土佐青年结社,成为后来政党运动之萌芽。他们提出的一些改革社会现实的主张,“实乃为急进的革命论者。彼等乃醉心于法兰西革命史之极端民主论者”。当时高知县民间结社比较活跃,其中立志社由板垣退助率领,社员有一千余人。他们通过开洋学所、设法学所,日日夜夜宣讲自由民权之学说。他们这时虽然已得知社会党名称,但由于以卢梭之民约论充满自己头脑,其思想犹为个人主义的自由民权论。因此该文指出,“彼等尚未知晓当时在欧洲频繁活动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也未知晓1875年初从事合作运动之拉萨尔、李卜克内西之存在也。何况对他们的学说思想耶?”由此看出,欧美传入的思想,以前大多是鼓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内容。至于同情下层劳动群众的、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想,即便是拥有激进革命思想的自由民权论者,也不大知晓。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277页。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277页。
[日]丝屋寿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思想史』I,东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82年,23—24页。
[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日]幸德秋水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幸德秋水全集』第四卷,东京:明治文献,1968年,454页。
[日]堺利彦:「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话」,[日]川口武彦编:『堺利彥全集』第6卷,京都:法律文化社,1970年,203--204页。
[日]堺利彦:「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话」,[日]川口武彦编:『堺利彥全集』第6卷,204页。
[日]堺利彦:「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话」,[日]川口武彦编:『堺利彥全集』第6卷,204页。
[日]丝屋寿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思想史』I,130页
[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日]幸德秋水全集编集委员会编:『幸德秋水全集』第四卷,513页。
除了衣品,杨紫还十分关注头发的点缀。曾经她喜欢以一头厚重的偏分刘海示人,没有灵动感,土里土气的。火遍娱乐圈的空气刘海杨紫也尝试过,遮住了大脑门,稚嫩而青涩,但总给人呆板的感觉。中分卷发又显得她脸大,额头大。直到遇见“起风刘海”,杨紫才感觉打开一个新世界:发梢有自然的零碎感,同时有一定的弧度,不用刻意打理也可以美出自己的味道,隐约露出额头的程度刚刚好,给人很随性的感觉,知性风和时尚感尽显无遗。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 312--313页。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 306页。
[日]草鹿丁卯次郎:「「マルツクス」ト「ラサル」」,[日]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22卷『社会篇』上, 494页。
[日]山川均:「マルクスの『资本论』」,[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 492页。
天然气在分布式能源成本中占比超70%,在天然气价格高,同时直供气得不到燃气公司支持的情况下,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天然气价格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相同热值的管道天然气终端价格是煤炭价格的2倍。虽然川发改价格〔2015〕463号文中明确规定:“新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电企业应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或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签订直供合同,降低燃气成本。”然而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投资企业在取得天然气直供许可上存在着较大困难:一方面,各终端天然气公司有“供区”;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难以支持所有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都能建设直供天然管道。
[日]堺利彦、森近运平合著「社会主义纲要」,[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青木书店,1968年,311页。
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上层建筑层面看,既可上升到宣传中国、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加以认识;从经济基础而言,它又是一项文化创意产业,值得推进。因此,其直接或间接的政治、社会、外交、文化、经济等意义及效益不可小觑。
[日]堺利彦、森近运平合著「社会主义纲要」,[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312页。
[日]片山潜:「我社会主义」,[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青木书店,1968年,72页。
堺利彦、森近运平合著「社会主义纲要」,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344页。
堺利彦、森近运平合著「社会主义纲要」,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5卷,344--345页。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312--313页。
在农村“以今钱换古钱”姥爷坚持了很多年,1995年又是他收藏经历的一个转折点。那时他出差,坐火车去西安,办完事后他在闲逛时见到一个小铺,小铺上有一本讲收藏的书和一些制钱。姥爷细细一翻书才知道,原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收藏钱币已经成为一些人用来赚钱的途径。这样的见识对他的触动很深,姥爷打算一闲下来,就把他的兴趣爱好变为一项真正的事业来做。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318页。
1985年,兰德还出版了一本早期的电子邮件礼仪书。示例建议:避免在闹情绪时回复邮件。该书的作者对收件箱里塞满了诸如“奶酪购买俱乐部、即将到来的滑雪旅行”之类的垃圾信息感到痛心,并建议邮件发送者限制垃圾邮件的扩散。
[日]石川旭山编、幸德秋水补:「日本社会主义史」,[日]资料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编纂委员会编:『资料 日本社会运动思想史』明治期第2卷,318页。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日本近代社会主义观念产生的内外因素研究(18YJA770019)。
作者简介 :许晓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 :K31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01-111-118
[责任编辑:翟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