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经济学四大基本范畴的深入研究_股票论文

股票经济学四大基本范畴的深入研究_股票论文

对股份经济学中四个基本范畴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学中论文,股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股份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短短的十六年中,股份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全面展开。国有大中企业公司化改革更是为世人所关注。但是,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人们对股份经济的许多基本范畴的认识还很不一致,甚至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加强对股份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更进一步研究也就越来越显得迫切和意义重大。我们认为独特的学科范畴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而股本、股份、股权和股票是股份经济学中四个最易混淆亦是最基本的范畴,对它们作深入的研究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股份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准确全面理解。

我们所说的“股本”,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股东直接认购方式所筹集到的资本。在各国公司法中,股份公司的股本与股份公司的资本都是指同一概念。比如,英国《伯尔门公司法》一书指出:“‘资本’二字在公司法中当然有各种用法。但严格起来说,它仅仅是指公司的股本(Share Capital)。”法国公司法也明确规定,在公司帐目中,资本(Capital)只含一个意思即公司的股本。它表示所有股东所缴纳的股金总额。日本商法认为,资本和股金总额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股本就是资本。但是,股本又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资本含义不完全一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股本是由许多股东共同投资购股形成的,因而,它的所有者是多元的;而一般资本的所有者可以是单个人。第二,股本是通过购股或认股的方式形成的,而一般资本则通过个人直接投资或借贷关系等方式形成的。第三,股本的经营使用要接受多元所有者的监督,而一般资本的经营使用则可能完全受个人意志支配。第四,股本的使用收益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利益分配,而一般资本使用收益的分配比较简单。第五,股本只存在于股份经济形式中,而一般资本则在其他经济形式中也存在。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股本与资金也不是同一概念。第一,股份公司中,股本是资金的组成部分,不是资金的全部。股份公司资金既包括股本,也包括通过发行公司债或通过其它信用方式所取得的投资。因此,资本与资金不是同一概念,资金的内涵比资本更广泛。第二,股本是股份公司的基本资金。与公司债和通过其它信用方式取得的投资相比,股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只需付息无需还本。因而,它是保证公司业务活动能稳定有序进行的基本资金。第三,股本是股份公司得以建立的基础性资金。股本是股东的投资总额。各国公司法都有两个基本规定:其一,申请设立公司,必须满足一个最低限度的股本额。其二,最低股本额应由公司创办人或初始股东全部认购下来,以保证公司有最起码的经营能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股本是公司运转的第一推动力。没有它,公司既不能成立,也难以进行正常运行。由上分析可知,实际上股本是股份公司中最为重要的资金组成部分。

那么“股份”这一范畴的准确含义又是什么呢?股份,通常又简称为“股”。我们把公司股本或公司资本总额按相等金额分成的单位称作股份。它是公司股本或公司资本的最基本的计量单位,也是股份公司区别于其它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我们通常用货币来计量资本,如某企业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本。但仅用货币单位来计量资本并不能表明股份公司的身份,也很难权衡股东间的权益平等关系。按股份来计量资本则是股份经济中具有特征性的现象。用股份来计量股本多少,其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在于:第一,股本反映着经营使用关系,它表明投入公司运营活动中的资本数量;股份则反映着资本的所有权关系,它表明各个股东在股本中占有的份额和所拥有的权益数量。第二,股本具有总量性质,股本的多少对公司经营发展至关重要;股份具有个量性质,股份的多少对单个股东的权益数量有决定性意义。第三,股本不可转让,股份则可通过买卖或赠送而转让给他人。第四,股本不可能通过分割而增加或通过合并而减少;股份则会因计算单位的划小或增大而增加或减少。第五,股份是股东的身份证,任何人只要拥有股份即为股东,丧失了股份即为非股东;股本是股份公司的身份证,失去股本,股份公司便不复存在。因此,在经济运行中,股份公司更注目于股本的变动,而股东则更注目于股份的变动。

