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胡清国[1]2004年在《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文中提出肯定否定是语义相悖的一对范畴,它们必然会对各类句子结构施加各自的影响,实际上,已经有许多学者注意到肯定否定这对范畴对句法内部的影响,表现在肯定和否定在句法层面上存在大量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以否定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专有的否定结构或是否定优先的格式,意在说明否定格式的句式义对句子内部各组配单位的管控作用,二是词语义(包括词语的概念意义但主要是语法意义)也会对格式产生反制约,表现在汉语中,一些词语强制性地要求其后的结构形式必须为否定形式。本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否定范畴和否定观念的联系,给否定句的范围进行了限定,比较了肯定否定的差别和联系,详细介绍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的基础,最后表明了本研究的路径取向和结构框架。 第二章至第六章讨论否定专有或优先的格式。第二章考察“V不C”的强势和理据。首先在使用的频率上,用共同语和方言的材料表明“V不C”的使用频率远高于“V得C”,以此证明“V不C”是一个否定优先的格式;其后介绍了它们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与“V不C”为否定优先的格式有着内在的关联;最后从语言的象似性、语法化和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叁个方面说明“V不C”之所以是否定优先格式的理据。 第叁章考察“不V了”格式,这是一个歧义格式,可以表示叁种不同的语义,不同的语义有各自要求的句法特征;分析了对“不V了”格式中“了”和“不了”的认识;最后着重介绍了表“谢绝”义的“不V了”格式具有委婉礼貌的语用价值及理据。 第四章考察“一量+否定”格式,首先介绍了该格式对量词和语序的选择和限制;接着阐明了该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和历时进程;并探讨了该格式语法化的路径依赖。 第五章考察否定结构和句末语气词的搭配情况。表明否定语义必然要对句末语气词施加影响,表现为否定形式与句末语气词的搭配受到较多的制约,对句子的疑问还是陈述也会产生作用。 第六章和第七章都是考察汉语的否向副词。在第六章中,给否向副词作了简单的分类;讨论了它们的语用价值;对否向副词与否定形式的相亲和性从认知上作了统一的解释;并以英语,法语和俄语为例,说明否向副词的存在在语言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第七章是一个个案分析,以“根本”和“压根”为对象,全面地比较它们在句法、言语运用和语用价值的差异,进一步证明和刻画否向副词的内部特征。 第八章是全文的总结。提取了与否定相斥的一些语义因素;并以本文证明了“句管控”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归纳了本文的特点和成绩,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楠[2]2015年在《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充分吸纳汉语和印尼语本体否定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段,对汉语和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共性和特性进行细致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解释了这两种语言否定形式的规律和机制。全文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论述研究目标与意义,确立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否定概述,通过综述有关文献的方式,着重考察汉语和印尼语本体研究中和本文有关的否定分析,对有关文献做一梳理,同时立足于此,表现汉语和印尼语的否定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的异同。第叁章从梳理汉语印尼语对动词的否定入手,将两种语言的否定词与动词及相关的时制、时体的关系进行对比,并从现实与非现实角度进行考察。现实与非现实范畴在汉语否定表达上体现出的对立可以较为有效地帮助我们理清印尼语的tidak同汉语的"不"和"没有"之间"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即当否定现实性事件时,tidak对应"没有",而当被否定事件具有非现实性时,tidak对应"不"。第四章将汉语和印尼语对名词及形容词的否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那些无法被否定结构的内在特征及其机制,分析了汉语"不+NP"结构和印尼语"belumNP"结构各自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我们还通过对汉语和印尼语形容词的分类及语义特征的对比来分析对形容词能否被否定的影响,通过对形容词语义的分析来判断对形容词程度与性质所进行的否定。此外也对比了汉语和印尼语中表达加强与减弱形容词否定程度的格式结构层次的异同。第五章围绕汉语印尼语否定极性表达的形式进行对比,选取包括否定极性副词以及全量否定强化形式"一量名"作为比较对象,探索汉语和印尼语的否定极性表达形式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方面呈现出的相同与不同。在语义特点方面,汉语和印尼语都是通过否定极性量来实现强调否定的目的,体现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表达机制规律方面的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体系的差异,在句法分布和搭配组合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第六章主要围绕两种语言各自独有的否定结构及其对应表达,如:汉语的能性述补否定式的形式、来源和内部语序影响因素以及印尼语出现使用偏误的原因,印尼语否定词自身的重迭形式在语法语义语用上的表现,考察外部特征,探求内在动因。第七章结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总结不足之处,同时提出未来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课题与方向。本文是对汉语和印尼语否定形式对比的一次尝试,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选择了几个对比项,包括:否定词语义特点,否定格式制约性对比,以及跨语言现象否定极性表达形式等。