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群”建设的运作策略与实践效果案例研究_均衡教育论文

“名校群”建设的运作策略与实践效果案例研究_均衡教育论文

“名校集团”建设操作策略及实践效果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案论文,名校论文,策略论文,效果论文,操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7-0016-04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呈现巨大差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近年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要解决基础教育的深化发展问题,只有尽快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从区域均衡起步,并逐步加以扩大,最终实现全面的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国不少省市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一些方法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组建“名校集团”作为促进教育均衡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目前被广泛采用,如杭州、成都等地区。以杭州为例:杭州市委、市政府2004年9月开始推行“名校集团化”战略。目前,杭州市已成立51个教育集团,有191所中小学实施了“名校集团化”战略,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比例达到80%。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名校集团化”发挥出了集团效应:新老校区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生源流失率、择校率直线下降。实践还证明,名校集团化办学巩固和扩大了破解“上学难”的成果,践行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同时民校、弱校、农校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向优质教育的跨越。更重要的是名校集团还发挥了名校的辐射与孵化作用,它找到了有效发挥名校示范与辐射作用的实践机制,呈现出两个“加快”和两个“缩短”,即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增殖的速度,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缩短了学校上等级的周期,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

然而,对于组建中小学“名校集团”能否真正持续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个问题,目前无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都有争议。持赞成态度的认为:“名校集团”能够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快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让城乡教育变得公平起来、让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变得均衡起来、让城乡人民群众共享“同一”的优质教育资源。持反对态度的认为:首先,中小学“名校集团”按照企业集团化的操作方式集团化之后,将原来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风格等迥异的若干学校整合,教育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整齐划一,违背了教育本身所追求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原则。其次,名校集团化后,原来单纯的学校变成了集团,教育者难免会在提供教育的服务过程中追求利润,甚至“唯利是图”,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基本宗旨相背离。再次,由于名校集团需要并集中了最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师资和生源上形成垄断态势,这样势必会造成其他学校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此一来,非但没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反而会加速社会基础资源配置不平等,导致教育的不平等。尽管教育理论界对组建中小学“名校集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国内的实践并没有因此停滞,仍在艰难的摸索中。为此,本文以成都为个例进行了研究。

一、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操作策略

2009年6月1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组建第一批义务教育名校集团的通知》,宣布组建包括69所学校在内的18个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18个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不仅突破了区(市)县的区域限制,有不少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跨区(市)县构成,甚至还包括了自贡市富顺县东湖小学,首次将省内其他城市的学校纳入小学教育集团,共谋发展之路。根据规划,成都市将按照“先城区、后农村”和“分圈层、分年度”推进的原则组建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通过“名校+农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民校”等方式,并通过建立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等模式和途径,实现城乡学校同步发展。

成都市组建中小学“名校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展城市教育资源的骨干、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灾区、农村地区、教育薄弱地区流动,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从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创造让城乡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2009年4月启动“名校集团”建设工程至今,成都市已经组建了成都石室教育集团、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都树德教育集团三大“名校集团”,并完成以上三所学校分别领办急重灾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任务。成都石室中学领办彭州白马中学、成华区一所初中等学校;成都石室教育集团覆盖7个区域,校点数达到8个,集团规模达到13000人以上。成都七中领办都江堰聚源高级中学、都江堰聚源中学等学校;成都七中教育集团覆盖6个区域,校点数达到10个,集团规模达到14000人以上。成都树德中学领办崇州怀远中学、新津中学、成都28中等学校;成都树德集团覆盖8个区域,校点数达到13个,集团规模达到23000人以上。此外,还在14个郊区(市)县推进21所区(市)县属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别对口帮扶22所农村普通高中或初中工作。