“股权”这一范畴则是指股份拥有者即股东的权利。股权的大小通常以股份来计量。一股一权。一般而言,根据法律规定,每一股权都应平等地含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拥有参加并获得股利分配的权利;二是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三是拥有随时检查公司的会议记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索取公司业务进展资料等权利;四是就公司经营状况,拥有随时向董事、经理等有关人员进行咨询的权利;五是当公司解散时,拥有分得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股权和股份是相互对称的。对股东来说,占有了股份也就拥有了股权。它们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占有股份是拥有股权的前提。因而,从行为顺序上讲,是先投资入股,后行使股权。第二,股份强调的是投资数量,对股东来说,是一种资本支出关系;股权强调的是权益数量,对股东来说,是一种资本收益关系。第三,行使股权是拥有股份的具体表现,而拥有股份则是行使股权的基础。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进行投资并拥有相应权益的有价证券。它本身没有价值,不是真实资本而是一种虚拟资本。由于持有人可凭它向股份公司领取相应股息或分得红利,所以它可以作为买卖对象和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其价格取决于该股票预期获取的股利数量和银行存款利率水平。股票与公司债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从性质上看,债券所表示的只是债权债务关系。公司债持有者只是公司的债权人,不是公司的所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的业务活动,也不拥有议决权。股票表示的是所有权关系,股东作为公司财产的所有者,有权过问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对公司的重大经营活动问题有议决权,可以通过投票选举出公司董事和其它高级职员。第二,从债务关系上看,公司债是公司的外债,它有着明确的归还日期,无论公司债的期限长短,到期都必须偿还本金;同时,利用公司债常有附加条件,如违反条件规定,债券人可随时收回投资。而股本是公司的内债,它没有固定的偿还日期又无附加的条件限制,因而,对公司来说,它实际上不是一种负债。第三,从投资风险上看,在公司结业或破产清算中剩余的资产要首先用于清偿公司债,在还有剩余的条件下,才用于偿还股份。因而,在股票上的投资风险要比公司债的投资风险大。第四,从投资报酬上看,在利益分配中,公司要先支付利息后支付股息。由于利息是固定的,不论公司经营状况如何,它都必须支付,即使在经营亏损时,利息的支付数量也丝毫不能减少,与此对应,公司盈利再多,债权人也不参加分享。而股息是不固定的,公司经营景气时,股东能获得高额股息,反之,则可能分文没有。第五,从信用关系上看,股份的多少意味着公司资本实力的雄厚状态。股份越多,公司资本越多,信用能力越强,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就越愿意向公司发放贷款,公司债的发放也相对越容易。与此不同,公司债的多少倒不一定与公司资本实力的强弱、信誉的高低相一致,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债越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反而越不愿意发放贷款。股票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五大方面:第一,股票的收益性。股票能给购买者带来相应的收益。购买股票的人,目的是通过让渡自己所拥有的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实现它的保值和增值,而公司为了筹集到一定资金必须为所筹资金的所有者提供这样的机会。第二,股票具有永不返还性。也就是投资者购买股票后即是公司的股东,作为股东不能中途将股金抽回。投资者作为公司的股东享有股权所赋予的一切权利,公司法人拥有公司资产经营使用的全部权利,个别股东不得干拢。第三,股票具有风险性。由于所有者的货币资金使用权一经让渡即购买者购买了股票,本金则永远不退还,直到公司破产清算。所以股票投资者能否获得预期报酬,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情况,利大多分,利小少分,无利不分,亏损承担责任,破产时可能连本金都保不住。同时,股市行情由于受多种变化无常的因素影响,买进卖出风险也很大。第四,股票具有流通性。股票的所有者虽然中途不能抽回本金,但可以转让和自由买卖,其风险也就可以通过流通而转移。第五,股票的投性性。股票作为虚拟的资本商品,在其风险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投机。可以说,股票是最具拜物教性质和投机性质的虚拟资本商品。由于股份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产生分离,由于财产所有权的凭证——股票能带来一定的收入,这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又由于股票的增值由多种因素制约,股票的价格靠多种因素决定,以及人们对股票的增值靠他们各自对预期收入、风险大小的测定,于是,出现了股票的投机性。股票的收益性,实现了个人资本向社会集中占有使用即具有社会资本性质的过渡。这一飞跃,使单个资本做不到的事,而资本的社会集中使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同时它把个人与公司通过利益关系紧紧地连在一起;而股票的永不返还性,则有利于保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经营的稳定性,防止因股东变化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稳定;股票的风险性,是一种竞争产生的压力,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经营者的责任心,增强动力;股票的流通性,既有利于确保投资者和经营者的主权,又有利于资本的合理流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具有积极意义;股票的投机性,它一方面极大地刺激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另一方面也因此而产生负作用。

