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袁挺艺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袁挺艺

袁挺艺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 5373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性护理。在治疗4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临床有效率为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1.81%,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卒中患者瘫痪程度,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常规性护理之外,增加早期康复护理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经颅内CT确诊,符合脑血管病标准。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2.9±2.8)岁,偏瘫肢体肌力都是2级,病程6天~24天;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8±2.5)岁,偏瘫肢体肌力都是2级,病程5天~23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偏瘫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依据患者的个体性差异以及相应的具体情况增加康复性护理。

观察组的康复性护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心理康复护理。由于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其肢体功能障碍,吞咽、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情绪。此时医护应当加强对其心理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信心,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应的治疗,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切实地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其次就是关于肢体运动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降低瘫痪程度,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抬升患者的下部肢体,适当的增加肢体活动,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下部肢体发生血栓阻塞[2]。根据病人肢体活动情况,对病人进行体位变化训练,平衡训练,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自理能力训练,运动意念训练等,正确摆放良肢位。按照痉挛关节的正常活动方向及范围进行辅助活动,并适当的按摩痉挛肢体,在这一方面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地提升患者的运动神经的恢复效果[3];对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采用基础训练、吞咽训练、进食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训练等措施对病人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教会病人练习张嘴、舌头运动,鼓励病人多说话。

1.3评价指标

依据我国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89%;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4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之内;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护理组有效率(93.18%),对照组有效率(81.8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例)

组别 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44 14 19 8 3

对照组44 8 16 128

表2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44 41 3 93.18

对照组44 36 8 81.81

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中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最近一些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发病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节奏过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过高,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4]。在对于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专业的康复性护理训练必不可少,并且护理训练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性,是一般性的药物治疗所无法代替的。在对于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的临床研究中表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正常恢复,以及对于正常脑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代偿作用,进而有效降低运动功能障碍的恶性演化。

在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得到稳定,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将十分显著的影响到患者的后期神经康复。患者在脑卒中发病之后,往往会由于其脑部神经受到损伤而表现出特殊的痉挛姿态,开展姿态矫正训练能够通过将患者的肢体进行正确的摆放,以及通过一些适当的运动过程抑制住痉挛姿态的发展趋势,并通过逐渐对于正确姿态的强化训练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从根源上提升患者神经元的恢复[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对其采取严密的监管护理,适当的给予药物治疗并伴以一定程度上的康复护理,主要有心理健康护理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性训练护理,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要明显的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后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分析显示,观察组44例脑卒中患者的有效人数为41例,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44例脑卒中患者的有效人数为36例,有效率为81.81%,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卒中患者瘫痪程度,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英姿.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2,11(17):1189-1190.

[2] 高长云.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140例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2(9):1167-1168,1170.

[3] 王艳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9):161-161.

[4] 万晚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118-119.

[5] 李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03-104.

[6] 杜振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2-13.

论文作者:袁挺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袁挺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