成都市组建“名校集团”的基本策略为:以名校为龙头,集合同区域、同等级多所学校,组成紧密程度不同的共享名校品牌或资源的学术集团,以不同的方式集合在一起。成员学校的类别有:名校+弱校、农校、新校、灾区学校。集团联系方式的类别包括领办、指导、帮扶。(1)领办:名校在向成员学校输出品牌、管理的同时,向成员学校派出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成员学校校长按照规定委派。名校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相互交流干部及教师、特色建设等方面与成员学校紧密合作,力争成员学校的较大发展。(2)指导合作:根据与名校签订的合作协议享有相关品牌运用、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3)对口帮扶:名校与成员学校在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师交流活动等方面共享,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二、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的实践效果

(一)对集团内学校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1.对龙头学校的影响。龙头学校在干部、教师、管理等方面给予集团内的成员学校支援与付出,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源种植”收益;还可以通过管理费、品牌费等形式获得一定的品牌收益。但龙头学校如果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一系列惠及龙头学校人员编制、经费、教师成长等的政策支持,则有被拖弱的可能,龙头学校一旦被拖弱,直接的影响便是品牌贬值,孰重孰轻,不言自明。但目前仅就学校人员编制一项来看,要解决就面临重重困难,因为这势必导致一些政策上的突破。

2.对成员学校的影响。首先,领办学校变化突出。主要表现在:领办学校的硬件因为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而改善和加强;生源质量较加入名校集团前明显提高;教师工作状态普遍提升,有竞争带来的压力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学校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加入名校集团前,有些学校的早自习像街边的餐馆茶馆集市,吃早点的、聊天的、抄作业的,热闹非凡,但经过加入名校集团后一段时间的整治,面貌明显改观。但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为进入了名校集团,其中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主导下的优质资源集中,不难看出,区县级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尽可能地向领办学校倾斜,而这样的集中只能扶持极少数学校,不可能大范围铺开,所以不太具有可复制性。其次,指导合作学校呈现多样性。由于指导合作学校可以使用名校品牌,部分学校通过挂牌,短时间内在招生上受益明显,不少家长之所以选择这些学校,是冲着名校的品牌去的,但毕竟仅靠品牌还远远不够,如果这类学校始终换汤不换药,不从内部机制入手改革教育教学,想持续发展成为优质学校困难重重,时间一长,老百姓自有公论,现在已经有老百姓称某些挂牌学校为“山寨版名校”。总的来说,这类学校与龙头学校捆绑、合作的方式多样,程度越深,效果越明显,但可复制性也越低。第三,对口帮扶学校受益不明显。名校对口帮扶学校数量太多,两者之间关系松散,在彼此的责、权、利上缺乏约束,名校对其难有经常性、实质性的帮助,即使偶有教师之间的短期校际流动,也难以产生较大影响;反观这类薄弱学校,它们对名校有明显依赖倾向,希望“傍大树”跨越式发展,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对“挂牌”的期待常高于对教师成长支持的期待。

(二)对集团外的学校带来的影响

组建“名校集团”对集团外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学校产生刺激作用,对营造区域内中学间竞争发展态势有积极作用。某县原本一所高中多年以来一家独大,没有任何学校可以威胁其地位,基本垄断了本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从石室集团白马中学进驻后,该中学明显感受到办学压力,原来在生源、师资等方面的垄断地位有被撼动的征兆,于是主动加强自身内部建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如此一来促进了区域内中学间良性竞争的形成。

但组建名校集团对集团外处于中下游的学校有使其遭到进一步削弱的趋势。组建名校集团使区域内中学的校际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名校集团的学校(尤其是领办学校)得到很多政策上的扶持,短时间内硬件设施、生源质量、教师水平等会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而本身就处于中下游又被排斥在集团外的学校,因为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变得相对更弱。事实也正是如此,占总量大多数的中下游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普遍感到被教育主管部门边缘化,在生源竞争、教师成长机会、品牌建设上受到“新生名校”挤压,办学困难加大。

三、对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的基本认识

通过对成都市“名校集团”操作策略和实践效果的分析,形成对“名校集团”现阶段建设的原则性认识。

(一)“名校集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过程性制度安排

以名校为主体来进行品牌、管理、师资、培训的输出,既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又可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迅速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目前看来在统筹城乡的特殊大背景下这种过程性制度安排还是具有突出的优势,但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还是要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制度,同时摆脱对名校品牌的依赖。