股票作为股东进行投资和获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是股份、股权关系的体现。拥有了股票,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股份和股权,反之,则既无股份亦无股权。从这个意义上讲,股份、股权和股票是联为一体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把它们视为一物,甚至认为,股票是权衡股东在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的计量单位,是公司资本的成份。事实上,股份、股权和股票并不是一码事。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股份、股权是股票的实质性内容,而股票则是股份、股权的一种纸的凭证。股份、股权确定着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股票只是通过证书的形式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在股票不存在的条件下,股份、股权关系仍然存在;但在股份、股权关系不存在条件下,股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第二,在股市行情中,股票价格会随着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动,而其中证明的股份数量和股权数量并不会因此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比如一张面额100元人民币,证明只有1个股份的股票,在行市中能以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但它的股份不会相应地上升为2个,购买者也不可能拥有2个股权。也就是说,股票的变动与股份、股权的变动并不对称。第三,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其面额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分作若干个等级。但股份和股权却不能分等级,只能按一股一权的原则处理。因此,在每张股票上都必须注明股数及每股金额。

股票是随着股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股票的产生与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股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第一,股票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融通资金和共担风险的工具。从股票产生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被发行的最初动因一是为了筹集资金,二是为了分散风险。这两点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而竞争和信用的作用又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要求的现实进程。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从而实现在更大规模上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多创盈利,而个人投资或投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货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这样责权利分明而一体从而使公司得到了发展,投资者个人得到了收益,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个人和公司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第二,股票的产生和发展,预示着科学的公司产权关系及公司制组织方式从此走向制度化。股票不仅是融资手段,作为资本证券,它是一种产权存在形式。一旦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公司股本,它就成为股份公司长期占有和使用的生产资本。它的所有权与支配使用权,即资本的最终归属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由此所有者与经营者也就分离了。股东代表大会、公司董事会、经理人员等在产权关系上的界限明确,各有自身的责权利,既统一又相对独立运行。这是股份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股票未出现以前,公司虽然也贯彻着股本与股份的分离原则,但由于股东很难通过市场交易把股份转让给他人且股份转让价格不明晰,所以股本与股份的分离常常遇到困难。这在拥有大量股份的股东要求退股或支配股本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股票出现后,股东可以通过市场过程转移投资,抽资撤股的路被完全堵死,股份公司的抗逆机制大大强化,由此,保障了股本与股份关系的明晰化与彻底分开。科学的公司产权关系及公司制组织方式从此建立起来,股份经济的发展走向规范化。第三,股票的产生和发展,促使股份经济的发展多样化。股票可以自由买卖,行市价格又灵活多变,这不仅使投资者的选择范围大大扩展,而且使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承受力大大提高。在各股东的投资活动中,股票的变动性有力地促进着资本的流动和资本形式的多样化。再就是公司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目标以及投资者的具体要求和业务发展的情况,通过不同的发行渠道、发行方式来发行不同种类的股票,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灵活流动和股份形式的多样化,使股份经济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第四,股票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地促进了股份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和国际化。首先股票作为股东投资和获取收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是联结股东与公司的纽带。股票行市、股票流动、股票发行量增大等等,不仅使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而且使公司与整个社会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大大拓展,由此,促使了公司的社会化。其次,股票买卖中的各公司股价票格之争、各公司相互掺股渗透,又使各个公司通过股票这一纽带联结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机体,以至于每一公司的经营成败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公司的业务活动。由此,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趋于一体化。再者,为了克服和消解商品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障碍,诸如民族习惯、供求数量、成本费用、政府协调、运输等等,一种重要的措施即是以入股、共担风险的方式进行国际间投资,发行国际性股票,建立股票的国际性交易组织和规则等等,而这一过程,就是股份经济的国际化过程。正是由于股票这一信息载体有着上述诸多功能和作用,所以,它成为现代股份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股份经济中富有特征性的现象,至使人们一提起股份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股票。

标签:;  ;  ;  ;  ;  ;  ;  ;  ;  

股票经济学四大基本范畴的深入研究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