但由于是初步尝试,再加上印尼语否定研究成果的相对匮乏,所以本文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例如否定焦点和辖域的对比、否定和疑问关系的对比等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龚娜[3]2011年在《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文中指出客观世界存在程度差异,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必须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因此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范畴——程度范畴。本文在“语义语法理论”指导下,从“程度”这一语义范畴入手,考察程度在湘方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各种不同形式的语义特征与语用价值,同时结合认知理论、标记理论等进行一些较为合理的解释。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以外,共分为8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运用的方法与理论,以及调查布点、材料来源、发音合作人简况等。第一章主要对程度范畴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总结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语义内涵、构成要素、系统分类以及表现形式等,并以现代汉语程度范畴为参照对象,全面构建湘方言程度范畴形式系统。本文从第二章到第六章选择湘方言程度范畴比较有特色的几种具体形式进行微观描述。第二章讨论湘方言中表程度的“XA”式状态形容词,详细列出6个湘方言点“XA”式状态形容词表,并从结构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对“XA”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将湘方言与其他汉语方言的“XA”式从数量、变式、语法功能等角度进行比较与探讨。第叁章讨论湘方言中表程度的重迭形式,主要从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语用认知因素等方面对湘方言表程度的重迭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状语,程度状语包括程度副词、表程代词和语气副词等,其中以程度副词为主。因此本章主要探讨湘方言程度副词的性质与分类、“程度副词+程度心语”的句法分析、程度副词与其他程度表达形式共现的制约机制等问题,并选择湘方言几组有特色的程度副词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补语,首先讨论程度补语的界定标准、语义特征、语用效果等问题,然后分别论述湘方言的组合式述程短语与粘合式述程短语,并将组合式与粘合式、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从形式、语义、语用等几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否定现象,比较分析湘方言“否定词+程度词+V”与“程度词+否定词+V”两种语序的不同表现,以及与普通话的异同,并对湘方言表达强程度否定的“连不”结构、“前世(不)”结构、“崽……”结构和“V不得的苦/V不得个苦”结构等特殊程度否定形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湘方言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形式与意义的扭曲等现象。第七章讨论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法、语用的制约和影响,主要从组配成分的选择性、语法结构的规约性、语法功能的完句性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法的制约,并从语气表达、句子感情色彩以及信息传递等角度分析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用的影响。第八章总结了湘方言程度范畴既具有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中共性特征主要有:一是量性特征,包括主观量与相对量、模糊量与等级量、离散量与连续统;二是语义范畴的不对称性,包括强与弱的不对称、隐比与显比的不对称、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个性特征包括:一是湘方言内部较为一致的特性,如多使用“XA”式、贬义程度补语和“连不”结构等;二是湘方言内部的差异性,包括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演变发展的不平衡性。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湘方言程度范畴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唐宫羽[4]2017年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语义分析及界面研究》文中指出羡余性作为语言的重要特性,因其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却又在实际语用中广泛存在而备受语言学界关注。其中否定标记在结构中失去语义价值的羡余否定现象是其重要类型。本文基于标注语料库,通过对20种常见羡余否定格式进行详尽的语义结构分析,归纳出每种格式对应的语义结构模型,揭示羡余否定结构中不同义类的核心成分对后接成分的语义语法制约机制,并尝试从语义—语用界面角度对羡余否定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首先,依据《词汇义类标记集》(李葆嘉,孙道功2011),按照羡余否定结构的通用格式“Y (核心成分)+X (羡余否定词)+VP”中核心成分Y的词汇义类,构建了羡余否定结构的新分类体系。在该体系下,基于标注语料库归纳出了20种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各大类的动核分布情况,其中以数目最多的陈述类与评估类为主,发现陈述类呈现出集中分布而评估类呈现出分散分布的特点。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各义类的核心成分对后接成分在语法和语义上的制约作用。语法制约方面,考察发现多达19种格式可后接动词性的肯定结构,只有“差……不到”格式中只能接表数量的名词性结构。另评估大类的程度类格式除了可以后接动词性结构外,更常见地是后接具有描述性的名词性结构。语义制约方面,陈述类与评估类内部呈现出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情况较复杂。