(二)“名校集团”应定位为发展共同体,而不是经营共同体

要克服功利主义倾向,避免为了追逐利益而违背组建名校集团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教育资源之初衷的局面发生。要慎用品牌输出,非得挂牌,就应该真正手牵手;最好不用品牌输出,少挂牌,多做实质性的制度化支持。实施基础教育绩效工资后,学校赢利冲动普遍减弱,更应该杜绝新的挂牌。

(三)“名校集团”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应实施“优出弱进”

名校是优质教育资源,要最大程度发挥辐射作用,支持对象就要流动。那些相对较弱受到扶持的学校一旦成长起来,就应该离开集团“独立生活”,因为实际上学校的独立发展才是长效效应,集团发展如前所述只是一种过程性制度安排,其短期效应更为明显;成长起来的学校离开后让新的薄弱学校进来,或者原来处于低水平关联的学校上升为高水平关联,比如由指导合作性学校升级为领办学校;如果受到扶持的学校始终没有较大的起色,应该考虑另起思路、另谋发展。

(四)“名校集团”规模不可过大,数量也不应太多

一所龙头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带3—4所成员学校,可以保证“辅导质量”,实现共同发展,如果一味求大求多,那就只能流于形式;真正有能力当“导师”的学校其实不多,不具备条件的,没必要非要跟风搞集团,否则也是流于形式。

四、对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优化策略的思路

综观成都市“名校集团”建设的操作策略和实践效果,笔者认为要切实实现教育均衡效益,避免负面影响,必须优化操作策略。具体思考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

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名校集团”是发展共同体的定位,逐步取消品牌输出的联络方式,避免让人产生“挂了名校牌子就是名校”的误解。把龙头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的关系明确定位于“发展共同体”,最好不再采用“××集团”称谓,可用“××共同体”概念。

(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首先,领办、指导、帮扶三类学校的界限很模糊,应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基础性的操作规范,对每一类学校的工作方式也要有科学的设计并严格加以固定。这些操作规范和工作方式可以考虑在集团建立之初通过协议固定下来,协议不能由龙头学校和成员学校私下自己商量就签了,应由教育主管部门联合专家、学者、法律顾问一起制订严密的格式合同交由双方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签署。这样才能规范“学校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其次,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应尽快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分阶段检验考核龙头学校及成员学校运行状态,随时进行激励、纠错或调整。考核机制的设计除了考虑教育行政部门的激励、监管外,还应有第三方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激励考核机制的效用。

第三,规范扶持措施,杜绝以资源集中的方式“打造”新的名校。政府对“名校集团”成员学校的扶持应该着重在龙头学校的管理、教师成长等经验的传输上,多设计制度、政策促进龙头学校与成员学校间的干部、教师流动,对成员学校不能希望太高,更不能心态急躁,毕竟教育是有周期性的,要想短时间成长为新的名校并不现实,如果牺牲其他集团外学校的利益,将各种资源集中于个别学校,短时间打造出新的名校,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只会让其他薄弱学校更薄弱,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城乡统筹的目标背道而驰。

把学校间的互动(如教师跟岗研修)纳入统筹计划,安排常规经费。“名校集团”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和培训至关重要,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借名校集团这个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实体性依托,将农村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到名校学习交流纳入统筹计划,安排常规经费,赋予其制度性保障。

