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说想要更好的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救济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材料质量以及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但是从现阶段国内行业现状来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混凝土裂缝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行业的关注。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要点
在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中,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后续施工操作的有效执行,重点把握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比较核心的基本要点,其主要关注内容如下:
1.1做好混凝土配置工作。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促使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能够较为合理,降低因为混凝土材料配置不合理带来的明显质量威胁和干扰因素。在具体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各类原材料的添加比例,结合土木工程施工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配置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具备更强可用效果。当然,合理添加一些外加剂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手段,同样也需要进行有效判断,综合提升其应用效果。
1.2做好各类原材料选择控制。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土木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切实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恰当选择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核心阶段,其需要确保相应施工材料的应用能够符合土木工程项目建设需求,能够确保后续混凝土材料配置具备较高质量。比如对于水泥材料的选择,不仅仅需要单纯关注水泥材料的质量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水泥类型的严格控制,促使其能够优先选择最为适宜的水泥材料类型,一般地热水泥在当前的应用能够发挥出较强作用。当然,水泥材料的强度指标也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2.1混凝土自缩现象
混凝土结构中,硅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硅灰的加入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自缩情况,甚至会产生混凝土断裂的问题。另外,混凝土中湿度的逐渐降低会导致水分从内部蒸发析出,从而加快了混凝土的自缩情况,威胁到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2钢筋锈蚀因素
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到位,如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混凝土材料,有可能会使钢筋产生锈蚀,钢筋出现锈蚀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发生碳化,最后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3温度变化因素
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浇筑有很大的影响,其容易由于温度的改变而产生裂纹,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关注浇筑温度产生的影响。外界温度的下降,导致混凝土内部和外表面温度差增加,构成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大小与内部和表面温差的高低有关系,温差越高,温度应力越高。温度应力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纹。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需要混凝土的施工面积非常大,所以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结构都较为厚重,从而构成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这个约束力会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厚重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多种约束力,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的技术应用
3.1.1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凝土地基约束力
混凝土地基约束力的降低可以通过两种措施来实现:①要适当的减小外部地基约束力;②从材料入手,降低混凝土材料的约束力。①混凝土浇筑阶段,如果大面的进行则会导致混凝土大面积的堆积,混凝土材料就会收到地基约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适当的减少浇筑厚度,在浇筑之前设置滑动层,利用滑动层来降低外部地基约束力;②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增加也会使材料约束力的上升,所以必须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控制需要利用到有效地保温覆盖方法、蓄水措施以及暖棚,将材料外部温度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以此来控制混凝土材料内外温差,从而降低混凝土材料约束力。
3.1.2控制混凝土材料温度应力
(1)适当的较少水泥的使用量,因为温度应力就是由于水泥水化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取法充分的释放所导致的,温度应力的降低可以从较少水泥用量的角度来考虑,适当的减少水泥用量,例如可以选择其他的材料来替代,当然针对不同的工程可以选择对应的水利,如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些水泥都属于低热量水泥,相较于普通的水泥材料本身的热量就较低,也可以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另外还要注重搅拌技术的提升,保证水泥搅拌效果,让内部热量能够得到充分释放,避免后期出现较大的内外温差。
(2)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因为浇筑过程温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浇筑阶段温度发生变化就极易产生温度应力。所以混凝土浇筑过程尽量的避开高温天气,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的浇筑施工,如果是在高温天气进行则需要辅助降温冷却措施,将混凝土浇注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可以通过强制性降温来控制温度应力,例如在混凝土材料内插入水管,添加冷水来降低内部温度。
3.2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原理
通过对影响混凝土结构裂缝因素的分析介绍可以看出,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温度变化即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其次是材料本身所导致的,例如混凝土自缩现象、钢筋锈蚀等,所以应对这些因素必须从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阶段入手,首先针对土木工程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另一方面要从施工设计阶段来规避这些影响因素。例如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严格的按照工程相关标准来选择施工材料,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自缩性,同时在使用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膨胀剂来提升混凝土浇筑结构的物理性能,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3.3提高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
一方面可以添加抗拉性能好的材料,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添加适量的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等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抗裂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调整混凝土材料的自缩性,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要严格按照使用标准进行配置。同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于材料配比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会影响到材料性能和质量,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状况进行严格验证把关,根据工程要求安好一定的比例配置混合材料,技术人员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配比率,严格按照实验室给出的配比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重点加强对于各个基本施工操作环节的重要把关必不可少,尤其是需要切实围绕着混凝土施工操作的前期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以及最终养护处理予以全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剑荣.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0):44~45.
[2]刘向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07~108.
[3]冉阿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09):15~16.
[4]苏园园.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16(06):151+184.
论文作者:向常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土木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