而限定类、指称类、描述类由于格式单一,语义制约也各自不同。总体而言,核心成分的词汇义和说话人意图是形成羡余否定结构中语义制约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对这20种羡余否定格式的语义结构分析,本文揭示了 6种产生羡余否定现象的原因,分别是内隐性否定的溢出、外显性否定的复现、词汇情态义的复现、主观标记的凸显、构式演变、小句的整合或糅合。其中属于“内隐性否定的溢出”的羡余否定格式有10种,所占比例最高;而“外显性否定的复现”与“词汇情态义的复现”分别占2种和3种。考察发现实际上这叁种成因之间具有一致性,它们都集中体现了语义的底层制约性。而其他叁种成因概括面较小,分别占有1种、2种和1种,它们更多地体现了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演变和语用作用的凸显。最后,本文从凸显主观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更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叁个方面探讨了羡余否定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并就此在语义—语用存有界面观的立场上进行了延伸,尝试性地探讨了羡余否定现象中的语义—语用问题。本文以预设触发语和部分格式核心成分的交叉关系为出发点,揭示了部分核心成分可作触发语,通过自身的词汇意义提供表层的语义线索,从而使听话者能够在听见核心成分时即时激发预设包含的背景信息,从而对后接结构的语义内容做出正确反应,通过语用推理准确抓住说话人意图,不会因羡余否定词而受到误导。本文仅选择了现代汉语中常用的20种羡余否定格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羡余性的语言现象的覆盖范围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受限性,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本选题在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上只是进行了初探,继续挖掘像羡余否定现象这类语用价值极高的语言现象在界面互动上的规律还亟待后续学者的关注。

孙红玲[5]2005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借鉴功能认知语法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成果,结合结构主义的分布、变换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重动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着重探讨了重动句的语义、功能、使用动因以及与相关句式的功能差异等问题。全文正文五章,外加结语共六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对本文的题旨及选题缘由、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语料的来源及使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然后重点对重动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对重动句研究的历史阶段及以往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重动句的内涵及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重动”的名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命名,而“重动句”的真正内涵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因此对“重动句”必须从意义和形式上同时进行界定。本文所说的“重动句”主要是指谓语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后带有宾语性成分,再重复动词(或动词性语素)而后带上补语性成分的一种单句或者分句形式。用符号表示就是“S+VO+VC”。其中S代表句子的主语,两个V代表同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语素:O代表宾语性成分,C代表补语性成分:V与O构成动宾结构VP_1,与C构成动补结构VP_2。 第二章 重动句的分类 本章首先对重动句以往的分类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分类的特点及不足,遵循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对重动句“致使/非致使”的意义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划分的意义标准主要是看VO与C之间是否存在致使关系,而形式标准则是在意义划分的前提下总结出来的,即:致使性重动句在形式上一般都能变换为“(S)C是VOV得”或“C是(S)VOV得”的格式,而非致使性重动句不可以。 第叁章 重动句的量变图式 本章在实际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重动句在整体上表现的是一种量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语义类的重动句凸显的是不同的量变阶段。非致使性重动句突显的是这一过程的前段,致使性重动句突显的是这一过程的后段。这样,从非致使性重动句到致使性重动句,动作行为达到的量从“常量”到“非质变性超常量”,再到“质变性超常量”,直到引起“质变”,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量变的图式。即:初始参照量→常量→非质变性超常量→质变性超常量→质变

王志英[6]2012年在《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四类特殊否定现象,即元语否定、预设否定、羡余否定和间接否定。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的总体特征、性质、使用时的制约条件、语用功能、生成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个案和总论性研究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的解释上。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结构分为四篇十二章,每篇分为叁章,第一章介绍每个类型特殊否定的总体特征,后面两章是个案分析或专项研究,通过个案和专项分析来充实和论证第一章观点的合理性。第一篇研究元语否定,第一章首先对元语否定进行了界定,同时本文把语音、语法错误和预设否定从元语否定中分离了出来,因为它们与元语否定内部机制不统一。