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朝阳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0)
摘 要: 目前,湖北省各高职院校军事课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对军事课认识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要完成好军事课教学工作应做好军事课教学的选任工作,通过提高军事课的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通过参加军队生活、工作,增进感性认识,全方位提高军事课的认识。认真执行国家及省颁布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采用多渠道、多手段方法,解决教学资源上的匮乏。
关键词: 高职军事课;问题;解决方法
自进入新世纪,军事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全面进入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在高职院校也得到全面展开和发展(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课,目前军事训练都由在役的官兵带领,故文中军事课均特指军事理论课)。但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及历史原因,军事课在高职学校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究,以便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军事课的教学工作。
一、军事课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职军事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能上好军事课的教师严重不足。原因有二,一是缺乏专业的大学军事课老师来源。目前地方大学里还没有军事课专业,各师范学校也没有军事课专业的毕业生。国家在1984《兵役法》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2001年,国家颁布了【2001】48号文件,文件规定了从2002年开始,全国要将学生军训纳入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并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列为考查科目。2002年6月19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了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公共教育必修课。这样各大院校都需要开设军事课,导至军事课教师紧缺,各院校普遍缺乏军事课专业教师。二是军事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专门用于军队的军事专业人才,与地方教育学意义上的军事课专业人才有所差异,从军队军事专业人才到地方高校教育军事课专业人才需要一个转化。
(二)对军事课认识不足
从历史上看,在过去普通大学专业课里一直没有军事课程,多数人没有接触过专业的军事课程,对普通大学开设军事课感到陌生,导致部份教师和领导对军事课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
一是对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多数授课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课系统培训,不能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军事课的整体架构和理论体系,也由于授课教师没有部队生活工作经历,没有军事生活和工作的具体体验,没有对军事的具体感受,在讲授军事知识时存有盲点不能有的放矢、随心驾驭课程内容和进度,自信心不足,只能照本宣科的讲解书中的内容,以应付的姿态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不好。
过去要想在寒冬里凑齐一桌年夜饭,真是难事儿。因此,一碗腊味八宝饭、一碟腊味拼盘都显得十分隆重。如今每到过年的时候,物质越来越丰盛,节气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可是那份被凝固在时间里的年味,却很难找寻。
军事课在高校全面开设的时间不是很长,军事课的课堂教学是高校实施国防教育的一个理论阵地,要想确立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一)合理评价体系。培育高中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仅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观念上入手,还要将这一观念落脚于实际。这就需要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评价体系中有所体现,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不仅要与课程相结合,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其成果得以量化评价。要转变原先的“唯分数”论,应更加注重培育的过程及德育成果。只有将分数和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成果相结合,才能既保障教学工作、又兼顾素养提升。具体可以从学生的行为、礼貌、诚信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并将评价按比例体现于分数之中。但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还需要很多的探索与实践。
(三)教学资源上的不足
1.在大学里开设军事课专业,培养专业的军事课教学教师。这要由国家层面机构做。
三是学生对军事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军事课在大学里不是学生的专业课,学生出于功利性心理很多不重视军事课的学习,认为军事课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没有认识到人走向社会体现的是一个综合能力,人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积累。军事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课,通过对军事课的学习能整体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
二、高职学校军事课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是对教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军事课在高职院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老师认为军事课就是简单的走走队列,讲讲故事,看看录像,上上讲座就可以了,有些教学管理者在心里把高校开设的课程分为369等,认为军事课是军事院校的事,普通高校不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场所,对在大学里上好军事课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轻视军事课的教学管理工作,军事课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单独建立军事教研室,甚至个别学校将军事教研室归并到其它公共课程教研室,导致军事课教学的保障设施与经费的投入不足,不利于军事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军事课学时进行压缩,对教学内容进行并减,严重影响了军事课教学任务的质量。
(一)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军事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论信息和大量的实践器材辅助教学。如: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军事理论资料及书籍,实时的世界军事信息,各种地图、指南针,各种音像资料以及教学场地等。由于军事课在学校教学课程体系地位不高,学校更倾向于专业课和其它公共课程,军事课教学资料匮乏。
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建议将重大事件保障、远程控制优先、本地控制优先定义为三种不同的业务配置。对于重大事件保障类,由于时延要求低,需要使用上行保活的方式工作,如电气参数上报(心跳)周期可调节到90秒;对于远程控制优先类,电气参数上报(心跳)周期可调节为30分钟;对于本地控制优先类,电气参数上报(心跳)周期可调节为1小时一次。
4.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军事院校的军事教员或军事专家来上课。
3.加强转专业军事课老师的军事素质培训。弥补调剂教师在军事专业上的不足,应当与驻地部队或军事院校建立一种互建互助关系,让这些教师到军队实地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使其具体感受军队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做好军事课的教师的准备。
2.接收军队转业军官来大学任教。转业军官既有专业的军事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军履生活工作经验,回到地方学院,经过地方大学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培训和转化,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课教师具有先天优势。
(二)对认识不足采取的方法
1.在对教学内容重要性认识不足问题上,首先要全面的、成体系的丰富军事课教师的军事专业知识和军事专业技能,加强军事法规政策和军事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军队组织结构,日常训练的感性认识。组织军事课任课老师到部队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或自我组织模拟军队集体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完成军事课教员没有部队履历的不足。从而全面提高对军事课的认识。
2.在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问题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重要文件精神。按照2019年1月11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军事课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建立国防观念,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素质课。它完成的是人格品质结构中一个构成的教育,课程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严格按纲施教、施训和考核,严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调减、占用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按规定成立独立的军事课教学研究室。
2)听障学生的微课应通过提高其应用效果的策略的研究。国外学者们研究各种提高听障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并尝试将其拓展到教育实践中。如设计字幕的变换速度,了解听障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已有的语言基础、改变观看的技巧和教师引导等。
3.在学生对军事课重要性认识不足问题上,首先必须面对学生不会把军事课作为优选目标这一个现实。要依托军事课是必修课这一特点合理引导大学生认识和了解这门课,发现和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点,做好因人因班因专业施教工作,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有条件地组织学生们的军事领域里的活动,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们对军事课的兴趣。
在实践方面,“除了在生长过程中,同化物可以再分配再利用,人们发现,收割后作物贮藏期间茎叶中的有机物仍然可以继续转移。这一特点在生产上被充分利用。例如,北方农民为了减少秋霜危害,在霜冻到达前,把玉米连杆带穗堆成一堆,让茎叶不致冻死,使茎叶中的有机物继续向籽粒中转移,即所谓‘蹲棵’。这种方法可以增产5%~10%”[《植物生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74页)]。北方农民为防霜冻而采取的“蹲棵”办法,就是“同化物具有向库性的这个原理”的具体运用。
(三)在教学资源管理问题上,统一规划管理,避免混乱
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军事课教学,补齐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教学资源短缺,采取各种渠道多条路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已有资源完成好军事课的教学工作,从而弥补教学资源的匮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890(2019)02-0079-02
收稿日期: 2019-04-25
作者简介: 薛朝阳 (1966-),男 ,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学院教师,政工师。
责任编辑:董 柯
标签:高职军事课论文; 问题论文; 解决方法论文;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