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处理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海波

教学中如何处理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海波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完全小学 271400

一、兴趣引领,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尊重学生个性,诱发兴趣。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教学中,我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欢迎学生上课随时质疑,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改正,允许学生保留不同意见。这让各种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趣学。在我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体现,他们学习语文、训练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诱发出来了。

2.创始和谐师生关系,诱导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话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相机教育学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与学都是互相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就算错了也无所谓。而且,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

二、方法入门,推动学生善于阅读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读、谈、品、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手法

读,即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轻松地读,安静地沉入文本,充分接触读物,进行原生态的阅读。只有这样回归本真的原汁原味的阅读,才能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成为可能。

谈,即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的和谐氛围,燃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初读结束后,学生往往有倾吐的需要,这时师生们不妨开放坦诚地谈一谈,分享彼此的感受,解决心中的疑难,催生新的观点,激活沉默的见解,这时的阅读便开始迸射出个性的火花。

品,即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精彩之处分析领会。鲁迅先生说:“作品的一些紧要、极精彩处往往不易看出,能看出,就是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淡时见奇妙,引领学生触摸、解析作品的华彩章节。

感,即鼓励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感悟是由感而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文章时感受便不尽相同,从而悟出的东西也不同,要让学生读出个性,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文章与生活相联系,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

2.课内外衔接,保证个性化阅读的广度和容量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1)注重文本,形成语文阅读能力。

文本就是经典范例,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注意根据教材和课文的特点来抓重点,采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言、以读引篇的方法进行。当学生说道“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坚持要他们说出究竟怎么样,要达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读课文,读懂文本。

课内阅读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课内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

(2)举一反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了古诗,可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真正保证阅读的广度,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论文作者:张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教学中如何处理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