我们并根据元语否定的成因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分析了其使用的制约条件和语用功能。后面两章用个案“不是而是”构式和“不”独用表示元语否定用法对第一章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第二篇研究预设否定,第一章首先解释了预设是否能被否定的问题。然后根据预设否定成因的不同分为:适宜性预设否定和预期性预设否定。并分析了两类预设否定的差异,指出预设否定的生成与人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境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密切相关。第二章专门分析了适宜性预设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第叁章以副词“瞎”为个案对预期性预设否定进行了研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否定副词“瞎”的预设否定功能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篇研究羡余否定,第一章首先总体上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特征,然后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生成和使用的制约条件,以及其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第二章对“不”和“没(有)”在羡余否定格式中的互补性与同一性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以强化否定构式“小心(别)VP”为个案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分析了其生成的条件和机制。第四篇研究间接否定,第一章介绍了间接否定的来源、类型及其差异、表达方式、生成的动因、理解机制和语用功能。第二章分析了非规约性间接否定,其来源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它是在人类元认知监控和调节下生成的,其理解机制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第叁章以话语标记“要不”为个案分析了它表示规约性间接否定的特征以及成因。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更加宏观的理论框架,为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语言使用和人类认知的深层动因上对特殊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做出更为合理地解释。第二,本文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的分析和解释,使之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叁,本文在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总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又用个案和专项研究进行了充分论证,以期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和充分的论证。最后,我们的研究对整个否定研究体系的建立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邓凤民[7]2010年在《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文中指出“差比”是人类各种语言都要表达的重要语义范畴。本文本着汉语和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文献参阅等研究手段,从差比句构成、比较标记、差比句历时发展、类型学下的汉藏语差比句等多个方面,对汉藏语差比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探寻汉藏语差比范畴的表达形式,揭示汉藏语诸语言差比句的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及其省略现象,考察比较标记的类型、来源和标记模式,汉藏语差比句的历时演变规律,最后从类型学和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汉藏语差比句的特点和变异现象。全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语料来源和语料收集情况。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综述,全面梳理迄今为止有关比较句和比较范畴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汉语比较句和比较范畴的宏观研究、汉语和民族语比较句的专题研究、汉外比较句对比研究等叁个方面。汉语比较句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包括比较句构成要素、比较句否定形式、汉语比较句的历时发展、汉语方言比较句、汉语比较句的类型学特点和习得等多个方面;民族语比较句的专题研究仅见于藏语、彝语、布依语、壮语等为数不多的语言,众多非汉语相关语法现象散见于各种参考语法和民族语简志当中;汉外比较句对比成果更是主要限于汉英、汉日、汉法、汉韩等有限的语种,汉语和民族语差比句的比较研究少之又少。第叁章考察汉藏语差比句构成的要素,指出一个完整的差比句包括比较本体、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专项、比较结果和比较差值等八个参项,由于参项间语义和认知上的联系,有些参项可以不出现。其中必有参项为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结果。本章重点讨论:差比句比较主体的隐现问题(具体包括比较主体的隐含及成因、比较主体的“现时”和“现场”隐含);比较基准的省略及限制条件;充当比较内容(即比较点)的成分性质;比较点与比较专项的设置;比较对象的异同表现;比较差值的表现形式;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及其语义限制。第四章考察汉藏语差比句的比较标记。先将汉藏语差比句分成有标记和无标记的两大类,从比较标记的分布和语法性质、比较标记的数量、比较标记的标注对象等角度加以分类,考察汉藏语比较标记的来源及其语法化梯度,提出汉藏语差比句两大类五小类比较标记构成的差比表达格局,总结汉藏语比较标记的组配模式以及比较标记选择的优先等级序列,同时提出汉藏语差比句比较标记并用和迭加现象的区别与成因。第五章从历时演化的角度考察汉藏语差比句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层次,探讨了汉藏语比较标记的来源、比较标记的发展历程,汉语比较标记的更替以及由此导致的汉语差比表达格局的变迁及其动因和机制。由于汉藏语系多数语言缺乏历史文献记载,本章以汉语差比表达形式的借用情况为视点,探讨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差比句发展的叁种主要类型。第六章将汉藏语差比句置于类型学的视野之下,着眼于汉语和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汉藏语系前置介词型和后置助词型比较标记形成的机制,从与汉语差比句区别较大的藏缅语反观汉语,提出二者的共性和区别所在,分析汉语差比句研究中的分歧和产生原因,提出汉语差比句不同于其他语言差比句的类型学特征,并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汉藏语差比表达的变异现象。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文后附有参考文献和部分汉藏语各语族差比句的实际用例。