(三)建立龙头学校领先发展的支持机制

“共同体”学校间的互惠互利很重要,如果龙头学校只有单向的输出,而没有回报与支持,这样的共同体难以持续发展。龙头学校领先发展支持机制的目标是维持龙头学校高位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内的导师学校、基地学校,在建立“共同体”的过程中非但不出现资源稀释,而且还不断地生成新资源、增强影响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政府应在龙头学校的教师编制、经费投入、教师待遇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其中尤其要解决龙头学校的编制问题。例如目前成都一个龙头学校向成员学校输出了18位教师,而这些教师的编制仍留在本校占用编制,致使龙头学校无法补充新教师,造成很大困扰。现在实行绩效工资,编制控制得更紧,学校自己创收且能够由校长支配的经费被统一收归政府财政,如果不在编制上有所突破,龙头学校想再持续向成员学校输出教师,实在难度太大。此外,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后,在如何调动龙头学校的积极性等方面也应着重考虑。

特别重要的是要指导、支持龙头学校建立教师成长和输出机制。龙头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形成名优教师快速成长和输出机制。成都实验小学就是很好的范例,该校名下挂了6所学校,多年来有大批的干部和优秀教师输出,但其生命力却一直很旺盛,非但没能削弱自身的实力,还促使自己不断壮大。究其原因,首先,该校的教师都很优秀,整体水平较高,当然这跟其校长在选择新教师时的自主权分不开;其次,该校作为传统名校,其背后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教师能够得到领导的普遍关注,成长很快;再次,学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和支持方式,为教师快速成长培植了丰富的土壤,成就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输出到各个学校,同时也成就了学校自身。

(四)建立“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进出机制

“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进出机制可以仿照青羊区教育局对“名校集团”成员学校实施的“捆绑、松绑、放绑”三部曲,初进集团时,全面植入龙头学校的办学传统、教育思想、管理制度等,是为捆绑;成员学校经过捆绑阶段,各方面有较大进步后,在继续接受龙头学校的扶持指导前提下,开始逐渐体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是为松绑;成员学校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时,就可以放绑了。

具体操作可以将龙头学校视为“加油站”,3—5年为一个周期,成员学校在“共同体”内修业达到标准的予以“毕业”,恢复原来的校名;空出来的位子首先让“低年级”的学校“升学”,然后再招“新生”,这样一来,既可避免长期待在集团内,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后劲和动力,又可以惠及更多的薄弱学校。试想,如果薄弱学校分批进共同体“轮训”,或许经过10年到15年就可以普及一轮;对未及进入共同体的学校要早定位、早规划,根据区域教育容量、办学基础,找好目标,帮助其发展,例如特色发展、撤并、转向都是可行之路。

(五)加快实施普通中学布局调整,促进中学教育整体提升

全市应加快中学教育规模和布局调整,尽快明确每一所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或撤并、或整合、或保留,每一所高中都要尽快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尽早着手准备。

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当数量的普通高中应该撤并,鼓励学生就读职高,特别是农村高中,例如大邑县安仁中学每年毕业约3000学生,能够考上大学的约20%左右,而且还都是专科和艺体,这样的普通高中保留下来的意义不大,还不如撤了,让学生去读职高,习得谋生的手段。区县各自组建的“名校集团”不如实质性合并,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然后再寻求更高层名校的指导。

通过布局调整后保留的中学不一定都要安排进入名校共同体“进修”,一些学校应转向专业化特色中学发展,如女子中学、艺体中学、科创学校、对外预备教育学校等,但在专业化支持之外,还需要进行宏观规划和调控,比如不能一窝蜂上马艺体学校,否则谈何特色,怕就要撞车了。

保持普通中学发展方向的学校,要尽早明确进入名校共同体“进修”的规划,对当前还没有进入名校共同体的学校要注意均衡投入,保证共同进步(不让一所学校掉队)。

(六)加强对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以理论支撑名校集团发展

名校集团应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会,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名校集团间的交流,倡导甚至制定政策鼓励教育理论者深入集团开展研究,用理论支持名校集团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作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之一的“名校集团”建设在艰难探索中继续前行,从成都市实施“名校集团”建设的操作策略和实践效果来看,要想“名校集团”建设良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优化策略并巩固成果,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收稿日期]2010-04-14

标签:;  ;  ;  

“名校群”建设的运作策略与实践效果案例研究_均衡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