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建国时期我国正式引入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但我国的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必备条件给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来的启示。并对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与我国主流思想基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
关键词: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本土化;启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一词来源于西方,根据social work翻译过来,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助人活动,但却不知西方将其称为社会工作。一直以来我国流传的劫富济贫、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等都是帮助社会中弱势群体具体的活动。建国时期我国引入社会工作,但是后来由于社会环境等多重原因,专业的发展又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我国又开始将焦点集中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它的产生与西方的时代需要、思想体系构建、理论基础等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对我国开展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专业化进程的探讨。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一)西方社会工作源起的历史背景
社会工作的出现是源于历史的选择,社会工作所倡导助人自助的理念,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传播,当时处于基督教盛行时期,它所提出的仁爱思想,是西方社会工作最早产生的思想来源。后来,基督教的新教徒又主张每个人的心灵都可以直接跟上帝进行交流,这就破除了相传很久的等级制度。“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对社会工作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又将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1]。社会工作最终以实践方式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后大量社会问题开始涌现,需要社会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的贫穷是个人原因所导致的。当时个人问题的解决还是围绕血缘关系,解决不了才会寻求社会帮助,因为他们认为寻求社会帮助是丧失个人自尊的表现。但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贫穷出现的根源是工业化进程导致社会出现问题,而不仅是个人原因。此时政府开始反思自己应该充当的角色以及如何对公民出现的贫穷问题负责。而后社会转型加速了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农民变成了工人,由于长期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更易激起社会矛盾。社会关系也由原先地缘关系转为业缘关系,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原有的亲密联系。这种精神上、心灵上的困扰导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只有寻求社会的帮助,才能得到最终的缓解。
(二)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必备条件
1.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受到专业理论态度影响。专业的发展依据理论从原先的进步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理论,认为只要增加人的理性能力就能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2]。但是到20世纪中后业,美国打破了所谓的结构功能论,人们最终认为专业并不能发挥高品质的服务功能,而公众对专业的认可更是建立在将专业当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学者文军[3]等提出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他们强调理论在专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性,要将“反理论”的思潮变成“是理论自觉”的素养。但站在宏观角度,学者郭伟和等做出阐释,成为一个专业最基本要有三种核心要素:专门知识和技能、特定的服务人群,以及专属的服务领域。
2.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从20世纪初西方社会工作进入专业化、制度化发展阶段来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要求,离不开国家对社会福利实务的干预,这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到二战结束,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福利体系。随后,社会工作又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被确立下来。同时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比较规范的活动范围,这些工作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得到验证。
现代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需要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即使社会工作实践在很多国家都得到广泛运用但它受到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方式也不相同。每个国家对社会工作具体概念的界定也不一致。但普遍来说:第一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慈善事业,受宗教信仰影响,被解释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施舍,带有歧视眼光。第二政府或者私人机构举办的有组织的活动,对社会中的面临失业、贫穷、老年、精神或者等面临经济困扰公民的救助事业。第三为政府或社团举办的专项救助活动,基于社会中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求,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贫富帮助个人获得最大效益的助人活动。国家对社会工作的划分范围处于哪一阶段与国情密不可分。前两种是初级和发展阶段,但能够到达第三阶段的国家,它的政治文化思想基础是相对牢固的。
专业的发展和理论紧密联系,提姆斯(N.Timms)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大卫·豪(David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两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forsocial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ofsocialwork)[4]。前者是以外来理论为基础,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后者是根据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形成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理论。不管学者对其如何划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都存在一定逻辑关系,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向本土化的迈进提供了无限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述
“本土化”从字面意思上讲存在地理概念还和文化、制度层面。这里注意区分“本土”和“本土化”的概念,本土是指在本国或者本地形成的特征和某个东西。而“本土化”更加强调外来的东西进来后的适应当地发展的一种过程[5]。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引入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国家或者地区应视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就是在外国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碰撞时两者相互适应发挥本专业具体功能的过程[6]。
我国实现本土化的目标要追溯到与社会工作发展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背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人际关系依附于原始人际关系和血缘关系,是一种“家本位”思想的差序格局。中国人传统思想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当个人遇到困难,首先求助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成员。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格局早就不复存在,已经逐渐演变成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是独立的个体,人拥有权力。从现实考虑,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人才一直在复制。但同时工人和农民群体社会底层人民滋生了许多贫困或者弱势群体,社会结构层中间出现断裂的现象。再者,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加导致社会阶层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我国本土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于:其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社会问题的频发,其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并不成熟,专业的社工体系还没有形成。
(二)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当社会工作开始传播到中国,本土化被视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矛盾,是寻求制度化的一种解决方式。所以将带有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照搬过来的社会工作不可避免会带来文化差异而面临的各种挑战,只有实现本土化才能实现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应有的功能。20世纪60年代末社会科学界掀起了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热潮,呼吁对外来社会科学进行改造,来适应本国国情的现实需要,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也成为了学界普遍追求的目标。
四、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对我国启示
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为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从社会工作开始出现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量福利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国家干预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力量。西方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开展围绕专业权威和专业垄断的讨论,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反对专业权威的思潮。不管是专业化或者去专业化都为当今的社会工作的形成提供了保障[7]。如今的专业化更加强调在严格的实证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的反思,如善于发现案主的优势视角和增权,倡导一种更加平等、反思批判的实践精神,实现案主的赋权增能。西方社会工作对我国的启示表现在:
第一,中国由原先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先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机制同样也发生变化,为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急需对原有的福利体系进行改革,来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政府很难再去包办一切,需要市场起到协助作用。
第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组织的性质变得复杂,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的范围更为广泛。社会工作不再作为一种消耗资源的慈善事业,它也能为国家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由过去服务对象仅限于在困难时期帮助弱势群体,到现在变成在任何时期帮助全体社会公民。
第三,政府应在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纵观西方国家发展来看,运用国家的手段进行调控是推动专业社工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正采取国家干预和中央推行的将社会问题进行技术化和福利化处理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都仅停留于表面,并不能对社会体制进行有效管理,政府更是提出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需建立长效机制,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等。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份长久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社工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我国要分析选择、消化吸收,重新进行结构重塑,实属不易。再者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个体将如何作为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是个挑战。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要实现本土化的发展,必须站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这是一个漫长渐进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要在致力于实务领域使服务理念、服务方法以及服务形式更加与时俱进[8]。
参考文献
[1]李莉,张璐瑶.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5(03):17-18.
[2]李迎生.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8(07):120-127.
[3]文军,何威.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07):65-78.
[4]倪勇.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31-135
[5]林磊.浅析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212-214.
[6]潘泽泉.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建构如何可能[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03):29-41+99.
[7]郭伟和,郭丽强.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5):19-24+86-87.
[8]胡玉松.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4):371-372.
作者简介:姜璐瑶(1995—),女,江苏高邮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姜璐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社会工作论文; 本土化论文; 专业论文; 我国论文; 理论论文; 社会论文; 中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