韩明珠[8]2016年在《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应该说,对目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其进行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目的复句、目的标记本身还存在许多争议,不确定性较大,这些因素对目的范畴的研究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从汉语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目的范畴的研究从传统语言学角度进行解读的较多,且就研究成果而言相对较少。从“目的”本身的特点来看,它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是认知主体主观上的产物,较为适合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探讨。由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建基础就是人类的认知,而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的主观性也属于人类认知方面,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目的与目的范畴的界定;二、目的标记的范畴化现象;叁、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四、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五、目的范畴的典型构式;六、目的复句的叁域;七、汉韩目的范畴的对比。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目的范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意义。第二章是目的范畴的界定,这是之后章节研究的基础。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目的”具有未然性、可预测性、意向性、对象性和终点指向性等特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孤立的“目的”虽然在认知中是存在的,但是在语言学的目的范畴中,“目的”一般是与“行为”相连的,因此,在语言的目的范畴中理解“目的”必须与相关的“行为”联系起来。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基于此,语言学中的目的范畴应包括具有“目的—行为”关系的各种语法单位和目的标记。目的标记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是目的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目的标记的确定还有一些争议,因此本章拟对目的范畴内标记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对目的标记的成员进行甄别。我们用语言表达“目的”除了可以用目的标记这样的显性标志外,也可以用无标记表达形式。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主要包括表目的的连动结构、表目的的动宾结构、表目的的兼语结构和表目的的紧缩句。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条件范畴、假设范畴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的范畴与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尤其是一些目的标记本身就是多义词,这就使得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我们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以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在之前的基础上对目的标记进行探讨。目的标记虽然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员的语法化程度还不太高,因此它们的身份也常常存在争议。目的标记范畴内的成员存在着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目的标记成员进行辨别,初步确定目的标记“为了”是该范畴的原型成员,其他目的标记为目的标记范畴的非典型成员。“为了”作为目的标记范畴的典型成员,其句法语义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他非典型成员,由于它们所具有的范畴属性与典型成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拟从历时角度对它们进入目的标记范畴的过程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其非范畴化过程,试图从认知方面和语用方面揭示其演变规律。第四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内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句法分布、肯定否定形式上以及目的标记性质上。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是目的标记所引导的目的分句与行为分句的位置关系,主要有前置、后置和前后置均可叁种类型,其中以后置居多。肯定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个别目的标记上,“以便”有对应的否定形式“以免”,“为了”却没有对应的语义高度融合的目的标记。目的标记“以免”还有肯定与否定对立消失的特殊现象。