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高慧晶

高慧晶

巴彦县万发镇卫生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6

摘要:临床观察实验目的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对中老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自身对低血糖知识具体的知晓程度,以及对自身生活质量具体的影响。实验方法是进行选择本院选择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这其中有观察组90例患者是对其进行采用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办法,但是对照组的90例临床治疗的患者是完全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办法,对于实验的2组糖尿病患者实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得到结论利用延续性的护理办法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延续护理可以显著的增加糖尿病患者自身对于低血糖有关知识的储备,进而实现提高糖尿病患者自身整体的生活质量,所以延续性护理非常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糖尿病;病情转归

糖尿病是慢性的困扰患者终身性顽固疾病,糖尿病急性和慢性的并发症都严重的危害着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患者自身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是直接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以及进展主要诱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状况之时,比较轻的患者心慌、乏力、出汗等现象,严重就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是昏迷的现象。对于低血糖所发生的症状非常不明显很有可能造成误诊,如果不及时救治就非常容易发生死亡。本文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临床进行观察对其进行干预前后对低血糖知识的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差异,证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出院后患者中产生的实际作用。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180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标准:① 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② 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 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④ 排除对其服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⑤排除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⑥ 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⑦ 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所有患者采取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其中男91例、女89例,年龄 45 ~83 岁,平均年龄(56.7 ±3.9)岁,患者病史 2 ~ 15 年,平均病史(9.1± 1.6)年。根据糖尿病类型,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43例,2 型糖尿病患者137例。82例临床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99 例临床使用口服降糖药进行血糖控制。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无明显的糖尿病并发症,亦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病史。

1.2、护理方法

在 180例患者出院前,详细评估基本状况,记录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治疗后血糖水平、临床控制情况、一般检查指标等,同时设计 1 次问卷调查,大体了解对低血糖的了解程度。问卷的基本内容有以下 3 个:低血糖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记录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般健康状况,对饮食、爱好、不良嗜好、身体锻炼、服药的依从性、家族史等方面进行重点记录。患者在出院后,对于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延续性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每周对其进行 3~4 次的空腹血糖检测,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坚持每天一次空腹血糖检测,一直到患者的血糖水平基本稳定为止,并及时给予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问卷内容包括低血糖数值,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出现的症状、处理方法等。生活质量的评价是依据患者的真实情况填写。自制低血糖知识考查表,对患者掌握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低血糖的症状以及低血糖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解。生活质量调查采用 SF-36 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 PF、RP、BP、GH、VT、SF、RE、MH 的得分进行记录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珋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结 果

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知晓程度比较:对延续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比较给予患者半年的护理干预,经过半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的知晓程度较出院时均有提高,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掌握一般低血糖的知识。1 年后,延续组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SES 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

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经过半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半年前有较为明显的提高,PF、RP、BP、SF、MH 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糖结果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1.6、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发病率较高的终身性疾病,我国的是糖尿病的高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 2 位。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目标,其是糖尿病患者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相关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医疗花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点延续性护理是指除常规的医院内的护理服务外,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性式服务,其对于疾病的控制、预防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遵医行为较差,因此,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其拥有预防、护理以及康复于一体的连续性护理服务。其模式特别适用于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的一般护理在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以后,其血糖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同时实验组的血糖变化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的指导内容包括:(1)用药指导:讲解治疗药物的重要性、具体作用、降糖机制、副反应等,对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药物,要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严禁随意的增减药物,严格规定服药的时间,并且要保证在用药后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时间进食。(2)心理干预及护理 糖尿病目前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持之以恒地与医生配合,极易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丧失继续坚持治疗的信心,还有很多患者因为缺少对疾病的了解而产生不在乎的心理,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所以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3)家属指导:家属要参与到日常的保护工作,要给予老年者较大的支持,指导其明确有关低血糖的知识,在发生低血糖后及时的进行处理。临床工作中的护理只是在院治疗期间,出院后就结束。而出院后患者不再注意饮食、服药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又出现并发症。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属于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低血糖的高发时点集中在夜间、午餐前和睡前。当不恰当的服用降糖药,以及不合理的对胰岛素剂量进行控制时,多容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与护理,而很多患者由于欠缺糖尿病基本常识和自我护理措施等,出院后往往对血糖控制不佳,严重影响了预后和病情转归,进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万菊,蒲卉明,刘吉琴,等. 专科护士门诊回访对 2 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3,27(8):736 -737.

[2]洪赛赛,单萍.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26 -3728.

[3]刘昔兰.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60 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96.

论文作者:高慧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高慧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