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召聪

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召聪

张召聪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中学校 四川 富顺 6432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出于什么时代它都是是被需要的。数学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是指从而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学模式,并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因此,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兴趣;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163-01

数学能够对学生思维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其在初中的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教师在创新意识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学生创新兴趣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已经得到数学教师的关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就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应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对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建立其创新性的教学原则。

1.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这样才可以自觉地从传统的做法、观念、体制中实现自我的解放,从而更好的端正教育思想;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对学生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学生在数学能力培养和知识获得方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对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进行积极调动,实现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掌握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2.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对探索性、民主性课堂气氛加以创设

师生关系的和谐性、课堂气氛的轻松活泼,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教育的过程是教学相跃、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其影响着教学的全部过程,如精心进行课堂的设计导人,对教学层次加以科学安排,对训练题进行精心挑选,并及时加以小结和气氛的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具积极作用等。教师应将学生当做教育的真正主体,将学生作为归宿和出发点,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民主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以确保学习氛围的民主化,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求异创新。同时教师应对传统的问答模式进行改变,防止学生思想一直处在等待解答的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学生创新兴趣进行积极的发展和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够使得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激发数学作为人类的实践产物,其和人们生活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学生身边出现的有关数学的例子,对人们在科学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以及成就动机,以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

比如“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要想进入地球就应经过多次的变轨,但是从数学上来说,每一次变轨都是新的函数,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函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讲解,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实用,也就大大提高了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为其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增加了动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案例,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追求创新、推崇创颠,坚持创新的意识和观念,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三、通过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创新性思维得到培养

人们具有多样化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师只有对其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加以重视,关注灵感和直觉的积极作用,将抽象思维和和形象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使用演绎、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创新意识培养中具有不同作用。聚合所有的信息,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来找出正确答案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聚合思维的积极作用;沿着不同方向就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多种解决方案的寻找来找出最佳答案,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用途。只有将不同不同思维方式进行综合才能提高学生在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在实质上就养成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对解题方面的教学加以重视,在对学生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有意识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比如图解分析、自学例题、温故知新、推理论证、归类鉴别等。

比如,在进行一题多变训练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培养,在创造性思维中,这两种思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对已经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情况,应对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解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系数进行分析,这就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进行训练。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要从现实的问题着手,抓好重点,找准突破口。学校是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时代要求我们以锐意进取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改进,为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根柱.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2]肖大明.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9).

[3]孙继中.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盖玉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东方青年・教师,2011,(06).

论文作者:张召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召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