目的标记性质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上,两者在数量上、复句中的位置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认为,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与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相关;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则与该目的标记否定形式的语法化程度相关,“以免”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则也与认知机制相关;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则与认知主体对利害关系的认识有关。第五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目的范畴中存在着一些固定的无标记表达形式,一般是两个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具有“目的—行为”关系。我们选择以下几种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表目的的连动结构(“vp1+vp2”)、表目的的动宾结构(“v+o目”)、表目的的兼语结构(“vp1[让/叫/使]+s2+vp2”)和表目的的紧缩句。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与有标记形式不同,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特殊之处。另外,这些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在目的义的强弱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反映的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特点,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我们拟从象似性理论和主观性两方面对其探讨,以得出其认知上的深层原因。第六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中的构式。我们选择了“为x而y‖和―为x起见”两个典型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从构成上来看,它们都是由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组成的:不变成分具有稳定性,较大程度上体现其构式义;两种构式对可变成分都是有选择的,即,可变成分进入两种构式都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从语义上来看,两种构式都有超出其组成成分的“言外之意”,由于这种言外之意并非其组成成分所含,可以断定是由构式生成的。从认知上来看,构式义的生成与格式塔原理有密切关系。从这两个构式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来看,由于它们的构式义为交流双方所共知,可以节约交流时间,因此也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有一定关系。第七章主要从复句叁域理论的角度对目的复句进行考察。复句叁域,就是行域、知域和言域。从学界对复句叁域的相关研究来看,对目的复句进行探讨的文献不多。由于“目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在目的复句叁域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目的复句叁域与其他复句叁域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目的复句的叁域之间也存在交叉的现象,主要是行域与知域、行域与言域以及知域与言域的交叉。这种交叉现象客观上也说明了叁域边界具有模糊性。基于目的复句叁域的特殊性,我们主要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对其进行探讨。第八章是汉语、韩语目的范畴的对比研究。我们从收集的汉韩目的语料分析入手,对两种语言表达目的的情况进行区别归类,总结其特点。韩语的目的范畴与汉语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先对韩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梳理,主要从“目的”的概念及其邻近概念的对比、“目的”的表达方式、目的范畴研究概况等方面分析。韩语目的范畴中,目的标记的作用非常重要,根据目的标记的功能,把它们分为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并对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的特点进行探讨。汉韩两种语言在目的复句的表达上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我们拟对汉韩两种语言的目的复句作一下深入探讨,并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第九章是结语。

王进文[9]2008年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及其格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或短语加上否定词后,仍表肯定义,即和原来词或短语的表义相同或相近。因其结构中的否定词可有可无,有人称其为羡余否定。羡余否定现象古已有之,而现代汉语中更显复杂化、多样化。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点,利用叁个平面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形式——意义——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和结论。绪论。回顾20世纪中叶以来,学者们探究羡余否定从个别到类别的历程。明确羡余否定的概念,把羡余否定作为类现象进行划分,根据形成羡余否定的不同方式分为:X+(不/没等)Vp;(不/没等)X+Vp两类。第一章,“X+(不/没等)Vp”式羡余否定。根据“X”的性质又分为:副词性、动词性、名词性、关联性四类。在每一类中根据各羡余否定式的表达作用又划分小类,进行分析,指出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因素,并对一些歧义现象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明确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性。第二章,“(不/没等)X+Vp”式羡余否定。根据否定词相对于“X”的位置分为:否定词前置、否定词后置、否定词中置叁类。同时也对每一小类进行详尽分析,指出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因素,探讨一些与羡余否定相关的歧义现象。通过对两种格式的分析,揭示“X+(不/没等)Vp”和“(不/没等)X+Vp”两式的相互关系。第叁章,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及存在价值。首先,从主观角度和客观角度探寻羡余否定的形成原因,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说话者主观倾向性和视角倾向性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X”表义复杂性,语法化机制的影响,方言影响等。在阐释羡余否定的存在价值时,从信息发出和接受的角度,将其价值性概括为叁点,即展现主观意图,增强表达效果,突显不同视角。结论。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研究的意义。

王擎擎[10]2014年在《现代汉语功能句型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对句型的研究既可从形式角度进行考察,也可以从功能角度进行分析。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汉语句型研究仍侧重从形式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本文希望从功能角度对汉语句型的全貌进行重新梳理。对汉语句型的分析方法也与传统的句子分析法不同,本文从“构式”与“语块”的角度对汉语句子进行分析,从句子所表达的语义功能角度进行归类,从而建构汉语功能句型的体系框架。依据“形式制约、语义管控”的分析方法,使最终解析得到的句型既能看出其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又能够找到句型分类的形式依据。本文着重分析了以下内容:在绪论部分,分析了汉语句型的研究现状,阐释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介绍了文章选用的理论和方法,对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内容进行了说明,即主要分析陈述功能句型、疑问功能句型和指令功能句型,并解释了汉语功能句型“叁分”的原因。正文部分首先是对陈述功能句型的讨论。陈述功能是语言表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因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是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告知他人。本文将陈述功能句型的陈述对象分为对客观世界的陈述和对主观世界的陈述,并认为对主观世界的陈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事物的主观映射。因为客观世界总是经由人们的语言世界才进入到主观世界的,因此,本文在论述陈述功能时,也关注了这类句型中所包含的主观性。在对陈述功能句型进行讨论时,文中并没有在解析式中列出很多的形式标记,而是更侧重于从语义角度归纳各个语块所包含的内容。其次是对疑问功能句型的讨论。人们对万事万物都存在探知心理,因而会向他人进行询问。同陈述功能句型相反的是,人们使用疑问功能句型是要获得新信息。本文从疑问域的角度将此类句型分为对句内成分的疑问和对整体内容的疑问。其中对句内成分的疑问又可以细分为对句内单一成分的疑问和对句内部分成分的疑问。疑问功能句型中,可以作为疑问标记的因素比较多,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疑问标记词、疑问格式、疑问语气词及疑问语气这些可以承载疑问信息的诸多要素。再次是对指令功能句型的讨论。指令功能句型所包涵的语力比前两类句型高,因此这类句型对动词的选择具有特殊性。然而从指令功能句型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来看,这类句型还是比前两类句型要简单一些。因为这类句型基本都会包含四个要素:发话人、指令标记、受话人和指令内容。本文依据指令程度的强弱将这类句型分为警告类、命令类、建议类和请求类,并对这四小类进行了逐个分析。在文章的最后,本文对这叁类功能句型进行了总括。本文认为陈述、疑问、指令这叁种语义功能之间呈离散状态,而表达这叁种语义功能的句型之间却并非如此。首先,功能句型内部各小类之间存在语义上的关联性,其次,各类功能句型之间存在边缘地带,这些边缘地带使得功能句型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各类功能句型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每一类功能句型的非典型类上。因为非典型的功能句型只具有该类句型的某一些特征,因此存在与其它类功能句型发生关联的可能性。对于句型之间关联性的论述,本文主要从主观性、确信度、疑问度等角度论述了叁类功能句型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 胡清国.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D]. 关楠. 浙江大学. 2015

[3]. 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 龚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4].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语义分析及界面研究[D]. 唐宫羽.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 孙红玲. 北京语言大学. 2005

[6]. 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 王志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 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 邓凤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8]. 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D]. 韩明珠.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9].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及其格式研究[D]. 王进文. 扬州大学. 2008

[10]. 现代汉语功能句型系统构建研究[D]. 王擎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